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人物画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2020-04-24 09:19黎小强
美术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线描实践教学改革

黎小强

【摘要】线性人物画课程是中国画专业学习的基础。通过线性人物画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学会以线造型、以线表现,使学生能更快地适应水墨课程,为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培养学生的国画造型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线性人物画课程;教学改革;水墨人物画;线描;实践

在全国艺术院校中,水墨人物写生课是中国写意画造型基础课。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画专业在水墨人物写生课的基础上强化以线为主的人物造型,摆脱单纯的人物写生的窠臼。在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拓展“线”的元素,结合学生的专业水平及兴趣导向,进行以“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人物画创作,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为此,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开设了线性人物画的课程。线性人物画课程是中国画专业学习的基础,是进入中国人物画教学的入门课程,也是中国人物画教学的核心课程和重点。由于学生在入学考试前的专业学习是以素描、色彩为主,以光影和体积为表现手法,这与中国画以线造型、意象表现的绘画表现追求在观念和手法上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学生进入中国画学习后必须进行绘画观念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创新,以便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水墨人物画的学习和训练。

一、线性人物画教学改革的资源

如何让学生进行绘画观念的转变?在中国画教学中是否需要素描?这些一直是学者们不停争议的问题。有些院校以“线性素描”这一方式来解决中国人物画造型的问题。线性素描是把中国传统造型与西方的写生方式相结合,是近年来最新、最科学的中国画教学方式,是中国美术院校最受欢迎的教学体系之一。“线性素描”是以线面结合的方法深入地观察认识物象,研究物象从而深刻地表现物象。“线性素描”是通过物象光影,认识分析和主观模拟性地用“线”来表现物象的结构形态、质感和神情。但这与水墨人物的教学要求有所距离。水墨人物画中的“线”强调书法用笔,讲求抒情写意,重在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因此,我们应以传统中国画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作为引导,机动灵活地运用线描的造型功能。

中国画线描从认识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骨法用笔”是为所描绘对象的内在精神服务的,宋元时期借助于笔墨寓意于画。明清徐渭、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黄宾虹等文人画家将笔墨衍变成为抒发自我性灵和胸臆的载体,将书法融入到绘画之中,解放了笔墨的造型功能,发挥了描绘抒情写意的特质。徐悲鸿倡导的写实主义艺术理念在中国人物画领域经过蒋兆和的传承和开拓,演化为中国现实主义美术体系。徐悲鸿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主张直接利用素描的造型方法进行水墨人物画的改造。蒋兆和认为可以把线性造型素描的方法作为水墨画教学的基础内容,将西方素描造型与传统笔墨的皴擦用笔结合起来。传承“徐蔣体系”的周思聪和卢沉采用“水墨构成”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黄胄将速写的线条直接运用到水墨人物,将中国书法笔力与西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做到了极致。

作为重要的传统型现代画家,同时又是中国美术学院领袖人物的潘天寿仍在坚持吴昌硕、黄宾虹的通过引书入画推进中国传统绘画发展的路径,提出中国人物画不要失去传统人物画的写意性,强调中西方绘画应该拉开距离,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新的水墨人物画语言探索,培养了以方增先、周昌谷、李震坚为代表的“新浙派”水墨人物画家。这些画家以传统写意花鸟画为主,西方素描造型为辅,进行了水墨人物画的探索。他们利用传统写意花鸟的笔墨语言直接写生,以素描造型为依据,创作了写意性极高的水墨人物画,形成了不同于写实水墨人物画的面貌。

改革开放后,西方观念艺术的盛行影响了大批国内艺术家,“85思潮”艺术文化涌动,使致力于书画创作的艺术家开始反思艺术本身,表现都市题材的水墨绘画开始出现,代表画家有田黎明、刘庆和、周京新、李孝萱等。田黎明的绘画特点是用写意的笔法平涂,重新组合没骨法原有的表现形式,将水墨线条与光影色彩融为一体。刘庆和的水墨吸取了民间艺术、连环画等艺术门类的特点,同时吸取了印象派的光影表现方法,但并不是以素描概念的光去描绘,而是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独特笔墨样式的水墨人物画面貌。

以上线描在美术史中的渊源流变显示出线描无论是为所画对象的造型服务,还是为主体的抒情写意,抑或是为表现其自身美感,中国的线描都不过是表现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精神的载体和媒介。中国历代画家采用各种不同的线条刻画方式,创作出了无数优秀的作品。线描是中国绘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艺术语言。素描的介入为传统水墨人物画中的线描带来了新的生机,改变了传统水墨人物画中程式化的线描性特征。中国画的线性艺术形式是为了描绘客观事物而存在的,是抒发画家内心的一种表现语言。中国线性语言具有写意性的特色,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解决中国水墨人物画语言的重要基础。所以,线性人物课程的创新就在于引导学生拓展“线”元素的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水墨人物画的教学中,让学生形成独特的绘画语言和艺术风格。

二、线性人物画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线”是中国画的核心,在美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中尤为重要。大多数美术高校在课程设置中通常把“线性人物素描”和“白描人物”作为必修基础课程。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线性人物素描”和“白描”毕竟没有这么直接地接触到水墨感。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刚刚接触水墨人物画的学生在学习水墨这个新媒介时难免感觉到困惑,学生从线性素描、白描转化到水墨人物画的过程中难免还是会感觉到吃力。然而“线描”课程在连接“水墨”课程上起到了更直观和更容易接受的效果。“线描”在水墨教学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使学生能更快地适应水墨课程,从而为中国画人物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线描”不仅是写生与练习的课程,也是独立的创作形式。学生学会以线造型,能否以线来表现就成为学好中国画的关键。中国绘画是线性的艺术,古人总结的“十八描”强调了线的书写性,并在中国传统人物画线描造型中,通过观察生活,概括、提炼,并以意象的造型观念和默记的造型方式作为表现手法。传统线描讲究线条的力度与顿挫,无论是刚劲或是柔美,都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骨法用笔”的原则。线条的长短粗细、浓淡干湿、疏密曲直等变化表现了物体的形、神、质和空间感。可见在中国画中以线造型非常不易。

中国画线性人物画课程正是解决这一问题。同时线性人物画本身又是中国画中一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绘画门类,也可以进行独立创作与表现。针对这门课程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国画造型基础技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程设置中,本科一年级不分专业,统一进行专业基础学习,开设有线性人物素描课程。这一课程从结构出发,强调以线为主。本科二年级开始分专业,人物专业分为工笔人物和写意人物,在工笔人物专业的基础课程中会开设白描人物临摹与写生;在写意人物专业的基础课中开设线性人物画课程。线性人物素描的工具有素描纸、铅笔、木炭条。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高考的全因素素描中转化过来,强调以线为主,面为辅,使学生逐步转换到“线”的观念中来。线性人物画的工具有生宣、毛笔和墨。线性人物画课程是“线性人物素描”的延续,即升级版,是写意人物画专业设置的必修课,要求学生以纯“线”的眼光与思维,观察人物和表现人物的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材料(生宣、毛笔)的感知力,在不受光和透视的影响下,基于中国画特有的书法艺术的空间意识,以“线”的语言来进行人物的造型和人物形象的刻画。“线”的空间也同于舞蹈与音乐那般使得画面充满韵律感和生动感。

线性人物画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对线条、墨法等重点知识做细致地分析和讲解。在指导学生写生的过程中,深入浅出地将笔墨与结构、线与形、形体与神态、人物与意境等紧密结合。此外,利用多媒体、图书资料、示范等方式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中国画的教学特点,并充分遵循艺术教学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及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目,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这样就切实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本课程的考核评价由单纯的作业评价改为全过程的教学评价,通过师生写生作品以教学观摩展形式进行,促进教学相长,将写生习作与作业展览、作业点评相结合,为本课程在教学评价层面作了开拓性和示范性的提高。这样就将课堂模特写生、课外下乡写生、线描创作教学三位一体、互融互通、互通互补,改变了课堂模特写生的呆板与僵化、课外下乡写生的流于形式和线描创作的空洞无情。这其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使三者融为一体互通互补,以线描创作为中心,以课堂模特写生和课外下乡写生为重要手段,使学生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提高了造型能力,为中国画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又能很好地进行线性人物画的写生与创作,从而达到中国画线性人物画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与要求。

三、線性人物画教学改革的价值与意义

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所进行的线性人物画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在国内是以大型的国画线性人物画教学和创作团队出现的,并集中表现广西地区人物风情,以探索性的艺术语言进行艺术研究和教学。

广西是多民族的聚居地,不同民族的人物有着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民族在人物造型、生活习惯以及区域文化上都有不同的表现,他们都代表着广西的地域民族特色与文化特征。为此,在线性人物画教学中,我们选取了广西几个有典型风情特点的地点作为写生基地。如柳州融水的苗族聚居区、南丹里湖的白裤瑶聚居区、那坡的壮族聚居区、三江的侗族聚居区。在以上地方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完善写生基地,使学生外出写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广西少数民族人物形象丰富多彩,要根据绘画对象的造型需要来选择表现语言,强调笔墨的直觉表现力,注重人物结构造型,用笔时灵活多变。水墨人物画的形式特征是以线为主,勾勒结体。水墨人物画的线是一种有生命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线条,是自然物象的反映与创造。线的运用通过笔传达,笔笔相生,笔笔相应,达到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的统一和谐。学生将线性的笔墨语言与民族的客体形态结合起来,把自己对模特和自然山水的体验和内心的感悟融化到线性的表达之中,用独具个性的线性语言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意境。线性人物画在教学中就是把民族人物画的创作与教学结合起来,给“漓江画派”的人物画带来新的突破,也更好地为广西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通过线性的笔墨语言来描绘民族人物和民族风情,一定会增强“漓江画派”人物画的实力。“漓江画派”人物画要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派别,应该在时代背景下去寻找自己的线性语言和笔墨特点。具体而言,就是在当代艺术界注意视觉张力和冲击力的前提下,更多地将线性语言与民族地域特色结合起来,使得广西人物画的笔墨语言能够成为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的代言者。总之,我们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精神,在新的时代不断赋予中国画线性语言新的生命质地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将中国人物画艺术发扬光大。

注释:

*项目名称:线性人物画课堂教学改革(桂教高改[2015]20号、2015JGA298)。

参考文献:

[1]魏晓榕.中国画人物线描[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

[2]翟鹰.中国线描技法[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

[3]冯远.水墨人物画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4]刘新.广西美术50年[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

[5]郑军里.静动等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线描实践教学改革
我画我心
王瑜琦?马睿怡?陈若兮等
线描画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