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广东梅州。我这样说,未免会让父亲不高兴。父亲是四川中江人氏,母亲是正宗梅州客家人,然而按照中国传统,我必然是随父亲的,应该算四川人才对。但我出生在梅州,长在梅州,说一口地道客家话,四川话却是一句也说不准,久而久之,在各种文件上填籍贯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梅州。
小时候对家乡的感觉,没有大爱也没有大不爱,现在想来,竟是类似于一种漠然。或许终究觉得自己还是有异于梅州本地人,所以并不能真正、完全地融入梅城的大街小巷、家长里短,融入它的历史文化下的风土人情。小时候的心,也是随着一天天增长的知识、一日日开阔的视野,随着去外面看看精彩世界的渴望早早地飞到了天涯海角。后来在外求学、工作,偶尔回忆起家乡,竟也是朦朦胧胧的,颇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只有在和家人相聚聊天的时候,才会点点滴滴地在童年记忆里拾起起关于家乡的零星印象。
比如那夏日雨后,碧净如洗的天空中挂着的那弯绚丽的彩虹;吃过夜饭,和小伙伴们在长满绿草的空地上,仰望千变万化的火烧云;在松软的土里挖了蚯蚓,用细线绑在细竹竿上,到池塘边钓呆头呆脑的小虾;放学路上,经过农家寂静的小院,忍不住进去趴在那大井沿边探头探脑往深井里张望;放假时,爬上高高的广玉兰树,去摘那一朵朵鹅黄的、长圆的暗香涌动的小花苞;还有夏日校园里,让我们总也玩不厌的从高高大树上垂下来的滑溜溜、凉悠悠的竹筒大爬竿……这时的家乡,也只是童年记忆的背景,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对于家乡的美食,我的印象并不深刻。小时候物资比较匮乏,记得好长时间都是吃定量粮的。每人每月多少斤大米规定好了,多一两都不能够。记得有几次父亲不在家,母亲领着我和哥哥去粮店买米。粮店的工作人员气定神闲地给我们称完大米就在我们的粮本上“啪”地盖个小戳,然后继续气定神闲地给我们称同样定量的面粉、面条、米粉,这些当时是属于杂粮了。那时能有这些让我们吃饱就算好的,并没有机会出去下馆子打牙祭。好在父亲对天府美食耳濡目染,就教母亲变着花样做各种“杂粮”美食:龙抄手、赖汤圆、摊红薯饼、烙葱花发面大饼、下辣油担担面。单调的日子有了不单调的伙食,自然也就有滋有味起来。
对于家乡风味的本地菜,我是离开梅城后才从别人的谈话、满街的客家菜馆中慢慢熟悉起来的。最有名的几样,不外乎是蒸萝卜丸、酿豆腐、盐焗鸡、炒米酵粄。近10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常常要回到梅城,渐渐地就会时不时想念回去才能吃到的家乡菜。一次公司的小妹被派到梅州出差,回来给我捎了一包盐焗鸡翅和鸡爪,她满脸回味地跟我说:“你们那里的腌面真好吃,我每天早上都要去吃一碗呢!”腌面?我竟是头一回听说,又不好跟小妹打听细节,只好说爱吃还有机会,下次还要出差呢。心里,却已经惦记上了这种美味小吃。
下一次回到梅城,第一个早上我就迫不及待地前去品尝。找了一个干净小铺坐下,老板过来拉了几句家常,然后问我要什么汤。我不想露出没有吃过的窘态,就问今天有什么汤。“每天都一样啊:鱼丸汤、猪肉丸汤、牛肉汤、三及第、五及第……”我点了三及第,也不好意思多问,就静静地坐在那里等着了。
煮汤下面的大锅就在不远的对面。只见老板利索地切了一小块瘦肉、一小块猪肝、一小块腰花,麻利地下到煮开的汤锅里汆了一汆,再洒上葱花。“爱食香菜么?”“爱咯~”老板听言抓了一大把香菜末撒进汤里,少顷就盛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三及第汤放到了我桌上。只见碗里肉嫩汤浓,淡淡的肉香裹着葱花和香菜的异香扑鼻而来。我用调羹舀了一小勺汤啜了一口,清甜、鲜香的浓汤暖暖地流进了清晨嗷嗷待哺的胃里,挑了一小勺肉入口,嫩滑的是瘦肉,香脆的是腰花,甘涩的是猪肝,每一种食材都最大限度地散发出自己独特的美味,连不爱吃腰花和猪肝的人也抵挡不了这种美好的诱惑……
正在醉心品尝靓汤,忽然觉得不对劲,咦,面呢?腌面,腌面,我是来吃面的呀!老板仿佛看出了我的疑惑,心有灵犀地说:“面马上就来了啊。”旋即熟练地从大锅里起开漏勺,把漏勺里的面倒入一个盛了调料的大碗里,拿起筷子拌了几拌,端到我面前。这时,我才近距离地看清了让我心心念念的腌面。原来腌面是干拌面,汤是另煮搭配的。
面条是南方的碱面,比北方的面稍细,滑溜筋道,颜色金黄,面里错落有致地洒满了葱花。我挑起一筷子吃进嘴里,就一个字“香”!然而入口的香并非只有一种,细细品味了一下,有猪油煎蒜蓉的清香,特制鱼露的鲜香,还有芝麻酱的甜香。看似品相平常的一碗简单的面,却让我吃出了百转千回、醇厚缠绵的味道!昔有绕梁三日形容音乐之美,现在我只能用齿颊留香来表达吃过腌面后的美妙感受了。老板似乎看出我并非深諳腌面精髓的本地食客,就一边蹲在旁边洗菜一边和我闲聊。知道我久别梅城而且小时候并没有吃过腌面,就仔仔细细地讲起了腌面的点点滴滴。“腌面不光是我们梅州人的家常早餐,而且很多外地人也喜欢吃。你们在深圳也可以找到很多客家腌面店。不过呀,还是回来吃地道一些啦。你刚才喝了三及第汤,还有一种五及第汤是多加了猪心和粉肠的,下次来尝尝吧。”
一边和老板闲聊,我一边上网查了查腌面的资料,这才发现这碗小小的腌面竟是大有门道。它是我们客家人经过几次大迁徙后带到南方的中原饮食,汲取了南北面食精华的智慧结晶,是梅城很特别的地方小吃。很多在外工作的客家人都常常怀念家乡腌面的味道,即便远在世界各地的客籍人,也挡不住腌面情结勾起的乡情呢。
出了腌面小铺,我不禁思绪万千。家乡啊家乡,原来我一直是这么的不了解你。光是这一碗小小的腌面就有这么深的内涵,更何况其他呢?从现在起我要重新认识你,我要细细感受你每一条大街小巷的古老,我要细细聆听你街头巷尾包罗万象的乡谈,我要细细品尝你散落在每个角落年代久远而独特的风味,我要细细体味你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要真真正正地投进你的怀抱!
(深圳市伟和田实业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刘漪(1972—),女,四川中江人,本科,研究方向:文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