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应及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分析

2020-04-24 06:40王月华任保国吴玲敏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冰雪区域融合

王月华 任保国 吴玲敏 苏 刚

(1.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2.滨州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滨州 2500033;3.湖南工程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 湘潭 411004)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使我国成为第一个实现奥运“全满贯”(先后举办奥运会、残奥会、青奥会、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国家[1]。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功承办既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庄重承诺,又是我国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重要举措,可以快速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冰雪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补齐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短板,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近几年来,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需求、北京冬奥会筹办效应和国家提出大力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实施的带动下,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效应影响不断扩大,我国的冰雪旅游产业已不限于自然基础较好的北方地区的京津冀、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沈阳)和西部地区的新疆。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的冰雪旅游产业方面,包括冰雪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冰雪旅游接待人数、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效应释放红利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协同联动,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和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2]目标实现的开局之年,基于新中国体育初心和使命创新发展理念,分析了北京冬奥会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效应,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需求下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应的分析

1.1 冰雪旅游接待人口数量明显提升

冰雪旅游接待数量是体现北京冬奥会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应的一个重要指标,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效应内外动力源的协同推动下,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接待数量明显提升。根据《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在冰雪运动东进区(包括华东地区的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2011年冰雪旅游接待量为110万,2017年达到了240万,翻了2.18倍。在2002-2017年间,东进区接待人数以年环比(0.2、0.128、0.129、0.134、0.141104、0.139785、0.1320750.141104)速度持续稳定增长。仅浙江省的绍兴乔波、杭州大明山、安吉江南天池三家滑雪场馆接纳的滑雪者就近50万人次[3]。南展区(包括华中的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以及华南地区的广西、广东)2011年冰雪旅游接待人数为28万,2017年这一数值达到了164万,翻了5.86倍。在2002-2017年间,南展区在接待人数上以27-29%的年环比持续、高速增长,如湖南省的大围山滑雪场,近几年接待游客连年大幅度增加,分别突破4万、6万人次,2016年达到8万人次以上。仅2017年春节黄金周大围山滑雪场景区就接待游客5000人,实现门票收入130万元。华南地区也从2011年的不到1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9万人,增长了14倍。西扩区(包括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2011年冰雪旅游接待人数为13万,2017年这一数值达到了128万,翻了9.7倍。在2011-2017年该区在接待人数年环比增长为(0.28、0.34、0.67、0.36、0.38、0.380282、0.306122)[3]。仅2017-2018年春节黄金周成都九顶山太子岭滑雪场、贵州六盘水玉舍雪山滑雪场和凉都梅花山滑雪场就接待近30万人。可见,西南地区已成为大众滑雪运动爱好者参与冰雪旅游的目的地之一。近年来,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效应的影响下,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各级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为契机,用新思想定向领航,从新思想中寻策问路,努力创新实践,通过举办冬季项目品牌赛事活动,如冰雪文化节、冰雪旅游节、冰雪嘉年华、冰雪马拉松、赏冰乐雪季等,推广雪地拔河、滑雪橇、雪地足球、冰上龙舟、冰上自行车等冰雪娱乐项目。推广旱地冰球、旱地冰壶等项目,弘扬大众冰雪旅游文化,为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2 冰雪旅游生态化发展显著

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指导下,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生态化发展效应来看,很多地方政府纷纷把冰雪旅游产业作为重点规划对象,给予特殊政策优惠以及资金支持,注重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美化环境,完善交通网,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新疆冰雪旅游生态化发展效应得到全面释放,在阿尔泰山、天山山脉、新疆克拉玛依等多个地区,通过冰雪旅游+生态化发展模式,引领冰雪旅游 “绿色”、“环保”、“低碳”等生态理念逐渐贯穿于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东进南展西扩”区域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冰雪旅游生态化发展的新思路,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打造出一流精品冰雪旅游生态景区,涌现了一批特色冰雪体育旅游小镇。如山东威海那香海冰雪运动康养小镇、武汉奥山国际冰雪运动旅游小镇、福建莆田冰雪小镇体育休闲4A景区旅游项目和新疆阿勒泰世界冰雪小镇等。这些特色冰雪旅游小镇不仅给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生态效应发展带来助力,也为冰雪运动深度融合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和扩大冰雪运动项目人口,促进冰雪运动旅游消费和冰雪运动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东进南展西扩”区域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冰雪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创新理念的先行者。

1.3 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效应正在凸现

冰雪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功能性多,不仅具有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的经济价值、投资价值、消费价值、休闲价值,而且还有政治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4]。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推进,尤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的影响下,以及“冰雪旅游+”逐渐进入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期,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的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效应凸显。1)南展区。华中、华南地区冰雪旅游产业借助自然风景名胜区,规划和建造了大型滑雪场,充分展现了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的潜力和广阔前景。其冰雪场馆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作为一种业态,在提升整个商场的档次和品牌、提高商场的人气、吸引客流和提高场馆的租金等方面效果良好,并已成为部分场馆品牌的首选。如湖北神农架滑雪场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效应和地方政策与市场需求的激励下,已成为集户外滑雪、观光游览、休息度假、户外探险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胜地;海南三亚首个大型冰雪体育场馆,将为三亚市民游客提供冰球、花样滑冰、冰上杂技等各种冰雪运动培训、比赛以及餐饮、文创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促进三亚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2)西扩区。西南和西北等诸多地区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共建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生态圈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打造冰雪旅游产业+体育运动+赛事运营的创新方式,为区域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引领冰雪旅游产业新发展提供了活力和动力。山西省根据偏关县老牛湾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的特点,不仅精心策划了2017年偏关县冰上马拉松赛事,而且还配套推出了20余种冰上娱乐和产品,促进了冰雪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新疆利用冰雪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了“丝绸之路”冰雪旅游产业经济带核心区的优势,使西部地区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际华园室内滑雪馆的建成及2018年冰壶中国公开赛的成功举办,重庆见证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效应带动广大群众感受冰壶魅力,参与冰壶运动及促进相关产业融合的可行性。3)东进区。上海和浙江是冰雪运动“东进”的领头羊。特色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冰雪赛事品牌的培养是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关键。上海市依托国家大都市区域优势,培育冰雪体育品牌赛事,打造国内乃至国际品牌冰雪体育赛事,加快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从2012-2018年,上海市先后承办了短道速滑世锦赛、花样滑冰世锦赛等国际最高级别的A级赛事。以冰雪賽事为牵引,推动冰雪旅游产业与房地产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上海新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的引擎。浙江以绍兴乔波滑雪场、杭州大明山滑雪场、安吉江南天池滑雪场为引领,充分利用滑雪场的资源优势,以“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雪地足球、冰雪汽车拉力赛等打造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国内外赛事品牌,促进了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1.4 核心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冰雪运动产业链,带动了冰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图1 我国冰雪运动产业链构成要素

冰雪运动产业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冰雪旅游、冰雪体育产品、冰雪文化传媒等多个组成部分,其打造冰雪旅游产业作为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交叉融合而衍生出的具有冰雪旅游产业资源和旅游产业特点的新兴体育旅游产业的创新产品,正在逐步成为继生态体育旅游产业之后的现代体育旅游产业的一个新亮点,成为推动区域白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5]。目前,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在北方地区的京津冀、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沈阳)和新疆的核心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冰雪运动产业链。冰雪旅游产业飞速发展,冰雪培训需求和运动参与旺盛,冰雪场馆建设和运营市场化程度较高,竞赛表演活动丰富多彩,冰雪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增长空间较大(见图1)。

2 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应的提升路径

2.1 借2022年北京冬奥会契机,加快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自身升级

2.1.1 加快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冰雪旅游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休闲健身方式已成为居民生活消费的新热点,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全面展开的背景和“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产业旅游已经从传统“小而散,缺乏规模和龙头项目”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类型[6]。但由于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从当前冰雪旅游景区周边的度假酒店、康乐设施、大型楼盘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到,数量极少,建设松散,与华北和东北地区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冰雪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健康、养老、农业、水利、林业、通用航空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特征显著,其深度融合后的“1+1>2”效应和“溢出效应”也将成为推动体育产业价值增长的巨大空间。所以延伸冰雪旅游产业链条,形成冰雪旅游产业特色集群,把促进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形成冰雪旅游产业经济强市场作为总体目标,加速我国冰雪旅游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完善链条,重点促进冰雪旅游产业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见图2)。

图2 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的类型

冰雪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深度融合包括冰雪旅游产业的核心层(冰雪运动竞赛表演、冰雪运动参与、冰雪运动技能培训、冰雪运动器材装配等),冰雪旅游产业的相关层(以“冰雪体育”为主题的冰雪生态旅游、节庆活动以及文娱表演等冰雪休闲类)和冰雪旅游产业基础层(为冰雪旅游产业核心层和相关层吸引消费人群提供服务性产品的产业门类)深度融合。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奥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申办并举办冬奥会是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因此,加快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溢出效应”,促进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并形成冰雪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动能转换的红利,通过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合作,构建冰雪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内生动力,推进冰雪旅游产业新旧能转化,创造新动能,强化新动能,将显著提升冰雪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深度融合价值增长的空间。

2.1.2 建立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的政策激励机制

各级政府和冰雪旅游企业应理念转变先行,立足长远,从政策激励机制加强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冰雪旅游产业升级,推动冰雪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搞好政策顶层设计,深入研究冰雪旅游产业升级投资环境,加快冰雪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合作与开发,提升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的有效性,以创新政策激励机制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的创新发展。以有效的安全管理保障政策激励机制,从政策导向、资金投入、重点建设工程等方面优化“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升级,推动冰雪旅游产业自身升级,创新发展服务品质。构建创新的政策体系,促进“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自身升级,推动冰雪旅游产业自身升级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推动区域间冰雪旅游产业多层次合作政策激励机制,引导与支持冰雪旅游接待行业进行资源整合和升级,以多样的服务型创新人才,确保“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升级,形成冰雪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活力。以治理政策激励机制,从冰雪旅游产业升级需求、困境和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创新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升级新模式,推动冰雪旅游产业自身升级治理体系新秩序,发挥不同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的功能,创新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的专业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的新格局。

2.1.3 充分发挥体育企业的作用,引导投资进入冰雪旅游服务相关行业,加快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升级

资金是支撑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要素。如“东进”区域的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推动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了我国冰雪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提升至最新高度,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实施的典范。“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冰雪旅游产业升级,“东进”区域普及推广了冰雪运动的不同项目,形成了研发、生产及销售冰雪运动器材的服务体系,迎来了对冬季冰雪运动场馆的管理、设计、建设和维护等市场发展的良好契机。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不仅具有体育产业开发的优势,而且也是迄今为止奥运史上最大的器材供应商,连续服务了四届奥运会,两届青奥会,三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千余次[7]。借助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契机,积极响应“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国家战略,已经成功开发出领先国际标准的智慧冰雪模拟训练系统,为打造全新一站式冰雪运动开创先机,其系统涵盖“滑雪模拟器、模拟冰场、冰壶训练场、互动教学一体机”四大板块,同时增设多维培训课程系统及国际权威认证体系[7]。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期间,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还将深入发挥科技创新的潜能,充分利用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研发国际大品牌的各种资源优势,加快设计冰雪场地装备和冰雪运动装备等冰雪产业的民族品牌,引领“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与不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冰雪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1.4 构建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升级保障机制

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在推动冰雪旅游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的条件下,构建冰雪旅游产业快速升级的保障机制,以综合性政策设计,提升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的吸引力,创新与冰雪运动融为一体的冰雪旅游产业模式,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民间组织和个体层面,多主体构建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的保障机制,实现从部门到政府主导的治理主体多元化,加快“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升级,从实现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的发展目标,到内生增长机制的实现,明确各级政府、文化和旅游部门、体育管理部门加快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明确冰雪旅游产业在升级中的定位,实现“官、产、学、研”共同深入研究北京冬奥会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升级,推动冰雪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作为“南展西扩东进”核心区的哈尔滨市正在深耕细作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市场,推动实现冰雪旅游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创新的新局面(见图2)。

冰雪旅游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休闲健身方式已成为居民生活消费的新热点,以冰雪体育赛事、冰雪运动体验、冰雪户外休闲、冰雪旅游度假区等为代表的冰雪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8-9]。近年来,哈尔滨市通过三种创新发展模式增强了区域冰雪产业升级的有效性。一是形成了“旅游+冰雪运动+工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加速冰雪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滑雪运动场设施装备制造、冰雪运动服装设备、冰雪机械设备等生产、设计研发能力;强化冰雪装备设计研发能力,创建冰雪装备研究和设计机构,全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的冰雪装备产品,发展冰雪、休闲、登山、露营、探险等各类个人高端冰雪装备用品;促进冰雪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化发展,整合冰雪旅游产业装备企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冰雪旅游产业装备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冰雪旅游产业装备制造企业的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建立哈尔滨冰雪运动装备制造集团公司。二是通过“冰雪运动+旅游+文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开发冰雪旅游产业文化创新产品。以冰雪旅游资源为载体,以哈尔滨市地方特色冰雪旅游产业文化为内涵,开发冰上芭蕾、冰雪艺术、冰雪实景剧目等文化演艺产品,在松花江畔打造一台大型冰雪文化实景剧目,开发一批冰雪景区驻场型文化演艺剧目;为促进东北冰雪旅游产业文化的快速传承与发展,专门设立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全力打造我国第一个冰雪旅游产业文化创意基地。三是形成了“冰雪产业+旅游+教育培训”的深度融合创新模式,全面培养不同层面的冰雪运动相关人才。依托哈尔滨体育学院的冰雪运动师资力量,成立冰雪运动专业培训机构,聘请国际知名教授和专家讲学授课,专门培养冰雪旅游产业管理人才、冰雪运动与表演人才、冰雪运动人才、滑雪场建设与经营管理类人才,开展冰雪旅游产业教育培训,打造全国冰雪旅游产业培训基地;推广并普及冰雪运动与冰雪旅游深度融合新产品,依托哈尔滨市众多的滑雪场、滑冰场,针对大众参与冰雪旅游开设初、中、高等不同等级的滑雪、滑冰培训课程,在中小学开设滑雪课,普及滑雪知识,掌握滑雪技能,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把冰雪旅游产业自身升级作为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容加以推广,实现了冰雪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价值。

图3 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示意图

2.2 创新冰雪旅游文化产业链的综合价值,科学规划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布局,促进“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

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关联性强、功能性多,冰雪旅游文化产业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投资价值、消费价值、休闲价值,而且还有政治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谐价值和生态价值[10]。依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在举办过冬奥会的国家中,国民体育旅游产业消费活动中25%的费用来自于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可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不言自明[11]。目前,我国南方以冰雪旅游文化产业为鲜明代表的冰雪旅游产业,无论其占体育旅游产业的比例还是旅游产业的比例,现在看起来都偏小。原因是缺乏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布局科学规划,尤其是顶层设计理念匮乏,造成对冰雪旅游文化产业资源开发力度小,冰雪旅游文化产业不同于其它旅游文化产业,也不同于单纯的冰雪旅游活动,冰雪旅游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形态是属于一种新兴的冰雪旅游产业消费市场。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则能使冰雪旅游所能带给人的享受和体验最大化,冰雪旅游文化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是可以相互包容和促进的同一主体。冰雪旅游文化产业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冰雪旅游生态文化产业外在价值的具体体现。如我国的西北、西南等地区也具有得天独厚的冰雪地缘旅游文化产业资源优势,丰富的冰雪旅游文化产业资源历经20多年的精心运作,已发展成为集冰雪艺术、冰雪经贸、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娱乐为一体的冰雪旅游文化产业链,成为名扬中外的世界知名品牌[12]。为了让更多群众参与到冰雪运动中,实现3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发展目标,应尽快在西北、西南等冰雪运动旅游普及不足的地区承办国内外冰雪体育赛事,为更多群众参加冰雪旅游提供参加条件,逐步形成滑雪、滑冰、雪雕、冰雕、雪地足球、雪地摩托、狗拉雪橇、冰车等极具特色的多种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的产品。

随着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特色产品开发能力的增强和冰雪旅游文化产业资源内涵的上升,冰雪旅游文化产品与生态文化融合的个性化特征将得以增强,冰雪旅游文化产业与生态文化的渗透还在持续发展,形成生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绿色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循环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和低碳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式的趋势将逐渐完善。目前,尽管我国缺少对冰雪运动 “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大规模的数据统计,但一些相关研究表明:了解“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异地风情和习俗,体验冰雪旅游文化产业与生态文化融合属性特征,增长生态冰雪旅游文化知识是提升我国居民国内冰雪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动机。

2.3 拓宽“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的融资渠道

2.3.1 运用PPP模式推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的快速发展

PPP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一种合作经营关系 , 它建立在双方各自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适当的资源分配、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最好地满足事先清晰界定的公共需求[13]。如在我国冰雪旅游景区项目建设,仅仅依靠国家公共政财和地方自身资金的投入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大力引入社会资本。但在现实中,社会资本要进入我国冰雪旅游景区项目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体制和融资模式的障碍。运用公私合营融资模式是实现冰雪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的一种有效途径[14]。在北京冬奥会的大背景下,为“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提出“支持企业通过PPP模式投入资金、建设、运营冰雪旅游项目[15]”的发展策略。但由于受目前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我国的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冰雪旅游的服务设施比较落后,冰雪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等问题依然存在。冰雪旅游是一个由多主体冰雪旅游企业、多层次、多目标通过流、链、域、场实现关联的多中心冰雪旅游结构体。多中心是实现“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可实现“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包容性发展、差别化崛起、共同崛起等多重目标,有利于加强“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的总体协调发展。运用PPP模式推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的多中心空间整合是实现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区域冰雪旅游多中心互动、互促、互利的区域发展新思路,也是化解冰雪旅游发展的资金短缺,实现“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发展凝聚合力的形成和激活活力的重要途径。

2.3.2 筹措“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投资基金

冰雪旅游企业规模小、无资产抵押、资金需求量小、频率高已经成为“南展西扩东进” 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中成千上万冰雪旅游产业中小从业者被银行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而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往往会陷入资金困局,制约冰雪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根据国家或地方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主要用于冰雪旅游产业宣传促销、行业规划发展研究、冰雪旅游产业开发项目补助等支出,同时也有少部分用于弥补冰雪旅游产业经费的不足。山东省冰雪旅游资源优质富集,冰雪旅游产业市场巨大,高端策划、高投入、高端管理的冰雪旅游项目会受到企业的青睐。2017年11月10日,山东省设立冰雪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十大冰雪旅游产业项目建设的发展,推动山东冰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省为了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发起成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为冰雪旅游产业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冰雪旅游产业,从而促进全省冰雪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冰雪旅游产业资源整合,为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作出贡献。因此,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中,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设立冰雪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倡导不同金融机构在经营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对重点冰雪旅游项目建设给予融资授信支持,加大对小微冰雪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旅游企业享受中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为冰雪旅游产业从业者提供更多创新的金融模式,助力其快速发展是实现“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2.3.3 构建“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资本市场与冰雪旅游中小企业互存共生机制

冰雪旅游中小企业离开冰雪旅游产业资本市场的扶持,很难生存,更不会快速成长。冰雪旅游产业资本市场脱离了以冰雪旅游中小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基本不能获得预期的投资效益,更不能形成服务冰雪旅游经济的快速运作的产业市场。要加快“南展西扩”区域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冰雪旅游产业资本市场与冰雪旅游中小企业间互存共生、良性互动的机制。第一,冰雪旅游产业资本市场既是冰雪旅游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又在完善中小企业治理,开拓冰雪旅游产业市场,提高冰雪旅游产业研发能力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伴随冰雪旅游产业资本市场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冰雪旅游中小企业对冰雪旅游产业资本市场改善自身业绩功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势必成为实现“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金融创新的一个着力点。第二,关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项目源资金的培育。如果缺少科技金融创新含量的冰雪旅游项目源,冰雪旅游产业资本市场就会缺少有投融资价值的中小企业。因此,要充分发挥国家财政资金在冰雪旅游项目源培育中创新杠杆的功能,通过政府参股冰雪旅游项目源孵化引导,强化冰雪旅游产业资本市场流向对股权投融资项目源的培育。在确保国家财政资金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投入的利润分配,保证其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冰雪旅游产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互存共生、良性互动的体制。由此,推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 结束语

借助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良好契机,加快冰雪运动城市地标建设及冰雪场馆设施建设,营造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氛围,创新发展冰雪运动自主品牌,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加强校园冰雪文化建设,鼓励不同类别的学校将冰雪运动项目纳入体育课堂中,并使冰雪项目尽可能地旱地化,形成校内外俱乐部的联合培养模式,加快构建青少年参与的冰雪项目竞赛体系,引导广大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爱好和参与,是实现“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机遇期,基于新中国体育初心和使命创新发展理念,以全新视角诠释“南展西扩东进”区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效应,以改革创新思路提出其实现的新路径。通过加快“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科学规划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布局,创新冰雪旅游文化产业链的综合价值;拓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区冰雪旅游产业的融资渠道。找准“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发展的效应发力点,加快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效应的全面释放,为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实施,为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早日实现提供服务。

猜你喜欢
冰雪区域融合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分割区域
《融合》
擦桌子
破次元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区域发展篇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