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向复位瓣术在附着龈宽度不足患牙中应用价值

2020-04-28 05:46:54周俊波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牙冠角化患牙

顾 飞 周俊波

龋齿、冠折导致牙龈上牙体组织暴露较差一直是临床牙科遇到的难题,而牙冠延长术治疗效果较好,可避免生物学宽度较小造成的牙龈炎症,进而为修复牙体组织提供有利条件[1,2]。附着龈是角化龈的重要部分,有利于抵抗刷牙诱发的物理性损伤和控制菌斑。游离龈瓣移植术是临床重要的牙周手术,具有高效的增加角化龈的疗效文献提示一定宽度的角化龈能够有效减少牙龈炎症和预防天然牙的牙龈退缩[3,4]。本研究探讨根向复位瓣术在附着龈宽度不足患牙中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附着龈宽度不足患牙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 2015 年 6 月至 2019 年 5 月在我院行牙冠延长术但附着龈宽度不足患者50 例,其中男性 22 例,女性 28 例;年龄 30~61 岁,平均年龄(41.10±8.81)岁。纳入标准:①牙体缺损边缘位于龈下深度<4mm;②附着龈宽度≤3mm;③均为单颗患牙;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牙根及牙槽骨吸收;②合并有心肌梗死、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

2.治疗及随访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基础治疗,手术范围进行局部浸润麻醉,龈嵴处切入内斜切口直至牙槽嵴顶,垂直切口于唇颊侧邻牙轴角处进入,为充分暴露牙槽骨及牙根需沿切口位置翻起全厚瓣,去除牙结石、残留的牙周膜纤维及根面肉芽组织、平整根面,牙周测量牙槽嵴顶至牙齿断端距离;牙槽骨外形用骨锉修整,修整龈瓣厚度和外形并移行邻牙骨嵴,;推移龈瓣使复位牙槽嵴顶,悬吊缝合法缝合。压迫止血并冲洗后观察龈缘位置和牙齿暴露情况,牙周塞治剂固定,漱口液术后常规使用并于7d 后复诊拆线,患牙注意术后3 个月随访并观察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龈宽度及临床附着水平等[5,6]。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内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P=0.05。

二、结果

1.治疗前后 SBI、PD 水平比较:术后 3 个月 SBI和 PD 显低于术前(P<0.05),见表1。

2.治疗前后附着龈宽度:术后3 个月附着龈宽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见表2。

3.治疗前后临床附着水平:术后3 个月临床附着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见表3。

表1 治疗前后SBI、PD 水平比较

表2 治疗前后附着龈宽度水平比较

表3 治疗前后临床附着水平比较

4.典型病例:患者,男,45 岁,因右下第一磨牙龋坏5 年,要求修复,46 残根,颊侧边缘龋坏平牙龈,见图1A,局部浸润麻醉,右下第一磨牙颊侧做梯形切口,翻开颊侧牙龈瓣,见图1B,暴露龋坏组织,保证断端到骨嵴顶的距离至少4.5mm,见图1C,错位缝合颊侧龈瓣,见图1D,右下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金属桩核冠修复,见图1E。

图1 患者治疗前后图片

三、讨论

牙冠延长术的理论基础为生物学宽度的恒定性,可通过切除牙龈和磨除部分牙槽骨满足生物学宽度要求,充分延长临床牙冠并暴露龈下牙体组织,术后修复效果较好,属于临床常用改善临床牙冠过短的牙周手术,其中牙折或龋损位于龈下4mm 以内的手术效果更好。但对于牙冠延长术中附着龈宽度不足的患牙,多需要采取其他手术进行修复[7,8]。

根向复位瓣术是现临床重建角化龈的重要方法,可加速促进患者角化黏膜生长[9,10]。文献[11~13]提示根向复位瓣手术消除牙周袋的重要术式,能够在靠近龈缘处做双侧垂直切口及内斜切口,进而最大限度翻起全厚瓣并保存外侧角化龈,可使复位刚好覆盖牙槽嵴顶并注意清创、刮治后推移龈瓣根。牙冠延长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手术治疗附着龈宽度不足患者,延长患者牙冠,最大程度保存附着龈宽度;此外,用根向复位瓣术于龈嵴处或靠近龈缘处行内斜切口,垂直切口可保证龈瓣能根向复位,最大限度保存牙龈外侧附着龈,进而对牙槽嵴顶完全覆盖[14]。

本研究对治疗前后SBI、PD 水平比较结果显示术后3 个月SBI 和PD 显低于术前,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牙龈炎患者多存在牙龈红肿,其中龈沟出血是牙龈炎活动期的主要表现,根向复位瓣手术修复患牙后能够预防牙齿缺陷诱发的牙龈炎症反应,因此术后患者SBI、PD 显著降低。

附着龈是与游离龈相连续的角化龈,紧贴于牙槽骨骨膜表面,但附着龈无法移动且表面覆盖角化上皮而更耐机械刺激且更加坚韧[15]。研究[16]发现附着龈宽度对维持牙周健康及修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同个体的附着龈宽度差异较大,较窄的附着龈咀嚼时无法承受不食物摩擦力和咀嚼肌肉的拉力而出现龈缘与牙面分离,造成食物堆积和诱发牙周炎症,而较宽附着龈有助于维护口腔卫生和控制菌斑,降低结缔组织附着丧失。治疗前后附着龈宽度结果显示术后3 个月附着龈宽度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说明对于牙冠延长术中附着龈宽度不足的患牙,根向复位瓣术能够促进患牙附着龈宽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维持和固定可摘义齿修复体稳定性。此外,为满足患者附着龈厚度和宽度建立要求,根向复位瓣技术要求患者腭侧或牙槽嵴顶黏膜坚厚且健康,,这有利于提供根向复位的有效空间,保证手术效果[17]。

治疗前后临床附着水平结果显示术后3 个月临床附着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上述结果说明根向复位瓣术有利于改善临床附着水平。根向复位瓣术较常规翻瓣术进行了显著改良,将瓣龈缘根向复位于牙槽嵴顶,而具有多项优点[18]:①从龈缘处作内斜切口,其根向复位在牙槽嵴表面成为附着龈,尽可能地保留了角化龈组织,而一定宽度的附着龈通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口腔卫生和控制菌斑;②有利于消除或显著降低牙周袋深度;③彻底暴露术后根分叉并为日常的牙周维护和自我菌斑控制提供优良环境,便于牙周器械进入和清洁根分叉区,消除患牙患牙炎症,保证患牙的长期稳定性。

综上所述,根向复位瓣术在附着龈宽度不足患牙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牙冠角化患牙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人体第一磨牙牙冠的逆向设计*
机械制造(2020年12期)2020-03-23 03:08:16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东方教育(2017年14期)2017-09-25 02:07:38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疗效探讨
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治进展
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根折行牙冠延长术并桩冠修复后牙本质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山东医药(2015年44期)2015-02-28 14:29:05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