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研究

2020-04-26 21:25曹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3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教学模式

曹霞

[摘           要]  互联网和移动信息技术的进步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强动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是高职院校原有的教学体制模式很难适应当下互联网格局下的人才需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为信息时代的高职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这种模式融合了线上教学的先进信息技术,与线下课堂教授相融合,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原创思维,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效。

[关    键   词]  混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翻转课堂;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3-0156-02

当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了质的飞跃,其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实践与教学的融合机制不断朝着现代化、多元化的方向完善。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教育体系变革要求,而越来越多的新模式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BTM)就是代表性模式,它整合了传统课堂中讲授学习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教学的各自特点[1],在今年特殊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线上教学的经验,进一步深入思考各种不同线上教学资源的融合、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的融合创新,推动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一、高职课堂主流教学模式的短板分析

现阶段,高职院校主要的课堂教授模式多为班级授课制,教师处于主动位置,学生被动听课,这类方式具有标准化、统一化、同步协同化的特点,它能够实现大批量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相应的知识技能,是集中管理模式的体现。受我国教学历史文化影响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发展现状影响,该模式已成为大中小学的常态化模式[1],也是国际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前常用的课堂教学方式,但随着教育技术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转变,该种模式的规模化推广已经受到极大挑战。

(一)对学生主体特性认识不足

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高职院校生源较为多元和繁杂,有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也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学生,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在认知水平与认知方式、知识储备、学习习惯上都存在不同,而班级授课制教学中对班级所有学生讲授的内容一致、节奏一致、考核一致,必然会导致学生接受程度有差距,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成果大打折扣。[2]

(二)师生在教学中角色位置固化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具有相应高级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它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即以实践教育为主导,理论知识为引领。但是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占主导,学生为被动听课,缺少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环节应用,约束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不利于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更不利于提升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动能不足,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3]

(三)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体系欠缺

高等教育在理论教学上投入多,实践教学虽有发展,但与国际相比,仍然任重道远。尤其在高职院校,多数院校实践性师资力量短缺,在职教师自身缺少实践经验背景,实践课程单一乏味;相应技术已经落后现实科技水平;校企对接已成为对接企业使用低廉劳动力的渠道,不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能力脱节,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需要,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4]

二、混合式教学概念及其实证效果

(一)混合式教学定义概述

对于混合式教学,文章结合学者Singh&Reed和黃天娥、李兰皋在2014年对提出的基于Black board网络课堂上的教学模式等理论应用综合归纳后,给出了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混合式教学是在合适的时刻,将合适的学习手段和学习习惯相结合,对合适的受教者进行知识传输的一种能力范畴,运用此能力实现最优成果的手段[5]。它既强调学习的适应性,也强调课堂教授的互动性,注重提升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大潮下,混合式教育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混合式教学是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体验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实施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二)混合式教学的实证效果

2020年1月29日,教育部提出延期开学,同时号召学校“停课不停学”。我校也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在正常开学时期面向广大学生推出了各种在线课程,让学生在家上学。学校搭建了泛雅云教学平台,教师采用课堂直播、录播、慕课等多种方式开展在线教学,QQ在线辅导和答疑,4月下旬师生回校正常复课,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无缝对接,直至学期结束,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教学任务。

同时,今年的教育培训市场也遭遇严重挑战,线下培训一律停止,但是线上教学市场是异常活跃。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为线上线下教学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可能,各类网课直播平台大显身手,钉钉、猿辅导、作业帮等互联网和新兴教育业巨头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了一个突破时空的教学环境,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能实时与老师交流,老师也能精准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升。可以说特殊时期让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实证效果检验,检验成果令社会刮目相看。

三、混合式教学高职院校实证分析

目前,各地高职院校在结合国际国内混合式教学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融入翻转课堂、慕课、体验式教学等新手段,加快构建线下和线上双线协作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更加丰富了其应用框架内容。这里以我校本学期在特殊时期的实际教学案例对其的实证效果加以分析,它结合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划,确定了双协同的互联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它要求教师全程参与,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无缝对接。我校通过搭建网络学习教育平台——学习通、教师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多变地运用直播、录播、慕课方式、学生自主学习与线上定期交流,线上作业、作业辅导与考试等一系列举措实施,其教育模式成效初显。

(一)教学前的筹备工作

1.搭建平台和环境,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学习资源的平台可以是面向公众的互联网知识平台,如微博、国内开放大学、公开课等,也可以是由本校自己搭建的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相对权属的教学资源,如精品课程、网络云空间、远程专家互动平台等等,他们相互融合,实现多种教学功能,比如现场答疑解惑,作业的批改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情况记录评价、不定时测试等。因其资源广泛,必须确定准备重点,经过实践得出,学生自主学习前的导学教案和微课堂的资源是较为关键的课程素材。

2.对导学方案的规划编辑要做到细、全、活。它引导学生按照目标路径进行计划性的学习,不会漫无目的在繁乱纷杂的资源中寻找自己所需。导学案要本着教师引导、围绕学生的原则,按照客观规律来营造教学氛围,策划教学活动。对正常教学进行模块化管理,设计各模块的教学框架及程序,包括任务目标、课程关键点、课程难点、技巧方法、阶段划分、资源利用、测验与总结。

3.对课程内容科学筛选分类。要根据课程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基础来区分课前预习掌握、课中重点讲授探讨、课后复习巩固。对于常识性、一般性、描述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并提出一到两个问题。对于重难点和操作关键方法等内容需要面对面指导,对于理论知识和只需了解掌握的新技术发展前沿等内容,可以利用远程课程平台进行线上学习。[6]

(二)课前学生线上自学阶段

按照导学方案的设计,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中,在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对相关资源进行了解掌握,提出初步问题。同时教师要对线上学习提供有效帮助支持。建立小组互动学习机制。这种方式有助于形成互助互帮的学习氛围。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支撑下,可以建立学习群、钉钉学习小组、直播课交流平台等新型学习小组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教师在其中与学生进行无阻碍、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一方面学生的疑问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如果有线上较难解决的难题,可以转移到线下,这样讓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更有针对性,切入点也更明显;另一方面可以减弱教师主导的这种定式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提升学习的内生动力,带动厌学群体学生加入学习的组织中来。

(三)师生面授讲授阶段

特殊时期,面授改为视频连接直播面授。该阶段又分四个子环节。第一,对线上预习情况做初检。第二,关键点的深入探讨并且做好线上遗留问题的解答,注重案例引用、任务目标设定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创建学生思考、讨论、协作、成果展示体验互动式课堂环境。第四,总结评价,教师对整个流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发表学习心得,对要掌握的关键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预留一部分发散思考的课程内容。

(四)课后的查漏补缺阶段

在达成班级作业、拓展和测试后,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质量的反响,可以发放课堂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反思课程优势和短板,进而完善教学预案,以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加快了线上教学的改革,在互联网革命大潮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积极拥抱现代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创新模式方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使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出更多“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张晓东,牛军涛.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8(2).

[2]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34-40.

[3]杨宇翔,黄继业,吴占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5(5):9-10.

[4]张燕丽.E-Learning协同的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1-34.

[5]陈凯,马晓燕.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9(3):123-127.

[6]肖德钧,费建明.外语微课资源与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4):72-76.

编辑 曾彦慧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