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同行》节目手语主持人:用清晰准确、优美自然的手语传达关爱、架起心桥

2020-04-20 15:39陈玲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12期

陈玲

摘要:如何才能精进手语表达,更好地传递党和社会的关爱,在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架起相互了解、沟通,进而相互理解、支持的桥梁?作为手语主持人,本人认为,应该从分析“手语是什么”和“手语主持怎么做”来入手……

关键词:传递党和社会关爱;聚焦残疾人;电视手语主持人创新;精进手语主持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就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明确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中国将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作为天津电视台首创的全国第一家手语专题节目,《我们同行》开播26年,以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人生经历,介绍和残疾人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康复知识,弘扬扶残助残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道主义精神为主旨。收视群体相对固定:包括盲人、聋人、肢残人、智障人、精神疾病者等各类残疾人,还包括残疾人家属、残疾人工作者和关注残疾人事业的人们。在新时期,想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要求落实到节目中,我们不仅要进一步聚焦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步,充分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精神状态和拼搏奋进、让生活越来越好的生活状态,更要用细腻的节目形式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传递给每一位残疾人朋友。因此,精进主持人手语表达,成为以手语为特色的《我们同行》节目十分重要的任务和追求。至于如何才能精进手语表达,更好地传递党和社会的关爱,作为手语主持人,本人认为,应该围绕两个关键词,即:“是什么”和“怎么做”。

一、“是什么”即手语是什么

手语即手势语,是聋人特有的语言,大致可分为“自然手语”“手指语”“文法手语”三种。“自然手语”被视为聋人的母语,以生动形象的手势动作和丰富的表情动作组成,有聋人特有的语法规律;“手指语”是用来表示汉语拼音的手形,共有30个指式,通常用来辅助学习文字的发音,弥补聋人在学习汉语和表达汉语时,手语表现的局限性;中国的“文法手语”是按照汉语语法规律打的手语,是汉语的手语表现形式,它包括“手指语”和“自然手语”。

在日常生活中,聋人之间互相交流多采用“自然手语”,因为这种直观象形的语言便于聋人迅速理解语意。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聋人会借助“手指语”学习汉语拼音,进而学习汉语的发音,并逐步学习和掌握汉语语法。但是对于语法结构复杂的句子,如果按照汉语语法规律用手语表达出来,大部分聋人很难完全理解,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聋人。因为听力障碍使得聋人只能通过视觉来获取语言信息,所以他们领悟语言的方式和健听人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

二、“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手语主持人要积极参与节目创新;手语主持人要精进手语口语的双语表达

(一)积极参与节目创新方面:作为亲莅一线采访的节目组核心成员,手语节目主持人要透过敏锐的“触角”,积极提出节目创意,通过节目创新,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残疾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一方面,他们追求更加鲜活,更加富有情感和艺术性的节目;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自己有机会站在舞台中央,参与到节目之中。为此,《我们同行》节目2020年初,在全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洪流中,创作手语歌曲《平凡天使》,邀请20位聋人朋友,共同参与歌曲演出,他们中有十四五岁的学生,有三四十岁的设计师、教师、企业员工,也有已经退休的工程师。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聋人朋友,用充满感情的手语和具有较强艺术性的表演,表达了残疾人抗击新冠疫情的勇气和决心。通过电视和网络的广泛传播,手语歌曲《平凡天使》也在更大范围内,鼓励着残疾人朋友和健全人一起携手,共筑防疫长城。当然,为了让残疾人朋友更加及时、充分地了解防疫手段、防疫重点,《我们同行》也在第一时间,制作并播出多部防疫宣传片,手语主持人通过手语加口语的双语形式,形象直观地介绍防疫知识、传递防疫观念,帮助残疾人建立起科学防疫的良好生活模式。

(二)精进手语口语的双语表达方面:手语主持人要以准确清晰、优美自然的表达为目标,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水平。

1.为了实现被“听”懂,主持人要做到“一心多用”。为了使聋人能最大限度地理解语意,主持人的手势语不仅要对主持词简明扼要地表述,有时还要融入聋人特有的语法规律,即采用“自然手语”。再有,手语的词汇量相对较少,表达时只能找意思相近的词来替代。因此,主持人要适应手语、口语表达语序上的不一致,也就是口语说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而手语则是另一个词或者另一句话。这种手语、口语配合,需要主持人在单位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左右脑并用,同时操纵多个感官,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就好比,双手反复做“一打四”的手势,同时嘴上背诵着一首古诗。而要想达到手、口的协调配合,就需要主持人充分做好“课前作业”。就是说,在每次做节目之前,除了熟悉稿件,查找稿件中生僻词汇的手势之外,还要投入更多时间反复练习主持词的手语、口语同步配合。

2.手语主持时,主持人要精准控制表情。在手势语中,丰富的面部表情及所表达词汇的口型,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有些词汇,手势的位置相同,但表情和动作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对于观众来说,镜头前的主持人每一点细节的表现,都是在传情达意,更何况手语节目主持人!每个眼神、每个手指动作都是不同语言符号的代表,所以,面对镜头时,主持人要做好表情管理,做到表情适当、口型生动自然,切不可过于夸张,否则不但会不优雅,影响节目效果,甚至会影响到观众对内容的理解。

3.手语主持人要适应电视对手语手势动作幅度的无形要求。手势动作是手语中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是和聋人面对面,或者在会议现场进行同声手语传译,需要动作在一定范围内尽量大一些,这个动作范围一般在手语者面前一平方米左右。而镜头前的手语主持人,手势范围就不能这么大了,因为,过大的手势,会使观众很快产生视觉疲劳等各种不良感觉。同时,在镜头前,手语主持人的手势也不能过小,否则会使观众看不清楚。因此,面对镜头,手语主持人一定要探索和自己节目定位相一致的手语手势范围。目前,《我们同行》的手语手势范围稳定在胸前一尺见方左右,对此,观众的普遍反映是:这个幅度比较适宜,看起来清晰且不易疲劳。

4.为了适应越来越多节目提出的手语翻译要求,主持人要努力训练,全面提高速记和反应能力。和手语主持比较起来,手语翻译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它虽然也需要主持人口语配合,但只要口型,不用做同步发声,因此就没有了对语音准确、语气恰当、语流顺畅等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手语翻译类似于同声传译,尤其在直播节目中,经常会遇到有插播内容的情况,由于没有机会备稿,就需要手语主持人依靠自身的速记和反应能力,做出准确清晰的手语翻译。因此,手语主持人要特别强化自身这一方面的能力培养,或者参与专门培训,或者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零碎时间,进行自我训练,从而稳步提高自身的手语翻译水平。

三、结语

综上,作为手语主持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要求,就要倾尽全力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多渠道的信息服务,在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架起相互了解、沟通,进而相互理解、支持的桥梁。我国有八千五百多万残疾人,这一群体涉及我们身边近五分之一的家庭。作为手语主持人,想要服务好这个巨大的残疾人群体,我们既要始终聚焦残疾人需求,认真制作节目,努力进行创新;又要加强学习,把深入认识手语是什么、精进手语主持应该怎么做,当成推进节目发展的金钥匙,做到每一期节目都说残疾人关心事情的同时,还能用准确清晰、情感真挚、亲切流畅的手语和口语进行优雅美好的双语表达,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残疾人朋友在观看节目时,既能“听”得懂,也能充分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爱,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而对于手语主持人来说,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就要做到“一心多用”,投入更多的时间反复练习主持词的手语、口语同步配合;精准控制表情,做到表情恰当、口型生动自然;适应电视对手语手势动作幅度的要求,探索和自己节目定位相一致的手语手势幅度;全面提高速记和反应能力,稳步提高手语翻译水平。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对手语主持工作社会责任感的深入认识,这也能帮助主持人更好地把握手语、口语的双语表达。总之,《我们同行》作为目前国内少有的采用手语口语同步播报形式的节目,主持人在双語表达的把握上,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和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