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银苹 曾敏
摘 要:县域经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阵地,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撑。以武威市为研究区域,以基础理论为依据,对武威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要素进行提炼总结。通过分析武威市特色县域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发展现状及典型案例,为武威市休闲农业实践创新提供路径选择。
关键词:武威市;县域经济;特色产业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7-004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1 武威市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现实基础
1.1 农业基础条件分析
武威市是我国内陆地区的农业大市,农牧产品产量高、品质优,深受市场欢迎,成为甘肃省重要的瓜果蔬菜及肉类生产基地,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被环境监测部门评定为“理想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近年来,武威市以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为引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向产业化、机械化、标准化和科技化的方向加快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同时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持续提升设施农牧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做优做强畜禽、蔬菜、马铃薯、中药材、藜麦、优质饲草等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扩大绿色、高端、新特农产品生产规模。
1.2 工业经济条件分析
武威市作为甘肃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新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黄金节点城市,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实施产业链项目,培育构建特色突出、集聚明显、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产业联盟和产业集群。从发展趋势来看,武威市光热等清洁资源十分丰富,全年日照时数达2 570~3 030 h,日照百分率为58%~68%。武威市风能资源也极为富足,如天祝县松山滩年平均风速4.6~5.5 m/s,年有效风能贮量在1 194 kW·h/m2以上。为了开发利用此类资源优势,武威市相继规划建设了能源化工产业园,引进多家大型央企和知名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1.3 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武威市作为丝绸重镇、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葡萄酒城,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融合交流的地区。多元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绚烂的五凉文化、汉唐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俗地域文化铸就了武威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景观方面,原始森林、雪山冰川、广阔草原应有尽有,绿洲与大漠相互交融、相互辉映。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相互交融使得武威市具备了资源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及产业特色,具有构建特色产业的基础。
1.4 政策支持条件分析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43号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双创、产业转型、发展载体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未来几年指导全国各地县域经济发展创新的纲领性文件。2018年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甘肃省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旨在用足用好政策、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大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做强县域经济,加快创新驱动,扎扎实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武威市委、市政府结合市情实际编制了“1+4”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并于同年6月印发实施,同时配套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着力发展“三大特色产业带”和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推进战略性功能区建设,全面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2 武威市县域特色产业选择分析
2.1 武威市县域特色产业評价指标选择
根据武威市实地情况以及数据指标的获取程度,选择区位熵作为评价指标,公式如下。
LQij= (1)
式中:LQij表示i产业在j地区的区位熵,qij表示j地区i产业的产值(或其他相关指标),qj表示j地区生产总值,qi表示上一级地区i产业的产值(或其他相关指标),q表示上一级地区的生产总值。当LQij的值越大时,则说明i产业在j地区的集聚水平越高,如果LQij>1时,则说明i产业在j地区属于比较优势产业。反之,当LQij的值越小时,则说明i产业在j地区的集聚水平越低,j产业不具有发展的比较优势。
2.2 武威市三次特色产业选择分析
根据2018年武威统计年鉴、武威2018年统计公报以及武威“1+4”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相关资料,将选择第一产业的谷物及其他作物、蔬菜及园艺作物、水果及坚果、中药材、牲畜的饲养,第二产业选择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酒品及饮料制造、医药制造、设备制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第三产业选择旅游来计算区位熵,根据区位熵值得大小来确定武威3县1区的比较优势产业,以此来确定该地区的县域特色产业。
3 武威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对策
3.1 践行生态文明,保证产业发展基础
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就是要协调好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等多方面的关系,把生态、生活和生产相互融合,形成产业资源要素的共生体系,相互促进,同步发展。一要有效拓展无公害、有机产品、绿色产品的供给功能和自然生态本底功能,做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严格保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效益。二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有效节约资源,严格把控生态红线,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和生产者需求的同时,要注重与生态效益的融合。
3.2 发挥县域优势,增大产业发展动力
差异化和特色化经营是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根本路径。一要规划先行,凸显地域特色。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当中,要根据不同区域着力打特色产业板块,例如凉州区的蔬菜种植、食品及酒类生产制造,民勤县的中药材种植,天祝县的旅游业发展等,鼓励经营主体拓宽思路,充分利用好地域特色,以市场为导向,并通过产品或项目体现出来。二要拓展功能打造产业链条。引导经营主体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利用多元产业发展模式,不局限于本地域的生产要素配置,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再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推进第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最终根据产业发展方向形成独有的产业文化,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形成特色产业链。
3.3 促进政策联动,营造产业发展环境
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力度,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的基本情况,为特色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年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甘肃省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实施方案》,以及武威市委、市政府结合市情实际编制了“1+4”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这些无疑都为特色县域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了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实,必须要更加精细化地加大政策间的联动性。
3.4 加大科技投入,提供产业发展保障
加大技术的投入力度,增强科技创新力,才能充分发挥县域优势资源,才能进一步以提升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为县域特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
(编辑: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