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叶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外科,云南 昆明 650031)
尿石症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根据结石所在的位置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指肾和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表现为钝痛、血尿、恶心呕吐等。患者就诊后,一般先缓解疼痛症状,然后采取手术治疗[1]。笔者研究了MPCNL对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样本选取时间:2012年2月~2019年3月;研究对象:22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114例,男56例,女58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3.5±2.1)岁,结石分布情况:左侧35例,右侧47例,双侧32例;参照组115例,男49例,女65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7.5±1.3)岁,结石分布情况:左侧41例,右侧52例,双侧22例。从性别、年龄以及结石分布情况上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参照组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取仰卧位,将其固定后在X线透视下定位,将设备工作电压设置为8~14kv,每次治疗冲击次数上限不超过2500次。一周后复查,如有结石残余,需重复治疗。
实验组采取MPCNL治疗。患者先行输尿管逆行插管,取俯卧位。在B超引导下沿腋后线11或12肋间穿刺肾盏,之后放入导丝,扩张通道扩张至F16或F18大小,建立经皮肾通道。在确定结石位置后,使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在灌注汞冲水下,将结石击碎并取出。手术结束后,在输尿管内放置双J管和肾造瘘管[2]。
统计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以SPSS 20.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n/%),检验方法用x²检验;计量数据表现形式为(±s),行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表1 两组结石清除率的比较
从上表1中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从上表2中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大大增加。有研究表明,上尿路结石与饮食中动物蛋白、精制糖增多,纤维素减少有关。患者在确诊后,应立即治疗,保护肾功能,避免继续损伤。
MPCNL无需开刀,只需要开一个约0.5 cm的切口即可进行取石操作,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3~5天即可下床活动,减轻了患者的治疗痛苦;MPCNL的结石清除率高,且对于清除小于2.5 mm的结石具有一定的优势,复发率低;与其他手术方式相比,MPCNL的手术适应症比较广泛,能够治疗多种肾、输尿管上段结石。但是,MPCNL的技术含量高,风险性较大,有时还是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比如出血、肾周积脓、邻近脏器损伤等[ ]。在本研究中,通过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相比,行MPCNL的实验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参照组,但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将MPCNL用于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治疗,结石清除效果好,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应根据患者的结石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