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圆媛
摘 要: 从中国古代到晚清明初,从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译论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从支谦的“不加文饰”到傅雷钱钟书,美学观点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实际上,翻译理论与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翻译美学视角,对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英译进行赏析,从音韵、句型、意境、语言风格角度赏析张培基的英译版本,以期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判断与选择。
关键词: 翻译美学 郁达夫 《故都的秋》
一、引言
一提到郁达夫,人们就很容易想起他的那篇散文《故都的秋》。由于《故都的秋》描绘的画面优美、文字中饱含作者对北平秋天的深厚情感,因此该文多次被收录到中学教材之中,其研究价值可见一斑。经历了幼年丧父、青年时期海外留学、两度婚姻、国家动荡的种种之后,郁达夫的心思变得敏感,作品中透露着一丝“忧郁”。在祖国身处复杂情况之时,郁达夫迁至杭州小住。但家中的变故及国家的状况使他内心十分苦涩,不禁想起让他壮志难酬、几度欢喜几度忧的第二故乡北平。作者在《故都的秋》中屡次表达对北平的秋天的喜爱之情,但郁达夫对于北平秋天那种萧索、落寞特点的描述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了其对于人间百态的感叹。在《故都的秋》英译本中,张培基的版本十分出彩,本文选用张培基的英译本,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对这篇优美散文进行赏析。
二、译学的美学渊源
“美学”二字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加登的同名著作中,他认为艺术应当在哲学中有一定的地位,因此,他建立了名为“Aesthetics”的学科以研究美的价值、本质特征和感性认识。实际上,一种抽象的美学价值概念最初出现在艺术界,但一种对美学价值的追求不仅仅来源于艺术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对于美感有着相当的追求。毛荣贵(2005:21)在《翻译美学》中提到“美感即对语言的审美价值的感觉”,美学在中国的发展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由西方经过日本这一中介传入中国。
方梦之(2004:296)将翻译美学定义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本的审美标准,分析、阐述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由此可见,译学与美学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老子曾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真实的话不美妙动听,美妙动听的话往往不真实。这句话将“美”与“信”的关系形象地体现出来了。事实上,如果从另一个方面解读,人们就会发现语言和美感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婴幼儿常常以听的行为及模仿的方式进行语言习得,在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语法的概念被放到一边。幼儿可以与他人进行简单的言语沟通,但可能美感不够。在小学生系统进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背诵的过程固然让人感觉不那么愉快,但朗读背诵是培养语感这一抽象概念的有效手段。一般說来,如果一名译者对于语言有较强的敏锐力,那么他对美的感受会更加深刻,翻译时会更加如鱼得水。
三、翻译美学视角下《故都的秋》英译本研究
朱恒(2015)称翻译是因语言而起以语言作结的活动,语言层面始终都应该是翻译研究不可忽视的方面。的确如此,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研究一篇作品的语言使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从音韵、句型、意境、语言风格等层面分析《故都的秋》张培基译本。
1.音韵之美
汉语属于象形文字,发音与字形之间的没有绝对的联系,而英语则属于拼音文字,熟悉英语的人在遇到生词时往往能根据字母组合猜测出单词的发音。无论是象形文字还是拼音文字,在日常生活中它们都用于交流沟通。因此,发音和韵律成了人们研究语言的重点。
原文里作者在列举了在南方过秋天时看到的芦花、柳影、夜月等意象之后,谈到了北国之秋。那些心系秋天的南方人需要出门寻觅秋天的痕迹,而在北平,人们即使不出门,光是坐在院子里也能从槐树叶里感知到秋天的存在。例1中,郁达夫利用槐树叶间“一丝一丝的日光”突出北方的秋意浓厚,其中“一丝一丝”属于量词,说明日光的状态。译者在翻译该表达时选择了押头韵的译法“streaks of sunlight”,这种押“s”的译法从某种意义上与“一丝一丝”这一表达形成了呼应,凸显了日光的丝状形态。
北方的秋雨同秋风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天色可以忽然暗下来,雨后却又很快放晴。例二和例三在原文中实际上是同一句话里面的内容,但由于两个部分的侧重有些许不同,笔者将其分作两例。在例2中,译者将原句中修饰天色的叠词“灰沉沉”以押头韵的方式译为“slaty sky”,使得原句中的韵律保留了下来,随之秋天灰暗的天色一并浮现在读者眼前。在例3中,形容下雨状态的“息列索落”属于拟声词,四个字把雨滴落下的状态勾勒出来,译者选择把它译成押头韵的拟声词“pitter-pattering”。由此可见,译者在处理翻译时,尽可能地选择将源语的用词特点保留了下来。在例4中,为了凸显北方秋天的深刻,作者用八个字描述了南国之秋,其中原文里修饰“色彩”及“回味”两词的形容词“浓”和“永”二字形成了押韵,译者在处理此处翻译时,延续了押韵格的使用,但在此过程中将押韵的内容转移到原文中的被修饰词中,这种细微之处的转换十分微妙。
2.句型之美
朱恒(2015)说:“文学语言并不是语言的构成要素,文学语言的文学性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英汉语言之美,可以是用词之美,也可以是句型之美。对于语言的娴熟使用往往能使文章更加焕发光彩,一些擅长写作的人往往会在作品中使用各类句型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尽量保留源语文本的句型。如例5:
此句采用了多个“××之与××”的句型,利用酒、主食、大菜及动物几类意象之间的对比,更加突出北国之秋的壮观、独特性、不可或缺的特点。张培基先生用“A is to B what C to D”这一经典英语句型翻译出了原文“××比起××,正像是××之与××”句型的含义。
在例6中,作者在描绘南方秋天的时候以“××的××”(景点+经典意象)结构提到了四个地方的特色,突出了南国之秋的特点,但随后作结称南方的秋天色彩和回味的劲儿与北方相比略显普通。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时用“经典意象+介词+景点”的形式使几个分句的结构一致,以凸显南方秋天的独特之处。
除此之外,作者通过讲述对扫街者扫地后在灰土里留下丝纹的感受,表达秋天带给人的细腻、清闲之感,并且灰土丝纹也带有些许落寞之感。原文中使用了“潜意识”一词,译者在翻译时用somehow这一副词对其进行翻译,恰当地表达出秋天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在译句中,译者使用了“creep up on sb.”这一词组,体现出秋天给人带来的落寞感是悄然而至、不易被人察觉到,进一步将这种落寞的潜意识表达出来。
3.意境之美
刘宓庆(2005:283)称艺术语言的翻译不仅要达意上准确无误,约定俗成,而且要求传情上恰如其分,表现法上符合原语审美传感的最佳效果。优秀的散文作品中往往包含特定的意境,作者能用简单几字描绘出一个又一个画面,他在文章开头便点明了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荒凉”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多幅秋景图随之浮现在读者眼前:秋天清晨的日光、繁茂生长的牵牛花与槐树;四处回响着的衰弱蝉声;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秋雨与秋风;从茁壮生长到凋零的秋树。尽管这几幅图景中带有些许萧瑟感,但作者就是偏爱这种意境。
例7: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All that goes to show that all live creatures and sensitive humans alike are prone to the feeling of depth, remoteness, severity and bleakness.
译者采用了直译的方式翻译了四种感触,其中remoteness和bleakness都以ness的名词结尾,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秋天幽远、萧索的抽象特点。在作者看来,对秋天怀有幽远、萧索这类感触的人往往都是对生活怀有情趣之人。
4.语言风格之美
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布封曾在一次演说中提到风格即人的观点,严肃的人往往说话比较严谨、中规中矩,而幽默的人往往会在与人沟通或行文时带上一些喜感因素。郁达夫在行文时,用平和生活化的语言诉说对于北国之秋的热爱。其中感叹词的使用,使这篇散文十分接地气,对话的加入,使这个故事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1)感叹词的使用
感叹词往往出现在口语化的表达中,其使用能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例8: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In North China, however,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
例9: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As for autumn rains in the North, they also seem to differ from those in the South.
有的时候作者在写作中会加少量感叹词表示感慨或引起读者的注意,但这类感叹词往往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很难将它们一一翻译出来。例如前面一句中的“啊”便是感叹词,译者在翻译时略过了该词的翻译。但注意到“可是啊”这个副词表示转折的含义,因此译者选择以一种插入语的形式将其翻译成了“however”。在后一句中,秋雨一詞出现了两遍,第一次出现的“秋雨哩”的表达略显口语化,由于该词出现了两次,译者后来选择用代词they对autumn rains进行指代,使译文的语言更加简洁。除此之外,作者还加入了生活化的对话使《故都的秋》这一作品更加生活化,拉近了与读者间的距离。
(2)生活化的对话
作者在行文时加入了对人们在秋日碰到熟人时可能会有的对话的想象,使得文章更显真实。
如例10:“唉,天可真凉了——”“Oh, real nice and cool.”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Sure! Getting cooler with each autumn shower! ”
张培基先生在处理该对话的翻译时,将天气之“凉”翻译成了“nice and cool”,简单几词更加凸显了作者对于凉秋的喜爱之情,答句中译者将问号变为感叹号,更深层次地体现出文中熟人对于前句中说话者所说内容的认同。通过对话,读者可以想象出北方秋雨那种凉爽之感。
四、结语
散文往往用词优美,饱含意境。作为经典散文名篇的《故都的秋》自有研究价值。本文从翻译美学视角对张培基英译版本进行了品读。经过对经典语句的原文译文比对,可以得出,在翻译时,张培基往往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原作的音韵特点,选用恰当的句型和语言风格传达原文所包含的意境。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朱恒.语言的维度与翻译的限度及标准[J].中国翻译,2015(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