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乱象与秘书学专业学生写作规范培养

2020-04-21 09:13郑金怡李晓容陈敏思庞木兰彭海河
文化产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网语秘书学谐音

◎郑金怡 李晓容 陈敏思 庞木兰 彭海河

(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00)

网络语言,简称“网语”,是伴随当代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语言。当代网络用语因其大多出自网民随意、应付、猎奇心态或特定群体(新生代)内交流,违背汉语造词构语及其语用规律,造成汉语表达的严重失范与乱象,有碍汉语的正常交流与规范化发展。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分析

有学者对现行网语进行了研究归纳,认为可分为三类:一是指网页编辑和计算机编程语言,如Html、Java、VB、ASP等;二是指与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如互联网、浏览器、内存、宽带、病毒、网民、网友等;三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用于交流交际的实用语言符号,如“666”“520”“酱紫”“帅锅”“XSWL”“+U”“给力”等[1]。

显然,上述第一、二类网语是科学的学科语言,在交流中不会发生什么问题,而第三类则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本文所谓的“网络语言乱象”主要发生在第三类网语之中。这类网语通过文字、字母、数字、标点及其他符号等多种形式表现,概言之其构成大体如下:

(1)由社会时事热点、名人话语和流行影视作品人物台词构成,如“点赞”“洪荒之力”“吃瓜”“给力”“先定一个小目标”“不愧是我”“我太难了”“醉了”等。

(2)由语词谐音构成。这又有几种情形:①由汉字谐音构成,如“酱紫”(这样子)、“稀饭”(喜欢)、蟹蟹(谢谢)、“母鸡”(不知道)等;②由外语谐音构成,如韩语谐音“亲故”(朋友),日语谐音“胖次”(内裤)、“胖送”(节目播出)“桥豆麻袋”(等一等)等;③由阿拉伯数字谐音构成,如“666”(牛牛牛)、“520”(我爱你)、“886”(再见了)、“9958”(救救我吧)等。

(3)利用标点及其他象征性符号构成,如“。。。。。。”(表示无语)、“<( ̄︶ ̄)>”(表示得意)、“:)”(表示微笑)。

(4)由语词开头字母缩写构成。①由汉字拼音开头字母缩写构成。如将“笑死我了”缩写成“XSWL”“真情实感”缩写成“ZQSG”“你说得对”缩写成“NSDD”;②由英语词语开头字母缩写构成。如 将“bad ending” (不好的结局)缩写成“BE”“lay back”(延迟)缩写成“LB”“Nobody cares”(没有人在意)缩写成“NBCS”等。

images/BZ_143_320_390_554_607.png图中小人头顶鸭子,即表示受到压力。鸭力即压力,由汉字谐音构成。images/BZ_143_323_657_555_896.png图中小人头顶一团混乱线条,意为思绪混乱,传达出烦躁之感。此图即传达出烦躁之意。

(5)表情包网语,如上图表情包①:

(6)由实物图形和动作形态构成。如下文②:

目前,大量的emoji表情被应用于微信表达中。但是,这种表达若运用于其他写作中,往往会让人尤其是不懂表情含义的人产生歧义或迷惑,从而难以起到正常的交流作用。

在第三类可能构成乱象的网语中,除“由社会时事热点、名人话语和流行影视作品人物台词构成”的尚能进入正规交流外,其他则只得在特殊(Q群、微信等)语境中交流使用。这些网语虽顺应新媒体、全球化的时代大势,具有创新、接地气、传播快、影响大的特性,却因出自掌握汉语理论知识和语用能力参差不一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语系的网民所为,所以其相当一部分违背汉语造词构语及使用规律,造成汉语表达的严重失范与乱象。

二、网络用语乱象的原因及危害分析

(一)网络用语乱象

1.颠覆词义词性

在网语中一些词语传统的词性词义完全被颠覆,如“门庭若市”“柠檬”等。“门庭若市”,典出《战国策·齐策》“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本为形容“来人之多,热闹如集市”,而在网语“头发又掉了一大把了,真是门庭若市”中,则用以形容“人的发际线靠后,脑门像市场一样宽阔”,词义被颠覆;“柠檬”本为一种树及其果实名,是专用名词,而在网语“我柠檬了”中,不仅其意变成了“自嘲式地表达对人从外貌到内在、物质生活到情感生活的多重羡慕”,而且词性也变成了动词。

2.改变词语色彩性质

如“圣母”“呵呵”“绿茶”等。“圣母”在宗教里指的是神化女性,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之下,因为自身的职业体系(例如修女等职业)而十足包容、博爱的人。在网语中,“圣母”则常指那些无原则底线地包容、原谅他人,对任何人与事物都怀有博爱之心、不讲求客观事实、一切行动准则都只围绕“爱”“善”两字的人。前者为褒义词,后者则带贬讽。“呵呵”本是笑的拟声词,是中性词,可在网络中则表示在否定对方的同时带嘲讽和不屑,成了贬义词。“绿茶”原指一种茶品或及其饮品,无褒贬含义;但网语中则指外貌清纯脱俗,人前装出多情伤感、楚楚可怜的样子,背后善于心计、玩弄感情的女人,这明显带贬义。

这些词语原本或褒义或中性,但被用作网语后与原词义、色彩完全背道而驰,都被赋予了讽贬含义,偏离了人们长久以来的认识,这对于语言的交流产生着很大阻碍。

3.谐音错别字层出不穷

当前,网语表达似乎陷入了但求新颖、出众、便捷,而忽视正确、规范的怪圈,网语谐音表达成了突出个性、与众不同的手段。如把“我”写成“偶”,把“你”写成“泥”,把“人”写成“淫”,把“帅气”写成“摔七”,还有一些因方言n、l不分而形成的网语,如“脑公”“腻害”等,更有大量用数字谐音来替代汉语的,如“88(拜拜)”“7456(气死我了)”。这些网语不仅不能准确表意,而且对表达也毫无添色可言。这种不把语言规范当作一回事的做派,无疑是对汉语构词、用语规范、严肃性的无视与反叛。

4.罔顾词性随意搭配

由于网语并不讲究词性与语法规范,因而随意改变词性现象相当常见。如“杯具”作网语最初是由“悲剧”谐音而来,作名词,如“坐等杯具的诞生”,但后来又被作动词和形容词用,如“你杯具了(形容词)”“诚邀广大杯具过的绿帽男一起商讨惩罚负心女方案。(动词)”[2]这使得其语法功能极其混乱复杂。再如“真相”一词,本是名词,指事情的真实样子,但在网语“你真相了”中,却用作动词,意为“说出实情”。

在网语中,词组的搭配也随意、不规范。如“严重同意”“狂点赞”“严重怀疑”等中,“疯狂”和“严重”这两个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都是形容词,在网语中却被作程度副词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再如平时很常见的“很中国”“很女人”“很男人”;在现代汉语中,“很”是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在此类网语中却修饰名词。此外,还有中英文随意搭配,如“万万book”(万万不可),利用英语谐音随意搭配词组。

5.书面化标准模糊

网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受到网民青睐和追捧,接受度高,尤其是青少年一代,认为它时髦、彰显个性,因此,写作时常会选用网语表达,但在使用过程中,又无法判断引用标准,只为追求语言的新鲜和个性,而不考虑在文章语境中的呈现效果,导致文章过于口语化,意义传达浅表。据南京市鼓楼区某名校一位老师说,如“神马都是浮云”“好2”“给力”“奥特曼(Outman)”这些词语在学生周记里出现频率很高[3]。网语书面化现象已成风尚,可随意使用则会让写作缺失内涵。

6.随意引入公文

在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电子公文处理进入网媒传播的今天,电子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公文已不再新奇。有学者对公文中出现的流行语现象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在2006年至2016年间,出现在公文中的流行语共585条,占流行语总量的18.83%[4]。这说明,随着公文传播媒介的变化公文语言也在发生变化。这符合汉语言发展规律,但公文毕竟是传达政令的载体,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与声音,因此必须有“度”。这个“度”就是要用严肃、庄重、规范的书面语表达,不可用诙谐、新奇、随意、口语化的网语表达。如:

“亲,被通缉的逃犯们,徐汇公安‘清网行动’大优惠开始啦!亲,现在拨打110,就可预订‘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优惠套餐……。在徐汇自首可获赠夏季冰饮、清真伙食、编号制服……!亲,告别日日逃,分分慌,秒秒惊的痛苦吧,赶紧预订喔!”

像这种“淘宝体”通缉令,虽能吸引网众眼球,但实在有失庄重、严肃和震慑力。这又岂能体现公文的严肃性、树立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公信力?

(二)网络用语乱象产生原因

网络用语乱象产生原因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

1.社会环境的开放性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沟通交流也逐渐全球化,各种文化相互沟通交流形成了文化多元化社会。在这个文化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及人口迁徙,人们在学习汉语普通话的过程中,语言之间的接触造成语言变异也在所难免[5]。方言、外语与普通话在接触过程中为求表达和记忆方便,便产生了部分问题网语。

2.网络环境的容忍

互联网技术的全球应用,形成了多种文化的网上交汇与人人都可成为网语创造者的局面。据2019年8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本科以下学历(不含本科)网民占比90.3%。网民素质和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导致所创作出来的网语质量得不到保证,加上网络监管制度不完善,使得形成的网语也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

3.教育缺失正确引导

一是家庭教育中智能机的使用缺失正确引导。当智能机使用者低龄化时,大部分家庭并没有及时正确引导,使得儿童们过早地接触网语,从而对其语言产生不良影响。二是社会文化教育缺失正确引导。一些地方对于书籍和文化的推广力度不足,很少建设图书馆、阅览室等基础文化设施,没有为语言文字使用提供正确、便捷的引领作用。

4.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下降

在现代网络交流中,人们存在着严重的重“速”轻“质”倾向。为提高交流速度,一些网民常会选用汉字的缩化、替代方式,如“生日快乐”缩写成“生快”,“你知道的”用其拼音字母替代并缩写成“nzdd”的形式。这种只顾方便快速、新奇,完全无视汉语规范的做法,给语言的正常交流制造了很大的障碍,这也正是时下部分网民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弱化的表现。

5.年轻人的标新猎奇

青少年群体活泼好奇、充满创造力的个性与网络用语独有的新奇、幽默的特性有着天然的适应性[6]。在言论相对自由的时代,青少年网民想要在网上发表一些不满意见、发泄不满情绪时,就会使用一些委婉的网语来掩饰,从而显得不那么直接。此外,网语的可创性也符合年轻人标新立异、追求时尚、创新的心理,可满足其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网语使用乱象的危害

1.影响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

网语的流行,使汉语的纯洁性、规范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学家李如龙曾指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是一个不健康的苗头。”③汉语中每一个词汇都有其历史渊源和存在意义,但当今网语普遍漠视汉语原本的词汇意义,随意进行语音相近替代或者部分替代,如“监介(尴尬)”“妹纸(妹子)”等。网语中大量谐音错别字的表达更是对汉语造词和使用规范的挑战。

2.影响沟通效率

语言存在的最大功用是沟通交流。网语作为网络时代人们在网络上沟通交流的语言,其功能也必须建立在沟通者均对网语有相同程度理解的基础之上。网语中的谐音、简写和颠覆原有词语含义的情况,使得其用于日常的书面和口头沟通的效果大打折扣,造成人们理解上的困惑,无法真正理解其表达的真实含义。

3.污染语言环境

网络的受众大多年龄不大、分辨问题的能力有限。长期处于具有消极影响的网语环境下,势必影响其情绪体验,甚至造成其在虚拟网络中无节制地使用网语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7]。网语中的一类饭圈语言——用于追星人群内部的交流语,此类语言常用语音缩写和指代词语来表示,一般人很难看懂,如“zqsg(真情实感)”“rz(弱智)”“hyq(好友圈)”等。一些网民还借仗着这些网语的难理解来肆意辱骂、欺凌他人,实施语言暴力。如近年“重庆公交车坠江,女司机抑郁”“德阳女医生自杀”“明星疑似出轨”等等事件,网民们在不明事情真相时就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在网民无实名和网语掩饰下,对自己的不良情绪不是自我消化,而是大大方方地宣泄,造成卑俗低劣的网语环境,影响网络健康发展甚至社会安定。

4.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形成

青少年正处于接触、认识世界的阶段,网络作为其接触、认识世界的媒介,网语的大量、快速传播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直接影响。网语中大量表达对社会偏激看法的消极词语,如“坑爹”“拼爹”“颜即正义”“关系户”等,对缺少判断力的青少年而言,可能会导致其形成错误价值观、对社会产生错误认识。

三、网语乱象对秘书学专业学生的影响与危害

(一)影响学生漠视秘书职业特性

秘书自古至今被认为是文人范畴、是笔杆子。古代官府及当代机关公文皆出其手,而公文写作不仅要求正确、准确,还需严肃、严谨、庄雅。倘若现在的秘书学专业学生不能认清自己的职业特性,养成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而是紧随网语随意、低俗、个性化大潮,将势必给将来的职业生涯带来严重隐患。

(二)影响学生写作质量提高

写作在秘书学专业的功课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公文写作。公文具有严肃、庄重、规范的特点,如果秘书学专业学生在网语乱象环境影响下,写作时也动辄出现网语连篇现象,这不仅会使读者难以理解与适应,而且也难以让其写作步入正轨。

(三)影响学生的就业

在网语环境下,学生嘴上往往会习惯性地挂着网语。如在羡慕别人时,会说“我柠檬了”;在遇到紧急事情时,会说“我方了”。网语的渗透学生生活中,这在年轻人看来不是什么问题,只是表达情感的语气词而已;但作为秘书,身为领导身边助手,如果在工作中时常不经意地抛出低俗语,这不仅有失秘书作为文人的斯文形象,也会有损领导甚至机关、单位的形象。

四、规范秘书学专业学生网语使用的对策

在网语乱象纷繁的当下,怎样才能使秘书学专业学生不受其扰,规范使用网语呢?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如下对策:

(一)牢固树立网语使用规范意识

秘书学专业学生未来的写作主要是公文写作,现在在校的写作也主要是学习公文写作,而公文是“表达社会组织(集团)意志的文书,担负着治国安邦、传递政令、沟通信息、实施管理的重要使命”[8],具有严肃性和规范要求,因此,公文作者必须具备写作规范意识。秘书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写作需树立和养成强烈的规范意识。因为只有在这种意识支配下进行的训练,才可能养成规范写作的良好习惯,为将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为促进秘书学专业学生规范意识的树立与养成,学校应刻意加强秘书学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包括责任意识、规范意识、技能意识等从业意识的教育培养,使其对自身未来职业具有充分认识与高度认同,在行为上化作动力和压力,自觉增强包括网语使用在内的各种规范意识。

(二)具备网语辨识与正确选用能力

网语作为一种顺应网络新媒体发展的新兴语言,能在网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中风靡,甚至在电视、广播、报刊上和学生作文、文学作品中出现,说明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有些网语甚至已由一种“社会个性语”“地域方言”变成了“社会共同语”,登入主流语言的大雅之堂,如“房奴”“考试门”“山寨”“给力”“雷人”“团购”“宅男”“点赞”等,已被新版《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增收其中。但是,网语又有双面性,一方面丰富了现代汉语的内容,成了现代汉语的组成部分,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着更多选择与活力;另一方面因其大多产生于交流方便、随意、猎奇,并未严守汉语规范,甚至有随意或故意曲解词义语义、随乱替代与缩写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汉语的规范性和正常交流。如果用网语写出来的东西大部分人看不懂,影响沟通,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对于网语,我们需客观、公正、发展地看待,既不能全加否定,也不能不加甄别地全部拿来,而应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正确选用。既然如此,那么,怎样具备网语辨识与正确选用能力呢?

首先,要加强对汉语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学习《中国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语用学》《语言学概论》等理论书籍,熟练掌握汉语语言文字产生、发展的历史与规律,深刻认识汉语言文学的构成特点,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识别自己所创造或使用的网语是否符合汉民族语言的构成规律与规范,是否符合汉民族语言的正确发展趋势,从而正确使用网语。

其次,要深入研究网语,提高对网语的认识。要对网语的产生、构成、类别、应用以及产生的影响有比较清晰的认知。这样才能知道哪些网语是符合汉语规范的,哪些网语是违反汉语规范的;哪些网语发挥正能量,哪些网语产生负能量;哪些网语是精华,哪些网语是糟粕;哪些网语能登大雅之堂,哪些网语只能在特殊空间存在;从而正确选用网语。

(三)加强网语使用规范训练

作为秘书学专业学生,光具有职业意识与规范意识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还应落实在行动上。如果只有认识没行动,那只能是一场空,不可能有成效。因此,必须在现在的写作学习训练中,不随波逐流,时刻注意网语的规范使用,自觉抵制滥用网语。要对学生滥用网语的现象进行教育和正确引导,强化语言表达规范化培训。尤其写作教师,更应严格要求学生批判性地使用网语,注重写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并通过习作、比赛等形式加强语言规范化训练,使学生在步入职业岗位之前就奠定良好的从业品质和扎实功底。

(四)加强教师语言表达规范培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口头、书面表达习惯对于其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在教师入职时或工作中,应对教师进行语言表达规范要求与培训,尤其要求在教学中杜绝使用不规范网语,以提高教师自身语言表达的规范化,起到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引自微信原创表情包乖巧宝宝4合集,作者超能。

②引自一秘书学专业学生的微信网文。

③转引自.《与网络语言宽容相处》:http://www.docin.com/p-2130128929.html / 《教学讨论:中小学生作文中该不该用网络语言》:www.jinchutou.com/p-40290717.html.

猜你喜欢
网语秘书学谐音
建党百年秘书工作与秘书学发展研讨会召开
勇闯长龙阵
学科互涉视域下秘书学学科建设探索
秘书学专业教育统计报告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网语
网语
别让“网言网语”败坏“语言生态”
绝妙的数字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