索磷布韦和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2、3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近期疗效和耐受性观察*

2020-04-29 14:25张晓伟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利巴韦丙型肝炎抗病毒

张晓伟,钟 蕊

目前,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呈全球性流行,不同种族、年龄、性别人群均对HCV易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感染率高达2.8%,其中2、3型HCV慢性感染者占35.0%左右。国内报道显示,1~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约为0.43%,多见于1b型(56.8%)、2型(24.1%)和3型(9.1%),与肝硬化、肝衰竭等的发生密切相关[1,2]。针对基因2、3型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既往报道多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虽有助于清除病毒感染,缓解HCV感染相关的肝损害,阻止病情进展至肝硬化、肝衰竭,改善患者预后,但该治疗方案存在诸多禁忌证,如失代偿期肝硬化等,甲状腺功能紊乱或骨髓抑制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患者耐受性较差[3,4]。近年来,有报道发现,索磷布韦联合维帕他韦治疗1b型CHC患者临床疗效确切,病毒学应答率高达95.0%[5]。索磷布韦和维帕他韦作为2018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HCV感染(基因1~6型)的新型药物,使用范围广泛,无需考虑有无肝硬化、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观察了索磷布韦和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2、3型CHC患者的短期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6月~2019年4月我们两医院收治的基因2、3型CHC患者58例,男51例,女7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为(49.8±11.2)岁。诊断符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6],入选患者血清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epatitis C virus ribonucleic acid,HCV RNA)阳性>6个月,血清HCV RNA≥2000IU/ml,基因2、3型感染,既往未接受过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利巴韦林或其他抗病毒治疗。排除标准:(1)基因2、3型CHC复治患者或其他基因型感染者;(2)合并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3)存在重要脏器病变或精神疾病;(4)伴有自身免疫性肝病;(5)器官移植者;(6)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低于9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5×109/L,血清白蛋白低于35 g/L,血红蛋白小于正常参考值下限,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值上限延长3 s以上,血清总胆红素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的2倍;(7)存在恶性肿瘤;(8)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用药过敏;(9)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1023510)900~1200 mg.d-1分3次口服,干扰素α-2b(安徽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2)6 MU肌肉注射,1次/d,1个月后改为隔日一次,观察3个月;在观察组,给予索磷布韦/维帕他韦(Gilead Sciences Ireland UC ,批准文号H20180024)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利巴韦林用法同上,索磷布韦/维帕他韦1片口服,1次/d,持续治疗3个月。

1.3 检测方法 使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CELL-DYN 37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上海羽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美国ABI公司生产的ABI PrismsTM-7900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血清HCV RNA载量(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厂);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CV(南京安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CV基因分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4 疗效判定 按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6]:(1)快速病毒学应答(extremely rapid virologic response,RVR):治疗4周时血清HCV RNA定量<1×103IU/ml或下降≥2log10IU/ml;(2)早期病毒学应答(early virological response,EVR):治疗12周时血清HCV RNA定量<1×103IU/ml或下降≥2log10IU/ml。

2 结果

2.1 两组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比较 观察组RVR和EV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①P<0.05

2.2 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比较 在治疗4周时,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12周结束时,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①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两组均无因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情况出现。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HCV感染属世界流行性疾病,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国内主要以基因1b、2a、3型HCV感染为主,其中基因2、3型HCV感染约占33.2%左右,而约20%~30%患者10~20年后可能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7,8]。目前,针对基因2、3型CHC患者,临床上治疗主要以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HCV复制,减轻或改善肝损害,阻止病情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细胞癌为目的。现在临床上,治疗基因2、3型CHC患者多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药物直接作用于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RNA聚合酶等病毒复制的关键环节,从而抑制病毒复制。以往临床上多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虽能早期清除病毒感染,有效预防CHC复发,提高持久病毒学应答率,但有报道显示,标准疗法对基因1型CHC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处在44%~70%之间,提示其临床疗效还不满意[9,10]。近几年,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CHC患者较为广泛,基于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无干扰素治疗方案,如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等,已取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方案成为了治疗CHC的标准方案[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RVR和EVR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2、3型CHC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方案,如索磷布韦联合维帕他韦,治疗基因2、3型CHC患者病毒学应答率颇佳[13]。采取不依赖干扰素的直接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等)治疗的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好,对HCV 1型难治性患者疗效较好,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上升至95%左右[14]。另有报道指出,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成人HCV感染(基因1~6型)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SVR可达95.0%~98.0%[15,16]。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属于第三代直接抗病毒药物,被称为吉三代,是由维帕他韦与索磷布韦组成的固定复方制剂,其中维帕他韦属抗HCV药物,对所有基因型HCV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抗病毒作用强,存在较高的耐药屏障,而索磷布韦属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为泛基因型抗HCV药物,口服后能快速被吸收,于肝脏中代谢为三磷酸尿嘧啶类似物,经与NS5B正常底物竞争性结合,插入至合成的核苷酸链中,促使核苷酸链的终止,最终发挥抗病毒作用[17,18]。利巴韦林属人工合成核苷酸类药物,能抑制RNA聚合酶而发挥抗病毒作用。我们认为,索磷布韦/维帕他韦主要经阻断HCV复制过程中关键物质,如NS5B RNA聚合酶,促使HCV无法实现复制,而联合利巴韦林,可增强抑制病毒复制作用,经直接干扰、阻断HCV核苷酸链的复制,实现抗病毒治疗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12周时,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DAA药物的降低白细胞副作用相对较轻,与既往报道[19]结果相似。HCV对索磷布韦/维帕他韦不易产生耐药性,即便出现耐药性,停药后耐药病毒也会迅速消失,因此该药物联合属于高耐药屏障药物[20]。一般认为,直接抗病毒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等,多出现在用药2周内,用药4周后基本可自行缓解。利巴韦林可能引起皮疹、恶心、头痛、贫血、发热等不良反应。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但具有协同抗病毒作用,能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地抑制HCV复制,而大部分患者可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其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应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2、3型CHC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观察其长期疗效。因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属于新型应用的药物,2018年才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HCV感染(基因1~6型),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其远期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纳入患者数较少,可能存在抽样误差,故今后尚需更多的临床对照试验以判断其长期疗效。

猜你喜欢
利巴韦丙型肝炎抗病毒
“抗菌抗病毒”口罩消费风险提示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注意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
苏明华: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及治疗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这些人群慎用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丙型肝炎的危害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