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勇
摘要:新闻反转源自热点事件的反转,指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出现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反向变化的现象。这些热点事件的共同特点是话题性强,关注度高,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大。新闻反转对舆论生态和媒体的公信力是极大的伤害,尤其是作为党的主流媒体,必须始终坚持以新闻真实性为原则,切实规避新闻反转事件的发生,努力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关键词:新闻反转;真实性;成因;规避
所谓新闻反转,是指已报道的新闻事件出现与原有信息不符或完全相反的后续事实,受众立场、观点和态度随之逆转,导致已趋向集中的舆论转向对立面并成为多数意见,且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这种转向是十分迅速、明显的。
媒体抢发新闻,舆论评议是非,这本身没错,但前提是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这个底线必须遵循,否则就会跑偏。每一次让人瞠目结舌的新闻反转和大众态度的大转变,不但极大损害了舆论生态和媒体公信力,而且极可能导致大众以后对这类事件即使真实也会熟视无睹,或“一笑而过”,让正义缺失,让悲悯缺乏。媒体在反转中对新闻事件不断进行补充、纠正,使其逐步走向客观、全面、公开,在此过程中与提供信息、推进事件发展的受众进行良性互动,在舆论的演变中反思自己的错误,那么舆论反转也能带来一定的积极效应。
一、新闻反转中事件的类型
(一)信息残缺型
这类反转新闻出现频率最高,其具体来看还可细分为两类:一种是事物客观规律所致,即一件事情的发展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媒体在追求新闻时效性的同时若不注意信息的完整性,看到、听到什么新消息,还未等事件发展成熟或未倾听事件双方观点就急忙发布,造成新闻报道碎片化,就容易导致后续事件出來被“打脸”。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偷外卖”案件,由于办案人员当时介绍案情不全,考虑不周,突出当事人系知名大学本科生,正准备考研,另外他的家庭贫困,三个兄弟姐妹都辍学了,因此导致一些媒体以这个“点”纷纷报道,唤起了社会对当事人的同情,对贫富差距的质疑;但之后警方公布的调查结果,却指出当事人在某公司工作,有固定收入,且偷外卖系报复行为。这一事件的反转,让人目瞪口呆,也对媒体公信力产生了怀疑。另一种则是媒体主观隐瞒造成的,即有些媒体从业人员或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眼球、点燃受众情绪或突出报道的严重性,故意隐藏某些事件要素,从而导致舆论偏向其中一方。
(二)虚假事实型
即新闻中所报道的事件或事件中的小细节从一开始就不是真实的,而媒体并未经过核实、调查,传播之后引起社会关注,才由多方认证是虚假消息。这种类型主要是新闻事件当事者出于泄愤、想出名等原因而主观说谎,但也说明媒体在新闻的搜集、整理、报道工作中缺乏专业主义精神,没有保证好新闻的真实性。如被地方媒体报道和刷屏的6岁女童被体罚致吐血一事,后经警方核实查明,是女童母亲为扩大影响而故意编造的谎言,照片展示的衣服“血迹”实为化妆品和水,目的是为了开除涉事老师和索要赔偿。由于一些媒体偏听一方,没有深入调查核实,导致此新闻出现反转,也让媒体陷入尴尬之境。
(三)策划事实型
即当事人或媒体为了策划一篇新闻报道事先布置场景、控制流程、引导结果,它与虚假型反转新闻所不同的是,这一类新闻报道中的事件是真实存在的,但并不是自然发生,不符合客观规律,目的不纯。直播软件“快手”上的一个主播直播下乡捐钱做慈善,后被曝只是一场作秀,直播结束就把钱都收回了,这类事件从本质上看只不过是一场为了引起公众注意的“闹剧”。
(四)因果倒置型
在这类新闻事件中,网民在面对陌生信息时,往往会在某种标签化或符号化的暗示下,下意识地做出模式化判断。比如路人冷漠、老人讹诈,等等。受众在解读这类新闻时,就会把某个人群与某些特征画上等号,从而导致这类新闻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二、新闻事件反转成因探究
(一)从传播环境看,泛娱乐化促使媒体迎合受众
尼尔?波兹曼认为,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读者、观众就等同于消费者,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等同于商品,媒体为争取消费者即受众,以在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这样就不免会沾染上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的恶习,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为缺乏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一方面为了迎合受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将新闻内容精简再精简,甚至只有一句话交代事件要素,而忽略了事件中其他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另一方面,还一味迎合受众不健康的视听要求,片面追求迅速、猎奇、煽情等吸睛要素。
(二)从传播主体看,“把关人缺位”导致舆论场混乱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新媒体的挤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建立官方网站,开通了新浪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甚至开发了新闻客户端,利用网络更新形象、引导舆论,吸引更多的受众。发声的麦克风多了,传统的“把关人”就不够用了。在权威的传统媒体来不及为海量信息监督过滤的情况下,网络舆论领袖应运而生,如知名的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大V”用户等,他们拥有固定的粉丝群和巨大的话语能量,在热点事件面前很容易集合观点形成舆论,然而由于缺乏专业媒体人的职业素养和话语水平,或是受自身认知基模的影响,看问题难免片面,更容易将观点带向偏激的一面,造成更大的反转。
(三)从传播内容看,碎片化传播模式导致新闻要素不全
首先,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抢发新闻,将来源单一的信息当成新闻来报道。不完整的信息源容易导致受众偏听偏信,或误以为所知道的内容是事件全貌,发表不客观的判断与议论。
其次,标题党泛滥,挑拨公众情绪。如“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十年”的标题,隐去该鸟类是国家保护动物的事实,用一个轻松的“掏”字将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淡化为一种再寻常不过的娱乐活动,营造出一个“被冤枉的大学生”形象。
(四)从传播受众看,“新闻易感人群”易激动
曹林描述了一种“新闻易感人群”,他们“轻易感动轻易激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热血沸腾,轻易被诱导,又轻易地遗忘健忘,沉浸到新的热点中容易被只是个案的新闻热点触发感慨。”他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键盘侠”。他们不去了解事件全过程,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只会盲从他人观点;或借助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发泄心中不满,尽管该事件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媒体深知什么样的措辞能让这类人在看到标题后或悲从中来,或怒火中烧,而对内容是否真实、公正、客观不管不顾。
三、新闻反转事件的有效规避
真实性始终是新闻的生命,当“反转剧”回归事实真相,对媒体、当事人甚至社会都会造成消极影响。一次又一次地消費受众信任度、好感度,最终将会导致受众对媒体的不信任。
新闻反转现象如何得到有效规避,确保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营造健康的舆论生态,这是媒体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黄河说,“近些年,新闻报道反转太多了,这里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最初信源是否具有专业性,出于什么目的向外发布消息;其次,媒体有没有发挥专业精神、秉持职业操守进行报道;再次,自媒体有没有通过制作耸人听闻的标题,断章取义发布信息来进行炒作;最后,公众的媒介素养够不够,批判能力强不强。”因此,有效规避新闻反转事件的出现,媒体可以从如下方面来努力:
(一)信息核实要有专业精神
媒体从业者要有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秉持信息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这一原则,要对每条信息进行核实,慎之又慎。既要对信息真假进行核实,也要对信息的来龙去脉、盘根错节进行调查,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即使是权威的官方信源,也不能照单全收,要尽到媒体的调查核实义务,确保事实的准确。
(二)新闻报道要有严谨态度
如实反映事实,是媒体的属性所在。这就决定了媒体在报道新闻时,除了确保事实真实,还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夹杂个人感情,不能搞选择性、倾向性的报道;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搞“标题党”,哗众取宠。在调查核实信息真实后,严谨、科学、理性地进行报道,这是确保不出现新闻反转的关键。
(三)舆情应对要有及时作风
新闻反转报道虽然会给媒体带来损害,但坦诚面对,及时纠错,也还算“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一旦对新闻报道和事件有质疑声音,媒体要立即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第一时间发布调查核实结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舆情迅速得到平复。发声及时、回应及时、公布及时,应该是挽回新闻反转负面影响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