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洁琼
【摘 要】 “求知”和“审美”是相辅相成的,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下,要积极强调“求知”和“审美”的和谐性与统一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做出最大的努力。本文以《草原》一文为例,围绕善于应用趣味性的课堂开端明确教学目标;善于在自主学习中引导学生的审美和求知;积极在图文互动中探究文字内涵;不断深化主题,加强审美和求知的融合这四个方面展开教学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求知;审美
语文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应用型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它的基本特点。简单地说,“审美”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功能,而“求知”则具有“工具性”的特点。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正确的思考和实践,实现语文学科的“两性统一”呢?
一、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导入教学目标
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发挥出语文教学“引人入胜”的强大能量。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他们正处于“生动活泼”的阶段,更容易被趣味性的教学所吸引。在《草原》的教学中,有不少的小学生可能还没欣赏过大草原的风光,对草原的认知只是处在“茫茫一片绿草”上。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向学生充分展示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豪美风光。小学生在难得一见的“视听盛宴”中尽情领略大草原的至美,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期待。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明确课程目标,渗透对教材主题的认识和理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草原》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第一,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和新词,并熟练地掌握它们;富有感情地通读课文并背诵第一、二自然段。第二,引导学生细致渗入文字语言,并且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充分感受大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另外,在学习中体会蒙汉两族人之间的浓厚情谊,激发起学生了解西部的欲望。第三,针对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细致的揣摩和分析,体会作者文字表达的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第四,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即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描述,发散自己的想象思维,充分体会大草原的至美风光和至美人情。因为茫茫的草原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陌生且遥远的,日常也只有在视频里看到。所以,充分品味优美的语句,领悟文本语言的特点和魅力,就成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二、善于在自主阅读中展开想象,引出求知审美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反复阅读课文,其情就会自然显现。在《草原》一文中,蕴含了丰富且优美的元素,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展开对审美和求知的追求活动,对文本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深思,并深入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以《草原》的第一、二自然段为例,这两段描写了草原的风光和草原人民喜迎远客的欢快情景,同时这两段也是重点背诵的内容,蕴含着作者表达情感的关键点。为了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内容并且读出感情,教师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积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在蔚蓝的天空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那些小丘有着柔美的线条,就好像是用绿色渲染的,到处翠色欲流,仿佛能流入云际一般。“马疾驰,车相随,襟飘带舞,欢聲笑语迎远客”都是多么惊艳的画面。根据课文内容,伴随着想象走进草原,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画面,体会并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这也是高效读书的一种方法,为日后阅读同类作品做了良好的铺垫,并可以激发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另外,要注重关键词,例如在“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描写作者感受的语句中,通过“既……又……”的表达,把作者初到草原惊奇不已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引导学生把目光回归到文本上,感受作者蕴在其中的无尽审美。
三、在图文互动中探究文字内涵,逐步深入理解
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相对比较浅显,尤其是在面对重难点的词句、语段时,仅靠教师口头的讲解很难真正领悟它们的内在涵义,自然也就难以收获“求知和审美”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利用一些辅助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重难点词句或段落,比如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并且积极进行互动活动。例如在“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一句中,其中“一碧千里”和“并不茫茫”这样的词语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去深入地感知。那么,通过形象的动态图将这个景象展示出来,学生就能在一望无际的风光中看到什么是“一碧千里”;从“绿色平地”“柔美小丘”“活泼羊群”中领悟到“并不茫茫”的意蕴。
在学习《草原》一课时,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点就是欣赏并理解作者独特的语言,分析并体会这种艺术化的表现方式。在本文中,作者在很多地方都采用了“反复”的句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和“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两句,在第一句中,通过写反复地“握手”和“笑”,来充分表现双方初见面时的激动,表达彼此之间的友好;而第二句通过描写“敬酒”和“回敬”的多次反复,切实表现出宾客双方在喝酒时你来我往的热情。利用这样的反复句型,把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形象地描绘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寻找出文中的反复句式,并通过对比和讨论,体会这种特殊句式的表达效果,从而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艺术。
四、通过细细品味深化主题,加强审美和求知的融合
在《草原》这篇课文中,不仅有优美的语言,字里行间更是自然流露出作者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在情深意切、景象交融的文本中突显无尽的天空美、颜色美、辽阔美及感觉美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品读和感悟。比如教师范读、多媒体范读及学生群体之间的指名读、分角色读等,使学生逐步且深入地感知蕴含在文本中的景色美和情感美。
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除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课文,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析和感悟能力,这是培养学生求知和审美力的根本之道。在语文学科中,每一篇文章都有独特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主题,它们可能隐藏在文本的任何一处,也许是在人物的语言活动中有所体现,也许是在重难点语段中有所体现。而在《草原》一课中,文章的主题情感就主要集中体现在文中的最后一句,作者通过“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描写总结了全文。那么,教师就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品析这句话的深刻寓意,让学生借助课文内容,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展开问题的想象:假如你和作者一起去了草原,在分别的时候,面对草原人民和自己的难舍难分之情,你会和草原人民说些什么呢?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就会活跃起来,展开积极的交流和演练。接着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美妙情景,让学生自主地在图文并茂中将“求知”和“审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自身对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总之,在语文学科中往往都是知中有美,美从知来。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融合求知和审美,使它们相互渗透,真正实现语文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郭进英.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与求知[J].文学教育(上),2019(08):107.
[2]宋倩.以《西湖》为例谈小学语文审美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