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巨太
导论 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并没有伴随着时代的步伐快速地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中医学领域中数理逻辑和定量研究方法的缺失。建立在古代哲学基础之上的中医学理论难以通过现代科学实验和推理的途径去证明或检验,因此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常常会遭到来自各方质疑。
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医发展的早期没有像现代西方医学一样得益于现代数学提供良好的分析框架,现代计量学提供良好的定量观测和记录手段,以及现代统计学提供良好的检验方法。因此,中医学的传统传承载体只是汉文字和语言描述,但是作为一门科学,单纯依靠文字语言描述会产生局限性和模糊性。这阻碍了中医的传承和传播,也制约了中医学的科学发展。
中医发展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既继承传统中医理论和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精华,又要汲取现代科学成果不断创新。因此,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现代化的中医理論体系和技术标准势在必行。
中医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科学重述和定量刻画?怎样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中医学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融合、创新,建立具有中医学特征的量化标准系统和中医学的现代方法论。我们认为,对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挖掘其内在规律进行传承和应用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要运用数学语言来表述中医的基本理论,构建具有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量化体系,采用现代信息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规律进行挖掘,使定性描述的中医术语变成定量客观的数学表达,我们面临的几个主要技术难点:(一)如何建立可靠的数学模型,将中医基本理论模型化;(二)如何将中医诊病和用药中偏定性的模糊语言进行数量化;(三)如何将名老中医的行医经验和学术思想进行标准化和数据化。本讲座将努力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要明确中医阴阳球理论探索属于中医理论的源头创新。经过多年古籍文献的研究,我们探讨了阴阳理论的起源、发展过程与医学、自然科学的关系,经深入研究发现古人宇宙观中三维空间理念客观存在,根据太极图模拟归纳出古人自然观的宇宙原始模型—“阴阳球”。中医学是借助哲学阴阳的辩证思维建立相应的思辨模型,将具体的生物人模型化并创立一套与之相应的理论框架和语言系统(最后演变为中医术语),实际上是模型医学。中医是将阴阳五行理论的思维模型用于医疗实践的医学,中医学的理论框架、语言系统只有在这个思维模型上才可以进行操作。我们建立阴阳球—八纲三级结构系统模型,挖掘中医阴阳的数学内涵,试图从中医理论的源头对中医学的核心理论阴阳进行数学的诠释,解决制约中医理论走向现代科学理论的瓶颈问题。
其次,需要了解的是:在阴阳球—八纲三级结构系统模型基础之上建立用数学三维坐标表示的中药作用强度的计量体系和中医“药力”的概念。我们可以采用德尔菲法将名老中医的临床用药经验按照八纲分类原则进行量化排序,在阴阳球-八纲数学模型中定义坐标系统的基本单位,并应用数据信息技术将中药作用效果及强度在数学模型上量化。
再次,需要理解可运用数据挖掘粗糙概念格技术,采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ROSSTEA分析工具挖掘历代中医医案中“喘证”方、药和证之间的关联规律,证明了中医方证对应、以方测证原理的客观存在,为阴阳球-八纲数学模型上药和方的质点与证的质点合二为一的论点提供了逻辑验证,为解决中医辨证论治中“证”的数据化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最后,介绍课题组研发设计的方—证诊疗系统在目前中医临床普遍使用电子病历基础之上,所增加的可视化内容,其以数学三维坐标系统的形式展示,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依据医案中用药配伍和加减变化的情况,在空间中以矢量的变化的形式还原中医医案中医生的临床思维轨迹。并据此去寻找医案、名老中医的用药规律,同时客观、数据化地记录现代中医师的临床诊治过程。还可为寻找不同医生临床用药经验的规律提供数学逻辑分析的基础。
本讲座将介绍以“阴阳球-八纲数学模型”为基础,构建刻画中药作用强度的计量体系,使用粗糙集概念格等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方、药、证的关联规律,研发计算机软件共同组成一个中医数字信息系统。它不仅可以直观的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展示中医阴阳理论的科学内函、阐释中医基本理论、优化方剂配伍方案,而且也可以用数学语言对中医师的辨证论治过程进行刻画。
本讲座还要介绍利用这套中医数学信息系统对中医四部经典、古今医案中名老中医用药经验和部分现代疾病的诊治过程在模型上进行客观描述情况。初步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即中医理论的数学描述问题和中医辨证论治的量化研究在数学模型上客观表示的问题。
这是一种新的中医用药经验量化的研究模式,在宏观层面解决了中医药学研究领域中医临床研究与中医理论研究脱节的问题;在微观层面提供了辩证论治可视化的操作平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中医主观模糊的用药经验进行客观量化规范,将中医的用药经验继承从定性研究转化为定量研究。
1982年,我们科研团队首次提出中医“阴阳球”假说,以“阴阳球--八纲三级系统模型”为基础,构建中医在数学三维坐标中表示中药作用强度的计量体系,并以现代数学信息技术为支撑研发计算机软件共同组成一个中医数字信息系统。我们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2006年出版《关于“阴阳球”的思考》专著一部,2009年课题《基于粗糙概念格的中医喘证临床用药经验的量化模式研究》获河北省自然基金资助,2013年《中医方—证关联规律挖掘与诊疗系统》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以上这些为中医“阴阳球”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当代著名的统计学家C.R劳说过,“在终极的分析中,一切知识都是历史;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在理性的基础上,一切判断都是统计学。”
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我们相信:“阴阳球”理论将以他深厚的数学内涵为桥梁帮助古老中医学摆脱哲学和经验的束缚进入现代的科学的殿堂。
本讲座可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中医学特征,共分为四章,围绕着中医的哲学、模型、数学和经验等内涵特征,讨论了阴阳理论的源流、发展、对中医学理论形成的重要作用,它包含有哲学、文化、医学、天文学和数学等领域的内容。建立在古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阴阳理论,在医学领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变化,逐步演变为中医阴阳,即由自然哲学转换为生命科学。
中篇:“阴阳球”理论的构建,共分为四章,通过对于阴阳理论的古代模型——阴阳太极图的考证,我们认为:阴阳二气的运动,反映在图形上,应该用“球”来表示,这样才能与古人心目中的模型相吻合。“阴阳球”是古代先贤们用来研究宇宙自然界和人体的思维模式的载体。
中医学从《周易》的阴阳到《内经》的三阴三阳,从《伤寒论》的六经到后世的八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数千年来在同样的思维模式指导下,创造出一个以陰阳为基础,能反映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中医理论体系。特别是以阴阳为总纲,辅以寒热、虚实、表里的八纲为我们显示了这个理论体系上下纵横的立体框架。
我们创建阴阳球—八纲三级结构系统模型,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使阴阳从哲学层面下降到具体的医学层面,包括一级哲学内涵、二级中医理论内涵、三级中医实践内涵,其中阴阳思维模式贯穿始终。
这个系统模型的构建奠定了中医八纲的现代数学辨证计量体系的基础,提出具有中医特色的数学及计量单位 “药力”的概念,用以在数学模型上表示中药的作用效果及强度,为具有中医特色的八纲数学计量体系提供了基本的计量单位。
实际上在中医的辩证论治体系中辨证与用药之间存在着半定量与定量两个计量体系,即医生在临床时辩证的定性把握与用药的定量把握。医生通过经验的积累摸索出两个定量系统之间最佳的对应关系。我们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名老中医用药经验进行量化,运用中医“以方测证”的原理,使两个计量体系得到统一。从而把中医的辨证和用药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求得统一的量化,创立基于名老中医用药经验的中药作用效果及强度的《阴阳球—八纲三级结构系统》的数学计量体系。
从中国哲学、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辩证用药三个层面,以此模型为载体实现哲学阴阳与八纲阴阳从基础理论到临床治疗的对接,凸显出中医理论中阴阳思维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下篇:“阴阳球”理论的实践,共七章我们在阴阳球理论的数学诠释,应用数学方法表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了阴阳球-八纲数学模型和中药作用强度的药力计量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智能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研发设计中医方-证诊疗系统。用这个系统对中医四部经典、古今医案中名老中医用药经验和部分现代疾病在模型上进行客观描述。通过这个系统软件对中医四部医典、医案和部分现代疾病的诊治过程在模型上的的三维解析,可以清晰地演示中医药、方、证在空间变化的轨迹。在分析医案中治疗、用药的经验的同时甄别了很多传统的模糊因素,为客观地用数学的方法显示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及其独特的思维方法提供了一种可能。
本讲座是将中医临床用药经验图形化、量化,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既继承了传统的中医用药研究的思想,又创新了中医用药量化研究的方式,从科学的角度诠释了中医名著及医案的学习和研究,为中医经典著作、医案研究和临床用药经验规律的挖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中医学特征篇
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其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包含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即哲学、模型、数学和经验等。
中医学借助哲学建构了理论框架, 它的一些重要思想和基本概念, 如、阴阳、五行、天、象等就是直接从哲学中移植过来, 这些哲学理论和概念贯穿于中医学整个理论体系之中。
模型思维反映着中医学对生命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医学以自然界生存、演化模式去类比、演绎人体的生命过程,以自然之常拟人体之生理,以自然之变喻人体之病理;并通过辨证思维予以归纳、综合为效法自然的抽象生理、病理模型,如藏象说学、经络学说、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都是经过思维再创造的抽象模型。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生与发展,都应该是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成功运用与开拓,中医学也不例外。产生于钟鼎文化时代的太极、阴阳、三焦、四象、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宫等,对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初步形成的中医学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
中医学理论体系和认识方法的形成源于历代中医学家临床经验的积累,是长期医疗实践的产物。中医学强调实践性和个性化诊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不同学术流派的中医理论和学术思想,并不断发展完善。中医学作为临床医学,其经验医学的属性不言而喻。
1 哲学特征
通观整个中医理论,处处充满了辨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光辉,中医理论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在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恰恰就是哲学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中医学涉及到的哲学命题广泛,而精气、阴阳和八卦又是相关主题中的基础和精髓。想要认识中医,必须从三者的理论源起、发展脉络和相互关系谈起。
1.1 “气”的概念
1.1.1 哲学含义
1.1.1.1 气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单位
任何一个哲学范畴绝不可能突然出现,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演变过程,“气”范畴也不例外。“气”字起源极早,据考证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气”字,但它最初不是一个哲学范畴,而是一个表示具体事物的概念,所表示的是山川云气及人呼吸之气的客观之物。经过春秋以前漫长的发展过程,人们通过对自然界的云气、雾气、风气和寒暖之气,生活中的烟气、水气、蒸气以及自身气息这些区别于液体、固体的流动而细微的客观实在现象的观察思考,逐渐有了“万物皆有气,气是决定万物存在、发展与消亡动力”的认识,进而形成了“气”作为表示世界万物原始基质的观念。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庄子明确提出了“通天下一气耳”命题,使气被更肯定地提升到了宇宙本体的高度:《庄子·知北游》明确指出“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气在这里成为万物统一的基础,万物的存亡在于一气的聚散变化。既然万物皆一气所生,所以宇宙间也就只有一气之存在。死生为徒,相为始终,都是贯通天下万物的一气所为,所以美生恶死大可不必,“圣人故贵一”,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宇宙万物统一于气;二是万物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因此,说气是宇宙的本体,是说气是自然万物的基础,亦是说气成为世界的本质或构成天地万物的物质元素。实际上,庄子对气抽象的过程,也就是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志世界本原和生命本质的重要范畴之一,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的原始物质。
1.1.1.2气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
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正是由于气的运行不息,才使得由气所构成的宇宙自然界处于不停的運动变化之中。而自然界的一切事务的纷繁变化,也都是气运动的反映和结果。《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由此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天地阴阳二气的升降相因,氤氲交感,相错相荡,才形成了整个宇宙天地间的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
气的运动是气化生成万物的基础。气化泛指气运动变化的自然发生过程,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的内部机制。气中阴阳对立互动是产生气化的内部动力,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终极原因。气化过程中寓含气的各种运动方式和存在方式,气的运动正是借助于气化过程得以实现的,因而气的运动是永不息止的,气化过程必然是永恒的、不间断的,它们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原因。正如《张子正蒙注》:“气化者,气之化也……一阴一阳,动静之机,品汇之节具焉。”气化的动力来自气的内部,是气中阴阳升降、交感、氤氲、合和、相摩、相荡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化收藏、动物和人类的生长壮老已等变化是有形之物自身内部不断更新的过程,都是气化的结果。在气化过程中,气生成有形之万物,有形之万物又不断发生气化,有形之物由归于气。万物自我更新的变化是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气之间聚散、升降、出入的转换,万物共处于同一体中。
气的出入运动和变化,使整个宇宙充满了生机,既可促使无限的新生事物的孕育、发生和发展,又可以导致无数旧事物的衰退、衰败和消亡,如此不已则维持了自然界新陈代谢的稳定与均衡。气的运动息止,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就会失去生机,生命体就会消亡。
1.1.2 医学含义
1.1.2.1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庄子·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人是天地之气交感的产物,是宇宙万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因此,气既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也是构成人体身形的最基本物质。气具有很强的活力,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而人的形质躯体也是以气为最基本物质,抟聚而成。
不仅人体这个物质体由气聚合形成,而且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包括人的感觉、思维、情志等精神心理活动,同样也是由精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和推动。如气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生命体内气的升降出入,则起到了沟通内外、协调脏腑、畅达气机、推动血运、布散精微,以及排泄废物等作用,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通过气的运动及其所产生的生理效应,促进着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并使机体充满着生命活力;随着精气由盛而衰,运动功能逐渐衰退,所产生的生理效应亦会虚亏而衰弱,于是人体的生命活力逐渐减退而衰竭。一旦气运动停止,则可导致生命活动的终结;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是内脏生理活动的产物,而内脏的生理活动则有赖于气的推动。
1.1.2.2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气具有很强活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生理活动方面,气作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不仅构成了人体各种有形质的组织器官,而且气还弥散于躯体之内各组织器官之间,并周流不息,无所不至。正是由于各组织器官在物质组成上的同一性和无形之精气贯通其间产生中介感应,从而使得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密切相关,功能活动协调平衡。在病理反应方面,亦由于物质组成上的同一性和无形气的贯通维系及感应影响,所以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及整体,整体病变亦可以反应于局部;本脏病变可以波及他脏,他脏病变也可以反馈影响于本脏。
气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十分重要的。《类经·摄生》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运行于周身,推动和激发着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并产生生理效应;气又是机体热量的来源;后天的气还有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并具有控制液态物质,以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总之,诸如机体物质代谢的全过程以及所有的功能活动,都可以视作气运动所产生的效应,是气发挥作用或参与其间的结果,故《难经·八难》强调:“气者,人之根本也。”
1.2 中医“气”的一元论
1.2.1 世界万物是一体的
作为中医学的第一本理论著作,《黄帝内经》采用了先秦最先进的唯物主义哲学——“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本源.把“气”视为比“天”更根本的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这里的“气”是指客观的物质世界的本身,它既不是人们主观观念的产物,也不是虚无缥渺的精神性的东西。这种“气”又可分为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互相作用,互相斗争的结果,化生自然万物。万物生成、变化、消亡的根源不是上帝、鬼神,也不是超感性的精神本体,而是物质世界内部所具有的阴阳二气的作用结果,这种对立统一是宇宙间万物变化的总规律。
1.2.2 形气相感万物化生
《内经》肯定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认为“升降出入”是气这种物质运动变化的主要形式。《素问·六徽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又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变作”的关键。“变化”则产生万物以及各种自然现象,如果气的升降出入变化—旦停息,则自然界的生机就要灭息,万物的生长化收藏也随之完竭。气的”升降出入,无处不有”,“器散分之,生化息矣”。所以,自然界变幻莫测的各种现象都是气升降出入运动的表现,诸如风雨之作,寒暑往来,四时更迭,日月星辰运动等无一不是。
1.2.3 人体与外界联系的“气立”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凡是运动着的物质,都有升降出入。“升降”是物体内部的运动,“出入”是物体与外界的交流。升与降、出与人是阴阳对立面的运动。有升降出入于是就有生物的生長与发展,反之就不可能生存。所以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何谓神机?何谓气立?“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这两段原文如果合起来看,清楚地说明了如果内外不交流,则内在的神机也就停止活动;倘若内在的运动停止了,则内外的交流也就断绝,“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根据上文文义,这两句应看作是互文。意即非出入升降则无以生长壮老已,亦无以生长化收藏。没有升降出入即没有运动,没有变化,也就没有生命。
1.3 阴阳学说源流
1.3.1《易经》基本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概念最早见于《周易》,是《周易》的最基本范畴和理论精髓。虽然《周易》经文没有出现“阴阳”二字。但《周易》经文中卦爻的基本符号“—”“--”却反映了上古先民的阴阳观念。这与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以及农业耕作生产有一定关系。上古时代人们观察日月之象,昼夜、阴睛、寒暑变化,发现大量相反相对现象,又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向阳者丰收、背阴者减产等现象,殷、周时期,人们就总结出“相其阴阳”的生产经验。《易经》除了系统记录下阴阳卦爻符号外,还提出了乾坤、泰否、剥复、损益等阴阳对立的卦名,在卦爻辞中也有吉凶、上下、大小、往来等对立的词语。可见至迟在殷、周时期,阴阳的观念已相当成熟。
1.3.1.1远古的阴阳萌芽
严健民根据考古资料及传统文化史料进行探讨时指出:“阴阳观念渊源于数万年之前,萌芽于山顶洞人至裴李岗文化时期,形成于龙山文化前后。随后阴阳观念便为古典天文、历法以及古典医学所利用。”阴阳观念的萌芽与起源,虽与太阳的升伏、阳光的明暗有关,但需要其他原始科学知识的同步发展。
早在山顶洞人以前,人们已能记忆梦景。梦景的记忆,促进了人类对祖先的思念、幻想的萌发以及图腾思想的兴起。随后便有了口头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后来随着种植业及其他科学文化的兴起,便产生了农业种植技术、制陶技术、造房技术、制井技术、编织技术、纺织技术、印染技术等的口头传授文化。这一时期因种植业和畜牧业的需要而产生了“观象授时”(“授时”本身便是天文知识的口头传授文化)及由此产生的哲学,即相互对立(阴阳)观念传授文化。
到了伏羲时代,人们开始留心天体运行、日月星辰位移的情况,并推测日月星辰有规律的位移与一年周期及季节变动的关系。那时的人们对于地球表面的变化也十分关注,他们用了与“观象于天”同样的精力“观法于地”,寻找与探求我国东南西北中各个地域的风雨雷电、暑往寒来、春萌秋藏的自然规律。
此后,阴阳学说又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漫长过程。后经《归藏经》至《周易》,阴阳学说已初步完善。从此,人们更广泛地应用阴阳解释诸多事物,进一步促进了阴阳学说的发展。自阴阳学说形成之日起,人们就将气的概念引入阴阳,赋予了阴气与阳气的概念。《周易》乾坤二卦的建立,“大哉乾元……同气相求”,“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否卦的“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系辞上》的“一阴一阳之为道“都是易学中用阴阳二气解释事物的内容。
1.3.1.2《周易》中的阴阳
早在六千多年前,我国先民已有崇敬太阳的思想。从人类进化史分析:人类从直立行走,语言发生,大脑进化以及触毛和保暖密毛的退化,汗腺、皮脂腺的发达,无不与天地日月、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关。用进废退,适者生存,都反映了人类在整个进化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的统一。由此看来,我国的天人合一观强调的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必须与自然环境取得一致。
“易”是日的象形字与月的象形字组成,即太阳和月亮合在一起组成“易”。“易”字本身的意思是“变”,是指什么变化呢?是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变化,也“就是以太阳和月亮为代表的整个宇宙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即阴阳的运动变化,当然将“阴阳”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达到空前水平的是《易传》。“易以道阴阳”,《易传》第一次系统地将“—”“--”解读为阳爻、阴爻,并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无论是“--”“—”符号还是“阴阳”文字,其基本内涵都是一致的。“阴阳”和“--”“—”,是对宇宙生命的功能、属性、关系所作的归纳和分类,表示宇宙生命的一体两仪,既是对不同事物的归类,又是对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归类。体现了一分为二的宇宙生命发生论、结构论、功能论观点。
《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变易作为普遍性的规律与法则,几乎周遍于各个层面。“阴阳”是基本性的主干范畴,以“阴阳”为中心环绕展开着“动静”“刚柔”“屈伸”“虚盈”“清浊”“始终”……一系列分支范畴的运转。从外观上看,似乎是一连串范畴在运动;但从内涵上去考察,却包含着深刻的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
1.3.2 《易经》八卦与中医阴阳
1.3.2.1 卦、爻、象的含义
《易经》“系辞传”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侧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德,以类万物之情。”八卦是从古天文学的观测中发现的自然变化的规律,它是易学研究的主体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