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岩,孙 颖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化疗指的是采用化学药物对癌细胞的浸润、转移、增殖产生阻止作用,并将其直接杀死的全身性治疗方式。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ICC)是静脉输液装置,可长时间在人体皮下留置,在输血、营养支持、静脉给药等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1]。在采取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PICC普遍应用。护理人员如果管理输液港不当,会出现输液不顺的情况,引发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将医护一体化输液港护理管理应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可使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2]。本文对78例实施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内容如下:
选取78例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纳入时间:2019年4月—2020年9月),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男、女比例为20:19,平均年龄(49.36±9.24)岁;对照组39例,男、女比例为21:18,平均年龄(49.23±9.02)岁,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院一体化输液港护理管理,包括:①组建管理小组。包括介入科高年资医师、肿瘤科医师、胃肠外科医师、肿瘤科主管护士、胃肠外科主管护师等组成管理小组。每日查房由医生同护士一起进行,对静脉输液港置管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②置管前。评估患者血管情况、治疗方案、基本情况等是否能将输液港置入,针对可置入的患者介绍该种方式的优势、缺点,签同意书。结合患者血管条件、营养状况等选择合适置管方式。③置管时。由介入科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从而降低因不同穿刺方式而出现的穿刺误差。对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成功后对穿刺导管尖端利用X线观察。④置管后。A制定联合查房制度。每天早上管理小组一起查房,医生主要查体,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查看其遵医嘱状况。责任护士对患者主诉症状、临床表现等进行了解,对治疗方案完善并补充,对标准和流程进行完善,对护理操作严格遵守。B预防并发症。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是否存在肿胀、红肿等症状;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动态。并教会患者如何观察肿胀、红肿。对静脉血栓采取超声影像进行检查,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小板等指标[3]。C心理干预。置管前护士对患者实施情感支持,详细介绍置管的优点,从而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责任护士通过实例等方式介绍预防静脉炎的办法,提升患者维护导管能力。
(1)并发症:回抽无血、感染、输液不畅、导管堵塞。(2)观察指标:①自护能力:利用自护能力量表评估,包含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疾病知识,条目43个,利用4级评分,共计172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护能力越强。②置管知识:自制置管知识调查表,包括20个小题,每题5分,最高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对疾病越了解。
SPSS 18.0分析数据,计数用(%)、x2检验,置管知识、自护能力评分用(±s)和t检验,P<0.05统计学成立。
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置管知识评分、自护能力评分更高。见表1、2。
表1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2 置管知识评分、自护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2 置管知识评分、自护能力评分比较[(±s),分]
分组 n 置管知识评分 自护能力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9 55.84±5.63 83.39±6.25 90.77±4.51 126.24±6.13对照组 39 55.91±5.74 70.26±6.17 90.69±4.82 111.96±6.09 t值 0.635 4.702 0.725 5.214 P值 >0.05 <0.05 >0.05 <0.05
在恶性肿瘤患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实施化疗的人数也相对增多。恶性肿瘤实施化疗患者给予PICC可使静脉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保证了化疗的顺利实施。然而,护理人员如果对其管理不当则会出现很多相应的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置管知识和自护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表示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以及对置管知识的了解程度。医护一体化管理组医护联合查房方式可加强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合作,提升了医护患配合度,增加了彼此间的有效沟通,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并在医护人员同患者沟通过程中使患者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进而将其自护能力进一步提升[4]。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示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安全性。建立管理小组可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对患者进行跟踪管理,让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护理,提升护理效果,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输液港护理管理可使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通过对置管知识的了解,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自护能力,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