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婷
从阡陌纵横的农村,到高楼林立的金融中心,30年的改革开放,为浦东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自贸区的先行先试,成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浦东的良好营商环境,也吸引了无数“金凤凰”在这片改革的热土上展翅翱翔。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多年来的法治保障。
如今,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上,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依旧紧扣“实”字书写着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显实效:疫情复工远程身份核验成效凸显
上海华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器械的企业。疫情期间,该公司需进行企业新设登记,但企业两位股东和联络员都因为疫情,无法赶到上海进行现场核对。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该企业负责人通过公开渠道了解到,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全面实施的“远程身份核验”已实现区域、事项、人员全覆盖。通过该功能,企业人员在微信小程序上点一点、扫一扫、签一签,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身份核验,办出营业执照。
尽管疫情阻隔了许多市场主体线下办理事务,但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自2月3日正式复工以来,已为1800多家企业、3880余人次提供了服务。而该中心事务办理数量的增多,在于浦东新区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全面实施远程身份核验“范围、事项、人员的三个全覆盖”。通过远程身份核验的全覆盖,有效满足企业和群众在疫情期间不出家门办成事的现实需求。
远程身份验证能在浦东新区一路畅行,得益于去年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浦东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在线政务服务水平的决定》(以下简称在线政务决定),它进一步为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供给与法治保障。
在线政务服务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要形式和“一网通办”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之一。将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体化在线平台办理,实现从“线下跑”向“网上办” “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既是广大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普遍需求,也是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内在需求。基于方便企业、市民办事和防范风险的需要,有必要加快运用在线远程身份核验等新技术新方法,但相关领域还存在制度空白。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在线政务决定,旨在以法治方式填补空白,为本区在线政务服务提供制度依据,也是率先响应《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要求,推动国家新法规在浦东率先得到贯彻实施。
在线政务决定明确了区政府及各相关单位的在线政务服务履职要求,明确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在本区规范使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明确在依法依规、尊重企业和群众意愿的前提下,身份认证环节可以探索适用远程身份核验方式;明确了远程身份核验相关视频和电子承诺文书数据的保存要求,以及相关身份认证数据的共享和效力认定问题等内容。
落实处:法治政府建设3年追踪形成监督闭环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与方式的重大变化,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十八届三中会更是明确提出要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性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是大势所趋,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浦东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和试验田,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早在2017年就依法作出《关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法治政府决定),提出到2020年,率先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军令状立下的背后,就是所有浦东人向着2020年奋斗目标前行的足迹。为了让法治政府决定落到实处,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已经为此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跟踪落实,查漏补缺,形成了一条严密的监督闭环。
自2018年起,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对法治政府决定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在第一年的执法检查中,人大代表们将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建议整理成清单。除此之外,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还为参与执法检查的代表与政府部门组织了一场面对面的询问会,搭建了沟通平台。
“去年,区人大常委会的法治政府决定出台后,区政府专门制定了《浦东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和《浦东新区法治政府建设重要任务职责分工表》(以下简称职责分工表)。为此,请问区法制办,根据工作方案和职责分工表到目前还有哪些工作完成不到位,下一步如何推进?”廖晓勇委员追问时间表。
区法制办主任黄爱武答复称,他们把法治政府建设分成了117项,再按照每个年度进行分配。2017年分了38项,2018年分了21项。但他也坦言,从2017、2018年工作完成情况和进度看,总体是好的,但还有3项与期望值有差距。
2018年10月25日,浦东新区举行了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询问)区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决定>情况的报告》。在这场特殊的询问会上,出席的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的提问都充满着“辣味”。而政府相关部门也直面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改进办法。
而到2019年,执法检查进一步聚焦重点,开展“滚动式”监督。执法检查组专门召开整改落实推进会,请政务公开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在全区排名靠后的部门和单位到会说明情况,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对策举措。
执法检查动真碰硬,彰显监督刚性。执法检查组采取“背靠背”的形式,通过明察暗访、网上巡查、抽查案卷等途径,开展深入细致的执法检查,并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跟踪整改情况。同时,打好“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监督“组合拳”,在常委会审议时,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短板问题开展专题询问,并加强专题询问的针对性、互动性,切实体现人大监督刚性。
2020年是浦东建成法治政府的收官之年,执法检查的力度持续增强,一个人大监督的闭环已经形成,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正努力推动把更多的政府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增强各部门法治思维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
出实招:助力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
改革开放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同時也是一场深刻的精神变革。浦东就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获益者,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还塑造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如今浦东又吹响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冲锋号”。
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响应、作出决定,赋权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可以依法暂停、调整、创设相关制度规定。依据市人大常委会的赋权,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保障“一业一证”等改革试点顺利推进作出决定。“一业一证”决定体现了首创性、突破性。
为进一步加强法治保障,浦东区人大常委会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探索、创新运用市人大常委会综改、再出发决定两项赋权的有效形式及途径,加快建立健全法治保障工作机制,进一步顺畅法治需求与法治供给的有效对接,以高质量法治保障更好助推浦东高质量发展。
目前,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建立了法治保障需求沟通联系机制。一方面,将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为保障浦东法治需求作出重大事项决定或对地方性法规开展“立改废释”,及时汇报收集到的法治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对浦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赋权拟作出的决议决定或规范性文件,听取意见建议。同时,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与政府也建立起了法治需求保障沟通协调机制,定期沟通法治需求收集情况,研究法治需求保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沟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正是基于这两个机制的运作保障,今年,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首次在年度工作要点中列出了法治保障计划清单,实现了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安排。
4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有力保障了全市营商环境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进入第二季度,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将认真学习两个条例,积极推动条例在浦东新区贯彻落实,全力保障浦东持续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