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在更加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追求经济和环境效应相结合。目前生态环境状况堪忧已经敲响了警钟,国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让社会和人民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进步性。国家已经开始进行五位一体的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合作机制。我国也曾经去对中国的环境时做出了相应研究,了解环境相关情况,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提供了相关借鉴。我国应根据相关建设完善体系,健全法律法规,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提升人民保护文明环境的思维,建设美丽祖国大好河山。
关键词: 中国环境史;生态文明;研究
中国环境是是新兴的学科,出版了很多专著,也在很多地区召开了环境时会议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环保人士也更加关注这些历史,中国环境史由于人们日益认识环境问题到现在的发展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才诞生了中国环境史。目前很多历史学家都去体会自然界的力量,人与自然协和发展,通过环境史的研究让人们更加注重自然科学和环境保护,在各个尺度之下分析了环境中对土地和水资源等资源的管理,在发展当中选择正确方式。中国环境史的研究也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提供了相应的指导方向。
一、环境史研究现状
在中国环境史上已经有很多人去进行关于环境的研究使得现状在其研究过程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缺少生态与环境科学的知识,但是这也不能否定它的作用。包含着资源同森林、木材以及鸟兽等历史最后一个也写了中国的居住环境,这些对于中国的环境来说比较是全面的研究,发表了不少的论文,很多学者都去开展研究。在论文探讨当中分析的自然环境的变化、水环境以及等等环境观等,这些为我国提倡的环境保护和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性。国家在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时应该根据环境史的研究结合起来,这为其制定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帮助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二、进行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堪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很多方面出现了资源浪费的现象。对水环境、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经历着很大的考验。生态环境已经敲响了警钟。资源约束更加紧张,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加上在开采资源和利用资源时浪费现象严重导致石油、人均、耕地、林地等都无法充分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其次水污染严重,饮用卫生条件无法改善。造成了很严重的水资源破坏,经济工业在发展当中排放污染物对湖泊、海流造成严重的影响。大自然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面积大分布广,而这些都影响着粮食生产和人类的生存在环境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地震、海洋生物等等灾害越来越多,地震活动也较频繁。在发展过程当中,注重资源环境,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推进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约束行为,构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三、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措施
1.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合作机制
国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大的方向,各个地区政府之间也要贯彻落实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将不同的行政区部门结合起来发挥优势,互相合作推进工作的开展。政府应该拨资金去推动山河湖泊的修整,严格落实计划,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专门负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各个区域,在大范围之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环境治理,推动互补型社会的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效进行。
2.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国家应该完善资源定价的机制对环境成本的内部化进行改革。现在我国对于资源和环境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视,从经济学的方面来说资源环境问题是因为国家和社会没有过于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价值,缺乏这些因素。因此对于环境保护来说应该具备清晰的产权归属,我国应该对于河流、森林、荒地等自然生态进行登记,形成一些权责明确的生产产权制度反映其具体的价值和代际补偿原则。从不同阶段、不同领域来调整资源价格和排放的成本。从制度方面完善制度建设,提高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配置,公平公正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3.建立以资源环境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经济需要追求高质量的发展模式,但是也要注重资源环境协同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反映了生态系统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现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着资源环境的问题,在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无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其次是环境容量已经达到极限,不堪重负。在区域内部生物多样性已经遭受到了很严重的破坏,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不断发展,这些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除了生态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之外,很多区域的环境承载力都超出了其原有的建设管理,比较落后。在经济社会规模之下最环境压力较大,应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的完善限制水土资源环境容量。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从法律层面规范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民政府已派遣专业部门去调查建立监测机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环境质量无法达到标准,开展一些资源环境的评价,根据结果来调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从制度和机制方面注重生态功能的维护,将其纳入到顶层设计当中。在经济当中,环境问题也是重要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资源环境等等方面。将经济和环境协同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长久发展。在国家层面应该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系统的制度体系,不断走向新文明的时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新时代发展应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完善生态文明體系,把握国家总体国情,深入研究中国环境史,以为资鉴,从制度、社会等方面推进环境保护的进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明确美丽中国在实现中国梦当中的意义,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发挥制度建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贾卫列.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 中国环境报,2020-03-20(003).
[2]孙浩进,赵文涛.建设现代化治理框架下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J].奋斗,2019(24):28-30.
作者简介:夏天,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学、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