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帮 邱梦敏
新高考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研究“新高考改革”可以促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提高我国的教育综合实力。 本文通过中国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对我国2014 年到2018 年间关于新高考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分析“新高考改革”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特点,为“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以及今后我国高考改革的发展提供参考。
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栏中以“篇名”为检索项,以“新高考改革”为检索词,检索2014 年到2018年的文献,共检索到285 篇,经过筛选,排除不符合条件、相关度较低的文章,共选择46 篇文献进行参考(见表1)。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发现,对新高考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中生选考、分层走班教学、职业规划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等几个方面。
表1 “新高考改革”研究主题年度分布状况表
1. 高中生选考
新高考改革实施后, 改变最大的就是文理不分科、自主选课,相比以往的文理分科,自主选课使学生得以发挥独立自主性, 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权,但是学生自选的结果是否均衡,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 学生在获得较大自主权的同时能否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优势等都是有待研究的问题。
杜芳芳、 金哲通过对浙江省高中学校的调查发现, 只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基本明确自己要选择的学科,还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不不知道如何选择。作者指出,学生自身的特点、自己学业水平的高低和所选大学专业对科目的要求是学生选择科目的主要参考因素;而学生在选择考试科目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其中多数学生在选考时有功利主义的倾向, 学生在选择时对选择科目了解不够充分,还处于“不会可以去学”的思维状态,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并认为可以通过挖掘学生兴趣、 推进教学组织变革及评价方式多元化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 减少选择中存在的问题[1]。
潘昆峰、刘佳辰、何章立等对江苏地区的学校调查,发现新高考改革后的学生文理分配不均衡,报考文科的人数增多,而选择理科的人数大量减少,相比以往人数缩减严重, 其中选报物理的学生人数减缩最为严重,产生了“理科萎缩”的现象。江苏地区的新高考政策弱化了学科之间的区分度, 但由于文理科难度不同,促使学生加速放弃理科而选择报考文科,学生的选择过于看重眼前和表面利益, 过于看重眼前的学习难度, 学生报考决定未能考虑到学科带来的长远收益和价值[2]。
刘宝剑指出新高考政策的最大特色是学生对科目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 因而使得中学生能够追求个性发展。他建议意志坚定并有明确目标的学生,优先选择与未来工作相关度最高的学科; 具有偏科倾向的学生, 优先选择自己最喜欢和实力较好的科目;不偏科且成绩较为一般的学生,优先选择自己最合适和自信的学科。但实际生活中的情况较为复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方向,选择都应因人而异,每位学生的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 真正做到选择有利于自己,能够帮助自己未来发展[3]。
关于高中生选考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学生选考结果、选考原因以及选考策略方面,研究方法主要以实际调查为主,但对于选考方面的研究较为浅显,多是分析选考比例,未进行深层次分析。
2. 分层走班教学
分层走班教学是在新高考制度下衍生出来的产物, 新高考政策的实施使得高中阶段教学不得不实行走班制,相比于以往的行政班,走班制下的班级教学更加灵活, 走班制在推行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也逐渐被社会所关注,学校的基础设施情况、走班制面临的压力、走班制推行的时间等都有待考究。
栾桂芳认为分层走班教学、 学生自主选课将成为高中的新的发展方向,其中在学校教学组织管理、学生教育管理、师资力量配备、教学评价、硬件设施配套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 不管是学校的教师学生,还是社会上的家长,对分层走班教学都没有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分层走班教学制度推行时会面临较大阻碍, 因而在制度推行时要对学校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解释清晰并且尽可能去获取他们的意见和支持,为制度的推行和完善奠定基础[4]。
王润指出新高考改革后学校学生、 教师和社会公众对高中实行的走班制存在着不解和疑惑, 认为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由高中阶段的学生决定具有一定的风险,高中生的选择具有盲目跟风性和随意性;没有固定的班级和同学会弱化学生的班级观念和集体主义思想;学生缺乏归属感、安全感;教师对学生了解困难、教师之间竞争激烈、在教学上花费的时间增多、心理压力增大;公众对走班制价值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 对教学组织形式转变还存有一系列质疑之声,认为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是换汤不换药、怀疑学校是否有能力实施好走班制;除此之外,教学课程内容、学习文化、评价要求等方面的的文化阻力和管理与德育层面的实践挑战都会成为实施走班制的阻碍[5]。
杨志明表示走班制教学虽然是落实国家政策、促进国家教育发展、增强国家教育实力的要求,但其在具体推行过程中仍将面临较多挑战, 其中应试教育的冲击、高一学生难以决定未来职业方向、选课走班过分强调学生兴趣的危害、等级赋分发展不足、师生心理不适这五点对推行走班制具有较为明显的阻碍作用[6]。
张丽丽、张继明认为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每一位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兴趣,为了能够因材施教,走班制才在学校兴起, 所以走班制是以尊重学生差异为前提、 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导向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7]。
对于走班制教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走班教学兴起的原因、 师生和家长对走班教学的错误认知以及走班教学带来的各种问题, 实际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对走班教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中对走班教学的缺点研究较多, 应对策略和建议则相对较少,对走班制教学中学生的益处也研究不足。
3. 职业规划教育
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变革, 普通高中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已成为必然。 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认识和自我认知。高中生的选课结果与未来就业方向有着紧密联系,而高中生深入社会的时间较少,决策多是由书本知识指导而非实践指导,新高考使学生不得不提高实践能力与职业规划能力, 做到职业规划与学业规划相结合。
包海诚认为新高考改革使高中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但由于对职业认知的不准确性和学校对升学率的过度重视, 使得学校开展的职业规划教育具有功利化倾向, 在课程性质方面,由选修课程变为必修课程,开设课程的原因主要为了提高升学率, 扩大学校影响力; 在课程目标方面,较多学校的课程目标不明确,我国职业规划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教学实力欠缺,内容稀少,目标模糊;在课程资源方面,资源分配不均,主要表现在校际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发达地区的学校职业教育资源较为丰富,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不足[8]。
刘静认为提出高中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不仅要着眼于现在,而且要放眼于未来,现在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的选择能力,而由于社会发展迅速,也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并建议将高中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与高中的课程相结合,构建以具体学科内容为主、以职业教育内容为辅的教育体系,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9]。
王小平认为新高考改革带来了一系列有关学生选课、选考的问题,虽然有些学校是为了升学率而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但新高考改革实实在在地倒逼了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使得生涯规划教育逐渐成为普通高中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0]。
许芳杰认为高中学校应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高中生进行专业性的职业指导,应将学生的学业规划与未来的职业规划相结合, 将职业指导与职业体验课程相结合, 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自我选择课程和自我规划职业生涯[11]。
新高考改革后, 高中生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的研究多体现在高中生职业规划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课程资源分配不均、 高中职业规划教育与其他课程的融合等方面。以对文献和理论的研究为主,实地调查研究较少,也较少给出具体的课程设置建议,对如何真正开展课程的探索性研究较少。
4. 综合素质评价
加入或加重综合素质评价比重的目的是缓解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向素质教育的目标靠拢。 评价内容加入综合素质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 新高考改革规范了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用方面和方式也逐渐被细化。
李木洲认为高考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而新高考改革严格规范了综合素质评价,加强了各地区与各阶层之间的公平, 既重视学科知识又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核要求, 使得新高考变得更具有科学性,有利于破除固有的唯分主义现象[12]。
董秀华、王薇、王洁认为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考核结果主要用于高水平大学综合评价录取及自主招生的初试和面试、春季招生学校校测面试、秋季统一招生同分参考和专业调剂录取、高水平运动队艺术团等特殊招生报名审核等四个方面,而这与新高考改革方案中设想的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重要参考”有较大差距[13]。
吴遵民、李艳认为新高考改革改变了高校以往只看分数录取学生的情况,通过综合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能够合理选拔优秀人才,综合素质评价能够很好地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潜质,使高校能够招到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14]。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研究, 大多体现在综合素质评价的规范程度方面, 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研究不足,实际调查较少,多是理论分析,对相应监管机制的研究较少,研究范围较窄。
学者们对新高考改革有不同的看法, 其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高考改革后,学习压力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大家普遍认为新高考改革使得学生考试机会增多,降低了学生的考试压力,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使得学生因失误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现象减少。
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 刘希伟认为高考压力是一种在不断变化的压力,没有固定不变的总量,而新高考改革使高中生的学习压力随着学习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高中生由原本的高三学业压力最大变为高一到高三学习压力都大, 每个阶段都引起了学生的高度重视, 并由此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与考试压力[15]。
刘娟、黎云祥、范曾丽认为新高考改革增加了考试次数,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按两次考试中的最高分计入总分, 因此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了。 与此同时, 学生的成绩以等级赋分折算, 弱化了分数的影响,缩小了成绩的区分度,因此,新高考在一定范围上减轻了学生的升学压力[16]。
新高考实行的等级赋分制度是为了减缓学生的学业压力。但在我国,等级和分数的实际性质相差不多,只要分等级,学生就都想进入更高的等级,已进入更高等级学生依旧要相互竞争。 很多高中生认为以前只是高三学业压力较大, 现在由于考试次数增多,在高一就要熟悉全部课程,高一学习压力变大,高二就可以进行考试,使得高二就如高三一样,高一高二高三都要处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之中, 学业压力并未减轻。
王森认为考生的异质性导致“固定等级比例赋分”的方法无法准确测量考生的实际学业水平。不同科目的考生即使等级分数相同, 也无法准确判断其实际学业水平的高低,其中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某一考生实际整体水平较高, 但测量结果显示其所在的等级与得分较低;二是某一考生实际能力较低,但最后结果显示其等级和赋予分数较高, 这就出现了实际结果与政策预想结果相矛盾的现象[17]。
刘娟、黎云祥、范曾丽认为等级赋分使得学生之间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将选考科目的成绩进行赋分保证了不同学科之间学生成绩的公平性, 考试形式的调整利于新高考制度的完善,便于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18]。
董秀华、王薇、王洁的研究表明,新高考改革利于破除分数至上的现象, 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意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减轻了考试给学生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19]。
吴遵民、 李艳认为上海市新高考是针对应试教育的缺点进行的重要改革,在破除“一考定终身”与唯分主义上最为明显, 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减弱了新高考的有效性, 只有当中学生的升学机制多样化的时候, 高考才有可能真正打破应试教育的弊端[20]。
李木洲认为从考生的角度来分析, 考生参加的考试的次数变多, 可以减少考生因失误而发挥失常的机率,减少考生的遗憾,考试次数的增加相应就会使考生的录取机会增加。但是在我国,高校每年的录取总人数是有相应范围的, 而全国考生基数大致相当,因而就算增加考试机会,考生的录取机会也并不会有明显的增加[21]。 新高考改革弱化了分数的重要性,虽然增加了考试次数,加入了综合素质评价,但是综合素质评价操作困难、 评价规则多样、 内容繁杂,若没有合理、严格的监督制度相配合,容易产生弊端,高中生无疑便增加了一场新的“杀戮”,而一考定终身的现象也不能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
第一是高中生选考。大部分高中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学科专长是作出选择的首要因素, 然而学生的选择仍受到报考高校专业的学科要求以及自身学习情况尤其是学业水平的影响[22]。 新高考改革下,选择理科的学生人数减少,使得中学生的理科素养存在全面降低的风险, 给社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在具体选科方面,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地理,因为地理比物理化学简单一些,但又偏理一些;而由于物理过难,不易得分,使得选物理的学生大幅下降,学校物理师资有空余。学生在科目选择时除了受自身主观因素、 学业水平及高校专业要求的影响之外,应对选科的茫然与焦虑心态、学生状态尚未转型及学生自己选择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也是影响学生合理选科的阻碍[23]。
第二是分层走班教学。 分层走班教学的研究主要强调“分层走班教学” 将成为高中教学的常态,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点。其中,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每个班级的授课内容不一样,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统一备课情况, 根据不同的班级和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多次备课,加重了教师备课的负担,增加了对教师教学的挑战;在师资力量配备方面,无论是六选三还是七选三,都能有几十种选课方案,如果每种方案都设置并进行走班教学, 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学生都偏向某一门学科,因而选择该学科的学生较多, 那这门学科的师资便可能出现缺口,而某一门学科选课的学生较少,那这门学科的老师有可能无课可教;在教学评价方面,走班制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业成绩重要性和以往一样,依然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新高考招生制度加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权重之后, 学生的课堂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的表现等都会成为对学生的评价指标, 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进行量化才能使其更好地实施, 而对老师的评价也不再只是以往的对常规教学的评价, 还包括了对教师平时作业批改与反馈等方面的评价。 在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套方面,走班教学模式下,学生选课情况复杂,种类多样,为使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学校所需教室要比原来多,无论是超级中学还是袖珍中学,实施走班制都将会是一种挑战。
第三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新高考改革使得高中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受到重视, 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多数学校设立了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岗位,并在高一年级就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系统进行教育[24],如请各种成功人士和职业规划师为学生举办各种讲座和班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职业信息;重视学生的实践, 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活动加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体会, 使得学生在选课时能够依据自身的特点以及今后的工作方向来进行合理、合适的选择。 但部分学校资源不足,未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提供职业方面的教育资源。
第四是综合素质评价。 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主要重视评价的重要性以及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越来越精细, 除分数外, 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受到重视,由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换,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教育实力。
1. 对学生家长看待新高考的态度研究不足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 现有研究大多是针对新高考政策和学校实施情况的研究, 较少研究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态度问题, 而一个政策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生家长和学生的支持,因此在学生、学生家长态度方面,研究有所欠缺。
2. 对不同区域学生的影响研究不足
新高考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影响。 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同,政策实施的结果反应就不同。不同区域发展的重点不同,新高考方案带来的影响也不相同。现有研究大都针对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不足; 研究多以城市的高中学校为对象,对农村等地区的研究不足;对农村和城市之间以及男女之间受新高考改革的不同影响研究不足。
3. 对高校招生制度与新高考政策符合程度研究不足
高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高中学生的拼搏无疑是为了进入理想中的大学, 但学者多对高中阶段进行研究, 对新高考改革后大学的招生制度研究较少, 对高中生进入大学之后的学习适应状况研究也较少, 大学的招生制度是否与新高考制度相匹配、什么样的招生制度才最合适、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在大学的学习适应情况如何等, 还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
一是扩大研究范围。近年来我国新高考改革研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等地,而新高考改革是渐进式的,需要兼顾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利益,更加审慎地执行公平公正原则[25]。 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较大, 新高考改革的研究需要针对不同地区,扩大研究范围,全面了解新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
二是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是对不同地区新高考改革结果的对比研究。不同地区的改革结果不同,加强对比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新高考改革的实际效果。 其次是加强对新高考改革结果与政策的对比研究。很多学者都只是对新高考改革文件进行分析,或者高校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 应当增加对新高考改革的结果和政策明细的对比,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得知现实中真正达到的水平和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具体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 从而为学校提供改善的建议。
三是扩大研究对象。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对象是高中生,但是高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即将步入高中的初中生以及已经步入大学生的大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给新高考改革研究带来不同的结果。高中生的家长及教师更是值得研究的对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能够带来不同的研究价值。
四是深化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内容。 在对新高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过程中, 应强化对综合素质具体标准的研究, 加强对综合素质的内容进行量化研究,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实证研究。
五是加强大学招生要求与高中生选考制度的联系研究。高校要明确办学走向,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26],加强大学招生要求与高中生选考制度联系的研究,利于加强高中与大学的联系,面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实施考试与招生制度的适当分离[27],加强联系研究利于高校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招生制度,招收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人才,也利于学生报考到适合自身的大学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