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局局部一致性的多特征融合目标跟踪

2020-04-22 08:52王培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直方图全局滤波

徐 艳,王培光,杨 宁

(1.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2.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石家庄 050003;3.80集团军防空80旅,济南 250300)

在实际的运动目标跟踪过程中,目标位置和姿态的变换、目标尺度的变化、场景中光线变化、目标的快速运动、物体遮挡等,都会对目标跟踪的鲁棒性产生很大影响[1]。生成式目标跟踪方法通过对目标建立外观模型来预测目标的位置,在当前的硬件条件下更适用于在线目标跟踪。Kalman滤波方法对目标模型和噪声特性要求较高[2-3],粒子滤波(PF)[4-5]和均值漂移[6-8]能够有效应用于非线性、非高斯的运动系统,具有较好跟踪效果。粒子滤波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衍生了多区域采样[9]、改进的重要性函数、自适应重采样算法[10]等新方法,但是当场景中有多个相似目标或目标与背景相似时,随机采样的误差累积会导致滤波器发散,进而造成滤波结果错误。Meanshift算法计算速度快,Vojir等[11]提出的RSAM(RobustScale-AdaptiveMean-ShiftforTracking)算法,是VOT2015官方推荐的一种基于颜色特征的实时算法,但当背景色和目标颜色接近时,有可能导致目标跟踪丢失。

为了解决遮挡、相似目标干扰等造成的目标丢失问题,李冠彬[12]、张彦超[13]等将目标区域划分成多个子区域,有效规避遮挡下的目标丢失问题,并综合多个分块跟踪结果确定最终跟踪位置;别秀德[14]、宋丹[15]等利用融合多种特征实现目标跟踪,增加图像的局部不变性,提高算法的鲁棒性;文献[16]使用meanshift算法对粒子进行聚类分析,但核函数宽度固定不变,导致目标大小发生变化或严重遮挡时,易产生跟踪滞后或丢失目标的现象。

本文利用粒子滤波实现全局基于DPM特征外观模型的滤波,提取重采样后的粒子群,基于HSV+LBP的融合特征,进行meanshift聚类处理,实现多特征下的局部外观模型的二次定位,并构建全局局部一致性条件下的跟踪结果融合策略,以得到目标的稳定、准确的跟踪位置。

1 全局局部一致性下的目标跟踪

1.1 基于DPM特征的全局粒子滤波

预测步骤为:

(1)

更新步骤为:

(2)

进而得到最小方差意义上的最优估计结果为:

(3)

(4)

为了提高目标预测跟踪精度,本文首先采用DPM(Deformable Part Model)特征,建立梯度方向直方图作为全局特征;为了适应跟踪目标在尺度、角度旋转方面的变化,提高跟踪稳定性,将传统粒子滤波的矩形区域改为具有长轴、短轴和倾斜角参数的椭圆区域的特征模型来描述目标,从而完成基于DPM特征的全局粒子滤波过程。

图1 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流程图

为了提取DPM特征,本文采用4个8×8的Cell组成2×2的block,进而生成13维特征向量作为粒子的特征向量,并构建特征向量直方图,该直方图比传统基于颜色的8×8×8的直方图的特征向量维数要低11维,但是该描述子保持了几何和光学变化不变性,使得跟踪过程对于光照或阴影遮挡的抑制效果更好。

1.2 基于LBP+HSV的meanshift多特征局部滤波

为了解决粒子滤波中相似目标和背景对跟踪性能的影响,本文对重采样后的粒子群进行聚类处理,实现多局部区域的目标跟踪。

为了获取有效的局部区域的中心,本文通过meanshift对重采样的粒子集合进行非参聚类[17]以实现局部最大点的求取和区域最优估计。

本文提出LBP(Local Binary Pattern)+HSV的特征选择策略,首先在3×3窗口内得到8bit图像的局部纹理特征,在结合窗口中心像素的4×4×4的HSV颜色特征,组合得到20bit的融合特征向量,求取联合LBP和HSV特征直方图,得到局部区域的联合直方图。

(5)

对于任一粒子s1处的概率分布可表示为:

(6)

取两点之间的巴氏距离作为相似度指标,有:

(7)

在粒子s0周围搜寻最优目标位置s1,两点的meanshift向量可表示为:

(8)

(9)

由于这个多维向量是局部区域的特征集合,虽然维数较多,但受到区域的限制,整体运算量的增加是有限的,表1列出了四种特征在指定局部区域大小(26×17)下meanshift运算时间,表1中四种算法均由matlab实现,硬件配置为intelxeonCPUE5-2630,内存为64G。由表1中数据可见,LBP+HSV的meanshift算法可以57fps的速度达到实时处理的效果。

表1 不同特征下的meanshift运算时间

1.3 全局局部一致性下的二次目标定位策略

由于Meanshift是一种统计迭代算法,通过迭代可以快速寻找概率密度估计的局部最大值,属于确定性跟踪算法,方法简单、收敛快,但跟踪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状态,收敛于非真实目标。而粒子滤波算法属于随机性跟踪算法,适用于非线性非高斯状态下的目标跟踪,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以及抗遮挡性能,因此二者结合能够获得较好的跟踪效果。

根据局部meanshift区域中心像素位置,以及全局粒子滤波的中心位置,融合得到全局局部一致性下的目标位置,即:

(10)

(11)

进而得到归一化后的粒子权值为:

(12)

全局局部一致性目标跟踪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全局局部一致性目标跟踪流程框图

综上,第t帧图像序列,其全局局部一致性下的目标定位步骤为:

步骤1全局DPM特征下的全局粒子滤波,式(1)—式(4);

步骤2粒子重采样;

步骤3计算粒子的LBP+HSV特征直方图,得到32维特征向量;

步骤4基于meanshift的粒子局部极值点计算,公式(9);

步骤5全局局部一致性下的二次目标定位,粒子及权值更新,式(10)—式(12)。

2 实验

为验证试验效果,在Intel Xeon(R)CPU E5-2630,64G内存,NVIDIA GTX 1080 Ti的平台上,利用Matlab软件运行算法。选取OTB100数据集进行实验,将本文算法与基于分块的粒子滤波[14]、PF+meanshift算法[17]进行对比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跟踪精度,分别提取稳定跟踪阶段的跟踪误差并计算算法的平均定位精度,见表2。图3为跟踪精度变化曲线。

表2 算法的定位精度

图3 跟踪精度变化曲线

文献[17]的算法对于红外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原始算法采用了灰度信息作为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跟踪效果的提升,在实验过程中,采用DPM代替原有灰度特征,平均定位精度最小可以锁定到2个像素内,而在本文算法中,将全局局部特征融合,二次定位的精度可达1个像素内,可见定位精度有明显提升。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背景环境较为复杂,跟踪目标会出现遮挡和快速移动的情况。如图4所示,目标在被遮挡时,分块粒子滤波仍然能够跟踪目标,但会出现跟踪误差较大的情况,在第489帧,目标出现快速移动时,跟踪失败,并且无法找回目标。

对于PF+meanshift算法,在目标区域已知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做到实时跟踪,对遮挡、目标变形等不敏感。当目标受到遮挡时,PF+Meanshift依然能够稳定跟踪,但跟踪精度相比本文算法稍低,且当目标快速运动时,由于算法是在PF基础上的跟踪,因此仍然会丢失目标。

图5为本文算法的跟踪效果。当目标出现快速移动时,Meanshift两个局部滤波结果依然能够稳定跟踪,算法整体没有失效,并可计算出目标二次定位位置。

图4 分块粒子滤波遮挡和快速移动

图5 目标快速移动时本文算法跟踪结果

3 结论

本文基于DPM特征构建归一化直方图,完成全局粒子滤波,找到目标一次定位结果;在重采样后提取粒子群的LBP+HSV的融合特征,在融合特征直方图的基础上实现对粒子群的局部极大值聚类,构建全局局部一致性条件下的二次目标定位策略,利用二次定位结果更新全局粒子及其权值。本文算法将鲁棒性较强的全局颜色信息与局部纹理信息相结合,构建权重可调的全局局部一致性状态估计模型,从而得到目标当前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处理目标跟踪常见的遮挡、干扰、目标快速移动等情况,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得到改善。

猜你喜欢
直方图全局滤波
基于改进空间通道信息的全局烟雾注意网络
基于HP滤波与ARIMA-GARCH模型的柱塞泵泄漏量预测
领导者的全局观
基于改进自适应中值滤波的图像降噪方法*
一种考虑GPS信号中断的导航滤波算法
用直方图控制画面影调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例析频率分布直方图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统筹全局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