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家电行业也是深受疫情影响的产业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7个百分点。大宗耐用消费品中,家电下降达30%。这让本就承压前行的家电行业发展更为艰辛。如今,政策红利的来临,无疑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对于家电企业而言,该如何顺势而为,抓住机遇?
把握住健康创新的大潮流
围绕《意见》落实,国家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与有关部门一道,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消费工作,其中就包括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和全面推广健康消费。在疫情发生之前,消费升级驱动下,健康就已经成为了消费者选购家电产品的重要评判标准。如今,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疫情防控期间,给全国民众上了一堂健康防护的公开课,普通民众的健康意识也因此再攀新高,对健康家电的定位从“亮点需求”升级为“刚性诉求”,不仅需求量大增,诉求也更为多元化。疫情期间,不仅是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洗衣机、空调等传统大家电销量激增,消毒柜、空气净化器等冷遇品类焕发新生,更有洗碗机、蒸汽拖把、紫外线消毒灯等新兴品类迅速走入了大众视线。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健康家电完成了规模、品类、市场认知、创新导向等多个维度的升级,随着社会秩序的回归正常,需求爆发是必然,如今,有政策的扶持,更上一个台阶并非难事。家电企业只要深挖用户需求痛点,对产品迭代升级,推出能够真正满足消费者健康防护需求的产品,就一定能够获得市场青睐,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積极推动渠道下沉,高度重视三四线市场以及农村市场需求
根据哈增友司长的表述,发改委将突出抓住的消费工作中,“着力释放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消费潜力”赫然在列。与一二线市场家电消费需求的高度饱和不同,三四线城市以及新兴的农村市场还有大量亟待发掘的新增需求。以空调为例,有数据统计显示,在2019年,我国城镇户均空调保有量为1.24台,农村户均空调保有量为0.48台。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以80、9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农村消费者对品质家电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市场增量十分可观。参照往年的家电下乡,有政策推动的情况下,市场需求会更加迅速、集中式的爆发,成为疫后家电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家电企业要做的,就是要积极推动渠道下沉,在确保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提升物流、安装、售后等多个环节的服务质量,满足三四线以及农村市场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品质化需求。
重视“以旧换新”市场布局
在扩大重点消费品方面,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明确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提促进汽车、家具、家电等重点商品消费的政策措施,支持引导各地制定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电子产品以旧换新。经过十多年普及性发展的家电行业,恰恰处于更新需求驱动的关键期。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在2008年,我国曾推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形成了家电普及性消费高峰,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大量家电产品已经“超龄”服务,更新需求激增。2019年5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和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首批目录产品(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微型计算机)报废量约为1.5 万台,其中电视机 4818万台,电冰箱 2065 万台,洗衣机 2025 万台,房间空调器 3149 万台,另外厨电产品也有相当的报废量,吸油烟机 3082 万台,电热水器 1938 万台,燃气热水器 974 万台。庞大的报废数量,必然带来可观的更新需求。特别是加上政策的激励,更新需求会更加强烈。而且,今年以来,因为疫情,激发了更多新增家电消费需求,消费者对家电更新换代会更具主动性。整体来看,家电以旧换新市场十分值得期待。不过,家电企业要想有所收获,需要在质量鉴定、价格评估、产品拆装、物流运输等环节进行布局完善,也是不小的挑战。
疫情重塑了整个商业生态格局,而家电行业本就处于升级变革的关键期,转型速度提升不可避免。家电企业唯有紧跟市场节奏,加快自身的调整速度,才能掌握足够的主动权。如今,政策红利来袭,是助力亦是考验,家电企业要做的,就是加紧修炼内功,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能不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