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教你处理好议论文中的记叙 ●程必荣

2020-04-26 01:29
求学·理科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白海豚论据事例

议论文强调通过分析事物的性质,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来提高人们的认识,这一特点决定了议论成为议论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记叙在议论文中无足轻重?其实不然,对议论文来说,记叙也必不可少。因为议论文或需要交代背景,或需要用事实作为论据,写作时必须立足于社会的具体现象、事实、问题,这便需要通过记叙来完成。因而,记叙便成了议论文必要的一种表达方式。

【案例】英国有一个普通的家庭,家中有个孩子,孩子上学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但孩子对学习毫无兴趣。为了父母,孩子努力过,但成绩依旧毫无起色。渐渐地,这个家很少再有欢声笑语,取而代之的是整日的叹息和无奈失望。后来,孩子因受不了家中的压抑气氛而离家出走。在外谋生时,孩子发现自己很有雕刻天赋。一天,他听说政府要为一位伟人雕刻一座雕像,很多雕刻匠都想做这项工作——谁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和伟人的名字被雕在一起呢?在千万个竞争者中,孩子技压群芳,赢得了完成这项工作的权利。

作文满分为60分,这篇文章仅得32分,这是因为这名考生在“叙例”时,洋洋洒洒地把事情的全部经过叙写了一遍,使得议论和叙述主次颠倒,削减了事例的论证力量。本段文字其实可概述压缩成这样:英国有一个男孩,对学习毫无兴趣,因不堪学校的枯燥生活和父母望子成龙的压力愤而出走。在独自谋生的几年里,他终于在雕刻上找到自我,并最终成了一名有名的雕刻家。经过修改,原“叙例”减少了近四分之三的字数,但其作为论据的功能并没有受到损害,议论分析的空间却大大增加了。

如何写好议论文中的记叙呢?请看下面四招。

高度概括,简明精练

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是概括性语言。

议论文叙述事实,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议论文中记叙的关键,是高度概括、简明精练。

当责任作为一组文化遗传的密码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绵延不绝的传承。从先秦诸子为国家利益奔走,到司马迁、班固公正执笔、著书立说,(叙例)他们为了承担自己肩上的责任,从不向人生的困厄屈服;(议例)从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的感慨,到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胸襟,(叙例)他们即使经历万千挫折,也从未舍弃自己深沉的爱国情怀;(议例)从五四青年的奋起,到钱学森、邓稼先、黄大年等人不竭的奋斗,(叙例)他们在璀璨年华以国为家,或为民族独立而呼告,或为强国军事力量而甘于清贫。(议例)他们,无数个他们,以士子、诗人、科学家等身份,身体力行为责任做注!

——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优秀作文《飒沓青春生浩气,不畏任重求弘毅》

议论文中的叙述材料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应简明扼要。如果叙述材料是人们熟知的,那只需“一言以蔽之”(即使不被大众熟知,也同样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

上述节选片段,作者就是根据这一原则,运用“从……到……”这三组句子,高度概括了先秦诸子、司马迁、班固、杜甫、陆游、钱学森等人的事迹,语言精练扼要,有力地论述了“他们,无数个他们,以士子、诗人、科学家等身份,身体力行为责任做注”的观点。

扣紧论点,定向转述

通常,我们运用的叙述材料都具有多義性,可用于论证不同的论点。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叙述定向”法,即取其一点,集中火力,剔除与论点无关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突出强调材料与论点一致的地方,并准确把握材料与观点意义上的一致性,让材料与论点高度一致,以增强叙例的指向性和事例的论证力量。

“舍生取义”,这是“义”的最高境界。2006年,兰州空军某部飞行员李剑英完成训练任务架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住生命。但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着7个自然村。跳伞后飞机如果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将不堪设想。16秒的时间内,李剑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最后壮烈牺牲。(叙例)“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如此颁奖辞,是对“义”的韧性的最高赞许。(议例)

——2019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文明的韧性》

李剑英“驾机遭遇鸽群撞击,放弃逃生机会”的事例能论证的话题很多,如爱岗敬业、不怕牺牲, 勇担责任、服务人民, 智勇双全、意志坚强,等等。本文作者从其多元的意义中选取一个“点”——“舍生取义”,进行定向转述。作者在“叙例”中着重突出了“李剑英‘舍生取义”的一面,文字指向单一,简明精练,不仅为后面的议论分析腾出了足够的空间,更为后面的议论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合理剪裁,挖掘补充

一则事实论据可以证明的观点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也就是说,一则事实论据——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上为不同的文章主旨服务。

那么,我们在运用事实论据时,就要根据话题的需要,迅速地找出事实论据与文题(观点)的内在联系,然后对事实进行恰当的剪裁。

在行文过程中扣紧文题(观点),应有意识地选择事实论据的可用部分,有目的地重点突出可用部分的内容,同时还应根据论点的需要,对可用部分的内容进行拓展,或者将蕴含在材料中并不显露的地方加以挖掘、补充,使事例准确有力地为论点服务。

【佳作一】

大家知道被外媒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集“桥、岛、隧”为一体的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吧,它是我国在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精神、劳动精神的见证。可以说,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谱写了一支劳动者的奋斗之歌。无数的建设者,他们废寝忘食,焊牢每一条缝隙,拧紧每一颗螺丝,筑平每一寸混凝土路面。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中,大桥拔“海”而起。正是因为建设者的奋斗、劳动,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才由图纸变成了实体。(叙例)那些认为“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的同学,你们能否想想,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能不能交给人工智能?你们能否再想想,如果没有劳动,以后的人工智能要靠什么来实现?科技能进步得这么快,正是无数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议例)

——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优秀作文《劳动,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

【佳作二】

我曾经特意去港珠澳大桥观光,并为它那不可思议的设计所震撼。矫健如龙的大桥与碧波万顷的大海浑然一体,如长诗,如画卷,令观光者如痴如醉。大桥建设者们曾说:“大桥建成,白海豚不搬家。”是的,大桥在建时,它们没有逃离;大桥建成后,它们依然在这里嬉戏。现在30多年过去了,它们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能成群地在这片水域里逐浪欢歌……当初,为了不打扰白海豚的生活,您和您的团队曾经无数次地修改施工方案。(“叙例”补充、挖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您,辛苦了!中华白海豚畅游港珠澳大桥水域,它们的高高一跃,正是对您和建设者们最好的回报和赞扬!

——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优秀作文《十年港珠澳,千秋白海豚》

上述两个片段属于不同的作文题,但都用到“港珠澳大桥”的事例来阐述:

《劳动,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一文,因为作文题的内涵是“科技能进步得这么快,正是无数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所以作者围绕这一内涵,从“正是因为建设者的奋斗、劳动,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才由图纸变成了实体”这一角度突破,进行合理剪裁;

《十年港珠澳,千秋白海豚》一文以写信的方式歌颂“百年中国功勋人物——港珠澳大桥建设总工程师林鸣”,作者巧妙运用“港珠澳大桥”这一热门话题,却另辟蹊径,借建设大桥期间对白海豚的成功保护这一事,将话题引到海洋生命及环保上来。作者的合理剪裁和挖掘补充,很好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两篇文章都在准确把握论点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合理剪裁,挖掘补充,突出强调港珠澳大桥事例与论点一致的地方,并对不显露的地方加以挖掘、补充、拓展,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富有诗意,别开生面

要让议论文中的叙述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可以巧妙地运用各种句式。它有两个好处:一是内容极度浓缩化,即在最短的文字里,融入最多的内涵,容量大,信息广,可充分展示考生的视野,并让论证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二是文采斐然,阅读朗朗上口,有气势,有张力,有韵味,可以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1.“详例式”叙述:巧用句式,对单例可成段的事例的内涵进行概括阐述,从而透彻地论证论点。

奋斗,铸就民族辉煌。100年来,从“五四”唤醒民智的那一刻起,每当民族遭遇灾难时,中国青年便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以热血青春写春秋。1921年,一群爱国青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希冀救民于水火。你们远赴海外,勤工儉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你们不屈不挠,意志坚定,宁死不屈;你们抛弃大城市的安逸生活,奔赴抗日前线;你们吃草根树皮,奔赴延安,开始新征程;你们义无反顾,“我以我血荐轩辕”。(叙例)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叫中国,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人,他的名字叫中国青年。如果没有你们的拼搏,怎会有民族的希望?(议例)

——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优秀作文《青春圆梦,奋斗报国——“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

本语段开篇引出观点,主体部分概述事例时巧用了四个“你们……”的句式构成排比,浓缩了“中国青年”不同的事迹,分析事例时用“假设兼反问”的句式深化本例的主旨,这样做,不但容量丰富,而且凸显了语言亮点,“奋斗,铸就民族辉煌”这一观点便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里。

2.“简例式”叙述:巧用句式,将多例组合成段,即如果用来证明观点的多个事例大多数人都很熟悉,那么,组合在一个段落中的每一个事例都简略叙述,可采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或整散句结合的方式来展现。

《劳动最光荣》是儿时环绕耳畔的一首动听的歌谣,劳动精神也一直被人们传颂。20世纪60年代,劳动精神是王进喜义无反顾跳进水泥战胜井喷的“铁人”背影;70年代,劳动精神是袁隆平蹲在垅间田埂上专注研究的模样;80年代,劳动精神是勇敢无畏地下海闯荡的年轻人群体。(叙例)但当代有许多人忘记了劳动的本质,止步于劳动的辛苦和烦琐,将劳动精神遗忘身后。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王进喜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义无反顾为国家创造财富;袁隆平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夙兴夜寐充实国家粮仓;那一批随时代潮流南下的年轻人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无所畏惧地扭转了命运的走向。(议例)而今天,却有人不理解劳动,不理解我们这个曾深受屈辱的古老民族安身立命的劳动精神。

——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优秀作文《劳动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上面这个例子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举例与说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都是一句一例,用排比句的形式列举一组论据,让这些事实“胜于雄辩”,这样做,除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还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

“富有诗意,别开生面”这一招,运用得好,你就能让阅卷老师对你的文章刮目相看、青睐赏识了!

猜你喜欢
白海豚论据事例
海洋中的“大熊猫”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例”后有“析”方可取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中华白海豚:好巧,你也住这里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