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
弥勒回城盛唐第116窟
在这个板块中将艺术形式分为三类,包括“壁画”“彩塑”“石窟形制”,其中壁画类包括尊像画、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无量寿经变……金刚经变、动物画、飞天画等27种;彩塑类包括佛陀像、菩萨像、罗汉与弟子像等5种;石窟形制包括禅窟、中心塔柱窟、倒塔窟、大佛窟等8种,点开每一类别,都有相关洞窟的文字、图片介绍,都是一个精彩的开始,仿佛亲临石窟,分外震撼。
壁画·尊像画·菩萨·沥粉贴金观音菩萨:初唐,位于莫高窟第57窟,主室(后室),南壁。建于初唐时期的莫高窟第57窟,有一个动听的名字:“美人窟”。在洞窟南壁,一位面容清秀、长眉细目的“美人菩萨”娉婷而立。她头戴化佛金冠,肩披长巾,身佩璎珞,体态优美,身体略呈S型,眼眸微低,若有所思,体现出雍容高贵的美,菩萨面部白净红润,色泽渐次晕染,充满立体之感。沥粉堆金的宝冠佩饰,天衣上的装饰花纹和绚丽的色彩,在千年岁月的流转下沉淀出了历史的美感。
彩塑·佛陀像·苦修像·释迦苦修像:北魏,位于莫高窟第248窟,主室,中心塔柱,西向面。双树龛内塑苦修像,表现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苦修六年的情景。释迦眼窝深陷,瘦骨嶙峋,着通肩袈裟,两手作禅定印,结跏趺坐,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坚毅、专心苦修的形象。石窟形制·大佛窟·第96窟·北大像窟:大佛窟为洞窟形制之一,洞窟内凿、塑巨大的弥勒佛坐像而得名。敦煌石窟的大像窟仅三处,即初唐第96窟、盛唐第130窟和榆林窟唐代第6窟。其中第96窟的大像依崖倚坐,内为石胎,外敷泥赋彩。洞窟下大上小,石壁向上弧转收小,下部平面方形,窟顶与壁面交接处转折自然,窟顶开敞露天,上覆木构建筑以为顶,人们需仰视窟顶,倍觉佛窟高大深邃。大像窟除下层有门外,在中、上部还各开一明窗,以作通道、观佛和采光用。北大像通高35.2米,是莫高窟第一弥勒大佛。北大像建于延载二年(公元695年),由灵隐禅师与居士阴祖共造。
北大像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每个朝代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北朝的简练朴素,唐代的奢华辉煌,从人物、场景、风俗、仪态乃至画像的妆容都能体现朝代特点,既是一部完整的壁画史书,又是一部完美的艺术宝典。
五代·修持罗汉:修持罗汉位于西千佛洞第19窟的主室(后室)的西壁,罗汉像在敦煌是五代时尊像画的新题材。此窟绘罗汉像一百六十四身,塑罗汉十六身,共计一百八十身。图中罗汉坐于圆圈形龛内禅定修行,画幅虽小,但表现的相貌、衣着却各不相同。从整体风格可以看出线条简洁、颜色较少,非常朴素清净。
蒙古·元·长眉罗汉:长眉罗汉位于莫高窟第95窟的主室(后室)的南壁西侧,罗汉长眉过膝,神态慈祥,袈裟右袒,双手扶长杖坐竹椅上,弟子恭敬地用双手托长眉,正接受尊者的教诲。一笔而成的长眉,急转的折芦描衣纹,长杖、竹椅的线描都体现了不同的质感。此窟原绘十六罗汉像,今残存十一身。可以看出元代的画像更加的精致细腻,色彩也更加丰富。
敦煌莫高窟的735个洞窟内,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敦煌是中国历经千年历史的活化石,蕴藏着巨大的艺术宝藏,这里的壁画美轮美奂,尤其是色彩更是赋予壁画鲜活的生命,历经千年,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依旧可以看出当时创造者的伟大成就及先进技艺,虽然不能再还原如初,那些被氧化变黑的人物面部依旧是美的。颜色部分分为朱砂、硅孔雀石、青金石、玛瑙末、香妃、赤茶等22个颜色类别。
朱砂·日天和须弥山:朱砂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矿石之一,我国使用朱砂有着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的先民用朱砂作颜料涂画饰物和陶器,殷商时期的“涂朱甲骨”就是把朱砂磨成粉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后世皇帝用朱砂墨书写批文,称“朱批”。在敦煌壁画中朱砂之色用得颇为广泛。日天和须弥山创作于盛唐,位于莫高窟第116窟主室(后室)的北壁,大海中须弥山耸立日天高悬,以日天和须弥山来连接上、下生世界。朱砂的色彩使用让壁画历经千年仍色泽艳丽,有非常热烈的视觉感受。
香妃·绘制简单的七宝树:如此美丽的名字,颜色也不寻常。七宝树位于莫高窟第393窟,源于隋,北魏的壁画有花而几乎无树,西魏、北周的故事画多半用山石来隔断空间,有树但很少,绿树婆娑自隋代开始。《无量寿经》用很长的篇幅写“七宝树”,但洞窟内壁画中的这棵树却很简单,用的就是香妃色。
七宝树
沥粉贴金观音菩萨
修持羅汉
日天和须弥山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表示,“敦煌石窟是古代文明交流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历史、艺术、科技和社会价值,我们一直在探索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展现敦煌文化,希望‘云游敦煌小程序让全世界的朋友能够更加亲近敦煌,随时随地从敦煌宝库中学到知识,享受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