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珍,彭清洁,胡长敏,陈颖钰,曹永强,李家奎
(1.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2.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武汉 430070;3.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武汉 430070;4.随州市弘大畜牧有限责任公司,随州 441300)
自2020年1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局地爆发,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国31个省市区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预案,主要是采取隔离、排查、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等综合措施。为了有效隔离,各地采取封城、封区、封镇等措施试图阻止传染源扩散和疫情传播,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至今疫情仍在持续攀升,形势极其严峻。
封锁、隔离和限制移动给养殖业等特殊行业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1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移动控制要按照“一断三不断”的原则推动,并明确指出:农村封村封路,部分养殖户的猪鸡鸭鹅等产品运不出去,所需的饲料、疫苗药物等生产资料运不进来,这样“一刀切”的做法,违背了“一断三不断”的原则。为确保“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和公安部办公厅于1月30日联合发布通知,就严格执行“绿色通道”制度、保障“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制定了相关原则。2月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紧急通知,强调各省要严格落实“一断三不断”的要求,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保障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通道不断。
封锁和移动控制的强制实施已10余天,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各养殖场的情况如何?还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鉴于此,本体系疾病研究室岗位专家联合遗传育种研究室张扬岗位专家及其团队成员于2月1日对全国43个养殖场进行电话调研,现总结如下。
电话调查了全国12个省中38个养殖企业的饲养情况,其中湖北省内22个,省外16个。调查对象中,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8个(湖北省1个和省外7个),调查名单、各调查单位的位置分布和养殖特征见附表1,包括29个肉牛场、7个奶牛场、2个水牛场和1个科技服务公司,其中一家企业有肉牛场和奶牛场。调研内容主要涉及人间疫情发生以来采取的移动限制等防控措施对养殖企业生产的影响,包括饲料调运、产品销售、日常生产管理、牛病防控等,突发疾病的处理,目前的解决方案和预计面临的困难等。
调查结果发现,由于各地方道路运输受阻导致许多养殖场的饲料供应受到影响。整体说来,34%的场目前面临着断草或断料的困难,42%的场在未来10~20d内(2月10日~20日)将出现饲料供应困难,24%的场在未来20~50d内将出现饲料供应困难(图1)。
图1 养牛场出现饲料短缺时间
以湖北省最为严重。湖北省所调查的22个养殖单位,77%的企业存在饲料供给困难,其中,45%(10/22)的养殖单位目前存在缺草缺料问题;32%(7/22)养殖单位在未来10~20d内(2月10日-20日)会出现饲料困难;另23%担心20~50d后将存在饲料困难。由于各养殖场户只对春节正常假期作了饲料储备,假期意外延长即将导致动物面临断粮的威胁。
湖北省之外的情况相对乐观,16个养殖场中,仅19%(3/16)场目前面临饲料供应困难;但56%(9/16)场10~20d内(2月10日-20日)会出现饲料困难;25%(4/16)场目前没有饲料供应困难,但在将来20~50d内可能面临饲养问题。
全国饲料供应受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乡镇所有路口用土或石块阻断,甚至用铁架焊死,无法通行,占34.2%(13/38);二是可以通行,但不允许卸货,占2.6%(1/38);三是可以通行,但供应商无货或饲料运价过高,占10.5%(4/38)。
另外,根据调查的结果推测,延长隔离封锁时间将进一步导致饲料生产供应和运输困难,局部饲料成本增加,养殖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养殖利润减少;导致饲料加工和养殖企业同时陷入困境。
受到运输受阻和人员隔离的影响,相应农产品的日常流通受到严重限制。其中,以鲜奶的供应损失最为明显。除了交通运输受阻外,由于隔离和移动限制期延长导致乳品加工企业无法复工,大量鲜奶无法处理,只能倒掉,每个奶牛场倒掉鲜奶日均以数吨计。这不但给奶牛养殖企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同时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气温回升,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将日益突出。能自行喷粉的奶牛场只有少数,而且也只能暂时避免鲜奶滞销带来损失。长期影响包括奶价下降严重,奶牛场无回头款,流动资金短缺,无钱购买饲料等,难以维持经营。
对于肉牛企业,因为封锁导致屠宰场停工,肉牛有价无市。承受肉没有吃、不能杀、不能卖的三重压力。即使有些地方饲料能运进去,但价格增高;同时和奶牛场相似,肉牛场没有回头钱,流动资金短缺,无钱购买饲料等,难以维持经营。
由于隔离封锁或移动控制,养殖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不能回场,出现管理混乱,生产、繁育和防疫计划无法实施;而且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各养殖场在管理人员不在场情况下,很难有效地组织应对,因此,潜在损失和风险很大。
2.4.1 防疫计划不能实施,具有发生重大疫情的风险
由于养殖场管理人员和员工不能返场复工,防疫计划可能不能正常实施。如尽管各个养牛场/企业的防疫计划有差异,但口蹄疫为强制免疫病种,一般2~3月份养牛场要实施口蹄疫加强免疫,如不能正常实施该防疫计划则具有发生口蹄疫的风险。
2.4.2 饲料营养缺乏致牛体抵抗力差,可能导致疾病和疫情
动物断粮断草或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可导致抵抗力降低,具有发生疾病和疫情的风险。同时,因为交通受阻,兽药、疫苗等生产资料运输地域间受限,一旦出现疾病情况,无法及时和合理处理。除口蹄疫外,目前威胁最大的重大重要病种还包括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常见病种包括牛呼吸疾病综合征和犊牛腹泻综合征。对于湖北省等南方地区,3~4月份是夏季流行传染病牛流行热的疫苗接种时期。此外,牛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动物发生代谢疾病,如产后瘫痪、肢蹄病、乳腺炎等,影响生产。
严格按归照各地卫健委的要求,做好返回员工的居家隔离,建议养殖场进行员工的体温监测,确保员工健康复工。
以上级部省级文件为依托,按照“一断三不断”原则,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与交通运输部门耐心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当前养殖场缺料缺草的严重性,提前报备饲料、兽药、疫苗和生产物资的购买计划和购买途径,充分利用交通运输部门等上级部门提供的应急运输电话,争取“绿色通道”通行。
目前相关的部省级以上文件有:
①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公安部办公厅三部门《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农牧办〔2020〕7号),2020年1月30日发布。
②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优化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通知》(交公路发〔2019〕99号),2019年7月18日发布。
在坚决实施人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做好牛病防控工作。
3.3.1 切实做好春季防疫工作
尽快做好人员安排,切实做好春季防疫,尤其是口蹄疫疫苗的接种。
3.3.2 加强巡场
充分安排好目前在场员工的工作,保障生产秩序。加强巡场,尽早发现夜间产犊、体弱和发病牛只,及时进行护理、隔离和治疗,减少发病和死亡。如有突发病例,应及时与本场兽医或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联系。
3.3.3 加强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
目前人间疫情流行的形势下,建议利用就地深埋方法进行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深埋地点选择牛场下风向且地下水位低之处,按照先铺一层生石灰、放入动物尸体、再铺一层生石灰、盖表土层的顺序,尸体离坑表面1.5m以上。尸体污染的任何场所均需严格消毒。
3.3.4 加强牛场的生物安全,防止病原体输入
养殖场在目前员工返场时间未定、人手缺少情况下,一旦发生疫情,很难有效应对,因此,更应加强各项生物安全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人员进、入消毒和登记,牛舍消毒,环境消毒,患病动物的隔离和污染场所的随时消毒,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运输工具消毒尤其是运输病畜的工具的消毒。
虽然国务院以及各部委为保障畜牧生产和“菜篮子”产品运输,出台了相关文件,但不少地方在人间“新冠”疫情的移动控制上具有过度实施情况。建议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按照“一断三不断”要求,加强督促,尽快恢复饲料、活畜、兽药、疫苗等生产资料的无障碍运输。对政策落实不到位者进行问责。
建议相关部门对肉牛行业相关的活牛、饲料、饲料、兽药等原料跨地域、跨地区运输车辆进行“绿色通道”管理制度,设定允许运输的名目、范围,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实行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确保车辆安全通行。
4.2.1 养殖和屠宰企业的贴息补贴政策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建议银行及金融部门组织相关行业专家根据肉牛从种源、育肥、养殖、屠宰等生产环节对具有规模养殖的牛场实行贴息贷款补贴,减少养殖企业的损失,确保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2.2 各地肉品临时储备制度
建议各省市尽快设立“各地肉品临时储备制度”,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养殖企业,达到出栏标准的育肥活牛,均按照储备标准的牛肉产品进行成本价收购,以备未来数月肉类短缺之虞,同时缓解养殖企业资金周转的难题。
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效防控的基础上,建议对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乳制品加工企业、饲料、兽药、疫苗等生产企业应尽快恢复生产,保障对养殖企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以及畜禽产品稳定的市场供给。
同时,建议银行及金融部门对受疫情影响具有现实困难的养殖场追加贷款和贷款补贴,保障养殖场的运营,促使其尽快恢复产能,同时降低牛肉、牛奶价格上升的风险,确保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附表1 各调查单位的位置分布和养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