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学旅行是实践性的综合活动课程,博物馆作为研学旅行基地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研学旅行中重要的校外课堂。博物馆的自身特点不同,造就了研学方式的不同,博物馆的研学课程直接影响着研学效果。文章从研学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入手,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为例,探究博物馆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的方式方法。从中发现博物馆研学实践课程的优劣与馆校合作的密切程度有关,只有馆校双方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做好线下课程的科学开发和线上课程的资源共享,才能真正实现研学活动的有序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实践空间。
关键词:研学实践课程;博物馆;资源共享
201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①,率先公布的204个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就有51个博物馆(科技馆、科学中心、自然博物馆、陈列馆),还包括具有博物馆、科技馆性质的36个纪念馆、4个科普中心及5个儿童活动中心,加上一些文化景区、历史故居、科普基地中包含的各类场馆,博物馆在首批研学基地中的数量远超过总数的一半。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出,博物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是一类重要的研学旅行基地,研学课程的开展也让博物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1 博物馆研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研学旅行主要是以学校青少年为主体,让学生们在旅行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收获知识,并提高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博物馆青少年研学更是一种结合“游”与“学”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以求在“游”的过程中达到“学”的目的。
1.1 博物馆成为研学旅行中重要的校外课堂
如今,很多学校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研学活动,博物馆成为研学活动的主阵地,通过结合相关科目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研发,大部分学校都会利用寒暑假时间由老师带队进行研学活动,如北京中學就会在寒暑假来临之前,策划历史类研学活动内容,主动对接相关历史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河北廊坊市第六中学学生在中国文字博物馆进行传统印刷工艺的非遗研学,以此来进行综合科目的实践学习。这些博物馆都承担了研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学校重要的校外课堂之一。
1.2 博物馆类型决定研学内容
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研学内容也有不同,博物馆通常分为历史文物类、艺术类和自然科技类,历史文物类博物馆由于藏品具有历史时代意义,因此可以开展和历史文化相关的研学课程,艺术类的博物馆如美术馆等,可以开展美育方面的研学课程,自然科技类的博物馆由于其科技性极强,可为学生提供自然科技方面的研学课程。总之,不同类型的博物馆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为学校开展研学课程内容提供了重要参考。
1.3 博物馆研学效果差异显著
博物馆研学效果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学校对研学课程的认识程度,经过调研发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由于较早地接触了研学这个概念,这些地方博物馆大力开发研学课程,同时馆校合作也比较成体系,所以研学效果显著。而一些二、三线城市,由于关注学习成绩,不太注重实践拓展,所以研学活动的开展相对困难,同时二、三线城市的博物馆没有太多成体系的研学课程,仍需加强开发力度,多向一线城市和大博物馆学习策划经验,加大与学校间的合作交流。
1.4 馆校双方需加强研学课程的合作开发
通过近年来的研学课程实践显示,优质综合实践的前提必须是馆校双方有着共同的目的,通过前期的磨合及后期的沟通交流,对现有的研学课程进行深化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组织参观及简单填写学习单上面,更需要馆校双方加大合作力度,共同开发并促进博物馆研学实践课程体系化的发展。
2 国家博物馆研学实践课程开发案例
北京市中小学“四个一工程”是北京市教委于2014年9月推出的一个教育活动,即要求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观一次国家博物馆,参观一次首都博物馆,参观一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加一次天安门升旗活动,以此带动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这是北京市教委推出的课外研学活动,研学过程涉及了三家博物馆,以笔者所在的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说,如何设计出满意的研学课程,让学生不虚此行,值得大家思考。下面以作者开发的《古今通宝》一课为例,探究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的方式方法。
2.1 前期调研确定课程目标
从《古今通宝》课程标题上不难看出主要是以钱币为线索开展教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钱”这个概念从小的时候就有,但是对于钱币的历史可谓知之甚少。
作者曾对6~9岁、10~12岁、12~14岁左右的学生进行课程前期调研,其中6~9岁学生关注的是钱币的形状、面值,而10~12岁的学生更多会关注到钱币的材质变化,12~14岁学生则会更多地关注钱币的历史脉络,特别是钱币与历史演变的关系。此次研学课程设计的对象恰恰是初中二年级学生,经过和校方历史老师的交流,了解到初中二年级现在刚刚学完古代史阶段,即将迈入近代史的门槛,所以以钱币作为历史发展脉络,对学生来讲可谓是全新的学习方向,学生通过对钱币的学习,理解其历史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由此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从三方面体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古钱币是历史上用作交换的媒介,是退出流通领域的历史货币。本课程通过展厅参观,让学生体会中国钱币文化所凸显的时代变迁,其具有多样性、民族性、继承性和融合性,可以把钱币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了解古代钱币史和中国古代史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中国古代钱币文化产生后便一脉相承,从最早的商代铜贝到最后的民国通宝,延续发展3000多年,源远流长未曾间断,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通过展厅的导赏,可以引导学生从钱币形制、单位、钱文和铸造工艺上探讨钱币的演变过程,并总结出其演变过程中的规律和变化。
能力与方法:首先,展厅采取引导法,教师根据学生已知的生活常识,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其次采用实物法,让学生观察真实的古代钱币,触摸感受并分析钱币形制的产生原因,体会钱币形制的设计特点。最后通过延伸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钱币除流通功能外还具有特殊功能,如纪念、收藏功能等。
2.2 打破学科的限制确定课程主线
本课程在设计之初就打破了学科的限制,课程涉及历史、政治、书法、物理等多学科应用。选取的文物有中国最早的实物货币货贝,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刀币、圜钱、楚币四种货币体系;秦统一后的标准货币体系——秦半两;汉代的记重单位钱币——五铢钱;开创了“通宝钱制”的先河——开元通宝;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钞票”的由来——宝钞与银票;材质的转变——金锭、银锭;制作工艺的转变——光绪元宝等九组钱币,以古代钱币的发展史为主线,从钱币形制、单位、钱文及铸造工艺角度,引导学生了解钱币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钱币历史和中国古代历史演变的内在联系。
2.3 依托主线丰富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托《古今通宝》课程设计主线,走进中国古代钱币展厅观察实物,分小组进行问题的探索,最后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并由博物馆老师答疑解惑。课程结束后教师提出了一个拓展主题“花钱”。让学生通过课后网上查询学习得出结论。此课程的活动时间为两课时,其中一課时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另一课时为讲解答疑探讨环节。
由此可以看出《古今通宝》一课作为半日研学课程,设计时首先应对其参与者进行调研,了解该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项目中的参与者就是初中二年级学生,教学的侧重点就在于历史更迭与钱币关系;其次和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应与不同学科老师共同探讨课程内容的适宜度,课程难度系数要与学生年龄段相符合;再次就是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学生可以学有所获。这其中即有博物馆老师的课程设计工作,也有学校教师提出的课程修改建议,所以一门优质的研学实践课程是在馆校合作的模式下产生的,未来的研学实践课程也离不开馆校的紧密合作。
3 未来馆校合作下研学实践课程开发趋势
3.1 线下课程的科学开发
博物馆研学的重中之重就是课程的开发,就目前的情况分析来看,应主动与有意向合作的校方达成合作协议,馆校双方通过前期不同科目的调研,同博物馆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深入探讨,策划研学的课程大纲,对展品进行选择,不断探索研学系统化的延伸,进而深化研学内容。例如针对不同的年级开展进阶性的研学内容,使学生学习有连贯性。形式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如撰写《研学日记》《研学发现》等新形式,让学生打破原有学习模式,同时加大实践体验环节,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2 线上课程的资源共享
研学实践课程由于受众面小,影响范围受限,为了扩大受众人群,课程不能仅局限于线下的研学活动,还应提供相应的线上课程,可以根据相关展览进行线上课程的制作,增加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打破学校类形式的教育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共享教育资源。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虚拟空间或硬件设备保存博物馆教育的相关资源,实现博物馆教育在时间、空间上的延伸。
4 结论
在研学旅行的背景下,开发出优质的研学实践课程是基础,它需要博物馆和学校共同参与其中,强强联手,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通过对博物馆展品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引申,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由此对各种古老文明和智慧产生敬畏之心、自豪之感,从而实现在研学课程中增长学生学识和探索欲望的目的,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正确的世界观,实现教育价值。
【作者简介】牛志华(1983—),女,汉族,硕士,就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公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