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

2020-04-20 11:18黄海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随迁子女场域

黄海

【摘要】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子女大量入读,有的已经出现班级化现象。由于学生学习背景、家庭背景等因素,在管理和教学上出现困境。本文从场域理论的视角,分析西关区域的随迁子女班集体场域的构成和特点,以及个体的惯习与场域的辩证关系。对教育教学出现的困境,提出要关注因材施教,弱势学生。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加强教师的引领作用。优化育人场域环境,以养成教育重构新惯习。搭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连接空间,促进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场域 惯习 随迁子女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04-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推动城镇化建设,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本地入学。我校近年招收的新生中,非广州市户籍的外来工子女学生越来越多,例如2018年9月新生有三分之二是进城务工子女,在随机分班的情况下,有些班只有几个同学是本地户籍,随迁子女占有绝对多数,已经班级化。在实践中,发现无论教育教学的难度都比以往大,而成效并不显著,导致管理和教学上出现困境。

以往关于随迁子女教育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对象以班级内的少部分学生群体为主,班级化情况不多;二是主要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管理的缺失方面考虑,是比较单一的关系构型,忽视了不同社会小空间的独特性,没有将不同社会小空间进行统筹分析。另外,我校属于广州荔湾的西关老城区,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周边各种批发市场众多,而随迁子女大多数来自芳村的城乡结合部,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展开分析研究,为破解班级管理难题提供借鉴。

二、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本文试图从场域——惯习的理论角度,深入分析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厘清关于该学生群体内在的关系网络,找出有效对策。

布迪厄说:“我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场域是一个运作空间,每个场域都有自身特有的运作逻辑,具有相对自主性,因此场域也称为社会小世界,是一种人为的建构。场域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有者为了自身在场域中的位置,在场域中运用各种策略开展斗争,焦点在于争夺资本的拥有量。惯习是指场域中的行动者持久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有关,由一系列历史关系所构成。但是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惯习,惯习只提供原则,“暗示”行动者应该怎样思考和选择。资本是一种积累的劳动,并以物质化和身体化的形式积累。资本数量和类型决定人在社会空间的位置和权力。

场域和惯习具有辨证关系,一方面场域形塑着惯习;另一方面是认知建构的关系,即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构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在惯习的指引下,在实践中运用资本建构起场域,同时創造、再生惯习。同时场域制作惯习,惯习是场域在个体主观世界中的内化。场域在塑造惯习过程中制约实践。实践既是被动的,又是能动的。

三、场域——惯习下的班集体分析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具有方法论的价值,为我们从关系论的维度研究班集体提供了可借鉴和操作的新视角。

1.班级场域分析

(1)班级场域构成

在班级这个场域,课室作为物理空间,由班级的教育设施设备、班级文化、班级管理制度、班主任、任课教师等构成,现在很多家长都参与到学校、班级的管理,有家长的QQ群、微信群,有的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从家校共育的角度看,家长同样置身于场域中,受各种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这个场域是一个有内部联系的复杂关系网络,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组成的动态网络或者构型。在课堂上以师生的活动为中心,通过师生的互动的动态网络中完成教学目标。班级场域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变化、行为选择、价值评判和价值认同的健康成长。要发挥班级管理的作用,必须从场域和惯习的关系进行考量,使学生在场域中实现内在逻辑与惯习的统一,形塑新惯习,构建和谐上进的班集体。

(2)资本对个体在班级场域中的位置的影响

班级场域中包含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组织资本、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包括文化修养、知识水平、学习成绩等。作为学生,学习成绩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本形式。来源一是学生从家庭教育中获得,经过时间的积累,西关区域的随迁学家长大多是在附近的玉器街、海鲜市场、茶叶市场等批发市场做生意,大多数学历不高,从小在家庭教育方面相对欠缺。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校的学习中获得,表现为学业成绩。社会资本包括学生的活动情况、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受欢迎程度,如果班级活动丰富,师生关系和谐,那么社会资本相差不大。担任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等职务的学生,占有的组织资本也较多。根据场域理论,资本在不同场域所起作用不同,而在班级域中,由于学生没有从事经营性活动,所以经济资本没有起主要作用,本文不作考虑。

可见,在班级场域中,学业成绩好、师生关系良好、性格开朗、活跃、担任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等工作的同学,拥有的资本较多,班级场域位置相对较高,有较高的威信。相反,另一类同学的场域位置较低,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或者师生冲突,在教育中要更多关注这类群体。

2.班级场域是一个不断“斗争”的空间

作为教师、学生和参与管理的家长,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差异,三者会在场域内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发展、演变,在冲突中不断推进、自我完善,实现动态平衡。

教师由于专业知识、文化素养以及教学能力等文化资本的优势,处在场域中的位置较高,本质上是教师辐射科学文化知识并吸引学生,学生创造性接收。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可以塑造学生的“新”惯习。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才能在班级场域中发挥导向作用。如果课堂沉闷,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就下降,教师的话语权下降,学生会产生课堂的不满,表现为开小差等违反纪律现象。由于场域内部竞争关系,还会引发师生冲突。

四、场域——惯习下目前出现的班级教育困境

(1)学生和家长都未能适应新场域

不同的场域有自身的逻辑,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西关区域的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民办学校。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都和城市不同,而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管理方式也与我校明显差异。对于教师来说,场域内的个体大量发生变化,也一时难以适应。

(2)旧惯习与新场域的裂痕

从惯习来说,在班级场域中主要有学生性格、课堂表达沟通、课间交流、兴趣爱好等。由于各人的惯习相对稳定,形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能够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当学生来到新场域时,由于原有的惯习与新惯习不匹配,会产生不合拍或者排斥新惯习的情况,产生的冲突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是在纪律、行为习惯、精神面貌等表现不尽人意。我校多年来实行小班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由于经历的不同,学生的言行举止、交往方式等惯习与学校严明的纪律制度、班级文化将有不合拍现象。另一方面是家长、学生对文化资本的期待失衡。由于学生未能适应新场域,所以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文化资本难以提升,表现为学业成绩进展缓慢。家长都希望老师具有较高的文化资本,特别是教学能力,带动学生成长。当期待失衡时,极容易产生班级和家长的不理解。我校2019年刚从小学升上初一的学生,第一次测验某一科的班平均分不理想,家长们感到非常困惑,集体向学校提出疑问,后来经过级组老师和家长们相互沟通,耐心解释后,群策群力,在期末的考试中,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破解困境的教育策略

1.因材施教,更多关注和帮助场域中低位的学生

有意识帮助个别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产生的文化资本等带来的劣势,让学生学会调整心理状态,更加刻苦进行学习,提升场域位置。我在任教的班级中成立帮扶小组,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方法,构建和谐、健康的班级场域。通过一个学期的试验,很多学生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对个别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例如有个学生数学基础差,连个位数加减都不会,我以鼓励为主,让学生不要失去信心,开展丰富的实验活动,遇到计算时,学生最容易出现畏难情绪,这时候我允许学生适时放弃,以后再继续学习。学生学到了物理知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2. 优化班级、家庭和社会场域环境

第一,班级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和空间,是培养青少年综合素养的重要场所。我们要培养良好的班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良的班风、学风让青少年快乐成长,形成良好的惯习。第二,建立家校共育機制。家长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任老师,要改变单纯的严管和压制的教育方式,充分尊重孩子的需要,加强沟通和对话,关注孩子的身心成长。第三,要引导青少年正确交友,特别是网络安全,要学会识别有害信息,自觉抵制不良影响,积极参加社区的健康活动。

3.教师要提高文化资本竞争力,提高教师在场域中的位置,展示教师魅力

布迪厄认为,场域充满斗争性,冲突和矛盾是场域保持动态活力的关键。在课堂上,我经常教育学生为实现民族振兴,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结合教材例子介绍我国的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学习动机。例如在物理教学的“运动和静止”的例子中,涉及空中加油的战斗机、空间站时,我适时补充我国举世瞩目的航空航天成就,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制造2025》,鼓励同学们学好知识,为我国一步一步踏入制造强国前列而作出贡献。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

4. 加强养成教育,重构惯习机制

资本的拥有量决定了场域中的位置高低,并对惯习进行影响。由于场域时常变迁,但惯习相对稳定,惯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历等密切相关,形成了不同学生的言行举行、交流表达模式、作息习惯、卫生习惯等。因此,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惯习。

5.建立场域和惯习的连接空间

根据场域理论,只有场域参与者互相认同场域规则,才存在特定关系。这些规则包括家长的行为规范,在学校内部是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等。建立符合青少年发展规律的教育机制,要依赖多个不同场域的支持,教育场域与惯习有效连接的机制需要合理的物理空间和教育规范,更重要的是场域的所有个体都积极投入,构建空间,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五、结语

在随迁子女班集体场域中,学生要不断形塑新惯习,适应新场域。学校要加强班级建设,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优化场域环境。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在场域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分析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特别关注处于场域低位的学生。学校还要加强与社区和家长的联系,构建有效的连接空间,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刘慧琴新移民情境下师生冲突缘何发生场域惯习理论视角的阐释中小学教育[J].2019年第1期.

[2]李慧芳场域论视角下青少年手机依赖行为探析.青少年研究与实践[J].2018年第2期.

[3]常进锋场域惯习理论青少年犯罪成因的新视角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J].2019年第3期.总第221期.

[4]曹威伟张立场域惯习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德育关系研究高等农业教育[J].2019-2,2:57-60.

猜你喜欢
随迁子女场域
德育场域视域下中小学德育工作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
查无此人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如何提升随迁子女的逻辑思维能力
成长之歌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考察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研究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合作的策略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