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治国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尹恒教授和中山大学李世刚教授做的一个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平均还有160%的改善空间。这虽然是一个学术性的研究,但是与我们在微观层面的观察是一致的。简单地说,就是不增加固定资产投入的情况下,通过管理提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制造效率,从人均产值、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比、设备与产能利用率等这些制造效率方面,中国制造业的效率、产出总体上还可以提升1.6倍!
总而言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还是比较粗放的,其他行业也是如此,我们与真正的一流企业,还有巨大的差异。这是问题,当然也是机会,但是机会只属于真正意识到并且采取行动的企业。
从这个具体事实展开来讲,我们这些年来有许多的管理故事、管理理论、标杆方法,从学习的层面,我们对管理的重视程度无疑是很大的,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却并未有效地改善经营管理,让我们的管理动作变得更加有效。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到处都在讲战略规划、商业模式、管理方法,也认识到了组织能力的重要性,讲不要管理而要赋能、讲建立学习型组织,与之有关的书、课程、培训也非常多,但是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建设好组织能力呢?
我们在各种标杆中,到底学到了什么呢?我们在管理的理解上好像有了很大的进步、懂得了很多新名词、掌握了很多新概念,从我们接触到的老板、高管来看,对管理的重视确实比以前好得多。但以我们的微观感受,中国企业的组织能力并没有有效的提高,这是有数据可以说明的。
如果我们从组织效率的角度来分析,面对真实的数据,我们就得接受这个无奈的事实。而真正想在经营管理上突破的企业领导者,则可以通过这些数据与逻辑,找到着力点。
同样在IT通讯领域,华为的人均产值与中兴的人均产值是个什么样的比例关系?海底捞的翻台率是多少?我们知道,在餐饮行业,翻台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经营能力的直接体现。翻台率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增加固定投入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销售的增长,这将产生巨大的边际贡献。
我们看到李宁公司2019年的年报,它的销售增长是30%,但是它的利润却不是30%、50%的增长,而是100%的增长,为什么?同样的,我们看到另外一个公司,根据它2020年一季报的情况看,它的销售收入下滑30%,但它的利润也不是30%、50%的下滑,而是跌掉98%,为什么会这样?
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上市公司,海天味业,100多亿的销售,公司市值达几千个亿,它的经营质量非常好,现金周期是0,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它做100多亿的销售,几乎不需要运营资金,而且它还不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可想而知,它的资金周转效率有多高。
其实,这些正面的、负面的案例背后,都是经营效率在起着经营杠杆的作用,它会放大我们销售方面的影响。其实用杜邦分析法就很容易理解,评价企业经营的核心指标ROE(净资产收益率)就是由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系数构成的。为什么我说经营效率是杠杆效应,就是因为这三个要素之间是乘法关系(不是加法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对整体结果产生倍数效应。这是一个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数学题。
中国很多企业,当然既包括制造业,也包括服务业,更包括很多新兴行业,都还处于要素驱动阶段,就是靠市场机遇、人口红利、资源要素、资产投入、先发优势等在获得企业的收益。这在增量时代问题不大,但是一旦遇到环境变化、进入存量时代,挑战就会非常大。
今年的疫情,让很多企业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优秀的企业,它虽然可能也受影响、可能也有下降,但他们受影响的程度远远低于行业,甚至过后可能对他们还是利好,因为更多的实力不济的企业,退出了市场。我们将可以看到餐饮、消费品等领域,今年是一个转折点。
其实这一方面不用讲大数据,只要思考一下所在企业的情况,就能够得出一些结论。我们企业在人均销售、人均利润、库存周转率、现金周期、资产利用率、产能利用率、制造效率、人工成本率等方面的指标表现怎么样?统计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得出来。一方面看过去三五年的数据变化,另一方面与行业标杆进行比较。这些数字不会说谎,我们的真实经营情况到底怎么样,通过这些数字就可以一目了然。
我有一个在微观层面的特殊用词,叫“假品牌”“假管理”。
这里所说的“假品牌”当然不是指假冒伪劣,而是指企业自认为是品牌,但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品牌影响力、并没有掌控市场,其本质上并不具备品牌的真正门槛,只是一个“有点品质的牌子”而已。这种情况,在当今的中国企业界里,并不少见。
真正的品牌一定是具有较高市场份额的、能够引起复购的、有真正的消费粘性的,能够不断加持企业的竞争力的。更重要的是,一定会表现为有市场地位,没有市场地位的品牌很容易被消费者放弃、被竞争者替代。什么叫有市场地位?也是有标签的,不是你的品牌还可以,甚至有所领先,就叫有市场地位,还要看绝对值与相对值。是“真品牌”还是“假品牌”,不是由企业自己决定的,不是指品牌的美誉度,而是由行业的竞争决定的,最终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水平上。
这一点,我们从很多集中度并不高的行业就可以看出来。一般而言,除非行业本身有分散的特殊性,一个行业(除了某些比较特殊的细分领域)如果前五前十的市场占有率(或市场份额)合计还不到整个行业的30%、50%,就肯定充满着“假品牌”。在中国,还有不少行业甚至行业前五前十的份额,加起来还不到10%,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
在这背后,我们看到很多品牌的定价原则是成本加成法,就是我做出来用了多少成本、多少毛利、产生了多少费用,加上这一项项就成为我的出厂价、终端价,利润空间不够了,就加价。为什么要做品牌?就是满足我们经营水平不够,通过做品牌去取得所谓的品牌溢价,通过这种加价来搞定内部的成本,这样一层一层加,所以中國企业做品牌有特别多的概念、忽悠,也有许多的策划机构,搞各种新鲜的概念,各种高举高打的包装,这是极不正常的。
过去这几十年的时代机遇,给了许多企业这样打造品牌、获取利益的机会。甚至可以说,很多企业之所以大举投入做品牌,其实是为了转嫁自己高昂的管理成本。这也是为什么营销创意、定位理论、爆品战略等等大受欢迎的关键原因。
事实上,更残酷更充分的竞争一定会到来,因为一定会有更具实力的玩家来挑战这个“规矩”。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一定要低调务实、谦虚谨慎,想尽办法提升内部效率、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价格的竞争力。否则,等到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时,所谓的品牌是绝对形不成护城河的。
严格地说,如果前五前十的市场占有率(或者市场份额)不够,就是“假品牌”,因为这说明这个行业的竞争还不够充分(激烈不代表充分),这其中参与竞争的品牌的竞争力还不够,顶多也就是有点品质的牌子而已,真正有竞争力的品牌一定是经过市场洗礼的,一定是有市场份额的。其背后一个核心的经营逻辑一定是基于市场而定价的,通过市场竞争倒逼企业内部的成本、效率。
也就是说,不是简单通过概念性的品牌溢价去拉高销售净利率而获得企业收益,而是通过总资产周转、权益系数的提升,反而可以通过降价(降低销售净利率或毛利率)来获得同样稳定甚至更高的收益。因为,基于经营效率而获得的销售增长(市场份额扩大)可以加速企业的收益变化,而这种收益又可以支撑企业做更多的投入。不论是传统制造的家电业,还是高科技的IT通信业,抑或是新兴的互联网商业,其底层逻辑莫不如此。
对于互联网的烧钱大战,很多人只关注谁融的钱多,实际上还是比谁烧钱的周转更快。从经营效率的角度看,这甚至也可以解释拼多多的商业逻辑,它的顾客下订单的速度(低价引流)、形成购买决策的速度(没有购物车)、资金周转的速度(C2B)、用户扩张的速度(拼单购买优惠更大)等等,都是顶级的。可想而知,这种获取收益的方法,更有竞争力,更有门槛,也是更有长远价值的。
品牌的背后是管理。太多企业通过追求品牌的塑造,通过品牌溢价来推高或者保持价格,来应对越来越高的管理成本,结果成本越来越高、周转越来越慢、效率越来越低,或者有了品牌之后内部管理成本走高、外部怠慢客户,终有一天不堪重负而轰然倒下。我们很容易看到“城头变幻大王旗”,某个还比较知名的品牌、企业突然就不見了,就是因为品牌竞争激烈且充分,稍有不慎就跟不上趟。
到底是“真管理”还是“假管理”,并不是以内部的文件制度而判定,也不以管理者的素质判定,也不以使命愿景判定,更不以管理者是否在搞管理学习判定,而是以企业的经营结果与经营能力判定。
所谓的“假管理”,就是做了很多看上去像管理的动作,但是没有在实际当中见到效果。这个效果,一方面是指企业效益的改善,比如收入、利润、现金流这些。另一方面是指经营效率的改善,比如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人效、投入产出比、人力资本回报率等等。
在面临一个比较好的行业的机遇面前,却没有实现有效的增长,就是假管理;随着企业的发展而经营质量没有改善,就是假管理。这个背景下,管理者就是假管理者、战略规划就是假规划、挂在墙上的理念口号也通通都是假的。要么只是对员工的要求,要么是连自己一起忽悠。企业管理是数学题,不是语文题,是做题目,不是写文章。这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更是一个挑战,可以说,很多企业的墙上都是鸡血,地上都是鸡毛。
我们在很多企业都会看到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以及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些东西看上去很美,当然他们也是重要的,但是很多管理都停留在这里就没再往下了,我把他们称之为都在上语言课、做语文题。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几年前说过这样一句话,“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的失败,其实与互联网没有关系。”而马云早在2008年接受采访的时候也对记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信不信中国很多传统行业做了几十年,也不能跟稻盛、韦尔奇沟通?”也就是说,有些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没有进步,当新的商业模式出现、新的市场变化加剧,他们就干不下去了,互联网只是加速了他们的消失,而并不是互联网干掉了他们,还轮不到这么高大上的理由。
我们也经常探讨真高管、假高管的话题,到底是真高管还是假高管,不是以其个人素质决定的,也不是由那些职业化、领导力的标签决定的,也不是看上去是不是符合我们大众的定义,有没有谦逊低调、好学上进这些特质,而是以其对企业效率与效益带来的变化决定,以其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如何给予企业相对确定的路径与方法决定。能够做到这些的,就是真老板、真高管,做不到的,就是假老板、假高管。
如果在谈论使命愿景价值观、谈论战略的时候热血沸腾、积极拥护,大谈要做成世界一流、中国一流、行业一流,而一旦涉及到具体的目标设定时,却又在5%、10%的增长里讨价还价的,就是假高管。这些人不过是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给予这些位置而已,他们也就不能带领团队和组织去应对变化、接受挑战、高效运营,无法走上基业长青之路。
所以我说,“预算上达成的共识才是真正的共识”。价值观共识、战略共识是拍胸脯、喊口号、喝酒吃肉的事,而预算共识是签字画押、立契约、掉脑袋的事。
到底什么是效率?为什么我说组织效率是组织能力的直接体现?我们来看一些案例。
COSTCO在超市行业有一大奇葩,就是这家公司规定商业的毛利不能高于14%,超过了要由CEO审批,一般只有听说为追求高毛利的,从来没有听说追求低毛利的。它是乌托邦吗?当然不是,它是企业。它以全行业最低的毛利率,却实现了全行业最高的净资产回报率,11%的毛率、24%的ROE,它的毛利是同行的一半,但是净资产收益率是同行的两倍、五倍甚至十倍。
这个经营奇迹的背后,是COSTCO的调整周转,它的周转率达到30次以上。通俗地说,COSTCO进货后,12天之内就能卖出去,一般超市的周转是4次,三个月才卖出去,较好的超市大概周转8-10次,一个半月能卖出去。也就是说,普通超市一年进4次货,卖4次货;好超市一年进8-10次货,卖8-10次货;而COSTCO一年进30次货,卖30次货。所以,它以极低的毛利率,却能够获得极高的毛利额。
我们很多人说低毛利活不下去,不是因为低毛利,而是因为经营粗糙、周转慢。在日常消费品领域(不论是耐用品还是快消品),最终一定会导向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价值竞争,也一定会有高手通过高效运营来降低成本、降低价格去获取更多的用户与更多的市场。到了那个时候,跟还是不跟,就是一个难题。
我们再看华为与中兴在数据上的比较,很多人关注的是大数字比如销售额,但是在这背后的效率数据分析才更有意义。我们看到,现在华为的人均销售达到380多万元,而中兴只有120多万元,这个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华为员工的平均收入也接近是中兴的三倍(如果加上未在报表里体现的分红收入,则是三倍多),而华为的人工成本率还更低,甚至在收入是中兴两倍以上的情况下,人工成本率也只比中兴高20%。这种数据表明,华为的人均产出更高、周转更高,也真正体现出人力资本的定义,这也意味着华为的整体资产效率更高,这让它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回旋余地更大。
如同前面专家分析中国制造业效率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一样,在这里我们也看到,同样一个行业,人均产出能有3倍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是逐渐拉开的。这就体现出企业整体经营水平的差异,体现出企业真正的竞争力。这种效率上的能力与优势,让企业在面对危机时也具有更强大的免疫力。大家在谈技术、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是一个系统,只靠科学技术是不足以应对危机与挑战、赢得市场与发展的,一定是要具有更强大的效率优势、系统优势才可以持续经营。
海底捞在三年时间里,它的增长翻台从4次变成了5次,不要小看了这个数字,这意味着翻台率增加了25%,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意味着在固定资产投入无需增加的情况下,在客单价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收入能增长25%,我们做企业的,可以认真计算一下,在固定资产投入不增加的情况,销售收入增长25%,意味着什么?它能够带来巨大的盈利贡献。基于这一点,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他们在服务上的投入,以及在后台智能化上的投入,都是为了让你用餐更快、让你愿意等位、让你以后还来,相对这25%的增长,那些投入的费用与精力根本不值一提,太划算了。
李宁公司在2019年销售增长32%,但是经营利润增长了一倍。不少人认为,销售收入增长30%,利润可能也只增长30%,为什么利润的增长率远远高于销售的增长率呢?这其中就是经营效率这个杠杆在起作用。
我们统计了李宁公司从2015年以来这5年的一些经营效率数据,库存周转、应收账款周转、现金周期、库销比、店效、人效,都在大幅度改善,这种效率,让它的销售增长对利润的增长产生了更大的杠杆效应,也让它的经营更灵活更机动。我们只看一下它的现金周期这个指标,从76天降到21天,从一年周转5次提升到周转17次,这意味着它现在做138亿的生意,只需要8个亿的运营资金,而如果还是维持过去那种现金周期,则可能要近30亿的运营资金,单从资金成本这一块,就要节约2个亿。再看各种周转指标都在大幅改善,在销售增长30%的情况下,这种乘法效应放大了它的利润增幅。
反过来,如果管理效率低下,那么它就会加速销售下滑而带来的利润下滑,如某服饰公司一季报披露的数据,销售下滑30%,利润跌去了98%。所以我说中国企业还有一个巨大的红利,就叫管理红利,而这种管理红利,就藏在管理效率里。也就是说,通过对管理效率的分析,可以看出管理的問题、漏洞,不再神秘或者达不成共识。同样的,针对这些点去找原因、找方法、分责任、做检查,也就有改善的可能。
所以我们面对的管理现实的确比较麻烦,我们谈管理,太多是哲学、思想,或者鸡汤鸡血,或者心学心态等方面的东西,总之就是玄乎的东西太多,真正干脆利落的东西太少。所以,我到企业里去做诊断,谈管理,什么都不多谈,也不看你的思想有多么伟大、企业的愿景多么高尚,而是把你的数据拿出来,像做体检一样,再进行关联分析,就能够比较理性地识别经营管理的状况。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抓效率来抓管理,并且以财务管理工具为手段,以终为始,管理的目标就出来了,慢慢地,方法与路径也出来了。
管理也是科学,但是并没有什么高科技含量,只是需要时间扎扎实实地去较真、去落实。在我走过的企业,都是有愿景使命的,也都是有战略目标的,但是通过我们的分析与诊断,他们从老板到高管层都接受了我们基于现实的各种“批判性建议”,先不要大谈战略,而是把这些具体工作做好:把交付周期缩短;把渠道网络扩充;把存销比改善;把SKU数量砍下来;把人均产值提起来;把产能利用率提高;把组织精简下来;把对标者研究透……再去谈远景谈战略,这些不仅是当前的实际问题,也是真真正正影响企业战略实现的能力问题,甚至能够形成更务实的组织氛围。
如上所言,组织能力的概念有很多,许多理论也非常好,组织能力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是对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必须有更具体的抓手。在企业内部,组织能力体现在这些指标的不断改善上。那些经营中的关键效益指标与效率指标都在优化,当然这个组织的能力是在提升的。同样的,优秀的企业也一定能够实现那些别人看起来的近乎矛盾的东西。
比如,你的公司给干部 、员工发了很有竞争力的薪酬,员工平均收入比同行高,但是你的人工成本率却控制得比同行还低;比如,同样的人员、资产、资金的投入,但是你能够获得更大的产出,你的盈利情况也就更好,别人不赚钱你还能赚钱,主动发起价格战也是可能的;比如,你能用普通人,但是却能够做出不普通的业绩。
其实德鲁克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用平凡人做出非凡事,这样你的用人成本就更低,也证明你的组织更加强大,能够避免对人才的依赖;比如,你的高速周转让你一年能够干别人几年的活,行业的成长速度5%,别的企业年增长10%,但是你一年可以干他们三年五年的活,你就可以实现30%、40%的增长,而且在越激烈的市场中,越能够得到更高速的成长……如此种种,这就是组织能力、经营能力的证明。
“以终为始”,那么,围绕着这些方面,我们进行部署与计划,就可以逐步打造出我们的组织能力,不是那么玄乎的理论,更不是要天天把使命愿景价值观挂在嘴边。马云说过,上三路是使命、愿景、价值观,下三路是组织、人才、KPI;韦尔奇说过,软的价值观需要硬的行动措施来推动;阿里运营体系的构造者,阿里第一任COO关明生也说过,企业价值观不是道德观念而是游戏规则。其实都是同样的意思。只是在总是想奇招妙招、速胜秘诀的环境下,我们总是希望员工都致良知、成圣贤,企业就能发展得非常美好。这简直是当前最大的黑色幽默了。
很多老板们、高管们总是拿着任正非的讲话,对员工提出无限的要求,而不检视自己的行为与做法,大抵也是如此吧。所以,我希望企业的同仁们,真正追求把企业做好做强的老板们,真正想表现出经营水平的高管们,认认真真地面对企业内部的数据与逻辑,也敢于面对问题,来好好地整理我们的工作目标,一项项地落实。
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销售的增长、利润的增长,并不一定能够代表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可能仅代表了我们抓住了行业机会,或者我们有资源优势,或者我们有资本杠杆的能力,但是,只有人均销售、人均利润的持续增长,才真正代表着我们的管理水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检视自己的管理水平,一定要看“率”,而不只是“额”,“额”只能说明大小,“率”才能证明强弱。
如果那些效率的指标没有改善,就很难持续改善我们的效益(通过权益系数我们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但是仍然要这个时间差内获得能力的改善,否则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风险,这样的案例,在房地产企业比较多见),效率指标在持续改善,就代表我们的管理做了有用的动作,我们做的是真管理,我们的管理水平比较高,就代表我们的组织能力强。反之,就说明我们搞的那些组织能力建设是“假”的,是形式上的东西,是没有用的,也一定是增加了管理成本的。
每个企业都可以好好找一下我们内部的这些效率指标。换言之,这些指标就是我们经营能力的体现,在当下就是“免疫力”的体现。这种免疫力,不是去看墙上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来判断的,而是通过数据与逻辑,我们能够真正看到你挂在墙上的东西有没有可能变成现实。中国企业特别喜欢做战略、做规划、谈梦想,但是很多企业的战略执行效果都不怎么好,为什么会这样?还有很多企业学这个标杆那样理论,但是真正学到名堂的非常之少,又是因为什么?
我遇到的很多企业老板都会说,我们的战略是很清晰的、行业机会也是巨大的,就是执行不到位,你来帮助我们提升一下执行能力,改善一下团队的理念,等等。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个战略清晰而执行不到位其实是一个假象,个中原因很多,一个极其重要却几乎被全面忽略了的就是:许多企业的战略规划,几乎都只有静态的规划,比如收入利润、市场份额或者有一些路径的描述,稍好一点的会有资源投入的測算与路径的规划,但是普遍没有动态的规划、没有效率指标的思考。什么意思?就是我们通过他们的战略目标数字去测算,发现那些效率指标是混乱的、无序的,也就是说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没有这种组织效率的改善,除非你碰到一个爆发的行业机会,也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否则,什么战略目标都是注定不可能实现的。
就好比去看一座房子,一般人看到的只是外观好不好、装修好不好、设计好不好、高不高,大不大,但是如果要判断是否坚固耐用,则是不能看这些外部指标的。要去看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地基深不深、钢筋含量够不够、混凝土硬度达不达标、承重墙和结构连接扎不扎实。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看到很多写企业失败的文章,大都也是停留在搏人眼球的故事会水准上,会无限放大某些传奇性的点,因为他们不懂企业的真实运作,以为他们是在某个点上轰然倒下的。
就如同我们要真实评估一个企业,不论它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或是新经济行业,一定既要看面子,更要看里子。面子就是表面呈现出来的东西,里子则是内在的能力素质层面的东西。
我们不能只是看它的营收规模、利润及增长,还要看它的库存周转、应收周转、现金流,如果是高库存累积的增长,那么这种增长反而可能是巨大的风险;我们不能只看它的厂房、设备、资产、排场,还要看它的产能利用率、投入产出比、资产周转率、制造效率,如果投入大而产出小,排场越大问题越多;我们不能只看它的产品、形象、价格,还要看它的商品流速、与同行相比的加价倍率、费用率,看上去品牌高大上,但是流速慢,高加价、高毛利却也高费用,那就要特别小心;我们不能只看它的渠道、会员,还要看它的市场占有率、人效店效坪效、转化率、会员活跃度、客单价,如果份额、人效、转化这些没有不断改善,渠道速度没有提升,那么再多的渠道、门店、会员,可能反而是一种负担,更不能证明未来;我们不能只看它的品牌、产品、形象、价格,还要看它的商品流速、与同行相比的加价倍率、费用率、毛利率、净利率,如果高价格不能带来高利润、高收益,一味用高费用支持品牌的高价格,这条路是十分危险的;我们不能只看老板在外面讲了什么,高调还是低调,还要看他们在用什么人做什么事,在考核什么评价什么,如果跟着老板们在外面公开场的惊人言论走,掉到沟里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阿里前总裁卫哲说过许多经典的关于效率的话,比如他说过,你是创新型公司,你有人投钱,你是互联网商业模式,但是你烧钱,也要烧得有效率。而且他也反思许多所谓的互联网创业者,说他们的效率连传统企业还不如,凭什么能够赢呢?
这就是数字的秘诀、这就是财务逻辑的神奇功能。我们不是大神,不是看看数字就行了,这些指标、这些逻辑,不是我们发明的,而是早就有的常识,只是我们基于实践,认知得更深刻一些,把握得更准确一些。恰恰很多人,不仅企业的管理者,也包括管理界的专业人士,不知道或者不愿意、不能够去面对这些基础的东西,觉得这些是小常识,哪是什么经营管理的秘诀啊?所以,这才是一个大问题。
本文作者系原美的资深高管,美的学院创办院长,前美的小家电集团管委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