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飞翔,国贷圆梦

2020-04-20 11:36何赛莲欧嘉俊李智恒陈嘉伟
卷宗 2020年5期

何赛莲 欧嘉俊 李智恒 陈嘉伟

摘 要:为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我省粤西地区的实施,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开展了“助学飞翔,国贷圆梦--粤西地区学生经济困难家庭调查研究”的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国家助学资助政策、助学贷款了解程度和学生诚信还贷问题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找出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以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困难家庭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认识,同时为困难家庭学生助学飞翔,国贷圆梦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助学贷款;诚信还贷;资助政策;经济困难家庭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9年“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理想阶段成果。

温家宝总理在四次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多次强调,“要坚持教育公平,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体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2]。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出台至今已有12年,由政策出台到工作落实的完善程度还需要继续前行。在调研过程里发现大家对资助政策还是满意的,对于资助政策宣传方面会觉得不到位,总体上需要完善。由于茂名市还处于四线城市(惠州处于二线城市、江门处于三线城市),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条件还弱与一线、二线城市。当地居民以农村户口居多,他们国家政策的信息获取的途径主要是电视、报纸、政府宣传以及朋友间口口相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途径主要在学校宣传,这使大部分的人群不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本文是通过对茂名市陈村镇陈村、惠州博罗县、江门棠下镇的居民进行调查研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当地居民了解国家助学贷款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因素。为广东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开展提供合理建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在茂名市电白镇、江门市棠下镇、惠州市博罗县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发放问卷人群为茂名市电白镇、江门棠下镇、惠州博罗的当地居民。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1)抽样方法

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的是随机抽样的方式。

2)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对该地区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本人以及其他调查者将采取当面的发放与回收调查问卷。

3)问卷的可信度与有效度。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将设计完成的问卷呈送相关专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问卷内容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和补充,然后发放问卷。

1.2.2 访谈法

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专家以及当地领导进行访谈。

1.2.3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查阅中国知网(www.cnki.net)、互联网(www.baidu.com),以“国家助学贷款”,“经济困难家庭”、“国家资助政策”等为检索关键词,参考国家助学贷款文献。并且作为本研究的综述文献。

2 研究与分析

2.1 粤西地区关于广东省助学贷款政策调查现状

2.1.1 调查对象分布结构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400名当地居民.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2份,回收率95.5%,有效问卷374份,有效率达到93.5%。

在份374有效问卷中,按户口户籍分农村户口占74%,城镇户口占26%;调查学生人数占27.3%,家长人数占67.9%,其他人数占4.8%;调查对象学历发布初中及以下占48.4%,高中及中专占30.7%,大学以上占20.9%。

2.1.2 调查对象对助学贷款政策的知晓度

48.5%表示完全不理解,了解较少的占36.7%,基本了解占14.7%,其中基本了解里学生占86%。在调查的过程里,发现学校在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方面算是全面的,同时也发现在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士对此并不了解,助学贷款政策在家庭以及社会上的宣传有所欠缺,使得家长以及其他社会人士对此不了解,如图1。

2.1.3 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原因以及申请人的家庭原因

调查发现,他们的家庭经济负担较重,有20.2%的家庭表示愿意为了子女上学的费用需要向亲朋好友借钱,有41.1%的人表示当家庭受到学费问题困扰是选择勤工俭学,暂时减缓经济上的压力。

2.1.4 被调查者认为申请助学贷款的难易程度

调查显示,62.7%的人认为申请助学贷款难。有21.3%的人认为根本申请不到,在受访者中没有人认为申请助学贷款非常容易。这一数据显示,我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仍存在一定难度,导致部分家庭,因为经济问题无法让孩子完成学业,甚至是放弃上学的念头。

2.2 被调查者对申请助学贷款的了解情况

2.2.1 调查者对获取助学贷款消息途径的了解情况

在被调查的人中,52.9%的人通过学校宣传了解助学贷款政策。有30.6%的人是通过朋友相传了解的。有16.5%的人表示是通过政府宣传、网络媒体、报纸杂志的途径了解的。没有被调查者是通过电视、广告宣传的途径了解助学贷款的,如图2。

2.2.2 被调查者對申办条件的了解情况

如图3,在被调查的人中,有88.1%的人对助学贷款的流程表示了解很少,甚至是完全不了解,只有10.7%的人对助学贷款的流程表示基本了解,仅仅有1.1%的人很了解助学贷款的流程。

通过上述的两个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对助学贷款申办的条件和获取消息途径,侧面的反映出调查对象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和生源地贷款大多是通过学校、同学、辅导员告知等等,极少数通过新闻、网络等等来了解,学生对生源地贷款还不全面了解,甚至有的还没有接触,同时反映出调查对象申请助学贷款的人数不多。被调查者获取助学贷款信息的途径过少,助学贷款的宣传不够,以及申请助学贷款的流程过于复杂,因此政府可通过新闻、广告、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等加强对助学贷款的宣传力度,向全民普及,简化申请助学贷款的流程,减少因学生不了解助学贷款从而放弃学业的情况。

2.3 被调查者对助学贷款的拖欠原因了解情况

有46.1%的46.1%的被调查者认为找不到工作无法偿还,导致拖欠。37.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资低。11.8%的被调查者认为忘记还款日期或具体还款金额会造成无意拖欠。4.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缺乏诚信,故意回避,造成学生贷款拖欠。这说明,学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做好毕业后的指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4 助学贷款对被调查者的帮助情况分析

79.6%的被调查者认为助学贷款很有帮助,可以解决大部分的学费问题。20.4%的受访者提供了一些帮助,但仍然有很大的经济负担。这意味着学生通过助学贷款完成学业是非常有帮助的。值得广大学生推广实施,帮助更多因家庭经济问题不能上学的学生。在此,因为所调查的对象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等等不同,会出现对政策内容不了解,所以对于问卷里一些国家助学补助的政策,出现概念含糊不了解的情况。

3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查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根据上述分析的问题,围绕学生和家长对国家助学贷款自身的问题以及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会遇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点,政府和学校要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各地区的居委会应向居民宣传,各教育阶段的学校多向学生提及这方面的信息,或开展关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讲座,并且在讲座上对学生的疑问总结并一一解答。

第二点,继续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学生、家长等等的社会各界人士,更容易理解國家助学贷款政策。在面向贫困家庭时,学校应该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尽可能减少孩子在完成学业过程中的经济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去,让他们的得到更多全面发展自己的机会。为他们日后就业时提高竞争力。

第三点,同时在访谈的过程中,有受访者表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情况复杂。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进行调查申请助学金的家庭的经济情况,调查学生在校消费情况,加大对受资助学生消费情况监督,使助学金准确地落实到贫困家庭。

第四点,关于诚信贷款还贷,大多数认为毕业后还不了国家助学贷款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工资薪水低的原因,考虑个人毕业后家庭经济压力和个人经济负担会无力偿还贷款,大多数还是认为学生毕业后有能力可以做到诚信还贷的。每年毕业初,高校负责资助的工作人员负责大面积催款工作,所以近两年国家力推生源地贷款,关于生源地贷款诚信还贷的问题还会有更深入思考。把生源地贷款学生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还贷提醒制度和贷后追踪系统等等,这些还贷手段慢慢出现在生源地贷款学生的眼前。

参考文献

[1]史侠星.高校资助政策的实施现状、问题及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23):179-180.

[2]杨婷婷.高校助学贷款与信用档案建设[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5):150.

作者简介

何赛莲(1997-),女,广东江门,汉族,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