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莉
种苗在整个植物生长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种苗良好的植株形态和旺盛发达的根系,是植株良好生长的重要基础。育出高质量的种苗可提高蔬菜种植的投入产出比,有利于减少单位面积内无效苗对土地、肥料、水资源和人工的浪费,可以从综合层面上减少种植环节中的不必要成本。
育苗装置以育苗流水线为主。育苗流水线可一次性完成穴盘定时、定位输送,底土填充、刮平,压穴,精密播种、覆土、刮平等工序,播种均匀可靠。洋马全自动蔬菜移栽机育苗多采用滚筒气吸式播种流水线,工作效率可达800~1 000盘/h,播种率在95%~98%。
与洋马全自动蔬菜移栽机适应的苗盘规格为590 mm×300 mm×44 mm(长×宽×高),孔径30 mm的孔数为128孔,孔径25 mm的孔数为200孔。苗盘必须是专用的可蜷曲的无加强筋的标准盘。国内多用的128穴蔬菜苗盘尺寸不能达到使用要求。
基质土选用透气、透水、蓄养分的苗根基质。用量:1 000盘苗盘基质土的用量约为5 m3。覆土标准:通用蛭石、草灰、珍珠岩等保水透气材料。
基质:根据作物品种配置基肥。详见表1。
表1 不同作物基肥配置方法
1)钵体苗高度在40~100 mm时为宜。因作物品种不同而异,最大高度不超过150 mm。详见图1。
图1 钵体苗高度
2)叶数为3~4叶(花菜2~3片)。叶色深,无落叶,无黄叶。
3)叶色开始变淡时,应给没有肥效的苗追肥。
4)在适当温度条件下育苗,播种后约25 d为适合移植期。
5)根系发达,盘根良好。
整个育苗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播种催芽阶段(从播种到出催芽室)、萌发阶段(从穴盘进棚到子叶展平)、快速生长阶段(从子叶展平到封盘)、炼苗阶段(从封盘到出圃)。
作业流程:基质准备→种子准备→穴盘填土→打孔→播种→覆土→浇水→催芽。
作业流程:吸水→膨胀→露白→胚根伸出。
一般情况下催芽温度在25℃左右,催芽天数为1~2 d。催芽时要多观察,保持湿度和温度的均衡,等种子胚根露出时即进苗圃。
水分、光照和温度关系到成苗合格率,是这个阶段的田间管理重点。
水分控制:要将水分控制在不渍不干“湿润”的状态。水分过多会产生无氧呼吸,致烂种;水分过少会致萌发停滞。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发芽率过低。
温度与光照控制:温度和光照息息相关,过多的光照会导致温度过高,萌发时易烂苗,影响发芽率。叶菜类种苗一般喜凉性气候,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5~30℃为宜。种子萌发结束后,在早晚多进行光照,可有效防止徒长苗。
该阶段从第一片子叶长出持续到种苗将穴盘表面空间占满。子叶富含叶绿体,是为植物提供营养的叶片。随着时间的推移,种苗开始生长并长出根系。该阶段对养分、水分、光照的需求增加,植物生长进入“快车道”,对土壤内矿物质、盐分以及微量元素需求逐步增大,而这些需求是光合作用没办法满足的,需要及时补充肥料。
此阶段从出成品苗前约10 d左右到种苗生长大部分完成。由于棚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不一致,为了使种苗能更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缩短缓苗期,要对种苗进行适应性训练,也就是俗称的“炼苗”。在此阶段,水分控制很重要。具体做法是:通过干透浇透将植物根系磨炼发达,使其能够很好地包裹基质形成“根球”;同时,使种苗的地上部分矮壮,叶片有白色的粉末状覆盖层。
1)如遇连续阴雨天,极易导致徒长苗,这时只能通过控制水分抑制其生长,极端情况下还有可能需要植物激素的介入。
2)如遇病虫害,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保持温室通风透光全光照,使温室环境和外界环境大致相似,让种苗提前适应外部环境温度;同时,需喷施杀菌剂,防止种苗在大田内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