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闽南方言的分布与源流*

2020-04-23 02:01宋婕妤胡松柏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赣县兴国县兴国

宋婕妤,胡松柏

(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一、引言

明清时期,闽南地区是我国东南地区的主要移民源出地之一。闽南方言随着移民远徙得以流播,在东南数省以至海外形成了远离闽南本土的闽南方言区域。江西与福建相毗邻,自然成为闽南移民的流入地省份之一。关于江西省境内的闽南方言,本文作者已对赣东北的闽南方言作了概况报道(1)胡松柏.赣东北闽南话略说[J].方言,1998(2).胡松柏.汉语入声消失过程在赣东北闽南话中的表现[J].语言研究,1994(增刊).胡松柏.赣东北铜山闽南话的语音特点[C].第五届国际闽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胡松柏.《汇音妙悟》音系在赣东北闽南方言中的表现[C].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胡松柏.赣东北闽南语的文白异读及其演变[J].台湾语文研究.第五卷,(1),2010.,并有专题研究的论文发表。

本文所称的“赣南”,是指现江西省赣州市辖境。赣州市下辖一区两市15个县,东接福建三明和龙岩,南至西南临广东梅州、河源和韶关,西靠湖南郴州,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赣南地区自古便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大庾岭——赣江沟通南北,并且是连接赣、闽、粤地区的交通枢纽。正因为此,赣南成为客家族群南迁的中转站,是客家居民三大聚居区之一。

赣南地区主要通行客家方言,此外也有其他一些方言分布,如通行于赣州城区和信丰县城的官话。本文所讨论的赣南闽南方言是由闽南居民入迁赣南而形成的的一种移民方言。

赣南地区的闽南移民情况在一些资料中有简略反映。《闽南人外迁及其方言文化的流播》一文中记述“闽南人外迁到江西”时写到:“闽南人外迁大多数走沿海路线,但也有小部分崎岖的陆路,向内地迁徙,据云,其中有不少是随太平军北上而外迁的……另外,在赣南兴国县社富乡的座石村,有两百多户,近千人,其原籍由永春桃源里(2)根据《兴国县地名志》记载和本文作者实地调查,座石村庄姓先祖来自漳州而非泉州永春.迁来。”[1]《江西石城话属客方言质疑》一文也提及“兴国县的社富乡和赣县江口、吉埠和茅店镇居民在家族内部说闽南话”。[2]赣州市兴国、赣县和于都三县县志也有闽南居民流入定居的相关记载。但关于赣南闽南方言的更为全面详细的情况尚未见有资料反映。

二、赣南闽南方言的分布

(一)赣南的闽南籍居民村落

资料收集和田野调查的结果表明,赣南闽南方言主要通行于赣县、兴国县的闽南籍居民聚居的村落。以下是赣县、兴国两县地名志(3)赣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江西省赣县地名志[M].1984.(4)兴国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江西省兴国地名志[M].1984.中记载的闽南籍居民村落的情况,见表1。

表1 赣南闽南籍居民村落情况一览表

说明:*表中人口数系20世纪80年代初统计数据.

(二)赣南闽南方言的分布与人口

笔者调查,赣县、兴国、于都所使用的闽南方言主要为“漳州话”,还存在“厦门话”“泉州话”“潮州话”。三县在10个乡镇的20个行政村中有30个通行“漳州话”的自然村,2个乡镇的2个行政村中有2个自然村通行“厦门话”,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中有1个自然村通行“泉州话”,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中有1个自然村通行“潮州话”(括号中的数字为居民人数):

赣县吉埠镇:樟溪行政村(樟溪,约600人)、吉埠行政村(古景坝,约200人)、大溪行政村(大溪,约100人)、枧田行政村(庄屋,约200人)、白枧行政村(老白枧,约400人),社建行政村(上坝,约100人)

赣县石芫乡:石芜行政村(里早,约300人)

赣县江口镇:安平行政村(老屋下、新屋下,共约1400人)、江口行政村(李家,约1000人)、旱塘行政村(旱塘,约200人;垇子下,约400人)、优新行政村(坳背、垇下、新陂坝、茶园下、寒窄、上姚村,约800人)、六十里店行政村(龙角上,约80人)、河埠行政村(大埠脑,约800人),山田行政村(山田高,约100人;长坑排,约100人)、优良(牛栏岗,约200人)

赣县茅店镇:茅店行政村(茅店)

兴国社富乡:纸帮行政村(座石,约700人;葛湖、樟树、虎形、富竹桥,共约300人;社公背,约200人)

兴国埠头乡:蓼溪行政村(元田,约500人),玉口行政村(玉口,约400人)

兴国城岗乡:东坑行政村(东坑,约500~600人)

兴国均村乡:三坑行政村(磨坪,约60人)

赣县以东的于都县罗江乡(罗江行政村)、罗坳镇(峡山行政村,罗坳行政村)两个乡镇三个行政村(共约1000人)居民系由赣县江口镇安平村迁入,也说闽南方言。

未见地名志的闽南方言分布区是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后的补充资料。其中赣县吉埠镇白枧行政村(老白枧)和兴国县社富乡纸帮行政村(社公背)通行“厦门话”,赣县吉埠镇社建行政村(上坝)通行“泉州话”,赣县江口镇优良行政村(牛栏岗)通行“潮州话”,其余地区主要通行“漳州话”。

根据以上相关数字统计,目前赣南地区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1 1000多人。

(三)赣南闽南方言的分布状态以及社区语言状况

图1 赣南闽南方言分布示意图

作为人口较少、流入相对晚近的移民方言,赣南闽南方言呈方言岛状散布于赣南客家方言地区。游汝杰对方言岛的地理形状和类型作了分类,分为“板块状——巨岛型,点状——孤岛型,斑点状——群岛型,带状——列岛型,块中点状——岛中岛型,流动状——浮岛型,沿海据点型。”[3]从总的态势看,赣南闽南方言属于“斑点状——群岛型”的一类。主要分布于赣县中部的江口、吉埠、石芜三个相邻乡镇和兴国县西南部的社富、埠头两个相邻乡镇,形成村落相对集中、彼此距离不远的南、北两处方言群岛。有个别的村落,如赣县的茅店镇的茅店村和兴国县的城岗乡的东坑村,分别孤立位于客家方言的包围之中,属于闽南方言的孤岛。

方言岛的居民用语一般都实行“双语制”。赣县、兴国两县通行闽南方言的村落,居民对内说“漳州话”,对外都说当地的主要通行方言。由于赣县和兴国县境内的方言也有差异,闽南方言居民对外也是说当地乡镇的主要方言,如赣县江口镇的“江口话”、兴国社富乡的“社富话”。值得注意的是,赣南闽南方言有区部趋于衰颓的状况。一些村落中“漳州话”的使用人群渐趋萎缩,如兴国县社富乡纸帮村的社公背,村中目前只有老年人还在说“漳州话”,年轻人已经完全丢失祖籍地方言,只说当地的“社富话”了。

三、赣南闽南方言的源流

方言岛形成的最直接原因是人口的迁移。总体来说,赣南闽南方言由来自闽南地区的移民流入而形成。考察移民活动发生的类型,导致赣南闽南方言形成的移民还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府组织的屯垦移民,一是民间自发的家族移民。

屯垦移民在官修志书中有所记载。赣南相关方志称赣南地区的闽南移民系清朝政府招降安置屯垦的郑成功旧部。同治《赣州府志》(5)魏瀛等修,钟音鸿等纂,赣州府志[M].卷三十三·经政志·武事,刻本:清同治十二年.载:“康熙八年1669年,廷议分布安插闽漳投诚海寇,遣海澄公标下都督总兵许贞屯田于赣县,蔡璋屯田于兴国。”同治《赣县志》(6)黄德溥,崔国榜修,赣县志[M].刻本:清同治十一年.载:“康熙十三年1674年,海上遗孽郑锦拥众窥漳泉,赣屯将多郑氏旧部,与之通,五月石昭于所屯处……屯将蔡璋诱石昭诛之……南安南康俱陷,赣抚刘进宝同赣屯总兵官许贞统兵剿之……”同治《雩都县志》载:“康熙十三年甲寅,海上遗孽郑锦,拥众寇漳泉二州。屯田赣、兴二邑将较多郑旧部,与之相通。贼总朱明、张瞎子因盘踞兴邑崖石,复联结雩之云霄……十八年1679年己未六月,钦命大将军尚之孝统兵进剿。”[3]

《潋水志林》(7)潋水志林:康熙年间时任兴国知县的张尚瑗所著,在十二年任期中,其足迹遍布兴国全境,把兴国的物产资源、风景名胜、人文历史、民情风俗等都融汇在这部著作当中。书中所志,信而有征,述而有作,成为了解认识兴国古代县情风貌的权威著作.一书对赣南屯兵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其中卷十四《兵寇》中载:“康熙八年己酉,廷议以闽漳海寇投诚,讲分布安插之政。而赣属赣、兴二邑,兵燹流亡,荒田独多。敕遣海澄公标下都督总兵许贞屯田于赣,蔡璋屯田于兴。次年庚戌春,蔡璋率其属张治、朱明、石昭、黄捷先、黄成章、洪征、洪宣化等目,兵千有余人,扶契家口又数倍到县。县令王璋惧其族聚叵测也,请于郡守孔兴训。兴训亲至邑履亩按籍授田,而析置之。军之名藉者不自耕,召募闽广流人赁耕。旁郡邑赁耕者来如市,或旁侵民田,以荒易熟,又多攘窃恣睢宄法事。县令璋持法不饶,蔡璋亦能敛辑和解。比四年,邑整无事。”卷五《官师》中在记载兴国知县黄惟桂的传记时也捎带描写了他平叛屯田士兵的事迹:“黄惟桂,字木庵,直隶真定人。先是海孽郑经之余部来归,屯垦于兴。甲寅闽变,应乱者凡十三寨。”

笔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查阅了赣县、兴国两县一些闽南籍居民的族谱,发现目前人口较多、闽南方言保存较好的闽南籍居民村落中,其居民先祖并不属于屯垦移民。

赣县吉埠镇樟溪村李姓《李氏族谱》(8)赣县吉埠镇樟溪村李姓,李氏族谱[M].载:“李氏三房始祖占春公携夫人于明朝末年由闽龙岩肖坑白肚圩迁移樟村坝。公曰:‘此是一好去处,土地肥沃,古木参天,就在现社官前定居立业。’公见河边樟木茂密,溪水潺潺,一时开怀大笑,对夫人说:‘把此地取名为樟溪吧’,以樟同音漳,小溪为溪,从而得此美名。”樟溪村另一姓氏陈姓的《赣江上游第二届陈氏连修族谱》(1999年修)载:“茂全,字聚禄,宗俊次子,……于清康熙甲寅年间与弟铉公避乱叶福,闽龙岩州白土丘后田故居迁江西赣县长兴乡(今吉埠)樟溪村坝构屋以居。”李姓于明末迁入,陈姓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迁入,时间均非安置屯兵的康熙八年1669年。李姓早来,显然不是屯兵。李姓稍晚来,但明说了是因为“甲寅避乱”(9)康熙甲寅(十三)年1674年发生三藩之乱,三藩之一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发动叛乱.。

赣县江口镇安平村张姓《张简氏族谱》(10)赣县江口镇安平村张姓,张简氏族谱[M].民国八年修.(民国八年修)载:“孙惟德公生子三,长崇甫、次崇文、三崇仁,崇仁公仍居南靖,长次子后裔于康熙年间归虔州之赣雩居焉,自徙虔以来在赣雩二邑开基,迄今凡十一代子孙数千余人族大户繁……。”据老人称,其先祖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为了逃避饥荒来到江口安平。

兴国县蓼溪村船田刘姓《玄田刘氏二修族谱》(11)兴国县蓼溪村船田刘姓,玄田刘氏二修族谱[M].2001年二修.(2001年二修)载:“惟真公五世孙、即巨汉公十世孙廷桂、廷隆二公在明代后期,从福建漳州府南靖县迁江西赣州府兴国县衣锦乡江口坊(即兴江乡)。”“廷隆名辅兴。公由闽省漳州市南靖县徙江西兴邑衣锦乡江口坊不遂,复移邑南城外水西里玄田……明万历庚子年1600年葬衣锦乡庵子角太公晒网形壬山丙向。”可见刘姓入迁兴国更早,当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之前。

兴国县社富乡纸帮村庄姓《庄氏族谱》(12)兴国县社富乡纸帮村庄姓,庄氏族谱[M].2001年修.(2001年修)载:“必文公二十四世孙协常、协和、协声、协养、协欢,必华公二十四世孙协松、协柏、协杨诸公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岁次辛巳由福建漳州南靖县龟洋同徙居于赣州府赣县爱敬乡三十都坐石,报籍家焉……协常、协和、协声、协欢、协松、协柏、协杨七公为迁赣始祖,协养公为迁兴始祖也。”庄姓入迁赣县、兴国时间远晚于安置屯兵的康熙八年。

根据本文作者的实地调查,可以认为,赣南闽南方言主要是由来自闽南漳州(以南靖县为主)家族移民入迁定居而形成,与屯垦移民应该关系不大。官方安置的郑成功旧部被称为“闽漳投诚海寇”,籍贯显然也多为漳州。只是前引地名志中闽南籍居民村落材料中未能见到相关屯兵建村的记载。究其原因,也许是后人对先祖“海寇”身份的避讳。但推测更为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清政府对屯兵“惧其族聚叵测”而“析置之”的安置办法使然。不能族聚而分散居住,祖籍地方言往往便难以保留传承了。

四、赣南闽南方言形成的社会背景

以下考察漳州家族移民入迁赣南的社会背景,包括移民源出地和移民流入地两地的情况。

(一)移民源出地漳州现实生存环境恶化

1.倭寇的骚扰和破坏

明清时期漳州地区一直备受倭寇侵扰。《漳州府志》(13)沈定均.漳州府志卷四十七(灾祥·附寇乱)[M].刻本:清光绪四年增刊.载:“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有倭寇驾船扬航直抵月港安边馆,壮士陈孔志授檄往援,乘巨舰直当其冲,中砲死;倭亦随遁。漳有倭患自此始。”自明嘉靖二十八年至该书所记载到的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当地人民无不生活在倭寇不时进犯的水深火热当中。本文摘录几次影响较大的倭患事件,如:“嘉靖三十五年十月,倭寇自漳浦六都登岸,屯住后江头土城;流劫诏安,焚掠无数。”“万历二十五年,海贼无耻老寇入漳浦,古雷把总张万歼之。”“按国朝自弘治以至于今,大都户数相去不远,而口数减耗太多,盖因嘉靖四十等年连遭寇乱百姓死亡过半。”倭寇的侵扰对漳州居民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举家迁移自然成了避祸的一种重要途径。

2.瘟疫、灾荒蔓延

明代中期以至清初,福建省境内瘟疫肆虐。《福建通志》(14)福建通志[M].卷五十二·明蠲赈,刻本:清道光.载:“永乐元年1403年,令福建瘟疫死绝人户遗下老幼妇女儿男,有司验口给米,税盐粮米各项暂且停征,待成丁之日,自行立户当差。”最严重的一次人口死亡发生在漳州府,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之乱,城中人民饿死七十余万。乡居者亦以疾疫耗,隅都里户丁额悬缺,而龙溪尤甚”。[4]《龙溪县志》(15)黄宽.龙溪县志[M].刊本:乾隆二十七年壬午.载:顺治九年1652年漳州“疫大作,死者无数。”福建地区明清时期的疫情对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小的破坏,这种情况也必然导致当地居民的迁出。

(二)移民流入地赣南具有地理优势

1.赣南与闽南地理环境相似

闽南地处东海之滨,地形以丘陵为主。赣南也是以丘陵地貌为主,“环兴皆山也,山隙有泉,涓涓而不息”(16)王鼎相:《兴国改复河道记》.。与家乡地形地貌类似的环境会让移民感觉到亲切,从而产生定居下来的想法。与闽南类似的秀丽山水显然是对闽南移民有吸引力的。

2.赣南地广人稀

明清时期,赣南地区长期的战乱和匪患导致人口大量流失,田地荒芜现象严重,在这一时期呈现地广人稀的状况。《兴国县志》(1988年)所收海瑞《兴国八议》(17)王鼎相:《兴国改复河道记》.载:“兴国县山地全无更恳,姑置弗计。其间地可田而未垦,及先年为田,近日荒废,里里有之……访之南、赣二府,大概类兴国。” 据同治《赣县志》卷十四《户口》载:“赣地东闽南粤西楚,四民侨寓实繁有徙,故口多而户少,至明末经大创数愈减焉”“兵燹以来,十不存一”(18)黄德溥,崔国榜修《同治赣县志》卷三·风俗[M].是对当时赣南地区的真实写照。这种人口稀少、耕地多的客观环境,对外地移民有很大的吸引力。

3.闽赣之间交通便利

赣南与闽南之间交通相对便利。《赣县志》(1991)所收李本仁《重修储潭广济庙记》[5]一文描述:“章水发源大庾,过南康诸邑而达于赣城之西。贡水发源汀州,过瑞金诸邑而达于赣城之东。二水既汇,北流二十里至储山,下为储潭,潭深莫测。凡出入闽粤者必经焉。”闽南移民来到赣南地区有着天然的自然地理优势,从漳州到汀州,再由汀州经贡水—雩水—潋江到赣州府,是闽南人到赣南的一条较为便捷的通道。

(三)受赣南地区人口政策的推动

清初,清政府稳定政治局面后,大力发展生产,为了吸引人们来赣南居住,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并且“恩诏五十年人丁永不加赋”。(19)黄德溥,崔国榜修,赣县志[M].卷十四·户口,刻本:同治十一年.面对田地荒芜严重的赣县和兴国,政府大力组织移民迁往两地,最初的移民就是本文前述招降的郑成功旧部。根据同治《兴国县志》的统计,兴国县城屯兵数量有一千多户,按一户三人计算大概有四五千人,加上赣县的屯兵,相加当有万人。

同治《赣州府志》卷五十一《武勋》(20)魏瀛等修,钟音鸿等纂,赣州府志[M].卷五十一·武勋,刻本:清同治十二年.中载:“许贞原籍福建漳州,为胜闽海澄公标员总兵官,康熙八年投诚,来归以原官,屯田赣县十三年,三藩叛”,许贞帮助当地军官平息战乱后,“散归乡井者什之四,愿附兴籍为农者什之五,入军伍充兵者什之一”,降军中有一半愿意留在兴国为农,他们都得到了耕地,并且“军之名籍者,不自耕”,他们大多数都变成了地主,从福建、广东招募佃农为他们耕种。这些佃农除来自于闽西、粤东北的客家居民外,也有相当部分来自闽南家乡的闽南居民。只是由于所招佃农并没有户籍,“兴国土著少而流寓多,彼生齿既不列于兴之版图,姓名复不载于烟户,各居一方,不与土著处。”(21)黄惟桂,杨旭龄,盛式度,王鼎相,刘天贡共纂兴国县志[M].卷七·保甲,刻本:清康熙二十二年.这样,官方历史文献中缺乏对这批非屯兵而又与之有关的闽南移民的记载也就不奇怪了。

猜你喜欢
赣县兴国县兴国
山歌迎你到兴国
赣县区召开首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蜂业创新大会
西和赞歌
弟弟会爬啦
赣县“蜂”景如画
翰墨传承文化 特色谱写新篇赣州市赣县区城关第三小学办学略记
安远县蜂协指导考察赣县蜂业
兴国之歌
赏花海
手术病人大多吃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