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凌洁
摘 要:黎锦晖是活跃在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上较早涉学校教育、歌舞剧、舞台剧、儿童音乐、流行歌曲的音乐家之一,观其一生,许多人对其音乐创做的评价褒贬不一。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定是有所促成,本文将着眼于史料文献中的黎锦晖,浅析黎锦晖音乐思想形成。
关键词:黎锦晖;音乐;思想
湖南湘潭自古人杰地靈,从商周之地开始这里就被“百越”文化影响,是中原文化与南部文化的交融之地。近代湘潭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的盆岭山系,地貌轮廓是北、西、南地势较高,有韶峰、褒忠山、昌山、晓霞山四山为主体的中低山环绕;中、东部地势低平,有湘江和涟、涓两水为主体的水系分布,湘潭具有明显的季节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盛夏高温,冬季寒冷。气候温暖湿润,地力肥沃,无论是花草植物还是农作物都在这里生长茂盛。
正是这样秀美之地被赋予了“湘中灵秀千秋水,天下英雄一郡多”的美称。湘潭自古至今名人辈出,远有蜀汉名相蒋琬,有后湘乡人曾国藩办团练建湘军战太平天国,又在反对外来侵略中亦多立战功。近更有我国一代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开国元勋彭德怀等,这样一片人杰地灵之地,必定会出生许多“多情”之人。
1 黎氏之子黎锦晖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年,黎锦晖出生在湖南湘潭石印乡,黎家兄弟姐妹有11人,这十一位黎门之秀,在中国近现代的舞台上都取得了非凡成就。
黎锦晖自其祖父辈饱读诗书,做过知县(也就是现在的县委书记,正厅级)家境富裕,其父通晓古今特别是在书法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曾考取了秀才,与白石老人莫逆之交,并常在一起研究书画,其母也是一位知书达理有知识的女性。据黎锦晖对其母亲的叙述中,黄氏其子女的教育尤其严格,因她自小就进入学堂上学,通晓经、史、诗、文,对子女几乎要求到“不近人情”。家庭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为黎氏一门的子女打下了坚实的中国文化基础。黎锦晖自幼年就开始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学习四书五经,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对于黎氏家族的孩子无异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黎家对子女的教育远远不止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教育子女要勇于接受新鲜的事物,黎锦晖的祖父甚至在自己开班了当时的新式学堂,教导学生数学、物理、音乐、历史、自然等课程,这种中西合璧雅俗共赏之举,在当时确是独树一帜,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兴趣盎然,同时也开阔的学生的眼界,为这些孩子学生之后的博学、创新打开了大门,而这种宽容勤思的学习氛围,更是深深影响了当时的黎锦晖。《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云: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正是由于此,黎氏一组的父辈们始终在不断的更新自己,提高自身,了解时事国情,思考为人长辈如何言传身教,如何立志报效中华。以自身为表率,告诉自己的后辈们,要充满探求得欲望,勇敢的思考,去接受和接纳新鲜的事物,这恐怕就是黎氏一家始终传承的教育。
1905年,黎锦晖考入新式学堂,学校最为重视音乐课,在求学期间黎锦晖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西方音乐知识,自学了多种民间乐器。1908年黎锦晖因其父受到谭嗣同爱国思想影响,认定爱国需要发展工业,而当时的黎锦晖也在学校受到了许多师友的影响,对谭嗣同也十分崇拜,所以听从了父亲建议考入了长沙铁道学堂。而在求学期间,深感“音乐”才是其心所向往, 1909年18岁的黎锦晖考入了长沙一所音乐气息浓厚的学校---国立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并从此开始了他与音乐纠葛的一生。
2 黎锦晖音乐思想的形成
笔者以为黎锦晖的音乐思想形成有两个时期,第一源自他的原生家庭环境,称为黎锦晖音乐人生的启蒙期。
“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认为是最主要的是爱与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与子女父母之爱,也政治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用的人”章,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个时代创造了许多“杰出”的人,他们的杰出不单单是自己创造的,更是“爱与严”的家庭所创造的,黎锦晖就是这样。所以当黎锦晖考入国立湖南优级师范学堂的时候,他们的家里并没有人阻止他这个决定,年轻的黎锦晖在这样一所音乐气氛浓郁的学校中如鱼得水,参加了多个与音乐、艺术相关的社团。在“春柳社”和“南社”中,极大的满足了黎锦晖对进步思想和艺术的追求,在求学期间他还担任了乐歌教员,当黎锦晖这名湘潭黎氏子弟从礼乐开始讲到伏羲、黄帝,再讲到雅乐、俗乐、民间音乐,最终用他深厚的中国文化思想以及声情并茂的讲述,最终得到了这些“老学生”认可。此时黎锦晖开始真正的思考音乐的作用,也在那时黎锦晖通过不懈的努力,琢磨了真假声转换的演唱,这在当时无疑是从艺术的审美层面进行的一次探索。
第二个时期是黎锦晖从政到从教(约从1911-1919年)的音乐人生储备期,笔者认为,性格决定了人的命运,当命运之神来到黎锦晖的身边时,黎锦晖音乐之路的选择也就这样出现了。在爱国热情的趋势下,黎锦晖在报社中写了一篇又一篇抨击社会现状的文章,前后两次激怒了当时的执政府。从政期间,即便身居要职也无法做到与那些官官相护拉拢关系。在他近10年的文化斗争中,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其中不乏蔡元培、周树人、赵元任这些近代的语言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无论之前从政还是办报的经历,都让黎锦晖储备了进步的思想,沉淀了更为深厚的文学能力,储备了创作素材,储备了大量的听众。1915年黎锦晖开始在长沙正式接受了四所小学的音乐课,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黎锦晖真正感受了当时音乐课程的无用。而音乐理想必须要通过自己去改造。1918年一个对其创作受用一生的时刻出现了。“孔德学校”是蔡元培等人于1917年创办于北京,这所“新兴”的学校提倡培养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加之当时国语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使黎锦晖的许多创新得以发挥。黎锦晖有丰富的中国文化传统基础,也刻苦钻研了音韵学、语言学等。这使得他打下了更为厚实的语言基础。另外黎锦晖还喜欢收集民间音乐,在当时他认为只有真正的通过最为平民化的“语言”进行交流,多听民间的语言、音乐、腔调、念法才可以更加了解语言,并对语言研究有帮助。在这样积累的两年后黎锦晖于1919年加入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并任中乐部通乐类潇湘组组长,从之前的积累来看,蔡元培的推荐和黎锦晖日常所喜爱和接触的统一的,黎锦晖对民间音乐的积累恰好在此时发挥了作用。蔡元培先生曾经在同乐会时说过“音乐与文化有巨大的关联,音乐是助进文化的利器,共同研究至高尚之乐理,养长创造新谱之人才,采西方之特长补中乐之特点,使之与时俱进而不负建设此会之初意也”。在思想和现实的不断碰撞中,黎锦晖的“明月”就这样出
现了。
3 黎锦晖的“明月”音乐思想
在我国古代大量的诗词文章中“明月”常常用来寄托作者的哀思、思念、求而不得苦苦追求,看似眼前实则高高在天上,或者“明月”对于黎锦晖来说,似乎就预示着他的未来的“求,而不得”。1920年中秋之夜“明月”音乐会组织在北京成立,组织的宗旨在现在看来主是重视并发扬民间音乐。在初期黎錦晖的民间音乐推广工作首先呈现在其日常教育材料编写过程中,而后一步步走向真正的舞台创作,对于黎锦晖的“明月系列”,笔者认为将通过如下进行阐述,更为详尽的剖析黎锦晖音乐思想从形成到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
每一件事情的开始都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开始的契机,关于黎锦晖的儿童创作契机笔者以为出现在其日常工作之中,人往往都是选择自己擅长的事情入手。在1920年“明月”成立后,黎锦晖的音乐选择了从儿童音乐开始,在笔者翻阅过有关黎锦晖和音乐有关的资料时,笔者发现没有人从为什么选择儿童音乐入手进行分析。但笔者认为一个人的选择不是随机的,而是有其因果联系的,黎锦晖选择儿童音乐作为开始是有其必然性的。
3.1 自身的学习过程
在前面已经对黎锦晖自幼如何学习和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音乐,以及对黎锦晖从小在选择学校的北京进行了阐述,对黎锦晖来说在他的“求学”过程中始终没有和音乐分开,自幼学习的音乐和文化使其在到了长沙学习和工作,乃至后面和进步师友的交往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现代有关音乐心理学和儿童教育等学校的研究中,都对儿童(0-17岁)的音乐学习敏感期做过非常多的研究和比较。根据音乐发展主要特征,以黎锦晖的经历来说,他说接触音乐的时间基本匹配了0-17岁音乐发展特征,通过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对音乐的接触和学习,音乐已经成为黎锦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黎锦晖通过自幼潜移默化学习,深知音乐对在其生活中的作用非比寻常,就笔者的分析而言,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如若不是,黎锦晖很有可能走向儿童音乐教育、音乐教学法的研究,这在国际上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等。但在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不足以将黎锦晖引上音乐教学法之路,所以对其未来音乐发展始终处在探究中的黎锦晖凭自身的音乐感受,选择了儿童音乐作为起点,通过感同身受给儿童写作品。
3.2 “中西”文化的积累和交融
在上面的文章中笔者对黎锦晖生活背景的阐述中已可以清晰的看到,作为湖南这样一个盛产山歌、小调、戏剧戏曲丰富的地方,黎锦晖的幼年积累主要是民间音乐构成,后来有因为工作的原因到了不同的地方,在上海时接触到了邓肯舞,在北京时接触到了京剧以及南城的许多石井文化,笔者认为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的音乐经历对黎锦晖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北京和上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城市,地域的区别造就了当地音乐形态和意识的不同,北京更代表的北方人的喜好,北京不但汇集了北方小曲小调还有京剧昆曲这些大的剧种,作为中国第一大剧种的京剧本身就是将剧情、音乐、表演和演唱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表演形式,京剧的英文翻译是中国歌剧,这种中国本土的音乐表演形式使得黎锦晖对于音乐的积累的吸收是综合性的,这种舞台化的表演形式时至今日也受到许多人的喜爱。黎锦晖是一个思想超前而且个性表现特征鲜明的人,所以他认为这种中国传统舞台艺术是可以运用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之中的,所以在北京工作期间黎锦晖接触到了大量的剧种,并且一定也接触到了北京当地的许多其他表演形式例如相声、杂技、民间洗发等等,这些来自淳朴劳动人民之间的表演形式也被黎锦晖吸收在了他的音乐储备之中。而之后的黎锦晖虽然被被迫离开了北京,但是上海又成为黎锦晖第二个音乐积累的地方。和北京不同,上海乃至今日都似乎比我们所知道的其他更包容了不同的艺术,即便是在19世纪的上海也有许多的国外乐团在中国进行演出,其中就包括邓肯舞等不同于我国的艺术表演形式。伊拉莎白邓肯是一位传奇的女性现代舞舞蹈家,她从古希腊的雕塑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开创了现代邓肯舞,邓肯舞的核心是“美即自然”(发展到21的邓肯舞已经成为包括音乐治疗方面邓肯集体治疗),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创造一定是与她的创立者的审美取向、表达方式息息相关,邓肯是一位充满爱的现代女性,所以当黎锦晖看过了邓肯的舞蹈后,笔者以为黎锦晖一定是有所触动的,首先是他对于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邓肯舞是一种集体行为,这点与我国传统剧种是类似,在视觉上更有吸引力。其中的音乐对于邓肯舞来说是以肢体的动作表达音乐,这虽然与中国的戏剧不同,但是这种通过肢体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是可以借鉴和改良的,或许此时的黎锦晖也有此打算。另外就是表达的内容方面,邓肯舞的核心是表达“爱”和“传播”,是通过舞蹈的方式表达引发人对生活的思考,是一种探索、找寻,是个人对社会的思考。这一点上和当时黎锦晖所处的工作、生活乃至社会背景都是有所碰撞的,所以笔者以为邓肯的舞蹈对于当时的黎锦晖一定起到深刻的影响。而无论北京也好还是上海也好,黎锦晖的工作始终都没有离开对儿童的教育,思想和现实的火花始终在碰撞,加之在爱国进步思想迫切需要出口的当下,黎锦晖首先开始对其从事工作中的儿童作品进行了尝试,并逐渐走进了儿童音乐的创作。
3.3 对音乐的探索
在创作了大量的儿童音乐作品后,黎锦晖开始创作了大量的舞台剧,这些舞台剧从形式上采用的西方歌舞剧和舞蹈的编制,通过舞台效果、服装、造型等搭配适合的音乐作品,编写合适的故事情节编排。黎锦晖为此还设计了“器乐演奏新法”,并运用在了自己的舞台剧音乐编排之中,这些“灵机而动”的表手法在笔者看来是其日常积累的点滴所带给他的艺术灵感。在音乐的创作中我们常会说一个词叫做“动机”,音乐的动机也好创作的动机也罢都是灵感的一闪而逝,而后倾巢而出,黎锦晖在已有了初步的曲式化的音乐布局探索。不仅是儿童音乐剧,音乐剧这种形式在当时的中国是创新式的,没有借鉴的。此外则是对演员进行无性别化的选用和培养,启用了女性演员,将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仅表现为作品本身,从艺术的角度创作作品选择演员,并试图组织具有民间因为特点的音乐剧学校和乐团组织,并通过正式的舞台剧演出使中国的音乐、音乐剧规范。这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开创性的。在需要谈及的就是歌词,在歌词的创作中黎锦晖采用的白话文,通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平铺直叙的叙述故事、情感,这种外放式的表现方式都是对保守的中国文化进行了冲击。由于黎锦晖的思想在当时太过于鲜明,太离经叛道,因为在当时的中国无论从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还是到人民群众的艺术审美都无法在当时与黎锦晖的艺术相等,所以黎锦晖所谓的音乐艺术也没有办法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可。即便如此,黎锦晖在这段时期的音乐探索和艺术创新是具有唯一性的,值得继续更进一步的研究。
4 结语
在如今当我们重读历史中经历的每个人物时,我们的眼界已经更开阔,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一个人的一生也将会融合更多的学科,黎锦晖一位在中国音乐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音乐家,通过历史的记载和学科的融汇,当我们决定重新看待这段历史的时候,也许会看到一个不同的黎锦晖。从他的音乐思想形成到其真正的开始写作还有许多等待被我们所重读,但是可以肯定得是,黎锦晖的音乐思想为当时的音乐教育、流行音乐发展、音乐舞台剧等指明了方向,也为后续我国的音乐打开了探索和创新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孙继南.黎锦晖评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2]黎遂.民国风华--我的父亲黎锦晖[M].北京:团结出版社.
[3]陈永明.儿童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