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 常州市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子午墩土墩墓位于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子午墩村,由三座土墩组成。2018年3—7月,南京博物院和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D2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春秋晚期呈向心形分布的墓葬7座、器物坑12座、烧土坑2座,以及对土墩呈环绕之势的灰沟3条,出土了原始瓷器、陶器、石器等各类遗物。此次发掘的土墩墓为研究江南地区春秋时期土墩墓的时代特征、墓地布局和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子午墩土墩墓位于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子午墩村,包括三座土墩,呈鼎足状分布,距上兴镇约3公里(图一)。为配合上兴工业园区基本建设,2018年3—7月,南京博物院和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其中编号为D2的土墩墓进行了考古发掘。现将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D2位于D1东南约30米,距下姚水库约400米,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31 30.33,东经119°17 48.42。土墩北半部在20世纪60年代被破坏,有一条东西向的现代水沟横穿土墩,四周因取土已形成断崖。土墩高出原地面约2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条形,东西存15~26米,南北存10~15米。经发掘,原始土墩的中心及东部、北部已无存,现存土墩仅为原土墩墓的西南角,墩体有大量盗洞。
发掘采用四分法,以现存土墩中心为基点,按正方向布探方4个,编号T1—T4,探方之间保留1米宽隔梁。为了解灰沟的走向,在北侧布设长10、宽1米的探沟1条,实际发掘面积550平方米。
图一// 子午墩土墩墓位置示意图
根据土质土色和包含物的不同,可将土墩堆积分为13层,现以T1、T2南壁为例介绍如下(图二)。
①层:表土层,厚0.1~1.4米,中部较厚,两侧较薄,呈斜坡状堆积。灰褐色土,质地松散,包含少量青花瓷片、青灰砖瓦、印纹陶片等。
②层:红褐色土,仅分布于发掘区中部,距地表深0.3~1.1、厚0~0.35米,质地较松散,包含青花瓷片。
③层:黄灰色土,遍布整个发掘区,中部较高,西部低,呈坡状堆积。距地表深0.15~1.25、厚0~0.25米,质地较松散,包含少量青灰釉瓷片、青白瓷片和印纹陶片。本层下发现春秋时期灰沟G2。
④层:红褐色土夹灰黄土块,仅分布于发掘区中部和西部,由东向西呈坡状堆积。距地表深1.4~1.7、厚0~0.4米,质地较紧密,含少量印纹陶片。本层下发现春秋时期烧土坑1座,编号K1。
图二// 子午墩D2T1—T2南壁剖面图
⑤层:黄褐色土,分布于发掘区中部和东部,由东向西略呈坡状堆积。距地表深1.7~1.8、厚0~0.15米,质地紧密,无包含物。本层下发现春秋时期墓葬4座,编号M8—M11,器物坑5座,编号Q4、Q5、Q6、Q8、Q9。
⑥层:红褐色土,仅分布于T4内Q1、Q2之上。距地表深0.9~1.2、厚0~0.15米,质地紧密,无包含物,推测为覆盖在器物坑上的封土。本层下发现春秋时期器物坑1座,编号Q2。
⑦层:黄灰色土,仅分布于发掘区东部,呈水平堆积。距地表深1.1~1.25、厚0~0.15米,质地较紧密,无包含物。本层面上发现平地掩埋的器物坑2座,编号Q1、Q3。
⑧层:黄褐色土,仅分布于发掘区东部,呈水平堆积。距地表深1.25~1.5、厚0~0.2米,质地较紧密,无包含物。本层下发现春秋时期墓葬1座,编号M12。
⑨层:红褐色土,仅分布于发掘区东部,呈水平堆积。距地表深1.5~1.6、厚0~0.1米,质地较紧密,无包含物。
⑩层:黄灰色土夹褐色斑点,仅分布于发掘区东部。距地表深0.6~1.8、厚0~0.2米,质地较紧密,无包含物。本层下发现春秋时期墓葬1座,编号M14。
根据遗迹叠压关系和出土遗物,生土以上至③层为春秋时期土墩墓堆积。
本次发掘共清理春秋时期墓葬7座、器物坑12座、烧土坑2座、灰沟3条(图三)。
春秋时期墓葬共7座,编号M8—M12、M14、M15,弧线形排成一排,其中M15平地掩埋于生土之上,其余为竖穴土坑墓。
M8开口于⑤层下,打破⑦、⑧、⑨层及M12,部分叠压于M14之上,北部被破坏,南部被两处盗洞和一座圆形宋代火葬墓打破,方向28°。墓坑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残长2.5、宽1.4、深0.4米。填土呈红褐色,质地较紧密,底部西南角有木炭痕迹。随葬品14件,包括原始瓷盅、杯、硬陶坛、陶鼎、三足盘等,其中7件带盖原始瓷盅呈“H”形摆放于一处(图四;彩插五∶1)。
M9 开口于⑤层下,打破⑦、⑧、⑨层,方向350°。墓坑平面长方形,直壁,平底。残长2.6、宽1.18、深0.2米。填土呈红褐色,质地较紧密。随葬品9件,包括原始瓷碗、盏及陶鼎、罐等,其中5件原始瓷碗出土时摆放成梅花状(图五;彩插五∶2)。
图三// D2遗迹分布图
图四// M8平、剖面图
图五// M9平、剖面图
M10 开口于⑤层下,打破⑦、⑧、⑨层,南部和西部被两处盗洞打破,方向7°。墓坑平面呈长方形,直壁,平底。残长 2.45、宽 1.2、深 0.1~0.25米。填土呈红褐色,质地较紧密。随葬品8件,包括原始瓷罐、盅、盏及陶盆、鼎等(图六)。
M11 开口于⑤层下,打破⑦、⑧、⑨层,被两处盗洞打破,方向10°。墓坑平面呈长方形,直壁、平底。残长 3.1、宽1.15~1.3、深0.3米。填土呈红褐色,质地较紧密。随葬品3件,包括硬陶瓿、陶钵及原始瓷盏(图七)。
M12开口于⑧层下,打破⑨、⑩层及M14,北部被M8打破,南部被两处盗洞打破,方向30°。墓坑平面呈长方形,直壁、平底。残长 2.9、宽 1.1、深0.3米。填土呈红褐色,质地较紧密。随葬品4件,包括硬陶罐、原始瓷盂及石箭镞(图八)。
M15 叠压于生土之上,南北两侧各被一个盗洞打破,方向35°。从平面和盗洞中显示的剖面分析,该墓葬平面形状为长条形,截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应为棺木腐朽后形成,无墓坑,封土直接掩埋于棺木之上。残长3.4、顶宽0.53、底宽0.65、高0.4~0.6米。填土呈黄灰色,质地坚硬,墓底有一层灰白色土,可能为棺木腐烂痕迹。随葬品2件,分别为原始瓷盅和三足盘(图一〇)。
图六// M10平、剖面图
图七// M11平、剖面图
共12座,编号Q1—Q12,位于土墩坡面上,围绕墓葬分布。堆积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将器物置于土墩坡面,直接掩埋;另一种在土墩坡面开挖圆形或椭圆形浅坑,将器物置于坑中后掩埋。出土器物以硬陶和泥质陶器为主,器形可辨有坛、罐、盆、碗等。
Q2 位于⑥层下,打破⑦层,靠近M11,浅坑平面呈椭圆形,斜壁平底。坑口长1.6、宽 1、深 0.1~0.2米。出土硬陶坛2、罐1件(图一一)。
Q3 摆放于⑦层上。出土泥质陶罐1、钵1件,陶钵盖于陶罐之上(图一二)。
Q8 位于⑤层下,打破⑦—⑩层,浅坑平面呈不规则的椭圆形,斜壁平底。长1.3、宽1、深0.18米。出土陶罐1、硬陶盂1件(图一三)。
Q12 摆放于生土之上。出土器物均为陶器残片,可辨器形包括硬陶罐2、泥质陶罐1件(图一四)。
共2座,编号K1、K2,位于发掘区西部,坑壁有烧结面,内含大量黑色灰烬及红烧土,未出土器物。
K1 开口于④层下,打破⑤、⑩层。平面呈长方形,直壁平底。残长0.95、宽0.6、深0.15~0.3米。坑壁及底为厚约0.02米的烧结面,填土呈灰黄色,质地紧密,含红烧土颗粒和木炭烬(图一五)。
图九// M14平、剖面图
共3条,编号G2、G3、G4,分别位于土墩南侧、西侧和北侧。G3、G4开口于层下,打破生土,G2开口于③层下,上部被宋代地层破坏,打破生土。均斜壁,弧底。宽 2~6、深0.6~0.8米。填土分为两层:①层厚0.2~0.25米,浅灰黄色,质地较紧密,含少量印纹陶片;②层厚0.25~0.35米,青黑色,质地紧密,含少量印纹陶片(图一六)。其中G3②层出土印纹硬陶罐1件。通过发掘、钻探并结合断崖剖面分析,G2、G3、G4应为同一条灰沟被破坏成三段。从东部断崖剖面上G2、G4的延伸方向判断,该灰沟在土墩东侧也有分布,对土墩形成环绕之势。
D2春秋时期遗迹共出土遗物76件,包括原始瓷器、陶器和石器,以原始瓷器与硬陶器数量居多。器类包括坛、罐、瓿、盂、钵、盆、鼎、碗、盘、盅等。
按陶质可分为硬陶、泥质陶和夹砂陶三类。
1.硬陶器
16件,呈灰色或灰褐色,表面拍印几何纹饰,包括坛、罐、瓿和盂。
坛 8件。器形较大,泥条盘筑,器表多凹凸不平,装饰有一种或多种组合纹饰。Q2∶1,灰褐色硬陶,器形硕大。卷沿,方唇,外口沿有一周凹槽,短束颈,圆肩,深弧腹,平底略内凹。颈、肩及上腹部饰席纹,颈、肩结合处被数道弦纹隔断,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纹饰几乎布满外壁,仅近底的部分被抹平。口径 22、底径 22、腹径40、高44.4厘米(图一七∶1)。Q2∶2,红褐色硬陶。卷沿,尖唇,口沿有一周凹槽,短束颈,弧肩,深弧腹,平底。颈部饰弦纹,肩及上腹部饰席纹,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19.6、底径17.7、腹径35.2、高41.6厘米(图一七∶2)。M14∶7,灰色硬陶。卷沿,尖圆唇,短束颈,圆肩,深弧腹,平底略内凹。肩及上腹部饰席纹,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17.6、底径18、腹径29、高31厘米(图一七∶3;彩插五∶3)。M8∶13,灰色硬陶。卷沿,尖圆唇,颈部极短,圆肩,深弧腹,平底。自颈至近底部装饰米筛纹。口径16、底径18.3、腹径 30、高 29.3厘米(图一七∶4;彩插五∶4)。
图一〇// M15平、剖面图
罐 5件。根据形态分两型。
A型 4件。器形较大,泥条盘筑,器表凹凸不平,拍印几何纹饰。M14∶2,灰色硬陶。侈口,卷沿,口沿外部有一周凹槽,束颈,溜肩,鼓腹,大平底内凹。通体装饰细方格纹,近底部被抹平。口径 12.8、底径 15.6、腹径20.4、高15.5厘米(图一七∶5;彩插五∶5)。M12∶3,红褐色硬陶。侈口,卷沿,口沿外部有一周凹槽,束颈,溜肩,鼓腹,上腹部有两个堆塑系,大平底内凹。肩及上腹部饰席纹,下腹部饰方格纹。口径11.4、底径12.6、高15.1厘米(图一七∶6;彩插五∶6)。M14∶6,灰色硬陶。侈口,尖唇,折沿外翻,圆肩,鼓腹,平底内凹。肩及上腹部饰席纹,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14.8、底径14、腹径22.5、高17厘米(图一七∶7;彩插六∶1)。G3②∶1,灰色硬陶,椭圆形口,器身不甚规整。侈口,卷沿,圆唇,微束颈,圆肩,鼓腹,底部残缺。颈部装饰多道弦纹,肩部及腹部饰方格纹,上腹部饰有两道扉棱状附加堆纹。口径11、底径11.5、高12.2厘米(图一七∶9)。
图一一// Q2平、剖面图
图一二// Q3平、剖面图
图一三// Q8平、剖面图
图一四// Q12平、剖面图
图一五// K1平、剖面图
图一六// G3剖面图
瓿 2件。侈口,卷沿,束颈,圆肩,鼓腹。器形较扁,大平底略内凹。泥条盘筑,器表凹凸不平。Q11∶2,灰色硬陶。方唇,口沿上部有一周凹槽。肩部装饰数道弦纹,肩部以下饰细方格纹。口径15.4、底径18.4、腹径25、高17.3厘米(图一七∶10;彩插六∶2)。M11∶1,红褐色硬陶,器形不甚规整。尖唇。颈部饰多道弦纹,肩部及以下饰席纹。口径12.5、底径13.3、腹径21.2、高13.4厘米(图一七∶11;彩插六∶3)。
图一七// 硬陶器
盂 1件。Q8∶2,灰黑色硬陶,器形不甚规整。敛口,扁鼓腹,假圈足。器底内部有螺旋纹,外部有刮削形成的平行线痕。口径8.6、底径4.6、高3.8厘米(图一七∶12)。
2.泥质陶器
16件,器形有罐、钵、盆和三足盘。
罐 8件,根据形态分为三型。
A型 6件。器形较大,器表拍印几何纹饰。Q3∶2,红褐色。侈口,卷沿,圆唇,束颈,圆肩,颈肩接合处有一道凸棱。肩部及上腹部饰细方格纹,下腹部饰回字填线纹。泥条盘筑,器表凹凸不平。口径18.6、底径21.1、腹径36.1、高25厘米(图一八∶1)。
图一八// 泥质、夹砂陶器
B型 1件,钵形罐。Q8∶1,深灰色。敛口,方唇,颈部微凹,扁圆腹略有折痕,平底内凹。轮制。颈肩部饰数道弦纹,器表为素面。口径12、底径12.4、腹径19.2、高10.8厘米(图一八∶2)。
C型 1件,壶形罐。Q12∶2,灰色。侈口,卷沿,圆唇,溜肩,鼓腹,底部残。素面,肩部堆塑一对桥形横耳。口径11.8、腹径17.2、残高10厘米(图一八∶3)。
钵 2件。M11∶2,灰色。敛口,圆唇,圆鼓腹,平底,器底内部有螺旋纹。素面。口径17、底径11.6、高5.8厘米(图一八∶4)。Q3∶1,灰色。敛口,方唇,鼓腹略有折痕,平底内凹。素面,有轮制痕迹。口径19.2、底径12.6、高6.1厘米(图一八∶5)。
盆 3件。形制相同,出土时盖于硬陶坛或罐上,残损严重,修复1件。M14∶5,灰褐色。侈口,圆唇外折,腹部较直,下腹略有折痕,顶部内凹。素面,内壁有轮制痕迹。口径18.2、底径14、高4厘米(图一八∶6;彩插六∶4)。
三足盘 3件。M15∶1,灰色。敞口,平沿,斜直腹,平底。乳丁状三矮足。器身饰瓦楞纹。口径17.8、底径16、高5.5厘米(图一八∶7)。M8∶1,灰褐色。侈口,平沿,束颈,斜弧腹,下腹部有折痕,平底。圆锥形足,足尖外撇。颈部饰一周戳印纹带,腹部饰散乱的戳印纹。口径21.4、底径20、通高6.6厘米(图一八∶8;彩插六∶5)。
3.夹砂陶器
13件,均为红陶,包括鼎和盆。
鼎 9件,盆形鼎。形制相同,均为夹细砂红陶。直口,圆唇,斜直腹,平底微圜,扁羊角形足,足尖外撇。素面,陶质酥脆。M8∶11,器底有烟炱。口径18.3、通高9.7厘米(图一八∶9;彩插六∶6)。M10∶7,口径19.4,通高9.4厘米(图一八∶10)。
陶盆 4件。出土时均盖在硬陶坛口部,喇叭形口,圆唇,弧壁。夹细砂陶质,残碎严重,无法修复。
图一九// 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 30件,胎质灰白色,施青绿釉或青黄釉,部分釉已脱落,包括罐、盅、碗、盏、盂和杯。
罐 1件。M10∶1,敛口,尖圆唇,圆肩,弧腹内收,平底内凹。施青绿釉,口沿以下饰米筛纹。口径17.5、底径20、最大径30.8、高22.2厘米(图一九∶1;封三∶1)。
盅 10件,根据形态分为两型。
A型 9件。腹较深,子母口。尖唇,斜直腹,下腹折收,小平底,底部有刮削形成的线痕。器盖覆碟形,敞口,圆唇,顶部中心有桥形钮,钮面饰叶脉纹。器身和器盖内壁均有螺旋状弦纹或凸棱。内外饰青绿釉,外壁釉不及底。其中8件出土于M8,均带盖。M8∶2,口径11、底径5.4、通高7.2厘米,器盖直径10.6、高1.6厘米(图一九∶2)。M8∶3,口径10.8、底径4.9、通高7.8厘米,器盖直径10、高2.1厘米(图一九∶3;封三∶2)。M8∶4,口径12.4、底径6.2、通高8厘米,器盖直径11.6、高1.6厘米(图一九∶4;封底)。M8∶5,器盖桥形钮残缺。口径10.2、底径5.4、通高6.8厘米,器盖直径9.8、残高1.2厘米(图一九∶5)。M8∶6,口径11、底径5.8、通高7.4厘米,器盖直径10.2、高2厘米(图一九∶6)。M8∶7,口径10.8、底径5.6、通高8厘米,器盖直径10.5、高2.2厘米(图一九∶7)。M8∶8,口径10.8、底径5.7、通高7.3厘米,器盖直径10.1、高1.5厘米(图一九∶8)。M8∶9,器盖较小,无法扣合。口径9.7、底径4.1、通高7.2厘米,器盖直径8、高1.9厘米(图一九∶9)。M15∶2,无盖,子母口不如M8出土的8件明显。口径10.2、底径4.8、通高5厘米(图一九∶10)。
图二〇// 原始瓷器、石器
B型 1件。形态与A型相近,腹略浅,敞口,非子母口,尖唇,无盖。M10∶3,青灰色胎,青绿釉,部分釉面脱落。口径12.8、底径7.4、通高5厘米(图一九∶11)。
碗 13件,根据形态分为两型。
A型 12件。钵形。尖圆唇,沿面外斜,弧腹或鼓腹,假圈足。外壁及口沿可见轮制形成的细弦纹,内壁有螺旋状粗弦纹。青绿釉,釉不及底,部分釉面脱落。其中5件出土于M9,型制相近,腹部及大小略有区别。M9∶2,口径15.2、底径6.8、高5.4厘米(图二〇∶1)。M9∶3,口径14.2、底径7.7、高5厘米(图二〇∶2)。M9∶4,口径13、底径6.2、高4厘米(图二〇∶3)。M9∶5,口径13.7、底径7、高4.4厘米(图二〇∶4)。M9∶6,口径10、底径6.6、高4.1厘米(图二〇∶5)。采∶3,口径12.9、底径6.4、高4.9厘米(图二〇∶6)。
B型 1件。盘形。子母口,口沿外撇,弧腹斜收,平底内凹。内壁为螺旋状粗弦纹。黄绿釉,釉面大部脱落。Q7∶1,口径16、底径7.8、高4.6厘米(图二〇∶7)。
盏 3件。型制与A型碗相近,仅器形较小。青绿釉,釉面很薄,外壁釉不及底。M9∶7,鼓腹。口径8.3、底径5、高3.4厘米(图二〇∶8)。M10∶5,直腹,上腹有一周凸棱,外壁有青绿色滴釉痕迹。口径8.4、底径4.8、高3.2厘米(图二〇∶9;封三∶3)。M11∶3,下腹部略有折痕。口径8.5、底径4.5、高4厘米(图二〇∶10)。
图二一// D2出土器物纹饰拓片
盂 2件。根据形态分为两型。
A型 1件。敛口。M12∶1,灰白色胎,青绿釉。尖圆唇,折肩,弧腹,假圈足,内壁平滑。口径7.7、底径4.2、通高4.3厘米(图二〇∶11;封三∶4)。
B型 1件。侈口,卷沿。M12∶2,灰白色胎,青绿釉。圆唇,束颈,鼓腹,底内凹。内壁为螺旋状粗弦纹。口径10.7、底径6.2、高4厘米(图二〇∶12;封三∶5)。
杯 1件。M8∶14,灰白色胎,青绿釉。器形接近于盅,个体较小。敞口,尖唇,斜直腹,下腹折收,平底。内壁底部可见螺旋纹。口径6.8、底径3.2、高3.2厘米(图二〇∶13;封三∶6)。
仅出土残箭镞1件。M12∶4,青灰色石质,表面呈红褐色。柳叶形,通体磨光,刃部锋利。残长1.5、厚0.1~0.3厘米(图二〇∶14)。
子午墩土墩墓D2大部分已被破坏,仅存原始土墩一隅,仍发现了较丰富的遗迹现象,出土了一批具有特征的遗物,为探讨江南地区土墩墓的时代特征和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材料。
从层位关系和器物组合分析,本次发现的遗迹可分为三组。第一组为 M15、Q10、Q11、Q12、K2、G2、G3和G4,除G2上部被破坏,其他遗迹开口于层下至层,是相对年代最早的一组,出土遗物较少,主要有印纹硬陶罐、泥质陶罐、三足盘和原始瓷盅。第二组为M12、M14、Q7,位于⑧层下至层上,出土遗物包括印纹硬陶坛、罐、泥质陶盆和原始瓷盂、碗。第三组遗迹数量最多,包括M8—M11、Q1—Q6、Q8、Q9和K1,除与第二组相同的器物外,还包括泥质陶钵、夹砂陶鼎、原始瓷罐和大量的原始瓷盅、碗。以上三组遗迹单位代表了D2形成和使用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遗物中,原始瓷盅M15∶2为春秋晚期常见器物。硬陶罐G3②∶1上腹部饰扉棱,T2∶1肩部的器耳和羊角形附加堆纹见于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D1F3、D12M1、D13M1、D13M2[1],泥质陶罐Q12∶2的横耳见于南京陶吴土墩墓D1K2[2],带有春秋中期的特征,但又与春秋中期的典型器物有所差别。从出土器物判断,第一阶段为春秋晚期偏早阶段。
第二、三阶段的器物,印纹硬陶坛器形较大,最大径位于上腹部,卷沿或方唇装饰一周凹槽,与江苏金坛裕巷土墩墓D1Q5∶2、D1Q6∶2以及江苏句容浮山果园24号墩M4∶16相似[3],为春秋中晚期典型遗物。原始青瓷、印纹硬陶和泥质陶的罐和瓿大平底内凹,与句容姊妹桥村东山土墩墓Q1∶17、江苏苏州真山土墩墓D33K1∶25、浙江德清独苍山土墩墓D6M1∶1器形相近[4]。夹砂陶鼎和泥质陶三足盘圆唇,浅腹,扁足,足尖略外撇,器形接近于浮山果园24号墩M2∶22、M4∶44,均为春秋晚期遗物。原始青瓷盅和杯斜直壁,下腹折收,平底,碗和盂侈口,鼓腹,平底或平底微内凹,出土时常摆放成不同的形状,是春秋晚期代表性器形。坛、罐、瓿的器身多拍印方格纹、席纹、米筛纹,或席纹与菱形填线纹、方格纹与菱形填线纹的组合纹饰,也为春秋中晚期常见纹饰(图二一)。
根据器物和纹饰类比,结合土墩墓分期研究[5],子午墩土墩墓D2三个阶段的器物均为春秋晚期遗存。各阶段器物具有相似性,说明子午墩土墩墓D2从建造到废弃是连续的过程,其使用持续了一定的时段。
子午墩土墩墓D2的中心不存,墓地的布局已不可知。本次发现的7座墓葬集中分布于土墩的西南角,是一片相对独立的墓葬区,土墩墓被破坏部分应存有其他墓葬。本墓葬区内,墓葬排列成弧形,呈向心形朝向中心部位,这种排列方式常见于宁镇地区的周代墓葬,为典型的一墩多墓类型土墩墓。三个阶段的墓葬从西往东排列,第一阶段墓葬位于墓葬区西侧,第三阶段墓葬位于东侧,第二阶段墓葬位于中间,晚期墓葬仅M8打破了中期墓葬,显示出墓葬的埋设位置在营造土墩墓时预先已有规划。
墓葬区外围分布有器物坑和烧土坑,呈半圆形环绕墓葬区,其中器物坑位于墓葬区的南侧和西侧,烧土坑位于墓葬区西侧,这种器物坑和烧土坑一般认为是祭祀遗迹。第一阶段的Q10、Q11、Q12、K2应为土墩墓营造之初的祭祀遗存,第二、第三阶段陆续形成了其他的器物坑和烧土坑。部分器物坑与墓葬存在对应关系,如第一阶段的Q10、Q11与 M15,第三阶段的 Q1与 M10、Q2与M11、Q5与M8,器物坑位于墓葬南侧,似乎是对单一墓葬的祭祀。Q6、Q8、Q9集中分布于墓葬区西侧,更像是对墓葬区的祭祀。第一阶段的Q12远离墓葬区,或许是土墩墓营造之初以整个墓地为祭祀对象。
烧土坑K2、K1位于墓区西侧,分别属于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晚于同阶段墓葬,这两座烧土坑应是在完成同阶段墓葬的埋设后进行祭祀活动留下的遗迹。
关于土墩墓中的祭祀遗迹,有学者将其分为墓下祭祀遗存、墓前祭祀遗存和墩上祭祀遗存[6],或葬前祭祀遗存、葬时祭祀遗存和葬后祭祀遗存[7],代表不同阶段的祭祀活动。从子午墩土墩墓D2发现的器物坑、烧土坑及其与墓葬之间的关系看,周代土墩墓在形成、使用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复杂的祭祀行为。
D2南、西、北三面发现的灰沟是该土墩墓时代最早的遗存之一,应是在堆筑土墩时取土形成的。沟内填土呈青黑色,是长期存水的结果,形成了环绕土墩一周的壕沟,至第二阶段时被填平。壕沟面宽而浅,不具有防卫功能,主要功能应是明确墓地的边界。
宁镇地区的土墩墓在营建之初往往已规划明确的界域,江苏东边山D1、上水D4等土墩墓曾发现有界墙和土垄,土墩堆积和遗迹单位均位于界域之内[8]。子午墩土墩墓D2周围的壕沟,是本次发现的墓地界域新形式。以壕沟作为墓地边界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陕西瓦窑沟仰韶文化遗址曾发现围绕墓地的专用环壕[9]。在环太湖地区,浙江印山大墓被看作是春秋末期的越王陵墓,周边也挖掘有护陵的壕沟[10]。子午墩D2的等级不高,墓地布局却与印山大墓一致,反映了吴越地区同风共俗的社会现象。墓地周围设置兆沟的做法,常见于历史时期墓地,如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的兆沟,宽5~10.65、深0.5~1.5米,环绕于墓园周边,呈轴对称分布,对墓园起界定和护卫作用[11]。江南地区的土墩墓对后世的葬俗产生过深刻影响[12],以壕沟环绕墓地作兆沟应当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附记:项目负责人为郑铎。参加发掘的有黄督军、韩常明、曹翛巍、郑铎。器物摄影为黄督军、郑铎,器物修复为朱广金、薛亚强,器物绘图为汪莲。)
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2出土遗物
1.原始瓷罐(M10∶1)
2.原始瓷盅(M8∶3)
3.原始瓷盏(M10∶5)
4.原始瓷盂(M12∶1)
5.原始瓷盂(M12∶2)
6.原始瓷杯(M8∶14)
[1]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
[2]南京市博物馆、江宁区博物馆:《南京江宁陶吴春秋时期大型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
[3]a.南京博物院:《江苏金坛裕巷土墩墓群一号墩的发掘》,《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b.南京博物院:《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6)》,文物出版社1982年。
[4]a.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姊妹桥村东山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7年第3期;b.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江苏苏州真山土墩墓(D33)发掘简报》,《文物》2016第5期;c.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苍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7年。
[5]a.邹厚本:《江苏南部土墩墓》,《文物资料丛刊(6)》,文物出版社1982年;b.刘建国:《论土墩墓分期》,《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
[6]付琳:《土墩墓祭祀遗存考辨》,《东南文化》2015年第3期。
[7]高伟、曹玲玲:《试析江南土墩墓的祭祀遗存》,《东南文化》2017年第1期。
[8]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镇江市博物馆、常州市博物馆:《江苏句容及金坛周代土墩墓》,《考古》2006年第7期。
[9]王炜林:《瓦窑沟史前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1995年05月21日第1版。
[1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11期。
[1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蓝田吕氏家族墓园》,文物出版社2018年。
[12]林留根:《论中国墓葬封土之源流》,《东南文化》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