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思, 赵晓丽, 徐淼锋
1北京海关技术中心,北京 100026; 2拱北海关技术中心,广东 珠海 519001
多孔曼粉蚧Maconellicoccusmultipori(Takahashi, 1951),异名HeliococcusmultiporiTakahashi,Phenacoccusmultipori(Takahashi), (汤祊德,1992; Miller,1974; Takahashi,1951),属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粉蚧科Pseudococcidae曼粉蚧属Maconellicoccus。该虫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在英国和美国的口岸曾多次截获,有明确观察记录地区包括印度、马来西亚、尼泊尔、菲律宾和泰国(Williams,2004)。国内尚无分布记录(王子清,2001)。该虫为多食性昆虫,寄主包括杨桃AverrhoacarrambolaL.、无患子科鸡木属Alectryonsp.、可可TheobromacacaoL.、藤黄属Garciniasp.、血桐属Macarangaspp.、白颜树属的GironnieraparvifoliaPlanch、钟花科的Ryparosasp.、新乌檀属Neonaucleasp.、胡椒属的PiperbetelL.、P.nigrumL.、榴梿Duriosp.及红毛丹NepheliumlappaceumL.。此虫可生活在多种植物根部,易随土壤传播,也常生活在多种水果及其他经济作物的表面。
2019年7月,北京口岸从泰国进口的红毛丹果实表皮中检出活体粉蚧,经DNA比对为多孔曼粉蚧。经动植物检验检疫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查询,该种为我国口岸首次检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2019)。该种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曾多次在欧洲和美国的口岸被截获。我国口岸曾大量检出过木槿曼粉蚧Maconellicoccushirsutus(Green),由于该种形态学与木槿曼粉蚧十分相似且在亚洲的地理分布相近,国内检出的木槿曼粉蚧有被错误鉴定的可能。该种虽无明确的严重危害记录,但作为同属的木槿曼粉蚧是一种可危害多种经济作物并已入侵我国的农林业害虫(刘丹竹等,2016),木槿曼粉蚧的生物学特征及危害对本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种也同样具有潜在的入侵风险和检疫意义。
本文对该种的分子及形态鉴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汇总了曼粉蚧属的口岸截获情况,以期为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检疫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泰国进口的红毛丹果实表皮中检出的活体粉蚧。
取1头雌成虫(样品编号为3576)用于DNA提取,提取方法引用廖力等(2012)的提取步骤。扩增COI片段引物序列分别为PcoF1和LepR1,PCR扩增条件参考Parketal.(2011)的方法;PCR反应中的引物及试剂均来自大连宝生物公司(Takara),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有目标扩增片段后送上海生工(Sangon)进行正反向测序。测序结果采用MEGA 7软件(Kumar,2016)进行校对和拼接,去除两端引物序列,获得长度为649 bp的DNA条形码序列。将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相似性比对分析,依据相似性的高低和形态近似种类,收集木槿曼粉蚧、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marginatusWilliams & Granara、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lilacinus(Cockerell)、热带拂粉蚧Ferrisiamalvastra(McDaniel)、榕树粉蚧PseudococcusbaliteusLit、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solenosisTinsley的COI序列片段。利用MEGA7软件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 NJ)对截获样品和数据库中获取的DNA条形码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树各分支置信度(bootstrap)均进行1000次重复检验。以扶桑绵粉蚧为外群构建系统发育树。
结果发现,截获样品与多孔曼粉蚧聚在同一分支,其置信度为100%,且与木槿曼粉蚧及其余粉蚧明显分开(图1)。将序列上传至GenBank 中进行Blast 相似性分析,结果发现与序列号为KY372754 的多孔曼粉蚧COI 序列达到99%一致。结合形态特征、GenBank 比对结果及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判断截获样品为多孔曼粉蚧M.multipori。文中所得的COI 序列已上传至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MN306287)。
图1 基于邻接法(NJ)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2.2.1 曼粉蚧属雌成虫 显微镜下的玻片标本呈长椭圆形。触角9节(除澳洲的一种为7~9节)。眼在其后近头缘。足正常,爪无齿;后足基节和腿节分布小透明孔。尾瓣硬化棒存在,通常宽且在端部略扩大。背面和腹面的刚毛鞭状,有时厚。刺孔群通常1~7对,每个刺孔群具一对圆锥形刚毛,仅在腹部出现,有时前端一对刺孔群刚毛变细。背孔存在或消失。腹脐存在或消失。蕈状腺存在于背面和腹面,有时管部略退化;领状腺至少在腹面存在。多孔腺在腹面存在。三孔腺在背面和腹面均匀存在。
本属是一个小属,已知9种,东洋区3种,澳洲区6种。我国已知分布2种(王子清,2001)。该属的雌成虫检索表,可参见Williams (1996)和木槿曼粉蚧检疫鉴定方法(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6)。
2.2.2 多孔曼粉蚧雌成虫 玻片标本(图2):长2.8 mm,宽1.8 mm。尾瓣中度发达或略退化,腹面具硬化棒及212~250 μm的端部刚毛。触角9节,通常360~410 μm长,短者仅有280~290 μm。足正常,后足转节+腿节通常230~280 μm,偶有200~230 μm;后足胫节+跗节通常250~300 μm,偶有210~220 μm;爪33~37 μm。后足胫节+跗节与后足转节+腿节长度的比值为1.00~1.16。后足胫节与后足跗节长度的比值为1.70~2.00。后足腿节和胫节具透明孔。腹脐缺如。背孔正常,内缘轻度到中度骨化,孔瓣上具一些三孔腺,通常后背孔后缘无刚毛,前背孔前后缘及后背孔前缘具1~3根刚毛。肛环宽75~85 μm,具6根刚毛,每根刚毛128~140 μm。刺孔群4对,分布在腹部末端体节。每个尾瓣的膜质区具2根约12.5 μm圆锥状刚毛及6~7个三孔腺。前端的刺孔群相似,偶然情况下第五腹节上的刺孔群刚毛为鞭状。
背面表面具15~50 μm长的鞭状刚毛,偶有可达77 μm长。多孔腺缺如。三孔腺均匀分布。单孔腺少而稀疏。蕈状腺直径约6.25 μm,长11.25~12.50 μm;管部长约10.0 μm,分布在各个体节,边缘分布较多。领状腺通常缺,偶有腹部具单个领状腺的个体。
腹面表面鞭状刚毛正常。多孔腺直径约7.5 μm,仅分布在腹部,不达边缘;在第六腹板后缘形成1~2横排,个别个体出现在第五腹板后缘。三孔腺均匀分布。单孔腺稀疏。蕈状腺与背面相似,位于胸部和腹部前面的边缘。领状腺有2种大小,大者直径如三孔腺大小,长度约10 μm,通常具弱化的管部,广泛分布于腹部后面体节的后缘和边缘;小者直径小于三孔腺长约7.5 μm,广泛分布于腹部中部体节,及头和胸的中部。
目前并未有雄性成虫的记录。
在东洋区曼粉蚧属有3种:木槿曼粉蚧、柯曼粉蚧M.pasaniae(Borchs.)和本种多孔曼粉蚧。多孔曼粉蚧与木槿曼粉蚧十分相似,区别在于前者缺腹脐,领状腺在体腹面;而后者具腹脐,领状腺在体两面都有;另外多孔曼粉蚧的蕈状腺(直径6.25 μm)较木槿曼粉蚧(直径4~5 μm)要大。多孔曼粉蚧区别于柯曼粉蚧的特征为刺孔群4对;而后者刺孔群5~6对。
图2 多孔绵粉蚧雌成虫形态特征图(根据Williams,1996修改)
经“动植物检验检疫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查询,2003年1月—2019年7月,中国海关检疫系统检出曼粉蚧属近万批次,除个别未鉴定到种外,其余全部为木槿曼粉蚧,寄主多为热带水果(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火龙果HylocereusundatusBritt居多),来源则主要为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邻国(越南、老挝居多)。并未检出过曼粉蚧属的其他种类。本次检出的多孔曼粉蚧为我国口岸首次检出。
现有资料表明,多孔曼粉蚧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已被认定为是一种入侵性有害生物(Williams,2004),但在我国并无分布。该种曾多次在欧洲和美国的口岸被截获,如美国洛杉矶机场在鸡木属(无患子科)、藤黄属植物中检出,圣弗朗西斯科机场在胡椒、榴梿中检出,西雅图机场在新乌檀属植物中检出,英国口岸在杨桃、可可中检出;来源国则多为泰国和马来西亚,该两国也是我国在东南亚进行水果贸易的大国。此虫由于生活在多种植物根部,易随土壤传播,尤其是跨境种苗调运时易随植物根部及土壤传播。另外也常生活在多种水果及其他经济作物的表面,如红毛丹、榴梿、可可等,这些易随跨境水果贸易及旅客随身携带物入境。因此,为防止该虫入侵我国,需在东南亚水果、种苗的调运过程及东南亚航班旅客携带物方面进行重点查验,将该虫阻隔于国门之外。
本研究应用DNA条形码技术成功鉴别多孔曼粉蚧。多年来,由于粉蚧鉴定资料匮乏、专业人才缺乏等难题,导致各口岸截获的样品其鉴定结果往往只能到科或属,较难到具体种类。所截获样品与木槿曼粉蚧在形态特征上极为相似,不易区分,通过测定样品的COI基因片段序列,经比对分析与近似种木槿曼粉蚧在分子序列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虫应该为多孔曼粉蚧。因此,建议在用形态学进行鉴定的同时,可用DNA条形码进行比对辅助鉴定,提高鉴定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