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 淮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金坛博物馆
内容提要:为配合265省道(金坛段)建设项目施工,南京博物院、淮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金坛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立夫路土墩墓D4进行了抢救性发掘。D4保存相对较完整,为“一墩多墓”形式,共发现3座墓葬和3处器物群,基本呈向心式排列。遗物主要有硬陶罐、硬陶坛、陶鼎、陶豆以及原始瓷盘、原始瓷碗等,时代为春秋中期。
立夫路土墩墓群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连山村宝塘组立夫路两侧,共计21座。此处为茅山山脉东侧的丘陵岗地,地势起伏不平,土墩墓数量众多[1]。为配合265省道(金坛段)工程建设,南京博物院、淮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淮安市博物馆考古队)和金坛博物馆对工程线路范围内的4座土墩墓(2017JXLD1—D4)(图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D4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D4位于立夫路土墩墓群东南部,东北距离D1约15米,东距立夫路约32米,距D3约40米。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41 48.51,东经119°21 26.77,海拔高度18米。整体地势南高北低,西略高,东略低。D4除东侧被破坏以外,其余区域保存较好,表面有榉树、灌木丛及杂草。墩体明显高出地表,呈馒首状,平面大体呈圆形,其底径东西长18.7、南北长18.4、中心高度2.25米,总面积约270平方米。
发掘采用四分法和探方法相结合进行,以墩中心为基点,按正北方向布探方四个,探方之间预留有1米宽的“十”字形交叉隔梁。在发掘过程中,四个探方保持同样的进度,采取剥洋葱式方法,逐层揭露土层,尽可能保留隔梁,发掘至生土层结束,通过对土层叠压关系的分析了解墓葬营建过程。
图二// D4南北向隔梁东侧剖面图
图三// D4东西向隔梁南侧剖面图
根据土质、土色及包含物的不同,可将土墩堆积分为11层(图二、图三;彩插一∶2、3)。
图四// D4平面图
①层:红褐色土,土质较软,结构疏松,内含大量植物根茎和少量现代垃圾,厚5~50厘米。分布于整个土墩。一个现代坑(K3)打破该层,还有5个现代坑(K1—K2、K4—K6)开口于该层下。
②层:浅黄褐色土,土质软,结构较紧密,内含大量植物根系。距地表深1.45~2.7、厚0~0.3米。分布于土墩外围区域,为晚期淤积土层。
③层:黄褐色土,土质较软,结构较疏松。距地表深 0.9~2.8、厚0~0.35 米。分布于土墩南、北、东三侧局部。
④层:黄褐色土,夹红褐色斑点,土质较软,结构较紧密。距地表深0.2~2.65、厚0~0.6米。分布于整个土墩。
⑤层:浅黄褐色土,土质较软,结构较紧密。距地表深 0.8~1.9、厚 0~0.35 米。分布于土墩东南部。器物群Q1开口于该层下。
⑥层:浅红褐色土,夹杂灰土斑块,土质稍硬,结构紧密。距地表深1.25~2.1、厚0~0.2米。分布于土墩东部和南部外围。器物群Q2叠压于该层上。
⑦层:浅黄褐色土,夹杂青灰色斑块,土质稍硬,结构较紧密。距地表深0.9~1.35、厚0~0.5米。分布于土墩西部。与⑤、⑥层无直接叠压关系。器物群Q3开口于该层下。
⑧层:黄褐色土,夹杂褐色斑点,土质稍硬,结构较紧密。距地表深 0.6~2.4、厚0~0.55米。分布于土墩中部。墓葬M1、M2开口于该层下。
⑨层:红褐色土,夹杂褐色斑点,土质稍硬,结构紧密。距地表深0.95~1.9、厚0~0.55米。分布于土墩内侧。墓葬M3开口于该层下。
⑩层:灰黄色土,夹灰色斑块,土质较软,结构较紧密,含少量碎陶片。距地表深1.2~2.1、厚0~0.5米。分布于土墩内侧。
D4内共发现3座墓葬(M1—M3)和3处器物群(Q1—Q3)(图四;彩插一∶1)。由于K2和K4分别打破M3、M2,出土陶片和现代垃圾,部分陶片与其所打破墓葬内遗物属于同一器物,或为盗洞。因此将K2、K4内遗物分别归入M3和M2内介绍。
两类遗迹共出遗物37件(套),有陶鼎、豆、罐、坛、钵、釜、盖,原始瓷盘、瓷碗等器类,以陶罐、坛和豆形器盖为多。质地有泥质陶、夹砂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四种,陶色有黑、灰、褐三种,原始瓷皆为灰胎青釉,又以夹砂褐陶和泥质黑皮褐陶较为多见。纹饰除凹弦纹外,还有较多几何印纹,如方格纹、席纹、水波纹、羽状纹、菱形填线纹等,多为两种或三种组合装饰(图五)。器身装饰以素面为主,其他各类纹饰数量大致相当。
图七// M1出土器物
1.M1
M1位于土墩中部略偏西位置,开口于⑧层下,打破⑨层。西南部为蚁穴扰乱。方向115°。平面呈长方形,中部略收,竖穴土坑。长2.4、宽1.04、深0.26~0.56米。填土为黄褐色土,夹杂青灰色斑块,土质较软,结构较紧密。未发现人骨及葬具。出土器物6件,有硬陶坛、陶釜、盆和器盖等(图六)。
图八// M2平、剖面图
硬陶坛 2件。M1∶1,侈口,沿外翻,沿面有凹痕,圆唇,束颈,溜肩,弧腹,平底略凹。颈部饰凹弦纹,肩、腹部饰羽状纹和方格纹(图五∶1)。灰色硬陶。器表粘连有窑渣。口径20.2、底径21、最大腹径 37、高43.4厘米(图七∶1;彩插二∶2)。M1∶2,侈口,沿外翻,圆唇,束颈,鼓肩,斜弧腹,平底略凹。颈部饰凹弦纹,肩、腹部饰水波纹、菱形填线纹及三条扉棱(图五∶4)。灰色硬陶。口径15、底径16.4、最大腹径36.4、高39.6厘米(图七∶2;彩插二∶3)。
夹砂陶釜 2件。M1∶6,直口,宽折沿,圆唇,深腹弧收,圜底。素面。夹砂褐陶。器表有黑色炙痕。出自蚁穴中。口径39.1、高28厘米(图七∶3;彩插二∶4)。M1∶4,夹砂红陶。无法修复。
夹砂陶盆 1件。M1∶5,夹砂红胎黑皮陶。无法修复。
夹砂陶器盖 1件。M1∶3,夹砂褐陶。无法修复。
2.M2
M2与M1相邻,位于土墩中部,开口于⑧层下,打破⑨层。西部为K4底部所打破。方向106°。平面呈长方形,竖穴土坑。长2.28、宽1.05~1.1、深0.3~0.4米。填土为黄褐色土,夹杂青灰色斑块,土质稍硬,结构较紧密。未发现人骨及葬具。出土器物16件(套),有硬陶罐、陶鼎、盘、豆、盂、钵和原始瓷盘等(图八)。
硬陶罐 2件。灰色硬陶。M2∶1,侈口,卷沿,尖圆唇,鼓肩,斜弧腹,平底微凹。颈部饰凹弦纹,肩、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和方格纹。器表粘连有窑渣。口径18、底径14.6、最大腹径27.4、高22厘米(图九∶2;彩插三∶1)。M2∶9,残片,无法修复。
硬陶小罐 1套。M2∶13,带盖。盖豆形。泥质灰陶。仅余圈足,无法修复。器身侈口,沿外翻,尖圆唇,束颈,鼓腹弧收,平底略凹。沿面刻划一道凹槽,颈部饰凹弦纹,腹部饰水波纹和羽状纹。灰色硬陶。口径11.8、底径12.4、最大腹径19、高15.1厘米(图九∶3;彩插三∶2)。
硬陶器 1件。M2:4,灰色硬陶。残片,无法修复。
泥质陶罐 4件(套)。M2∶5,侈口,斜方唇,束颈,鼓肩,斜腹,平底微凹,肩部施一对环耳。唇部刻划一道凹槽,颈部饰凹弦纹。泥质褐胎黑皮陶。口径10.2、底径8、最大腹径17.8、高13.5厘米(图九∶1;彩插三∶3)。M2∶10,带盖。盖豆形。敞口,圆方唇,折腹斜收,喇叭状捉手,捉手卷沿。唇部刻划一道凹槽。泥质褐胎黑皮陶。弧顶接捉手处有切削痕。盖口径17.4、捉手径7.6、高7厘米。器身侈口,卷沿,尖圆唇,束颈,弧肩,鼓腹,平底微凹。外壁饰羽状纹,局部模糊不可见。泥质褐陶,局部外皮呈灰色。口径13.8、底径16.2、最大腹径25.2、高21.4厘米(图九∶4;彩插三∶4、5)。M2∶2,泥质灰陶。无法修复。M2∶3,泥质红胎黑皮陶。无法修复。
夹砂陶鼎 2件(套)。M2∶7,带盖。盖豆形。敞口,圆唇,唇部有凹痕,折腹斜弧收,喇叭状捉手。素面。泥质灰胎黑皮陶。盖口径15.6、捉手径7.5、高6.2厘米。器身侈口,宽折沿,圆唇,斜直腹,圜底,底附三扁锥足。素面。夹砂褐陶。器表有黑色炙痕。口径20.4、高16.7厘米(图九∶5;彩插三∶6)。M2∶15,直口,宽折沿,圆唇,腹近直,圜底,底附三扁锥足。素面。夹砂褐陶。口径14、高8.5厘米(图九∶6)。
泥质陶盘 1件。M2∶6,侈口,沿外翻,圆方唇,束颈,折腹斜弧收,底微鼓。沿面刻划一道凹槽。泥质褐胎黑皮陶。口径22、底径9、高6.2厘米(图九∶7;彩插四∶1)。
泥质陶豆 2件。M2∶16,敞口,圆唇,折腹斜收,圈足,足卷沿。唇部刻划一道凹槽。泥质灰陶。可能作器盖使用。出自蚁穴中。口径18.1、底径8.5、高6.7厘米(图九∶9)。M2∶12,泥质褐胎黑皮陶。无法修复。
泥质陶钵 1件。M2∶14,侈口,沿外翻,尖圆唇,束颈,折腹斜弧收,平底略凹。沿面刻划一道凹槽。泥质灰胎黑皮陶。底部有切削痕。口径12.5、底径4.4、高4.6厘米(图九∶10;彩插四∶2)。
泥质陶盂 1套。M2∶8,带盖。盖豆形。敞口,圆方唇,折腹斜弧收,喇叭状捉手。唇部刻划一道凹槽,弧顶接捉手处饰凹弦纹。泥质灰胎黑皮陶。盖口径13、捉手径5.5、高5.2厘米。器身侈口,沿外翻,圆唇,束颈,鼓腹弧收,平底微凹。沿面刻划一道凹槽,肩部有刻划凹槽形成的凸棱。泥质灰胎黑皮陶。口径10.2、底径8.6、最大腹径15.4、高6.8厘米(图九∶8;彩插四∶3)。
原始瓷盘 1件。M2∶11,敞口,宽沿,圆唇,浅弧腹,圈足。沿面饰凹弦纹,并堆贴3个S形纹。灰胎,整体施青釉,外底无釉,外壁釉面粘连有窑渣。器内外存轮制旋痕。口径14、底径8、高4.2厘米(图九∶11;彩插四∶4)。
图一一// M3出土器物
3.M3
M3位于土墩中部,与M1、M2相对,开口于⑨层下,打破⑩层。中南部为K2底部所打破。方向285°。平面呈长方形,竖穴土坑。长3.03、宽1.23、深0.25~0.3米。填土为浅黄色土,夹杂灰色条块和褐色斑块,土质较软,结构较紧密。未发现人骨及葬具。出土器物3套,均为硬陶坛。K2打破M3,出土器物4件,应为M3内随葬品,有硬陶罐、陶鼎和原始瓷碗(图一〇)。
硬陶坛 3套。M3∶1,带盖。盖盘形。泥质褐陶。无法修复。器身侈口,卷沿,沿面有凹槽,尖圆唇,束颈,鼓肩,弧腹斜收,腹一侧局部凹扁,平底略凹。颈部饰凹弦纹,肩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和方格纹(图五∶2)。褐色硬陶。口径24.8、底径25、最大径55.8、高62.6厘米(图一一∶1)。M3∶3,带盖。盖釜形。敞口,宽折沿,圆唇,弧腹,圜顶。素面。夹砂褐陶。器内外存有黑色炙痕。口径26.6、高11.6厘米。器身侈口,卷沿,沿面有凹痕,圆唇,束颈,溜肩,弧腹斜收,平底微凹。颈部饰凹弦纹,肩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和方格纹。褐色硬陶。口径19.8、底径19.2、最大腹径36.2、高47.2厘米(图一一∶2)。M3∶2,带盖。盖形不可辨。泥质褐陶。无法修复。器身侈口,沿外翻,沿面有凹槽,圆唇,束颈,弧肩,鼓腹,平底略凹。颈部饰凹弦纹,肩、腹部饰水波纹和菱形填线纹。褐色硬陶,器身上部施青釉,有流釉现象,脱釉严重。器表粘连有窑渣。口径22.4、底径16.2、最大腹径36.8、高42厘米(图一一∶3)。
硬陶罐 1件。K2∶1,侈口,沿外翻,尖圆唇,束颈,鼓肩,斜腹,平底微凹,肩部对称贴置一对小鋬耳。颈部饰凹弦纹,肩、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和方格纹。灰色硬陶。口径15.4、底径19.4、最大径26.4、高22厘米(图一一∶4)。
夹砂陶鼎 2件。K2∶3,直口,宽折沿,圆唇,斜直腹,圜底,底附三扁锥足。素面。夹砂褐陶。器表有黑色炙痕。口径13.4、高10.2厘米(图一一∶5)。K2∶4,侈口,宽折沿,圆唇,斜腹近直,圜底,底附三扁锥足。素面。夹砂褐陶。器表及口沿内有黑色炙痕。口径20.2、高16.2厘米(图一一∶6)。
原始瓷碗 1件。K2∶2,敞口,圆唇,斜弧腹,平底略凹。器内饰刻划旋纹,内口下及外壁有凹棱。灰胎,整体施青釉,外底无釉,内壁釉面有黄褐色斑,外壁釉面粘连有窑渣。底部粗糙外卷,有线割痕。口径15.8、底径7.6、高5.8厘米(图一一∶7)。
Q1 浅坑埋藏。位于土墩东部,开口于⑤层下,打破⑥层,南侧被K1破坏。坑体较浅,略呈椭圆形,长0.98、宽0.54、深0.1米。填土为灰黄色土,夹杂黄褐色斑点,质地较软,结构较紧密。共有器物6件,有硬陶坛、小罐、陶鼎、豆、盘等(图一二)。
硬陶坛 1件。Q1∶6,侈口,沿外翻,沿面有凹痕,圆唇,束颈,溜肩,弧腹斜收,平底略凹。颈部饰凹弦纹,肩、腹部饰席纹和菱形填线纹(图五∶3)。褐色硬陶。器表粘连有窑渣。口径20.8、底径19.4、最大径36.8、高47.6厘米(图一三∶1;彩插四∶5)。
硬陶小罐 1件。Q1∶3,侈口,沿外翻,沿面有凹痕,尖唇,束颈,鼓腹弧收,平底略凹。腹部饰羽状纹。灰色硬陶。口径11.1、底径11.8、最大径17.6、高13.9厘米(图一三∶2)。
夹砂陶鼎 1件。Q1∶2,敞口,宽折沿,圆唇,束颈,弧腹,圜底,底附三扁锥足。素面。夹砂褐陶,局部呈红褐色。口径18.6、高15.4厘米(图一三∶3)。
泥质陶豆 2件。敞口,圆唇,折腹斜收,圈足,足卷沿。唇部刻划一道凹槽。可能作器盖使用。Q1∶1,泥质灰陶。口径16、底径6.8、高6.9厘米(图一三∶4;彩插四∶6)。Q1∶4。泥质灰胎黑皮陶。口径15.6、底径7.6、高6.7厘米(图一三∶5)。
泥质陶盘 1件。Q1∶5,泥质灰陶。无法修复。
Q2 平地埋藏。位于土墩南部,置于⑥层面上,被④层叠压。出有硬陶钵1件(图一四)。
硬陶钵 Q2∶1,敛口,尖唇,鼓腹斜收,小台底略凹。灰色硬陶。底部有线割痕。口径9.2、底径5.6、最大径11.2、高4厘米(图一四∶1)。
Q3 浅坑埋藏。位于土墩西侧,开口于⑦层下,打破⑨层。坑体较浅,略呈圆形,直径1.2、深0.1米。坑内堆积为黄褐色土,夹杂红褐色和灰色土块,土质较软,结构较致密。出有1套硬陶坛(图一五)。
硬陶坛 Q3∶1,带盖。盖形不可辨。灰色硬陶。盖无法修复。器身侈口,卷沿,沿面有凹槽,尖圆唇,束颈,弧肩,鼓腹,平底略凹。颈部饰凹弦纹,肩、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和方格纹。灰色硬陶。口径24.6、底径23.6、最大腹径50.2、高57.8厘米(图一四∶2)。
立夫路D4为一墩多墓,除三座墓葬外,还有三处器物群,墓葬和器物群都呈向心式分布。这些遗迹在层位上形成了早晚关系(图一六)。
图一三// Q1出土器物
图一四// Q2、Q3出土器物
图一五// Q3平、剖面图
考察立夫路D4的堆积状况及其早晚关系可还原出土墩的建筑过程:首先对地表进行整平,形成了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然后于其上覆一层淡黄色垫土(层),垫土北部稍厚南部稍薄,减小了原来地面的倾斜度。垫土上堆土(⑩层),于其中心区域挖浅坑埋葬形成M3。覆土后于⑨层上挖坑埋葬M1、M2,墓坑相对较深,与M3朝向相反,大致呈向心式分布。并于M1、M2外侧留下器物坑Q3,应为两墓祭祀之用。之上又层层堆筑,于土墩外围形成⑤、⑥、⑦三层局部土层。在堆筑⑥层之后,于墩体东部和南部进行过祭祀,形成了器物群Q1和Q2,根据位置推断,或为祭祀M3形成。最后继续层层堆土,形成最终的封土范围(图四)。由于土墩位于岗坡地之上,受雨水搬运作用影响,又于土墩外围根脚处形成了一层淤积土层(②层)。最后现代人类活动于最上面形成表土层。
图一六// D4层位关系图
虽然土墩上的墓葬被现代坑所破坏,难以判断其随葬器物完整的组合形式,但通过对M1—M3(K2打破M3,其内出土遗物应出自M3内)以及出土器物较多的Q1进行分析,可发现基本是以硬陶坛、陶鼎(釜)及陶盖(豆形、釜形)为固定组合的,包含有盛贮器、炊器和食器三类。其中许多器物上部以其他类型器物作盖(部分器物横卧,但仍能看出两两相扣)的做法表明这些随葬或祭祀物件之内并非空无一物,应有实际存放品。鼎、釜一类器物表面有炙痕也表明土墩墓所出器物应都为实用器具。这些组合器物都属于遗物中的典型器类,考察其形制特征可判明所属遗迹年代。
原始瓷碗K2∶2与江苏金坛高庄D1M2∶1[2]造型相同,均为敞口,圆唇,弧腹,腹外壁有凹棱,平底略凹。硬陶坛M3∶1-2与江苏句容鹅毛岗D2M5∶7[3],Q1∶6与鹅毛岗D2M5∶14,M1∶2与金坛连山D3M1∶5[4],夹砂陶鼎M2∶15与鹅毛岗D2M5∶17,泥质陶器盖M2∶7-1与江苏鹅毛岗D2M5∶23,这几组前后二者均为同类器,时代应属同时或接近。夹砂陶釜M1∶6与连山D3Q8∶5、裕巷D1M1∶4[5]都有直口,宽折沿,圆唇,深腹弧收,圜底且器表装饰都为素面的特点,二者年代应较为接近。金坛高庄D1整体年代为春秋早中期,M2属于年代偏晚的一组。鹅毛岗D2M5属于春秋中期,连山D3年代为春秋早中期,裕巷D1为春秋中晚期。
另外,根据付琳在《江南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6]一文中对江南地区土墩墓出土典型器物的型式划分来看,原始瓷碗K2∶2与其划分的原始瓷碗AⅢ式特征相类;夹砂陶鼎M2∶7-2、K2∶4都符合器身呈圜底釜形,宽沿,斜直腹,三扁锥足的特征,与其夹砂陶鼎CⅥ式相同;硬陶坛M1∶1、M3∶2-2、Q1∶6具有其印纹硬陶坛Ⅲ式的特征。除硬陶坛以外,另外两种同类器都属于付文分期的第5段,即春秋中期,而同类硬陶坛在其文中划分的下限可至春秋晚期。虽则如此,结合D4中其他出土物分析,并未见有典型的春秋晚期遗物如原始瓷盅式碗,因而仍将立夫路D4的整体年代确定为春秋中期,部分遗物可早至春秋早期。其出土物以方格纹、席纹或羽状纹与菱形填线纹为组合的装饰纹样和原始瓷器口部堆贴的S形纹,也都为春秋时期流行纹饰。这样看来,立夫路D4两类遗迹之间虽然有着层位上的早晚关系,但反映到器物特征上,其差异性并不明显,仍属于同一时期。
土墩墓是宁镇地区商周时期广泛分布的一种墓葬形式,虽然关于此类遗迹的发掘已经不在少数,但对于其内涵、特质以及同期居住址等方面的研究,学界仍有较多疑问。此次立夫路D4的发掘无疑是为宁镇地区土墩墓的研究积累了新的材料,相信随着大量考古材料的出土,江南土墩墓的文化内涵终将被完整揭示。
(附记:项目负责人为胡兵。参加发掘的有赵李博、曹军、花纯强、冯铁、裔中平、曾红强、曾红兵、胡兵。器物绘图为赵李博。)
[1]茅山东麓区域经过考古发掘且已发表的材料有a.镇江市博物馆、金坛县文化馆:《江苏金坛鳖墩西周墓》,《考古》1978年第3期;b.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c.南京博物院、常州市博物馆、金坛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金坛连山土墩墓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10集,地质出版社1996年;d.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江苏金坛薛埠镇上水土墩墓群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2期;e.南京博物院:《江苏金坛裕巷土墩墓群一号墩的发掘》,《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f.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金坛博物馆:《江苏金坛高庄土墩墓D1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8年第5期;g.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馆、金坛区博物馆:《江苏金坛茅东村牯牛墩土墩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19年第1期。
[2]同[1]f。
[3]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江苏句容鹅毛岗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
[4]同[1]c。
[5]同[1]e。
[6]付琳:《江南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