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同
近日,红学堂采访基金经理马曼然,请他谈谈在当前市场形势下,投资者该如何布局。
红学堂:马老师,对大盘2646点以来的反弹,您如何看?
马曼然:2018年底的2440点就是上轮熊市的终点,这一年多里,市场整体处在底部构筑的过程中,上一次底部构筑的时间为11个月,这次底部构筑期间发生了很多复杂的变量,所以底部拉长,时间也远大于上次,但目前看2440点是熊市终点,这个结论还是没有改变。虽然疫情会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但A股可能会越走越强,因为过去几年一直采取的去杠杆金融货币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目前整个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全面向宽松转向。A股大趋势历来与货币政策保持一致,2014年那波牛市就是从货币政策宽松开始启动的,这次也不例外。接下来,全球疫情会逐步进入平台期,然后逐渐好转,现在是最差的时候,也是最佳的投资时点,接下来一年A股将在泛滥的流动性和经济复苏双重推动下走向牛市。
红学堂:马老师的判断让人很是憧憬,投资者眼下该如何布局呢?
马曼然:年初以来我反复提到三大方向,接下来还是这三大方向:大众消费品、医药医疗和新能源汽车。
红学堂:大众消费品主要是指什么?
马曼然:有三个关键核心词:刚需、高频、嘴巴,指的是刚需、高频消费的吃喝品种,比如油盐酱醋、火腿肠、榨菜、瓜子、面条等,今年这个领域的业绩增长最确定,估值还合理,个人持续看好。
红学堂:按照这三个关键词,我联想到双汇发展、涪陵榨菜、克明面业、海天味业、恒顺醋业,洽洽食品等个股,其中很多都是马老师过去几年反复提及的。
马曼然:没错,这些都是符合三个关键词的大眾消费品。大众消费品现在处于品牌溢价的持续提升阶段,双汇去年开始持续提价,但销量并不受影响,榨菜过去几年每年提价,今年一季度,榨菜在超市里都卖光了。洽洽也在往高端上走,啤酒也会逐步跟上,但因为啤酒的品牌相对多一些,消费者印象多一点,所以会比较晚的进入价量提升周期。
红学堂:医药医疗呢?当然马老师对这块已经说的挺多了,之前的文章里提及的以岭药业、鱼跃医疗、复星医药等也迭创新高。
马曼然:我现在只买医药产业,未来十几年,我判断医药产业的细分龙头有几十倍的涨幅,其他产业我看不出来十几年后的整体收益规模。我判断不出来白酒还能涨多少倍,但医药股可以从目前的十亿至百亿市值涨到百亿至千亿市值。长期看,片仔癀到四五千亿市值是可以期待的,当时我判断以岭药业两三年能涨到四五百亿市值,已提前实现。医疗器械过去不怎么受重视,这次疫情后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就是医疗器械。中医药关键时刻也发挥了产业优势,西药创新这块反而束手无策。其他产业不好说,包括科技股,我看不到确定的发展前景。
红学堂:中医药发挥了产业优势,未来空间也不小吧?
马曼然:中医药板块正在发生大的预期改变,随着股价的不断升温,基金也会逐步进入扎堆买入的过程,如果我判断不错的话,未来三到五年,中药股指数涨幅会超过5倍。
红学堂:中药和西药在未来医疗上如何定位?谁的市场更大些?
马曼然:中医药主治未病,依靠调节微循环辅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在理念上本质区别于西医。西医主要治已病,讲究对症治疗,糖尿病必须打胰岛素,抗肿瘤就需要注射单抗或免疫治疗。大病上的西药创新药价格会越来越贵,一个疗程的生物药或基因免疫治疗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药会越来越普遍,这块会有大牛股。美国有15家市值接近或超过一万亿人民币的制企,中国十年后怎么也得有三五家,既然我们的银行、保险、钢铁、基建、航空、白酒等都可以做到世界第一市值,13亿人口的吃药市场一定也会不甘示弱。不同于互联网投资,创新药企业往往会强者恒强,投资者如果想在这个赛道上把握好机会,就把龙头组合一下,持续跟踪,十年后这里面谁能跑出来目前还没有定论。
红学堂:马老师,您觉得有没有一些适合长持不动,十年后能涨五十到一百倍的标的?
马曼然:十年后肯定有几十倍的,至于这些标的会是什么样子,可以总结过去十几年涨幅巨大的标的都有什么特征。传统企业的增长方式一般依靠产品量价的持续提升,或产品不断扩大品类范围。美国股市里一些创新药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中国医药产业过去没什么创新,这几年开始创新了,十年后里面肯定会出几个有创新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