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新技术的高校后勤报修系统应用研究

2020-04-21 07:40山锋丑洋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年1期
关键词:物联网互联网

山锋 丑洋

摘要:本文根据智慧校园理念,基于现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基础,研究后勤报修系统,解决传统报修方式效率低下等缺点,提高师生学习生活舒适度、满意度。

关键词:互联网;物联网;报修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20)01-0056-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应用的普及,高校配套服务行业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都在逐步推行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助力提升服务质量。各高校也都在此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开拓思路,推进高校信息化、智慧化建设。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智慧校园平台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平台”。这幅蓝图描绘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简而言之,“要做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2018年6月7日,国家标准《智慧校园平台总体框架》(Smart campus overall framework)发布。以此为契机,面对师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各大院校都在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革探索研究,已有部分院校研发出自己的智能校园系统,但是在智能系统、使用便利、安全快捷等方面还有不足,尤其是各相关分支系统间的无缝对接,交互操作过于繁琐等。我校智能校园系统研究处于高职院校前列,但在智能后勤研究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如同智慧地球一样,“智慧校园平台”与时下如火如荼的物联网技术密不可分。IDC的最新数据预测,截至2020年,全球将有310亿个互联设备联网工作。届时,人们将体验到连续的、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而“智慧校园平台”的首要目标,也正是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校园网中的各个物件。从技术上来说,智慧的地球涉及用RFID、二维码、视频监控等感知技术和设备。而在高校运营中,作为最基础的后勤服务部门,普遍存在管理人员水平不足,科技应用不充分等现实情况,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更应该加强研发“智慧后勤”。目前,已经有很多智慧板块在进行实践,如:手机开门、手机借书、手机考勤、手机消费、未来教室、电子围篱、车牌识别、智能楼宇等功能模块已在不同学校进行一定程度的应用。

与此同时,随着我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实施,校园管理各部门间建设的信息化系统越来越多,学校信息化建设不仅局限于学校内部部门、业务、院系之间,而且已经扩展到学校的周边及上下游,通过学校统筹的规划,解决了部分信息孤岛。我校研发的智能校园平台,已取得了丰硕成绩,但在后勤服务领域,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根据校园后勤保障实际情况,研发后勤报修系统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1]。

传统后勤保障现有人工电话和网络平台报修两种形式,主要局限有:(1)现有报修平台具有局限性,主要针对学生公寓,通过扫描二维码,在问卷网上报修,几千名在校学生报修信息全部集中到管理员一人,没有信息提示,只能通过刷新页面的形式才能看到新的报修内容,再采用人工派单模式,浪费大量精力和时间。(2)报修内容不具体,维修地点、维修内容描述不准确,造成很难第一时间进行维修。(3)对维修师傅的维修进度、维修质量及维修时间等无法监控。(4)对维修师傅的工作情况无法时时监督。(5)后勤量化考核时对维修师傅月度工作汇总统计难度较大,管理人员需要浪费较大精力去统计汇总师傅月度工作。虽然,后勤处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巡查监督,实行工作量化考核,但因报修方式老旧,由此造成后勤服务效率及质量很难大幅度提升。

为提高办事效能,认真落实“让师生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和“师生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要求,部门高校已经着手建设智能校园综合应用体系。该体系覆盖教学、科研、学生、人事、招生就业、后勤服务等各个功能板块,是校园信息化成果的最终体现。

2 研究重点

2.1 研究目标

为提高办事效能,认真落实“让师生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和“师生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要求。研发校园后勤管理系统的目标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站式日常生活服务为服务内容,以信息技术为服务手段,建设标准化的后勤管理系统,整合内外部服务资源,规范化服务流程,公开化服务监督,全面提高服务体验、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2.2 研究内容

智能校园建设已在各个领域有了一定研究成效,但是后勤保障方面涉及模块还很多,尤其是后勤报修方面。后勤保障现有人工电话和网络平台报修两种形式,存在信息通道单一、滞后,造成维修不及时,无法保证维修质量,工作量难以核算等问题。虽然,后勤处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巡查监督,实行工作量化考核,但因报修方式老旧,由此造成后勤服务效率及质量很难大幅度提升。本课题研究主要根据以上实际问题,基于学校现有自主研发的智能校园平台,研发后勤报修系统。

3 技术方案及创新点

3.1 技術方案

通过文献法查阅相关国家规划、国家标准,以及后勤管理制度。通过座谈会或上门访谈等形式,在师生中充分调研,并到具有相关研究经验的同类高职院校或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展开充分论证,确定后勤报修系统功能及框架。利用先进的物联网与互联网技术,结合我校现有后勤保障制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研发后勤报修系统网络版及APP模块并在两校区进行实践测试。对实践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完成本次课题研究[2]。经初步调研,后勤报修系统主要包含几个模块:报修模块、接单模块、评价模块、监管模块。伴随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同步进行改进,大力推进学校后勤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成为学校智慧校园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创新点

(1)信息整合,互联互通。充分整合手机客户端、PC管理端等各类型信息载体,实现后勤管理系统与智能平台的完全对接、融合及提取,并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学校后勤工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2)实时感知,动态跟踪。打破以往扫码下单的局限性,让师生通过APP直接填报维修单、维修师傅通过APP接到订单后上门维修,并可以通过APP常见问题提供基础知识普及。(3)智能分析,科学管理。改变以往手工操作、人工管理等存在的随意性、模糊性不足,通过量化计分、实时智能分析、自动提醒服务等实现了后勤管理的精确化、智能化、人文化和科学化[3]。改变传统人工监督等传统、机械方式,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动态监控维修师傅维修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调动维修师傅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唐哲卿.高校智慧校园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5):203.

[2] 杨倩,邹磊.智慧校园平台建设思路探讨[J].通讯世界,2019(4):242-243.

[3] 刘建楠.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平台建设与发展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9(4):78-79.

猜你喜欢
物联网互联网
基于LABVIEW的温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