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爱红?李丹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会计行业模式经历了大的变革和创新,这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开展是一次冲击,也是一个挑战。本文结合本校的会计教学模式及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可行的教学变革模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管理、分析综合能力。
关键词:会计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会计这门学科要求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近些年,较为多数的大中专院校开设了会计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将书本中的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更直观理解便于掌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这些新兴概念冲击着会计行业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单单是会核算、记录,而是再此基础上融入大数据分析、决策、管理等概念。针对当下社会对本行业的新要求,采取新的培养模式,提高会计学生的从业能力,更快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
1 互联网及大数据对本行业冲击
1)会计人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原本冗杂的会计工作,现在通过会计软件的处理变得精简很多,原本可能需要十多人完成的工作,现在仅需三五人完成,特别是基础性的会计工作,替代性很高,同时对会计的准入门槛也大大提高,不仅要求掌握会计技能,还对计算机应用、数据获取与分析、企业管理技能有所要求。
2)工作方式与重心。用友、金蝶等智能财务软件取代了将近90%的会计原始工作,将会计人员从记账、对账、复合、报表生成等大量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也从原本的会计核算转移到了会计管理上,开展数据采集、获取、汇总、分析、应用等,参与企业财务决策和管理。
3)服务模式转变。互联网的发展使会计工作从线下转为线上,会计信息更加透明。会计核算、监督、报表生成、税务缴纳等活动通过网络可直接线上监控完成。会计信息内外部的传输将更加便捷,网络代理记账和会计咨询业务会变成工作的常态。
2 高职院校会计学科教學现状
1)实训课时与理论课时安排不合理。在我校目前开展的会计学科中,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税法安排有较为合理的实训课程,这些课程配套有相关的财务智能软件、税务软件,可模拟企业在会计核算税务缴纳等的真实的工作场景,除了这些课,我们还开设了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这些课程的实训与理论教学课时比大致为1比4,也就是每四个课时的理论教学要有一课时的实训教学。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课程的实训内容,大部分的实训是根据课后习题开展,鲜有创新,与社会实际差别大,不便于学生实际应用以及会计人才培养。
2)教材滞后,缺乏更新。我们所用的教材大部分是本校老师编写的,教材内容更注重理论教学,更多采用的是虚拟案例,有些教材已经连用多年,没有做大的改编。我们在实训过程中,老师先将整个的会计核算过程,购进、生产、销售教给学生,同学们各自理解记忆,模拟实训过程。实训内容对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样的,这会导致有些同学模仿别人的做法,并不真正理解,缺乏自己的判断,被动的学习。同时,这样的方式只能让学生大致的了解企业会计的基本流程,而对于会计政策灵活多变的当下,显得略有滞后。这导致了实训结果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与实际脱离的状况。
3)考核方式单一,难度不高。目前我校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大部分,平时成绩由出勤率和实训作业组成,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很容易蒙混过关,平时的实训作业大家都是统一的,在课下完成时难免会相互借鉴难以创新。最后的试卷,考核范围有限,基本都以理论为主,学生在考前突击一个星期,大多数都能通过考试。所以同学们会觉得实训课形式化,没有真正的联系实际,体会不到会计的严谨性,那些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无法深刻体会,不能明白实训操作的实际意义,仅仅只是流于形式的照搬老师的做法。
3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带给高职教学的挑战
1)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更加的准确及时,会计核算也变得更加快捷、方便。这对会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挑战。高职院校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与行业企业沟通联合,注重校企合作,时时掌握企业的用人要求,参照行业标准,注重职业道德;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会计综合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大数据收集于分析能力;缓解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脱节现象,形成学生所具备能力与社会所需无缝衔接。教学重点从原本的核算转变到管理、分析,从单一核算对象转变到共享财务信息平台。教学内容应增加大数据应用、搜集、汇总、整理等。
2)对教师能力的挑战。本校的会计教师,长期从事会计教学、教研活动,财务会计的理论知识过硬,但在当下互联网+会计,+管理,+大数据,这些新兴概念的引入,对教师能力是极大的挑战。不仅要求熟练掌握新技术,还要会应用,会汇总分析。老师们需及时掌握新技术,鼓励挂职锻炼,满足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下对财务人员的新要求。有能力胜任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分析者、评价者。
3)对现有实训条件的挑战。时代的发展对实训的数量、质量都有了更多的要求,会计这个岗位,由于涉及企业的私密,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几乎不会接触到核心业务,达不到实训的真实目的。而校内实训,虽然开设的有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税务实训室,但是业务内容不真实、岗位设置有限,无法调动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得出的数据也不具备分析价值。同时做不到软件及时更新,往往学生实训用的软件,在企业里已经被淘汰了。因此,会计实训要紧跟时代脚步,借助新形势下互联网+大数据引领的时代变革,对会计实训条件、方式给出指导性意见。
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重建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在当下互联网高速发展,大数据频繁应用于各领域,会计人才培养应从原本的重核算、监督到会财会知识、懂沟通管理、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符合会计职业道德标准的综合人才。辅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完成基础财务核算、数据搜集、汇总、计算、分析等业务。要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重视校企合作,多元化育人,创新培养模式,对于原本的会计理论学习不能懈怠,同时建立只能财务信息软件,配套相关的教学资源。在课程建设中着重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对会计、管理的要求。增加实训课时比例,同时让实训内容多元化,配备多岗位多任务的实训作业,比如:小组与小组之间是竞争比拼的关系。考察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应对能力。
2)提高教师素质。当下具备会计知识、信息化应用、大数据整理分析的综合会计教师缺口较大。对教师加大力度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势在必行。学校可聘请专门的培训机构,在寒暑假期间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充分并熟练掌握当下企业的财务软件应用,及多行业财务数据分析。鼓励教师走进企业、挂职锻炼。同时学校可与企业合作,搭建交流平台,每年聘请企业资深财务人员跟本校教师就财务专业理论、应用等方面做交流和学习。邀请企业财务负责人每年在本校开设讲座,与学生交流在企业会计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学校建立翻转课堂、云平台等教学辅助软件。教师在该平台传入微课、知识点、重点难点、习题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前预习工作,将预习中的疑问带到课堂中,更有效的激发学习主动性,更易于开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在后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在线上直接留言,教师将问题整理、分类,在课堂或直接在线上给予学生答复。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翻转、颠覆,更有益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精神的培养,符合当下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晓伟,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6),289-290.
[2]蔡键.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7(12).
[3]刘伟钦.“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03).
[4]吴玮,毛莉莹.大数据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的全新培养模式思考[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09).
[5]欧玉辉,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发展的路径探讨[J].营销界,20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