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题材纪录片的创新表达方式探析

2020-04-24 14:47程玲
记者摇篮 2020年3期
关键词:叙事视角叙事结构故事性

程玲

【摘 要】教育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而纪录片正是对现实的反映。因此,教育题材一直是纪录片中一个重要的选题方向、选题内容。本文主要以电视纪录片《零零后》为例,从多元的叙述视角、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以冲突为内容的叙事方式三个方面探讨教育题材纪录片的创新表达方式。

【关键词】《零零后》   叙事视角   叙事结构   故事性

《零零后》是一部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制作、张同道教授担任总导演的系列电视纪录片。纪录片共分为五集,每一集以一个孩子为记录对象凸显该集的主题:《爱的方程式》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问题,《时光若倒流》反映了二胎对家庭长子的心理影响,《成长单行道》表达的是传统教育模式与国际化教育路线的选择,《一一的世界》折射了孩子成长过程中认知体系的变化,《朋友这件事》则传达了不同个体交友理念和人生观的形成过程。全片秉持叙述主体——儿童本位的态度,聚焦孩子成长,关注其在家庭、教育、社会等各个层面影响下自我人格的形成,秉持客观理性的旁观记录。在这种方式下,《零零后》不再是单纯记录孩子成长方式、教育方式,而是成为见证孩子成长的影像志。

一、多元的叙述视角

纪录片文本的叙事视角指的是叙述者选取特定的角度去观察、讲述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不同的叙述视角会带来不同的叙事效果。《零零后》反映的是中国教育及儿童成长等各种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片中汇聚了多种话语讨论,这得益于纪录片采用多元叙述视角进行创新表达。多元叙述视角的运用是被记录主体本身复杂性的客观要求,灵活组合使用能够展现出对同一个现实问题不同角度的理解,使表达效果达到最大化。

首先,纪录片《零零后》多采用儿童本位的内聚焦叙述视角。这不仅契合了教育题材纪录片讲述故事的方式,展现了每个孩子在某一人生阶段的成长历程,也让人物塑造更加立体、生动,增强了人物的使命感和命运感。例如,在《一一的世界》这一集中,纪录片通过“一一”十年前的影像资料和十年后的采访来回切换,体现其成长的变化。

其次,纪录片中还存在成年人(家長)视角和影片创作者的客观记录视角。同样是在《一一的世界》这一集中,纪录片还基于幼儿园园长李老师这一成人的视角,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打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该部纪录片的导演张同道也是一位教师,这一身份使其在讲述教育的故事上有着很大的优势。《零零后》全片贯穿着对孩子及其父母的采访,正是导演多年的从教经验使其对家庭、孩子成长、教育等问题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家长和孩子在被采访时能够真情流露,同时也将观众从旁观者“晋升”为聆听者。

二、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将拍摄内容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编排能够产生不同叙事效果。《零零后》虽是一部连续跟踪拍摄十年的纪录片,但它却把线性的跟踪拍摄影像素材以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排列组合:纪录片每集围绕一到两个被拍摄主体凝聚出一个主题,而后将十多年的拍摄素材进行重新排列组合,逐渐展开叙事,其条理清晰、侧重点明确、逻辑性严密。在这五集纪录片中,有探讨国内教育体制的,有述说孩子理想的,还有分析孩子性格的,有时为了让主人公的性格更加立体,纪录片中还会插叙几个具有典型性的事件,即便纪录片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进行讲述,但也不会显得混乱,反而使主题更加清晰。

例如在《爱的方程式》一集中,开篇先是以旁白的方式介绍了锡坤是一个爱动手发明的孩子,接着,镜头回到了六年前——锡坤上小学的时间段,这一段讲述了他的母亲是如何在他上小学时培养他的创新意识;在《一一的世界》一集中,为了表现“一一”的性格,导演在她上中学后就小时候的同一话题再次进行采访,并把两个不同时空的采访内容剪接在一起:把“一一”小时候喜欢一个人独处和长大后主动回到芭学园照顾小朋友的镜头接在一起。通过这样的影像对比,将观众带入更深层的反思中。

三、以冲突为内容的叙事方式

相对于张以庆导演的教育题材纪录片《幼儿园》切片式、片段式的记录,《零零后》的记录更具有故事性。冲突所形成的叙事张力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有效因素。《零零后》并没有完全按照孩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成长的时间顺序平铺直叙,它将记录的真实性与故事的戏剧性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和兼容。例如在《爱的方程式》中,锡坤妈妈带着儿子去参加科技特长生考试,在出租车里妈妈鼓励锡坤,而锡坤却满脸无奈;接着镜头切换到到六年前锡坤小学入学的第一天,同样的画面出现在出租车里。片中运用类似的视听手段,仿佛在进行一场时间的对话,孩子青春期成长中的内心挣扎和矛盾冲突不禁令人唏嘘,同时又留给观众对教育方式的思考。

除引入矛盾冲突之外,导演还会设置悬念进一步吸引观众,令观众不禁好奇:在十年的光阴中,孩子们经历哪些变化?其变化源于什么?例如在《一一的世界》这集中,“一一”回到了幼儿园,实现了她一直想为幼儿园尽一份心意的愿望。十年前,“一一”在幼儿园是一个不愿意和小朋友交流、特立独行的女孩。经过十年的成长,当“一一”再次回到幼儿园,她的性格是否有所变化?这一吊人胃口的悬念直到片尾才得以知晓。

四、结语

《零零后》是我国第一部以长达十年的时间来跟踪拍摄“00后”孩子成长的电视纪录片,也是近年来教育题材纪录片中的优秀作品。纪录片建构了一个孩子与家长的对话场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孩子心灵的窗户。在长达十年的跟踪拍摄中所撷取的人物故事、所探讨的教育问题、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关注与共鸣。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牛春颖.《零零后》:十年记录比剧本更精彩[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08-30(06);

[2]刘静.纪录片《零零后》的叙事策略解读[J].电视研究,2018(02):83-85;

[3]李华东.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主观性选择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03):131.

猜你喜欢
叙事视角叙事结构故事性
小说叙事如何充满故事性
探究故事性儿歌对学龄前儿童身心成长的促进作用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