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梦雨
摘要:苏格拉底针对“美”的内涵和定义提出“关善同一”的功用说理论,即“有用即是美,无用即是丑”。历史背景和社会生产力等种种因素使得现代主义设计脱颖而出,并活跃于设计舞台,而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极简思想和功能至上等理念正与苏格拉底功用说相适应。作为席卷20世纪的设计革命,现代主义设计正以不断更新的面貌和优化的理念迎接着时代变迭带来的质疑和挑战。
关键词:功用说 现代主义设计 极简 功能主义
人类历史上对于“美”的启蒙和意识觉醒较早。纵观中西方美学史,不少名人都对“美是什么”下过定义:孔子说“里仁为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和谐”;康德说“美在于自由的鉴赏”……诸多美学理论中,苏格拉底提出的“有用即是美”一说因其独特的内涵和深远的预见性对后世的艺术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从目的论和美德论出发,其核心观点是“美善同一”,即美就是善,美与善是同一的。他提出美善同一的基础在于功用,色诺芬所著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载着他的话:“凡是我们用的东西如果被认为是美的和善的,那就都是从一个观点——它们的功用去看的。”美善同一说旨在说明,美的和善的事物应该很好地发挥其功能,功用不仅是美善同一的基础,也是判断事物是否完善的标准。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对它们所适合的东西来说,都是既美而又好的;而对于它们所不适合的东西,则是既丑而又不好的。”他以绝对的态度来阐述“功用说”与美的关系,并列举了粪筐和金盾牌的例子来论证“同一事物是既美而又丑”的结论,美与丑是相对的,其判断标准在于功用。因此,粪筐可以是美的,而金盾牌也可以是丑的,关键在于各自的用处。究其根本,苏格拉底对美的看法是“有用即是美,无用即是丑”。
随着西方历史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态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各种艺术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又交替变迁,艺术运动层出不穷。19世纪下半叶即工业革命初期,由威廉·莫里斯推动的工艺美术运动倡导“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主张恢复手工艺传统,反对机器美学。但面对时代和环境的局限,工艺美术运动所推崇的回归手工只是消极地应对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趋势,无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何解决社会生产力与广大群众生活需要等问题,成为艺术设计发展所亟须应对的事情。
(一)现代主义设计的形成背景
20世纪20年代,欧洲爆发了一场由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所推动的建筑设计革命。他们采用新的技术和材料,打破以往设计专为贵族上流人群服务的原则,使设计真正走进最广大群众阶层,随后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而形成广泛深远的设计风格,并将领域扩大到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等多个方面。这场设计风暴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并最终形成席卷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设计活动之一——现代主义设计。
(二)“功用说”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将经济因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为平民服务以改良社会面貌的要求使其重视设计对象的費用和开支以及大批量机器生产的可操作性。因此,现代主义设计在形式上追求极简,强调以功能为中心,重视产品的功能性,这一特点使现代主义设计与数千年前的苏格拉底“功用说”思想不谋而合。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设计师大多推崇实用、功能、理性,他们以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杰出的设计手段为构建理想化、民主化的社会作出贡献。
1919年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在德国应运而生,它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其校舍本身大量采用玻璃幕墙结构,以营造出简洁无装饰的几何形象,极受功能主义理念的影响。包豪斯的创办人沃尔特·格罗佩乌斯早在1911年完成的法古斯工厂设计以及1914年完成的德意志联盟建筑就已经运用到这种简洁高效的玻璃幕墙结构,并得到世界设计领域的认可。
密斯·凡·德·罗是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长,他的“少即是多”理念将现代主义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减少主义、理』生主义推崇到极致。他强调极简的设计风格,反对一切多余的装饰,使设计对象呈现出一种简单明快、被高度概括化的美感。1929年他为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设计的德国馆,从外形上看只是几个垂直于地面的长方体作为立面以支撑顶部的长方体,透过外部的钢架结构,内部空间由玻璃幕墙完全展示在观众面前,整座建筑完全摒弃一切多余的装饰,只由简单的几何形体组成。此后,他所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芝加哥湖滨公寓等,都是他“少即是多”理念的代表作品。
勒·柯布西耶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他开创了“机械美学”理论,认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柯布西耶常使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并利用光线的明暗在建筑上的变化比对使有限的空间最大化,以产生良好的视觉效应。他的代表作品萨伏伊别墅由长方体和圆柱体组合而成,底层架空,二三层设有屋顶花园以满足他所提出的“新建筑五要素”理念,整座别墅为一体化设计,没有任何装饰性物件。
除了注重功能、简洁无装饰外,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也有更加人文化、温情的一面。例如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将功能主义建筑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将落水山庄建造于瀑布之上,外墙使用周围山林中搜寻而来的砾石,使别墅成为充满自然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有机建筑”。除此之外,芬兰的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还将功能主义、有机主义与当地地域特征相结合,充分考虑民族情感和人文关怀因素,以形成现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理论基础。他的设计跳脱建筑外部的桎梏而延伸到室内环境,他设计的维堡图书馆,外形是简单的长方体组合,内部演讲厅设置滚动的木质天花板,使得白色的灰泥、混凝土、玻璃立面与室内温暖的木饰面相映成趣。阿尔托对于自然采光的关注也使他成为现代主义设计中富含人性光辉和自然关怀的设计家。
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几十年里对世界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世界上的主流设计仍然沿用着现代主义设计的原则。功能主义作为现代主义设计中最为重要、核心的理念占据着现代主义设计的根本,并使现代主义设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脚步相协调一致。功能主义的主导使得现代主义设计脱离形式至上的准则和矫揉造作的装饰主义思想,讲求设计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让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得到充分的保障和体现。
在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中,尽管不断有人质疑这种功能至上的设计理念是否过于冰冷、不近人情,让人产生距离感,但现代主义设计正以其更加完善、全新的面貌回应着大众的困惑。二战后的现代主义设计在强调功能主义的同时,也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人文层面,从过分理性、冰冷的机械化设计到富有人情味、充满人性关怀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现代主义设计并不是如一些批评者所说的形式、风格单一,而是十分复杂、多元化,从艺术到设计,贯穿社会多个领域的一场运动、一种风格、一股风潮。它可以是苏格拉底眼中的“有用美”,也更是追求自然、人文的理性美;它影响着我们当下的思想和生活,更对未来的设计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