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合唱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究

2020-04-20 11:29张永智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合唱训练中学生教学方法

张永智

【摘要】合唱是一种通过相互配合来完成歌唱效果的表现形式,属中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有重要的作用。现本文就合唱训练教学的价值进行阐述,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教学方法,旨在为教学实践与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学生  合唱训练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205-02

相较于中学音乐教学的其他歌唱形式,合唱训练的学习空间更加广泛,教学形式也更加多样。因此在实际合唱教学中,教师应强调突出合唱教学的效能,并充分发挥其均衡性、协调性与独立性的特点,让学生对声部间的差异性及技能进行体验与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1]。同时合唱重点在于一个“合”字,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超高的歌唱技巧,还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意识,认识到自身在集体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声调的和谐与统一。

一、合唱训练教学的价值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开展合唱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人声的魅力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并在“教”与“学”之间,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与独唱相较,合唱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来对各声部有一个良好的把握,从而促进各声部间的和谐统一,升华对音乐的感知。由此可见,开展合唱训练教学有着十分显著的现实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

发声的音准、音色、节奏及方法是合唱训练的重要内容,可帮助学生进行气息的调整,并控制呼吸,实现对不同声部魅力的充分展现。其中在训练音色时,教师应尤其注重学生配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声部、音色的均衡发展;而在训练节奏时,则重点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敏感度与转换,确保各声部的协调性的整体效果的优美感;音准是确保歌唱效果的基础,需要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多些耐心,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歌调。发声方法是一种固定内容,通过训练可帮助学生对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与体验,从而减少生理上的损害与疲累感[2]。

(二)有利于激發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与音乐专业教学相比,中学合唱教学更注重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来拓宽学生对音乐、合唱的认识,并培养其掌握具体的合唱技巧,体验合唱时的感受与情绪。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合唱教学不再是以往教师亲自演唱、不同声部分别教学的方式,而是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或听相关的视频与音频,做到对演唱者神态、演唱技巧及仪表仪态的有效掌握,这对合唱美观性与学生情操的陶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提升师生间的配合度

因为在合唱团体中分为不同的声部,而各声部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面对中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教师进行协调,与学生共同完成相应的合唱任务。另外尤其在整体的合唱效果上,教师要着力关注各声部的平衡与和谐,并鼓励学生进行自己声部的调试,加强同其他声部在演唱技巧、节奏、音准及音色上的探讨,最终在演唱中得以升华,实现情感的有效传递,共享合唱的喜悦。

二、中学生合唱训练教学方法分析

(一)呼吸方法

要想顺利开展合唱教学,首先便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呼吸方法的训练,强调其在合唱过程中对呼吸与乐曲的触音、音色、音量、起音、音质等做出合理调适。而如何正确发声、怎样调节声音高低,均是教师在开展合唱训练时需要认真把握且体会的。在合唱训练当中,教师应通过引导,让学生对呼吸节奏有一个良好的把握。例如在进行慢呼吸方法的训练时,教师可借助“闻花”这一体验,让学生想象自己面前正摆着一盆芬芳的鲜花,通过缓慢的一吸一呼,体验那种缓缓地、深深地、一丝一丝地均匀呼吸的感觉。并且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也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尽量用鼻子来呼吸,而少用嘴,并且在呼吸的时候要将鼻腔打开,做到呼吸匀称。另外在进行吐气训练时,还要把握吐气的节奏与力度,告知学生可像吹蜡烛一样,既要吹灭蜡烛,又要不让火苗晃动,确保呼气的稳定、均匀。还有对呼吸与胸腹部进行调节时,告知学生就像腹部要抬重一样,形成一种腹腔的凝重感。

(二)发声与声音

发声对正常人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主要依靠声带振动便可发出声音。但合唱训练中的发声又与平时的发声不同,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

首先便是姿势的正确性。一般来说合唱的姿势有两种,一个是站姿,一个是坐姿,但无论是采取任何姿势,都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协同性,保持头部的正直与颈部的放松,让喉部的各个发音器官能够正常的运用,同时上身也应挺直,双肩保持放松,保证胸腔不被压迫。最后就是腿要自然地直立,不可呈弯曲状。

其次就是发音共鸣部位的准确定位。在开展发生训练时,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学生在生理条件上的差异,找准发音的共鸣部位,并结合学习实践来对各学生的发声方法进行调整。例如可指导学生调整气息时,可将面颊轻轻抬起,像打哈欠一样的口型发声,之后再带动鼻、胸腔、口等产生共鸣。期间软腭也可适度抬高,使声音更具扩展性。

然后是不同音区的发声训练。需要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进行高、中、低音区的区分与联系教学,并注重三个音区的协调性。其中高声区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呼吸压力,且须打开喉咙、抬高软腭,采用半音向上法练习;而低声区同样会对呼吸造成压力,且会因一部分学生的音色而造成限制。

最后就是发声技巧的练习与运用。因为要想营造和谐的合唱氛围,便要保证良好的合唱效果,而只有不断进行气息调整,才能提升合唱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训练一些连贯、柔和的声音,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各个音的连续性;也可进行顿音练习,需要快速调节发音,通过发挥咽、喉、唇、齿、舌的协同性,保证声音的靠拢和集中。

(三)咬字、吐字

咬字、吐字同样是合唱训练中的重要一环。语言发音是存在规律性的,只有把握其中的规律,读准其中的字音,才能达到更好的合唱效果。合唱中的汉字发音有三个阶段,包括起声、保持与收声,其中每个字的声母便为起音,其能够在激发学生合唱热情的同时,帮助其调整声音效果。切记练习中要有气息支持,并将声带闭合,同时在打开共鸣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发出声音的情绪、韵母、音色、高度与音量,最后在一瞬间将声音爆发出来。而在此当中,字腹便是韵母保持,而字尾则是收声。因此实际教学当中,歌唱声母就要紧、准,而合唱韵母则要润、长。

(四)和声训练

在完成各要素的练习后,便进入了整个教学的高潮——合唱。合唱对歌唱的统一性要求是十分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声音的统一,因为要保证歌曲及演唱的优美性,无论是速度、力度及音色,都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二是表情的统一,合唱的艺术魅力需要通过自然的表情来有效散发,若演唱者目光呆滞,则对合唱的艺术美感造成了影响;三是声部的统一,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合唱意识的培养,并学会聆听与配合,最终达到理想的和声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应注重其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合唱训练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正确认识中学生合唱训练的重要意义,通过训练呼吸、发声、咬字、吐字、和声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合唱技能,进而提高其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肖海秀.中学生合唱训练方法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7(11):142-143.

[2]王辉.中学合唱教学中学生歌唱技巧和技能的训练方法分析[J].艺术教育,2017(21):60-61.

猜你喜欢
合唱训练中学生教学方法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职高合唱训练中跑调问题的解决措施
浅析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及注意问题
合唱有益于农村学生行为习惯之养成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