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雯 周子君
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同仁堂中醫医院(以下简称“本院”)门诊中成药用药现状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取本院信息系统2013-2018年门诊中成药相关数据,统计中成药品种、用量、销售金额,计算其年增长率、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结果 门诊中成药使用占整体门诊药物使用比例变化较小,稳定在40%;2013-2016年,门诊中成药处方量及销售金额整体呈逐年增长、增速放缓趋势,受2017年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影响,门诊中成药处方量下降4.93%、销售金额下降7%,2018年中成药处方量增长率2.43%、销售金额较2017年增长1%。门诊中成药销售金额排序稳定,与门诊中成药销售类别排序趋同。6年内门诊中成药DDDs呈整体上升趋势,排序前3位为金水宝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同仁牛黄清心丸。结论 本院2013-2018年门诊中成药应用情况较为理想,基本涵盖了本院就医人群的中成药用药需求,但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不合理用药问题。
关键词:中成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20)02-0129-06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1034
Analysis on Us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Beijing Tongrentang Traditional Medicine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8
MA Wen1,2, ZHOU Zijun1
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2. Beijing Tongrentang Traditional Medicine Hospital, Beijing 10005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us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Beijing Tongrentang Traditional Medicine Hospital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Retrospective survey method was adopted to collect relevant data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outpati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8 from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The varieties, dosage and sales amount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annual growth rate, drug frequency (DDDs) and daily drug cost (DDC)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the us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outpatient in the whole outpatient service changed little and remained at 40%. From 2013 to 2016, the prescription and sales amount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outpatient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the growth rate slowed down. Affected by the comprehensive and separated reform of Beijing pharmaceuticals in 2017, the us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in outpatient declined partially: the prescription volume decreased by 4.93%, and the sales amount decreased by 7%. In 2018, the prescription growth rate was 2.43%; the sales amount increased by 1% compared with 2017. The ranking of sales amount of outpatient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tended to be stable, which was similar to that of sale categories of outpatient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DDD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outpatient showed an overall rising trend within 6 years, and the top three in the ranking frequency were: Jinshuibao Capsules, compound Danshen Dropping Pills, and Tongren Niuhuang Qingxin Pills.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outpatient of our hospital in 2013–2018 is quite satisfactory. The outpatient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basically cover the demand for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the outpatient of our hospital, and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irrational medication.
Keyword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sales amount; medication frequency; average daily cost; rational medication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饮片为原料,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1]。中成药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具有体积小、便于服用、携带方便等优点。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本院”)常用中成药近300种,占临床常用药品的一半。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2018年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旨在了解本院门诊中成药用药趋势,为促进门诊中成药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调取本院医院信息系统2013-2018年门诊中成药使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量和销售金额。采用Excel2007进行统计。
1.2 分析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药物利用研究中使用解剖-治疗-化学的药物分类体系(ATC分类体系)和限定日剂量(DDD)为标准计算用药频度(DDDs)。DDD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而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主要取自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及《新编药物学》[3]的规定,其中未收载的药物以药品说明书推荐的成人常规日剂量为准。DDDs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DDDs=该药品年消耗量÷该药品DDD值[4],DDDs越大,说明该药物使用频率越高,临床选择倾向越大[5]。限定日费用(DDC)代表药品的价格水平,表示患者使用该药的平均费用,DDC=该药的总销售金额÷该药DDDs,DDC越大,表示患者经济负担越重。药品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6]。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3-2016年,本院门诊中成药处方量呈逐年增长态势,2017年中成药处方量呈负增长,降幅为4.93%,2018年中成药处方量略有回升,增幅为2.43%。中成药处方占总处方比例变化不大,维持在40%。2013-2016年中成药销售额呈逐年增长、增速放缓态势,2017年销售额比2016年下降7%,2018年销售额略有回升,销售增长率为1%。详见表1。
2.2 中成药销售额前10位类别情况
2013-2018年,销售额排序前10位的类别基本稳定,其销售金额累计占各年份总销售比例的75.38%、77.22%、76.89%、77.03%、77.42%、77.57%。销售额排序前3位的类别为理血剂、补益剂、解表剂,其所占各年销售比例均接近半数。详见表2。
2.3 中成药销售金额前10位药物
2013-2018年,西黄丸销售金额6年均居首位,其销售金额2013-2016年逐年递增,2017年略有回落,2018年出现增长趋势。销售额排序前3位的药品主要为西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红花逍遥片。见表3。前10位销售金额药物中主要剂型为口服剂,药品类别以理血剂为主。
2.4 用药频度前10位品种
2013-2018年,DDDs排序前10位的門诊中成药单品种DDDs逐年增加。6年排序前3位的主要单品种为金水宝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同仁牛黄清心丸。2017、2018年单品种较前4年变化较大,2017年麝香保心丸前移至第1位、2018年西黄丸前移至第1位。6年内中成药用药类别结构较稳定。详见表4。
2.5 用药频度前10位品种限定日费用
2013-2018年,治疗肿瘤类药物西黄丸DDC最大,次之为理血剂的几个单品种。2013-2016年各单品DDC稳定,2017年较2016年DDC同品种药物日均费用明显下降。降幅最小为通络祛痛膏(10%),DDC从7.63元降至6.87元;迈之灵降幅最大(51%),DDC从9.88元降至4.85元。2018年DDC较2017年保持稳定。详见表5。
3 分析
3.1 总体使用情况
本研究显示,2013-2018年门诊中成药处方数占本院所用药物处方数平均比例40%,2013-2016年门诊中成药销售金额呈稳步增长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成药在临床中的独特优势越发凸显。由于2017年北京市实施药品零加成医药分开综合改革,2017年药品销售金额较2016年下降7%,门诊中成药处方量也较2016年下降4.92%。说明药品零加成的医改政策对药品价格及药品使用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影响。2018年较2017年门诊中成药处方量及销售量出现小范围回升,门诊中成药处方量增长2.43%、门诊中成药销售金额增长1%。说明北京市实施医药分开改革在本院有效性与延续性均有较好效果,其趋势与其他医院报道[7]一致。
3.2 品种使用情况
表2、表3显示,2013-2018年本院销售额居前3位的品种主要为理血剂、补益剂、解表剂;从销售金额前10位的单品种排序看,理血剂与补益剂也为主要构成,这可能与中老年患者比例较高有关。心脑血管类疾病、代谢类疾病及中医辨证涉及的人体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虚弱而产生的各类虚证均为中老年患者常见疾病,中成药在调理机体功能、改善循环、提高免疫力等方面都有良好疗效。本院门诊中成药品种相对合理,基本涵盖了本院就医人群的中成药用药需求,反映了本院门诊临床治疗用中成药的特点,同时药品的类别分布与其同类患者群体分布的医院报道内容[8-9]相近。
3.2.1 理血剂及其代表品种
理血剂以活血和止血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止血功能,用于各种血瘀证及出血病证。血瘀证成因不同,或气滞引发血瘀,或因虚致瘀,或风痰瘀兼挟,用药可细分为活血化瘀剂、行气活血剂、益气活血剂、益气养阴活血剂、活血化痰熄风剂、化瘀消癥剂。理血剂中的各种活血剂主要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心率失常、痛经、偏头痛等。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病防治方面使用越来越广泛[10-11]。本院是以老年病防治为主的中医医院,故使用较多的理血剂包括活血化瘀类理血剂(复方丹参滴丸、愈风宁心片、血府逐瘀软胶囊)、益气养心类理血剂(振源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芳香温通类理血剂(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与近年来的临床报道[12-13]基本一致。
3.2.2 补益剂及代表品种
补益剂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气、血、阴、阳不足和补益脏腑功能虚损的作用,主治人体气、血、阴、阳和脏腑功能虚弱的虚证。包括脾肺气虚证,如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慢性功能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胃下垂、小儿厌食症、胃神经官能症、慢性疲劳综合征和神经衰弱;肾阳虚证,如慢性腰肌劳损、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慢性结肠炎等;阴虚证,如甲状腺功能亢进、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老年痴呆、神经衰弱、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围绝经期综合征、老年性白内障初期等。本院的药品使用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补益类药物包括助阳类补益剂(五子衍宗丸)、滋阴类补益剂(六味地黄丸、精乌胶囊)、气血双补类补益剂(复方阿胶浆)、阴阳双补类补益剂(麒麟丸)等。近年来补益剂使用频次呈逐年增长趋势。
3.3 门诊中成药用药频度与限定日费用
由表4、表5可见,2013-2018年,DDDs排序前10位的门诊中成药单品种中使用频度前3位的单品种为金水宝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时,各类药物单品的DDDs逐年增加。DDDs位居前3位的药物主要针对糖尿病肾病、冠心病及高血压。本院主要患者群体主要为老年人群,用于冠心病、脑血栓、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中成药,DDDs均较靠前。本院DDDs排序居首位的金水宝胶囊主要用于肺肾两虚证,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患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其降低糖尿病患者尿总蛋白、血肌酐,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排泄率均有报道[14-15]。金水宝胶囊在本院糖尿病患者中占有较大份额,与其他报道[16]相似。
2013-2016年,本院门诊中成药DDC较稳定,绝大部分品种维持在10元左右。唯有治疗肿瘤类药物西黄丸DDC较高,为68.51元。西黄丸广泛用于多种实体瘤和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17],由于疗效良好,患者服药依从性高,其在本院销售金额排序位居第一,但确实存在治疗成本较高,增加患者用药负担。2017年为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年,2017年比2016年同品种药物DDC明显下降,降幅最小为通络祛痛膏(10%),DDC从7.63元下降到6.87元;迈之灵降幅最大(51%),DDC从9.88元降至4.85元;DDC最高的西黄丸也从76.81元降至68.51元,降幅达10.8%。2018年同品种DDC与2017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取消药品加成,药品单价明显下降,且持续性较好。药品零加成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由于部分中成藥涉及名贵中药材,价格很难控制。对于此类问题,如需降低患者用药的经济负担,在医院规范、合理用药同时,还需要联合食药监、药品采购平台、医疗保障部门等多家政府部门,从药物定价到个人支付比例分配统一联动,从而降低重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4 讨论
2013-2018年,本院门诊中成药销售呈增长趋势,但其使用情况在2017年受到医药综合改革的政策调控影响,出现部分回落,2018年中成药的使用及销售出现部分回暖,但增速放缓。应用情况分析表明,本院门诊中成药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临床上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4.1 辨证用药遴选药物不适宜
中医诊疗关注证候辨析和因证施治原则。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如中医将感冒分为多种证型,风寒感冒宜选用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等药性温热、疏风散寒的中成药,以热驱寒。风热感冒宜选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等药性寒凉、疏风清热的中成药,以寒制热。若使用不适宜,会加重病情。中成药品种繁多,有些名称相似,而实际成分和功效却不同,如果虚证反用泻法、实证反用补法、寒证反用清法、热证反用温法、阳虚反用滋阴,阴盛反用伐阳,所谓“虚虚实实”“损不足以奉有余”,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因此,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加强中医辨证的规范化诊疗过程、病历书写应注明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4.2 联合用药和重复给药不适宜
多种中成药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尤其对中老年患者群体,由于存在的基础病较多,对同一病症联合用药时,还存在不同疾病的多药联用现象。中成药联用可能出现药性相反、毒性叠加2种不合理使用现象。针对此类现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对于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品种必须增加其含有毒性成分的警示语,涉及国家保密处方的品种也在其列[18]。随着中成药与西药联用不断增加,不合理联用导致的药源性疾病发生率也逐渐增加。故中成药在临床使用中重复用药应尽量规避、联合用药应施治谨慎,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
综上所述,本院2013-2018年门诊中成药应用情况较为理想,门诊中成药基本涵盖了本院就医人群用药需求,对于临床出现的不合理用药仍需加强管理。临床用药不仅要考虑到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同时还需考虑药物经济学因素,应从各层面加强管理干预,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真正使临床用药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93-424.
[4] 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
[5] 张薇.以限定日剂量值为基础进行药物利用研究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892-2894.
[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7] 李莉,吴艳,曹秀堂,等.医药分开对医院门诊中成药使用的影响[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7,33(4):379-381.
[8] 吴华,谷清.北京市鲁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成药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1):1338-1341.
[9] 叶爱军,张碧华,高素强.2010-2011年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8):753-755.
[10] 刘云升.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0):27-28,30.
[11] 周松.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6,8(21):7-8.
[12] 江华,曹磊磊.2016年启东市人民医院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9):1780-1784.
[13] 朱艳,刘亚红,仇晓峰,等.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选择与警示[J].中国药业,2015,24(4):51-53,54.
[14] 龚云,梁金峰,谢莹,等.金水宝对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α)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1,26(1):70-71.
[15] 李永峰,张慧.金水宝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RP和UMA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6):115-116.
[16] 王进富,韦玉和.金水宝胶囊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J].交通医学,2007,21(2):126-127.
[17] 邵萌,周太成,殷志新,等.西黄丸的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7,44(6):504-509.
[18] 项奇珍,盛春琴.含毒性药材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2):1657-1659.
(收稿日期:2019-01-04)
(修回日期:2019-02-13;編辑:季巍巍)
通讯作者:周子君,E-mail:zhou226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