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促进实现“可控的创新”

2020-04-24 09:28
项目管理评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行政化逻辑项目管理

企业的创新不同于基础理论或观点的创新,项目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它涉及多个相关方、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节奏拿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或经营方式。创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如果不能增加创新的可控度,它们对企业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据说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试验了6 000多次,这种发明创造的精神固然令人钦佩,但企业创新需要将创意、研发、采购元器件、产品发布等多個环节密切配合起来,这些配合需要消耗时间,需要在节奏上协同一致,仅靠高昂的创造热情和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并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创新项目不同于那些能够实现严格定义目标、范围、预算和工期的传统项目,它们是具有VUCA时代特点的“泛项目”,提升创新的可控程度是项目管理的重大挑战,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价值。

创新的逻辑和管理的逻辑不一样,前者需要质疑、打破常规、鼓励个性、允许失败,后者需要执行、注重效率、协调有序、成功交付。这两种逻辑之间存在对立性,但要取得创新成果,两者又常常缺一不可。要求一个人同时具备这两种逻辑、同时按照这两种逻辑行事是很困难的。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最具代表性也最需要可控性的科技创新是国防项目,最具代表性也最需要可控性的艺术创新是电影项目。前者涉及最激烈的国家安全竞争,后者涉及最有时效性的市场竞争。从这两类项目中我们可以发现共同的创新项目管理方式。

我国“两弹一星”等大型项目采取的是“两条线”“三结合”等管理方式,也是有效的创新项目管理方式。所谓“两条线”就是科技创新线和行政管理线,其代表人物是总师和总指挥,前者负责创新需要的生产力,后者负责创新需要的生产关系。所谓“三结合”就是领导干部、科研人员和操作工人三类核心人员的协同方式。电影作品涉及剧本、美术、灯光、表演、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的结合,它们是典型的艺术创新项目。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同样是“两条线”和“三结合”的创新项目管理成果,即以导演为代表的艺术线和以制片为代表的管理线,以及制片人、导演和演员这三类人员的结合。

创新的失控或失败大多来自这“两条线”和“三结合”的失衡。依赖科研人才自我创新、进而依赖科研人才的自发管理在企业中是常见现象,这些现象会被称为“尊重人才”,而实际上忽视了管理的价值。同样,人们往往会关注明星的作用,而没有意识到制片人和导演之间的配合关系。科技天才的管理能力可能不如街头小贩,而大导演的市场运作能力也可能不如一个网红,科学或艺术上的专业能力绝不等同于管理能力。

为了提高创新能力和更多地产生创新成果,“去行政化”受到人们的重视。“去行政化”是指要避免不考虑科学规律、不尊重科技人才、迷信权力和地位的官僚化管理,不能将其等同于科学的管理。换句话说,“去行政化”绝不等于“去管理”,恰恰相反,要提高创新的可控性,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企业层面,都需要大力提升科技管理水平,而创新项目管理将会在其中扮演主角。

猜你喜欢
行政化逻辑项目管理
逻辑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去行政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