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晖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为大众教育。在招生数量不断扩大且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求学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勤工助学作为一项有偿性、实践性及教育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解决大学生生活困难问题的重要路径,且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素质。现阶段,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探索;实现对策
大学生是未来发展的人才动力,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前期的专业化培养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勤工助学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前期的培养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需要各大高校多多关注。从勤工助学的设立角度来看,是为了帮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的完成大学学业。勤工助学的本质,是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凭借勤工助学这一途径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国家培养有文化、有理想、有目标的全面人才。本文即从勤工助学角度入手,分析了当前勤工助学模式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根据这一问题制定了针对性的勤工助学策略。
1 勤工助学理论表述
勤工助学是学生同时完成工作及求学的过程,帮助学生改善生活同时,培养学生自理能力。首先,勤工助学将依据学生的生活经济问题,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解决贫困,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勤工助学教学方式,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充分开发其自身的兴趣与其个性特点,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勤工助学教学与实践课程时,可加强学生掌握就业知识的基本内容,以此提升学生对就业方面的认知。其次,高校在建立对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平台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培养学生的能力及素质。高校通过举办不同行业的大学生创业大赛,进一步精炼学生自身优势特点,教会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区分化的指导,为大多数的学生提供了解创业的机会。此外通过建立大学生平台与创办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创业活动的热情,扩大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视域。勤工助学可帮助学生减轻其家庭经济困难的现象,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提升其学习与就业的热情。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的意义
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平台。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办法》中指出,勤工助学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高校提倡劳动教育,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引导学生多参与义务劳动,培养学生在做义工时心理得到慰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可以利用勤工俭学,赚取一点费用,减轻父母负担,改善自己的生活。高校勤工助学岗的设立应遵循“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为了确保高校管理与服务的良好运转,同时为了给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提供锻炼和勤工俭学的机会。勤工助学不仅是我们从经济方面去帮助困难学生的一种做法,它还将成为学校一种新的育人渠道。通过勤工助学既减轻了学生们的经济负担,也锻炼了其综合能力,对完善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勤工助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良好精神,养成生活上勤俭朴实、学习上刻苦向上的好品质;通过勤工助学培养大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通过勤工助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优化措施分析
3.1 实施岗前培训政策和名人效应政策的无缝融合
勤工助学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工作经验,为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创建良好的平台。勤工助学的工作地点需要考虑时代性因素,选取那些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岗位,如推销员(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设计员(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专业员(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等。另外,岗位所带来的人文教育也是需要考虑的另一因素。对于那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则需要专人进行单独指导,在不影响学生主体位置的前提下提供适当的理论建议。名人效应的实施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拓展了新的渠道,其无论在实践工作还是心理思想都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慢慢成为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组织专门的会议,对于贫困学生做出的优秀业绩进行表彰和鼓励,并通过讲座或宣传栏的形式将表彰的内容无限放大,让贫困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3.2 规范管理勤工助学岗位
勤工助学规范管理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好事要办好,高校勤工助学应始终把握好适度原则。适度主要是指劳动时间与强度要适中,时间上以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不影响学生学习为依据,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在拥有双休日与法定节假日前提下,勤工助学不但不会成为学生负担,而且会使学生课余生活更加充實。强度就是要让学生身心可以承受,尤其是以不损害身体健康为前提。当然,还有安全保障和报酬合理要素也应一并考虑。这样,可让学生感到劳动有尊严,进而让他们对勤工助学内心由衷认同、积极参与,保障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有序并且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勤工助学工作的综合效益,使勤工助学工作得以健康发展。在校内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由学校勤工助学资助管理中心和所属部门共同管理,所属部门根据工作表现给与考核等级和工作时数,管理中心根据考核等级和工作时数按月发放相应的酬金,酬金发放到学生饭卡内。
3.3 勤工助学实践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公益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是庞大的,而助学岗位的数量是有限的,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政府和学校合作,建立稳定性强、范围性广的全方位公益助学平台。公益活动为助学平台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尤其是校园公益活动更是带动了学生们的活动积极性。完善的校园公益活动存在着其特有的优势,如管理方便、时间充足、教育完善以及环境温馨等,正是由于多方面的优势才造就了大学生独立自强的意识。另外,在校园公益活动的推动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不断提升,独立能力不断增强,为后续的精神发展和时代进步贡献了一份力量。
3.4 加强人文关怀,发挥育人功能
资助育人,资助是物质基础,育人是最终目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争取利用资助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助能力,从根本上帮助他们实现自立自强。学校主管部门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重视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引导各相关负责部门认识到勤工助学不只为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还有精神上的帮扶。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贯穿整个勤工助学过程,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让学生在勤工助学的同时,体会到教师的关怀,感受到成长进步。比如,对于部分贫困学生,借助勤工助学机会,培养学生乐观心态,展现新时代大学生自强自信的精神风貌。
4 结语
勤工助学活动不仅帮助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更重要是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在国家“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政策指引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确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冯娇.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现状与分析[J].知识经济,2018(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