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恩两地扶贫协作实效显著

2020-04-28 08:08赖红丹
中国国情国力 2020年4期
关键词:恩施州恩施全州

赖红丹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十三五”时期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调整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关系,确定由杭州市对口帮扶恩施州。2000年,恩施州被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是湖北省唯一被列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自杭州恩施(简称“杭恩”)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双方立足“恩施所需、杭州所能”,把产业合作作为扶贫协作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恩施州丰富的硒资源和特色鲜明的农业、旅游业资源,借助杭州先发优势,搭乘科技、电商和人才“快车”,持续培育壮大恩施州扶贫产业,有力增强其造血功能,稳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精准助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取得了特色产业快速提升、产业品牌持续走红、带贫益贫紧密有效、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显著成效。

用好“硒资源”,做强特色产业

杭恩两地紧紧围绕恩施州建设总体目标,先后签订帮扶框架协议,编制完成扶贫协作“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提升恩施州农业产业化水平、电商扶贫、“硒品入杭”及全域旅游等合作方向和重点产业。目前,恩施州特色产业规模逐渐壮大,全州已建成烟、茶、畜、果、药、蔬、魔芋和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基地45万公顷,农民人均享有0.14公顷,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68.3%。

1.壮大特色产业基地

2018年恩施州重点推进实施了“硒品入杭”“茶产业提升”“旅游产业提升”“浙企入恩”以及“杭州市职工及市民赴恩施疗休养”等工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恩施州各县市携手杭州市结对区,成功打造了一批东西部扶贫协作万亩产业园(产业基地)。其中,恩施州所辖恩施市打造建成恩施玉露、养生功能茶、富硒土豆3个万亩产业园,种植面积分别达到0.1万公顷、0.07万公顷和0.2万公顷,直接带动1万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利川市全面提升1.3万公顷“利川红”茶叶种植水平,开发出砖茶等产品,有效提高夏秋茶利用率,布局建成“马蹄大黄”产业园、香菇产业园和西红花种植示范园等;巴东县2019年新建茶叶基地0.17万公顷、柑橘基地0.13万公顷、木本药材基地437公顷,建成万亩牛蒡产业园;咸丰县全力推进“一茶三园N特(打造茶产业链,推动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中药材三个示范园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蔬菜、黑猪、莼菜、中蜂等多种特色产业)”建设,特色产业规模和效益实现迅速提升;鹤峰县建成“鹤峰有机茶”“鹤峰土蜂蜜”和“鹤峰中药草”三个带动全县产业发展的千万元产值基地。

2.培强产业龙头企业

3.打响特色产业品牌

借力杭州平台优势,提升恩施特色农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推进富硒产业链建设,最终形成“品牌化”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州注册涉农商标6834件,涉硒商标298件,其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5件、地理标志商标32件、湖北名牌产品4件,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4件。伴随全州公共品牌整合,“恩施硒茶”“恩施硒土豆”等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2017-2019年,恩施坚持每年组团参加在杭州举办的中国(杭州)国际茶叶博览会、电子商务博览会及农业博览会等展会,伍家台、翠豪、玉露、利川红和唐崖红5款恩施茶荣获茶博会金奖。2018年4月恩施玉露和利川红成为国事用茶,进一步提升了恩施硒茶品牌影响力。

4.创新产品销售渠道

恩施州抢抓机遇,在杭州八个结对区设立恩施农业产品展销中心,建成线下实体销售网络,同步推进农特产品进商超、进市场、进食堂、进社区、进新零售业态的“五进”推广活动,建立了恩施特色产品在杭州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同时,依托杭州作为“电商之都”的优势,深层次与阿里巴巴、网易严选及峰澜科技等网络销售平台合作,形成了恩施农特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渠道,有力推进“硒品入杭”和消费扶贫。2019年,全州电商交易额达到63亿元,消费扶贫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达到4.52亿元,比2018年增长29.1%。其中利川市作为阿里集团全国百个“网红直播样板县”之一,借新媒体广泛传播的东风,打造村播示范项目;巴东县借力杭州电商中心、良中电商控股等电商运营团队,在野三关镇建成东西部电商产业园,辐射322个村级电商中心,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全州引导杭州有实力的企业(社会组织)与恩施州贫困村结对,邀请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结对村“名誉村长”,目前已有112家企业与恩施州218个贫困村签订了“村企结对”协议,53个贫困村聘任63名杭州民营企业家担任“名誉村长”。

念好“山水经”,共推旅游扶贫

杭恩加强旅游扶贫协作力度,助推恩施州全国旅游扶贫试验区试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打响恩施州土苗生态旅游文化知名度,让绿水青山变成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2016年以来,恩施州游客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湖北省第一。2019年,全州累计接待游客71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4.3%,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0%,直接带动10万余人就业,间接带动40万余人“吃上旅游饭”。

1.借智,高起点谋划旅游产业

(1)落实旅游产业对口帮扶合作协议,着力将旅游打造为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恩施州成功编制融合生态、产业、国土和城镇等元素在内的《恩施州全域旅游规划》,推动文化与旅游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

■ 绿野耕春 赵来清/摄

(2)借鉴杭州建设旅游数据平台的成功做法,建成恩施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有效提升恩施智慧旅游管理水平,有力推动恩施旅游产业化发展。2019年9月,恩施市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至此,全州国家级城市品牌达到13个、省级城市品牌达到20个。巴东县野三关镇、建始县花坪镇、利川市苏马荡等一批特色小镇成为避暑休闲胜地。恩施市盛家坝镇二官寨村、利川市建南镇联合村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9年全州推进10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42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2.借机,全方位挖掘旅游资源

(1)恩施州依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地质文化及农耕文化等丰富文化资源,建成以展示地质文化和生态观光为主题的恩施大峡谷、巴东神农溪和利川腾龙洞等精品景区,以旅游观光和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恩施土司城、土家女儿城和利川大水井等文化类景区。

(2)恩施州依托民歌《龙船调》《黄四姐》等,打造山水实景剧《新龙船调》《巴山恋》及《夷水丽川》等剧目,精心讲好民族故事、用情传递时代风尚,成功地掀起“恩施旅游热”。

3.借力,多渠道推介民俗风情

随着“杭情施意·恩施等你”系列推介活动的成功举办以及“杭州人游恩施”系列优惠政策的推出,杭恩两地不断丰富恩施旅游产品、拓展旅游消费空间,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升级。

MRI组MRI检查损伤总诊断率为89.58%,关节镜诊断率为91.67%,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1)合力开辟旅游专线。为杭州旅行社量身定做神奇山水观光之旅、民族文化风情之旅、休闲度假洗肺之旅和康体养生补硒之旅等多条旅游专线,与5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客源输送协议。

(2)携手打造疗休养基地。落实《深化杭州市和恩施州两地工会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开辟疗休养专线,设立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13家,累计接待200余批次、1.5万余名杭州职工赴恩疗休养。

(3)恩施州引进浙商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在全州投资建设了锣圈岩、狮子关和巴人河等热门景区,开发了恩施市枫香河康养综合体、武陵溪上田园综合体等康养休闲旅游项目。

(4)恩施海关挂牌开关,航空口岸实现临时开放。开通直飞柬埔寨、越南、泰国及中国澳门等航线,进出境人数达2.76万人次,恩施民俗正逐步走向世界。

打好“协作牌”,提升脱贫质量

杭恩双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瞄准恩施州脱贫攻坚过程中“空心村”“就业难”等薄弱环节,切实强化“硬件”保障和“软件”支撑,以确保恩施州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

1.建立产业联结机制

(1)杭恩两地坚持把产业合作作为扶贫协作的治本之举,持续开展消除产业“空白村”“空白户”行动,持续推进“1+2+1+X(一个主导产业对接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金融工作站,联结一个龙头企业,带动若干个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到村到户,鼓励支持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增收。

(2)制定《恩施州与杭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瞄准贫困户使用资金,坚持将70%以上的资金投向产业,不断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2017年以来,杭州市累计帮扶恩施州产业项目达617个,投入帮扶资金6.34亿元,组织社会帮扶资金近7000万元,惠及贫困人口12万人,带动脱贫近7万人。

2.推动产业带动就业

(1)杭恩两地加强协作,坚持产业就业并举,出台了关于鼓励高新区重点招商企业吸纳贫困户稳定就业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努力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都有产业项目或人员务工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2019年已有2982名贫困人口在恩施当地就近就业。

(2)恩施州充分利用东西部帮扶资金,结合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就业需求,大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引导就近就业。截至2019年底,全州已建成“扶贫协作就业车间”49个,直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915人。

3.破解全域旅游困境

杭恩两地通过农旅融合、民宿发展等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全州各景区开发岗位,优先录用当地百姓尤其是贫困人口。“旅游+扶贫”模式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

造好“干细胞”,提升产业发展后劲

杭州市坚持“造血”和“输血”相结合,加大产业帮扶和智力帮扶力度,增强恩施州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帮扶实效。

1.加强产业科技合作

(1)恩施州主动作为,积极对接杭州相关科研机构,争取在茶叶、中药材、特色水果和中华蜜蜂等领域获得专业指导,加大种子种苗、生产技术、质量检测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及品牌化生产经营。其中位于杭州市的中茶所在鹤峰县挂牌成立全国首个科技成果转换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武陵山区(鹤峰)科技成果转换中心,中茶所10名专家教授义务担任鹤峰茶产业链建设顾问,目前已协助鹤峰县33家企业完成0.25万公顷茶园的有机认证;上城科技局、浙江茶叶集团、鹤峰县茶叶局三方共同签署协议,成立浙茶集团茶叶研究院鹤峰有机富硒茶研究分院,指导鹤峰加快现有茶园改造和有机转换,提升制茶工艺和茶企管理水平。

(2)全州不断延伸产业链,在传统绿茶的基础上新增红茶、黑茶及抹茶等生产线,引进余杭径山茶加工工艺,开发白茶新品系,与浙江大学进行技术协作,对茶衍生品进行研发,提升茶叶附加值,做精做细茶产业,发挥茶产业带贫增收效益。

2.加强招商引资力度

(1)恩施州从财税、国土资源、金融、产业招商、人才支持及优化环境等方面加大争取力度,出台了《恩施州关于支持杭州企业来恩施投资的政策清单》等文件,2018年以来先后在杭州举办了“光彩事业恩施行·杭州招商推介会”“硒品入杭暨工业招商推介会”等系列推介活动,组织80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推介,全年新增投资项目45个,协议投资额达120.9亿元,到账资金11.45亿元。

(2)两地充分对接资源和需求。2019年上半年,恩施州新建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区7个,目前全州该类产业园区已达12个;新引进洲际食品、日昌升集团等20余家浙商企业,新增投资额4.3亿元;艺福堂、杭州茶厂和正浩茶业等30余家大型浙江茶企的落户,则有力推动了“恩施茶产业提升工程”的高质量发展。

3.携手培养特殊人才

(1)恩施携手杭州着力开展“致富带头人领头雁”培养工程,在州直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示范班,全面培养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并建立后期跟踪服务机制,加强跟踪管理和后续培育工作。全州先后依托杭州市委党校、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以及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优质教育资源,在产业经营、金融服务以及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方面开展培训2200余人次,为恩施州的脱贫攻坚和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人才动力。如恩施州恩施市建立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项目库,携手江干区培训学员418人,创业成功255人,5761户贫困户成功联结到了产业链上,年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2)杭州市余杭区遴选一批优质企业作为“导师企业”帮带恩施州咸丰县青年创业,多批次组织咸丰青年赴余杭“导师企业”进行创业培育,接受一对一地精细化指导,为恩施州通过产业脱贫储备了一批创业人才。

猜你喜欢
恩施州恩施全州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盛夏的离别
飞檐走壁
恩施富硒土豆丰收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家的团圆
恩施州中心医院龙凤医疗中心成立一周年喜迁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