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菊花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236-01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主张“生活而教育,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这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有相同之处。2016年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树立核心素养课程理念,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对应的以生活为核心的7+5课程,培智课程培养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成为适应社会,残而不废的人。可以看出,“生活”仍是培智学校教育的中心,“以生活为核心”仍是培智学校教育的基本思路。
笔者所在学校充分贯彻“以生活为核心”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生活适应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先后学习借鉴天津河西区特殊教育学校、上海卢湾辅读学校教学经验以及宁波达敏学校社区融合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但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表现为:封闭的教育教学环境限制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进一步联系,使得教学目标无法真正落实;单一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限制了个别化教育理念的贯彻,使得教学实施流于形式;现有的以学科课程为主的分科教学,教学内容缺乏整合,使教学被肢解。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培智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按照“教学以解决生活问题为目标,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的要求,我们以学科之间的融合为切入点,探索总结出了“生活核心、课程融合、相互支持”的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模式。
一、“生活核心、课程融合、相互支持”课堂教学模式的依据
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课标明确提出,课程设置目的在于提高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其平等参与社会,使他们拥有尊严、获得幸福、实现人生价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感知、加工外在信息,从而改变和重组原有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要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要注重协作学习,要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所具备的智能不是均衡发展的,同样的课堂教学方法不一定都适合所有的智障学生,为了能真正帮助学生获得智能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根据每位学生所具有的独特智能来教学,对同一学习内容能用不同的智能切入来教。
4.“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不仅符合培智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也能够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育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抽象知识与具体生活实际有效融合的过程中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二、“生活核心、课程融合、相互支持”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框架
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以生活为核心的7+5课程,笔者学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结合开设学科,各科目以“生活为核心”,确定融合总目标,然后进行学科特点制定学科目标,各学科内容相互融合、支持,形成了各学科有效的融合支持模式。每堂课都要体现出融合教学目标、学科教学目标、个别化教学目标,将这种课堂教學模式总结为“生活核心、课程融合、相互支持”课堂教学模式(如图所示)。
具体在学科课程实施过程中,先进行社会实践(实践感知),再进行课堂教学(课堂认知),最后进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
三、“生活核心、课程融合、相互支持”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体会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活核心、课程融合、相互支持”课堂教学模式,以生活为核心,以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唱游律动等课程为载体,实现了各学科的有机融合,打破了学科教学之间封闭的界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师生互动明显,课堂变得活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课程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
2.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生活核心、课程融合、相互支持”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使教师教学逐步由“教”转向“学”,教学目标更加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关注到了学生的生活态度,以及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体现了“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思想,转变了教师教学理念。
3.实现了课程的融合支持。“生活核心、课程融合、相互支持”课堂教学模式,将课程统领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如医院就医,融合目标是知道就医流程,学会看病。生活适应课侧重怎样挂号,怎样说清楚病情等;生活语文侧重认识各科室名称,如何表达病情等;生活数学侧重会付款等,这样学科之间既相互支持,又各有侧重,整合成了体系,更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提升生活适应能力。
当然,我们在运用“生活核心、课程融合、相互支持”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学科教学时,还存在对融合目标、学科目标把握不准,教师之间相互协作配合不到位,教学有随意性等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实践探索上更上一层楼,特别是通过学科教学,真正提升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仍是我们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