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宏程 李爱军
摘要 选取1981—2018年治多县气温、降水量等观测数据,分析当地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年平均气温-0.8 ℃,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0.615 ℃/10 a,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气候倾向率分別为0.511、0.909 ℃/10 a,以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趋势最显著;年平均降水量419 mm,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185 mm/10 a。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对农牧业生产有利,但同时易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趋利避害做好气候变化应对。
关键词 气温;降水量;变化特征;青海治多;1981—2018年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6-0185-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治多县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中西部,境内地势高耸,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4 500 m以上。治多县境内光能资源丰富、辐射强烈,年日照时数可达2 700 h。冷季长达近10个月,昼夜温差大,属典型高原大陆气候。近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重大变化,治多县处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敏感区,气候的变化对农牧业造成严重影响,影响当地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也给经济带来较大损失[1-2],因而分析治多县气候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治多县1981—2018年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等气候观测资料进行统计,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治多县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年、年代际等变化特征。季节划分标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至次年2月。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2.1.1 气温年变化特征。1981—2018年治多县年均气温 -0.8 ℃,近30年治多县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图1),气候倾向率0.615 ℃/10 a。年平均气温最大值为0.8 ℃(2018年);最小值为-2.5 ℃(1981年);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3.3 ℃。进入21世纪以来,年平均气温高于0 ℃年份明显多于20世纪80—90年代,尤其是21世纪10年代以后气温上升明显。
2.1.2 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1981—2018年治多县最高气温平均13.5 ℃,呈逐渐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0.511 ℃/10 a。年均最高气温最高为15.4 ℃(2007年);最低为11.1 ℃(1983年);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约4.3 ℃。其中年平均最高气温正距平有17年,21世纪后为13年,约占总年份的76.5%。2011—2018年除2012年(13.4 ℃)略低于近30年平均值外,其余年份均高于平均值。
治多县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于6—8月,30年中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16年8月,为25.6 ℃。治多县年平均最高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温度升高加大蒸发量,河流径流量减小,干旱频发,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而随着治多县城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长以及污染加剧,要加强节水措施。
2.1.3 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1981—2018年治多县最低气温平均-14.0 ℃,呈逐年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0.909 ℃/10 a。年均最低气温最高为-11.4 ℃(2018年);最低为-16.1 ℃(1987年)。其中20世纪80—90年代,除1999年(-13.3 ℃)高于平均值外,其余年份均低于平均值;进入21世纪后,最低气温有短暂降低,2003年又开始回升,2003—2018年中除2003年和2004年与平均值相同外,其他年份均高于平均值。
近30年治多县气温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一致。冬季气温升高为农牧业害虫及虫卵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剧病虫害发生,消灭病虫害需喷施农药,加大了农牧业成本投入,造成土壤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也影响农牧业产品质量。
2.1.4 气温年代际变化。近30年治多县气温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80年代气温平均值最低,21世纪10年代平均气温最高。这和进入21世纪后,人口数量明显增多以及牧业过度放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各类污染排放进一步加强,地球温室效应明显增加有着直接关系[3]。
2.2 降水变化特征
2.2.1 降水年变化特征。近30年治多县年均降水量419 mm,总体呈上升趋势(图2),气候倾向率5.185 mm/10 a;年降水量最多是2009年,为620 mm,最少是2002年,为266.5 mm,2个年份都出现在21世纪00年代,说明进21本世纪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治多县天气反常,气象灾害频发,极旱和极现象交替,给治多县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进入10年代后降水又呈稳定上升趋势,说明生态保护问题已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在改造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生活生产空间方面起到了初步作用[4]。
2.2.2 降水季变化特征。分析治多县近30年降水量情况,年降水主要集中于5—9月,其中6—8月降水频繁。近30年中治多县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2009年7月,为191.9 mm。暴雨和强降雨天气强度大且集中,而治多县除部分地表径流常年有水流外,大多数沟谷平时干涸无水,大雨或连阴雨天气后易引发洪涝灾害,沟谷短促、纵坡比降大导致洪水流速快,沿途不断冲蚀沟底和坡岸,引发泥石流灾害。治多县泥石流灾害集中在6—8月,与强降雨和集中降水有密切关系[5-6]。
3 结论
(1)1981—2018年治多县气温为上升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一致。其中,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0.615 ℃/10 a;年平均最高气温气候倾向率0.511 ℃/10 a;年平均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0.909 ℃/10 a。
(2)近30年治多县年均降水量419 mm,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5.185 mm/10 a。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年份分别是2009年和2002年,都出现在21世纪00年代,说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治多县天气反常,气象灾害频发,极旱和极涝现象交替,给治多县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3)治多县年降水主要集中于5—9月,其中6—8月降水频繁。治多县境内地形复杂,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多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雨或连阴雨天气后易引发洪水灾害,对群众生产生活、电力通信和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响。
4 参考文献
[1] 赵金鹏.1961—2016年青藏高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9.
[2] 甄英,姜锐,何靜.青海玉树地区近61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4):.
[3] 吴绍洪,罗勇,王浩,等.中国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态势和展望[J].科学通报,2016,61(10):1042-1054.
[4] 翟颖佳,李耀辉,陈玉华.全球及中国区域气候变化预估研究主要进展简述[J].干旱气象,2013,31(4):803-813.
[5] 马佳宁,高艳红.近50年黄河上游流域年均降水与极端降水变化分析[J].高原气象,2019,38(1):124-135.
[6] 谢直苡,谢世友.1961—2017年成都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20):19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