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科
内容摘要:在现代班级管理理念中,要以学生为本,树立“师者仁心,赏识孩子,唤醒孩子,把班级交给学生”的四大理念。
关键词:班级管理 理念 仁心
在现代班级管理理念中,要以学生为本,树立“师者仁心,赏识孩子,唤醒孩子,把班级交给学生”的四大理念。
一.师者仁心
子曰:“仁者,爱人。”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神圣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可能。”
“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任小艾老师提出,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切勿将学生仅仅当成学生,将二者之间的关系当成教与学的关系。而是,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孩子,你自己的孩子。惟有如此,方可倾其心,尽其力培育孩子,不愧于“师者仁心”。教师在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着学生们的爱。
二.赏识孩子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在教育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肯定的说,这句话是正确的。什么是“教好”,就是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实现其能够实现的教育可能。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其《思维与语言》一书中,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老说“跳一跳,摘桃子”。维果茨基与叶老的话都体现了孩子能“教好”。孩子就是满天的星星,个个都发光。只有教师赏识孩子,才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只有发现孩子的优点,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孩子才能获得自信,才能成才。
賞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学生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而批评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学生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学生”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学生需要批评,而是批评使坏学生越来越坏。
三.唤醒孩子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没有唤醒学生学习的恒久动力,学生的目光是短浅的,兴趣是短暂的,对事业的追求往往浅尝辄止。
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思·范梅南说,“何谓儿童,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的人。”雅尔贝斯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西方有这样一句格言: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作为班主任,核心的职责是焕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激活积极的生命状态。惟其如此,一个人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快乐,并且能在学习中迸发身心潜能,学习就会成为个体完整的生命活动。
四.把班级交给学生
美国教育家多尔在其《后现代课程轮》中,提出了“平等中的首席”的概念,认为现代课程论体现的是一种垄断和控制的关系,教师在信息上具有权威性的特点,这种权威是对知识的霸权,对学生的压迫。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地位也是“平等中的首席”。在班级管理中,班上没有象征权力与地位的班主任与班长,分组管理,人人有责。明代王阳明的“十家排法”,我深受启发。分为十组,每组五人,一组值周一周,各司其职。卫生、纪律、学习等,那个方面有问题,找那个分管组长。
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讨论、计划、安排班级活动,从内容的确定、形式的选择,到具体的活动实施以及结果评价,都由学生自己来进行。结合班级特点,安排有班级特色的活动。这个时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有班干部组织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讨论研究并组织实施,这个时候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合作者和指导者,更重要的是一个积极的合作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他们是班级的主人。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灵魂。班主任,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作为班主任,不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而且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具有正确的工作理念,班级工作才会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