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
摘要:此文简单介绍了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详细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
在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满足工程多样化的管理需求,为整个建筑工程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服务。且随着各个管理平台、软件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加快了发展脚步,向着先进化、科学化的方向过渡和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进步。
1 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
1.1 满足工程管理的多样化需求
工程的不同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异,产生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就需要满足不同的建筑需求。使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够让管理人员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对工程多样化的管理需求进行重新审视,进一步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目标偏移情况,满足建筑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需求[1]。
1.2 为建筑行业监管工作提供大力支持
如果不对施工项目进行监控,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就很有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问题等。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就必须要进行监管工作,因为通过监管,有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但是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中的监管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我国建筑行业监管工作中,信息技术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也因此监管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推广力度,在建筑行业监管工作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监管工作的工作质量,尽可能地预防安全问题的出现,并且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 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在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其中也不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部分建筑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信息化意识较差,无法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应用信息化技术来展开更加全面化的工程管理;建筑工程各个主体之间无法进行统筹管理,缺乏整体管理的意识与合作精神,管理软件之间的差异导致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缺失、交叉的情况;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相关制度建设不到位,导致信息化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部分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导致管理工作跟不上发展需求。上述问题都是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2]。
3 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建议
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价值以及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一线工作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提升信息化意识
在建筑工程中,只有具备信息化意识,才能够真正促进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实现。因此,必须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来提升各类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如:对于建设单位的领导来说,必须要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带领全体人员形成强烈的信息化意识。对于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来说,应当要与参建单位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形成一个整体,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对施工设计、技术方案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管理,保证施工进度的合理性,并在节约成本、确保质量等环节做好管理,保证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此外,信息化管理意识的提升不仅仅是靠领导的带领,还需要管理人员自身对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也能够借助信息管理技术、软件及相关平台等完成工程的管理工作,将信息化意识“根深蒂固”地融入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去[3]。
3.2 搭建统一化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的内容非常多,如施工现场管理、多方协作管理、远程监控管理等内容,由于涉及管理范围较为广泛,且参与的主体较多,因此,需要建立统一化的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平台,避免信息孤岛的现象出现,实现多部门协同合作与管理。第一,为了避免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信息不对称、信息孤岛的现象,需要做好整体规划,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并对组织、材料、供应商、分包商以及客户等进行相应的编码,方便统一管理的同时也能够为信息的共享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各个管理模块之间进行有机联系与协调,将建筑工程管理相关软件及平台的组织构架和设计进行适当改造,以实际管理需求为基础,建立相应的统一化数据管理中心,打破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协调各方关系,加强建筑工程全过程的统一化管理。此外,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对管理软件和平台进行完善,增加系统维护功能,实现高效化管理。第二,相关企业应当要对数据信息进行保密处理,在数据共享的同时设置权限,做好授权管理工作,避免信息泄露、信息被恶意篡改等情况产生[4]。
3.3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
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要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以便为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建筑材料的供应方、设计方、建设方、监理方以及行政管理方等不同的主体。基于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正常进行,不同的主体应当要联系起来,建立更加完善的控制体系。如:建立责任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的主体划分不同的责任范围,并明确责任范围相应的条款及内容,不同的主体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分享管理信息。这样,当问题发生的时候,能够追溯到相应的负责人,避免责任推诿的情况产生,与此同时,责任管理机制的建立也能够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更加明确的管理方向,对提升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3.4 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第一,从企业角度来看,应当要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展开相关讲座、宣传、交流会等,对管理人员进行素质教育、技能培训等,一方面增强其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其管理综合能力。第二,从管理人员自身角度来看,管理人员应当要在遵守相关管理和规范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和能力,对管理软件、平台等进行综合使用,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5]。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信息化技術对建筑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管理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工程相关单位应当要对当前的信息化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化的管理平台和控制体系,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益权.信息化背景下谈建筑工程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1):57.
[2]王翠红.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55.
[3]张锋.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与创新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8(06):117-118.
[4]郎海群,许崇睿,许崇晟.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28):295.
[5]倪昊.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