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水平检测在冠心病诊治中的意义

2020-04-26 01:30邵杰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冠心病

邵杰

【摘 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Tn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hs-CRP和cTnI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hs-CRP和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s-CR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P<0.05),观察组中有软斑块的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有硬斑块的(P<0.05)。结论:hs-CRP升高是反应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指标,而cTnI增高则表明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损伤,联合检测hs-CRP和cTnI的水平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在临床诊断上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258-02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病,供血不足和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稳定性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由。目前,临床上主要用心电图检查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两种方法来诊断和评估冠心病,但是由于一些冠心病较复杂且隐匿,心电图检查对于冠心病仅有49%-66%左右的敏感性[1]。因此能够及早的检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和预测心肌梗死的发生使患者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已成为一种迫切需要。本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cTnI与hs-CRP水平,为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58.3±8.9)岁;发病到入院时间0.5-6h,平均(3.1±1.6)h。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56.2±6.2)岁。排除有各种急慢性感染、肿瘤等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等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人员均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6点空腹抽取静脉血5ml进行离心分离血清,于-20℃保存标本,采用免疫透射浊度法测量hs-CRP和cTnI的具体值,试剂均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试剂有限公司提供。本次测试仪器为日立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为“7600”采用VH-IVUS检查斑块性质,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分析斑块面积、面积狭窄率、斑块偏心指数等冠状动脉斑块指标。

1.3 观察指标 依照冠状动脉狭窄面积分为:正常为<25%,轻度为25%-50%,中度狭窄为冠脉面积超过50%-75%者,重度为75%-99%,100%为完全闭塞。斑块性质分型:斑块分型以KOPP的分型标准为参照,软斑块为CT值(6±28)HU;硬斑块CT值(489±372)HU。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采用x2比较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以率(%)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比较,并以(x±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检测后观察组hs-CRP(7.89±0.27)mg/L、cTnI(12.08±0.81)μg/L,高于對照组(1.27±0.75)mg/L和(1.46±0.46)μg/L(P<0.05)。观察组患者hs-CR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P<0.05),有软斑块的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有硬斑块的(P<0.05),见表一。

3 讨论

研究显示,hs-CRP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发生的独立指标,hs-CRP的异常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有关[2]。血清CRP是一种因炎性因子刺激肝细胞合成的时相反应蛋白,在血液中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浓度很低,只有机体发生感染或损伤,引起急性炎症反应时,其浓度才会出现异常升高的现象。但CRP的检测灵敏度较差,对冠心病的预测性较低,而hs-CRP的敏感性较CRP更高,能够反映更微量的水平变化情况。肌钙蛋白复合物包括原肌凝蛋白亚单位TnT、肌动球蛋白-ATP酶抑制亚单位Tnl、钙结合亚单位TnC三个亚单位,位于横纹肌收缩单位细肌丝上。cTnI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包括有游离的cTnI和结合的cTnI。在生理条件下,这些蛋白在血液中的水平很低,不超过0.1ig/L。而在横纹肌缺血致使细胞膜的完整性受损时,这些蛋白可从损伤的肌细胞中进人血液,使其在血液中的水平升高。由于cTnI在心肌和心肌外组织的形式不同,因而被认是理想的心肌损伤的血清学标志物,cTnl阳性则能确诊存在心肌坏死[3]。游离的cTnI对心肌损伤很敏感,微小的心肌损伤即可使血清的cTnI的检测出现阳性结果;当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cTnI先从胞浆内释放,从而使其血清水平很快地升高;而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结合cTnI则从心肌细胞结构蛋白中缓J漫、持续地释放,持续时间长达两周多,所以能提供较长的窗口期,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很有价值。但也有发现,核素心室显影检查有明确血流减少的胸痛患者血清cTnI水平井不升高,因此认为单一的cTnI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支持可能尚不充分[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hs-CRP和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CR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的软硬程度有关,(P<0.05)。综上所述,cTnI与hs-CRP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黄伟钦.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水平检测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15-16.

[2]朱青川,陈 庆.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变化及意义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8):1093-1095.

[3]范荣.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102.

猜你喜欢
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分析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