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影,李伟,郑金阁
脑性瘫痪主要发病部位为脑,累及四肢,多伴有姿势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目前,本病治疗以康复疗法为主,如感觉统合训练,通过组合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在脑性瘫痪患儿治疗中凸显巨大优势[1]。另外,头部低频电刺激是临床常用物理治疗手段,其生物学效应较为广泛,能对脑性瘫痪患儿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起到一定治疗作用[2]。但两者多单一用于脑性瘫痪患儿,关于两者联合治疗脑性瘫痪研究较少,故本资料将感觉统合训练和头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用于49例脑性瘫痪患儿,旨在为临床确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脑性瘫痪患儿,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49例。实验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3~5(4.01±0.33)岁;病程6~32(19.01±5.33)个月;疾病分型:14例混合型,24例痉挛型,11例手足徐动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6(4.24±0.18)岁;病程5~33(19.54±4.89)个月;疾病分型:13例混合型,22例痉挛型,13例手足徐动型。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脑性瘫痪诊断标准[3];年龄3~6岁;患儿家属知情并签订同意书;(2)排除标准:癫痫者;听力障碍者;严重器质性病变者;神经肌肉疾病者;未完成研究者;近1个月内参与类似试验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30~40分钟/次,1次/天,5次/周,具体步骤如下:借助中国民族乐曲/世界名曲节奏,训练脑性瘫痪患儿听觉;通过游泳、玩沙土/黏土、大笼球压身等项目训练患儿触觉;组织亲子互动游戏、春游、秋游等集体活动,培养患儿合作精神,促进其人际交往;借助跳床、平衡木、滑板、袋鼠跳训练患儿前庭平衡功能;叮嘱家属陪伴、鼓励脑性瘫痪患儿,使其逐渐养成自己动手、动脑能力;康复训练期间,需配合营养神经细胞药物、按摩、针灸、高压氧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头部低频电刺激,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选用长沙海凭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ST-B(I)型脑循环功能治疗仪,于两侧耳后乳突处放置刺激电极并固定,模式为4,强度为50%~60%,频率为181 Hz,比率为2.0,1次/天,15分钟/次,1个疗程为2周,间隔1周进入下1疗程。干预3个月后对效果进行评估。
1.4 观察指标 (1)2组智能发育。选用Gesell量表[4]从个人-社交、语言、大运动等方面判定,得分越高智能发育越好。(2)2组独立性。选用儿童功能独立检查量表(WeeFIM)评估,分值越高独立性越强。(3)2组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前动脉(ACA)平均血流速度。检测方法:安静入睡状态下,选用深圳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CBS-IIX2PC型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探头频率为3.0~4.0 MHz。
2.1 2组患者Gesell评分比较 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个人-社交、语言、大运动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实验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Gesell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WeeFIM评分比较 2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WeeFIM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WeeFIM评分分)
2.3 2组患者脑血流速度比较 2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MCA、ACA平均血流速度较干预前增加,且实验组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脑血流速度比较
脑性瘫痪致病因素复杂,一般认为与父母吸毒、吸烟酗酒、妊娠期高血压、先兆流产、前置胎盘等因素有关,由此可见,妊娠期间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尤为重要,否则会导致胎儿出现一系列疾病。本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药物治疗、电刺激治疗、感觉统合训练,但药物治疗疗效有限,加之治疗时间漫长,费用昂贵,限制其临床应用[5-6]。
神经系统发育是智能发育基础,而感觉统合是大脑高级智能活动基础,临床采取感觉统合训练,可促进脑性瘫痪患儿神经系统发育,提高智能水平,加以脑性瘫痪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大脑可塑性强,给予感觉统合训练,可强化神经系统之间联系,增强患儿大脑功能,促进智能发育[7-8]。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尝试采用低频电刺激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治疗,结果发现,其能有效控制患儿运动功能,发挥治疗作用[9]。这可能是由于低频电刺激能保护神经组织结构,改善神经传导,减轻脑损伤,延缓病情进展,减轻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等症状[10]。鉴于上述分析,本资料尝试将低频电刺激和感觉统合训练联合用于49例脑性瘫痪患儿,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大运动、个人-社交、语言评分及Wee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可见低频电刺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提高脑性瘫痪患儿智能发育及独立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探究原因发现,感觉统合训练通过听音乐、袋鼠跳、跳床、玩沙土、亲子互动游戏等项目,刺激脑性瘫痪患儿视觉、听觉、触觉等综合发展,加以上述训练方式趣味性强,患儿主动参与积极性高,效果改善更为显著[11-12];低频电刺激通过电刺激仪器进行治疗,可调节肌肉兴奋性,促使肌肉舒张、收缩,对脑性瘫痪患儿身体发育具有促进作用[13]。本资料数据还显示,干预后3个月2组MCA、ACA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干预前,说明2种干预方案在改善脑部血流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同时实验组MCA、ACA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探究原因发现,低频电刺激能增加包含脊髓在内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血流,并在刺激期间维持较高水平,利于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促使脑性瘫痪患儿早日康复[14]。
综上所述,头部低频电刺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用于脑性瘫痪患儿,有助于改善脑血流状态,促进智能发育,提高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