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非
1.我国英语培养目标的变化历程
1.1注重人文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的外语教育以人文培养为重,80年代初的文化热继而引发了语言文化教学及研究的大讨论,外语界开始反思本国文化的阐释和表述问题,由此确定了90年代开始盛行的三类人才培养模式,即:复合型(人文专业+英语)、双语型(英语之外的外语语种+英语)、主辅型(英语+人文专业课程)。
1.2功利实用主义上行
在服务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翻译人才、商贸人才、国际法人才等需求的推动下,各类人文课程、课时被大幅度消减,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东方文化生态失衡。人文教育被实用功利的课程设置取代,以局部或近期的功利驱动和实用为指导原则和发展方向的教育现实导致了社会人文精神的衰落。
1.3思辨缺席症出现
外语教育界在20世纪末提出了“思辨缺席症”。英语专业过于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训练,教学以教师和教材为核心,与社会实践活动脱钩,忽略了思考问题、特别是批判性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训练。
1.4文化关注回归
21世纪以来的英语教学中注重了文化课程目标的确立,强调英语教育的人文价值,重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及社会行为规范,反思英语国家文化与本族文化差异,提高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鉴别力,培养世界意识,提高文化修养。21世纪以来的外语教育呈现了更加蓬勃发展的景象,学习者、教学实践者思辨能力的培养和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力度逐渐回归。
2.我国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2018年教育界各大会议均强调了我国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注重对学生语言基本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思辨的能力、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媒体素养、国际公民性、领导力和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外语技能是主要目标,大学本科的英语教育摆脱危机的出路不在于如何与市场接轨或与多种知识复合,而在于适应本身特色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
3.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策略
3.1英语紧缺型人才培养
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需求量最大的语种是英语,最急缺的英语人才是商务类和翻译类英语人员,人才类型倾向于专业型和通用型,人才技能重视口语能力、再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指明了英语人才缺口方向,调整专业布局、明确培养目标、扩大校企合作、建立人才供需数据库等措施亟需施行。
3.2英语思辨能力培养
外语教育中的思辨能力是指在积累一定的母语文化和知识的同时,对外国文化、语言有相当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质疑、推理、探究、辨别、跨文化沟通和外语运用能力。对学生批判性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国家的外语发展战略、中国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身份意识、文化身份意识的回归与理性认识以及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思辨缺席”的根治需要从英语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考试制度、英语教育政策规划等源头做起。教师和学生如果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具体实践中有高层次的思辨能力参与的话,就能够客观、真实、理性地形成对教学的思考和反思。
3.3英语沟通能力培养
英语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语境和更多的交流机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实施能够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交流机会,培养其实战能力。这就要求语言课程的设置要以全英或双语培养为主,保证输出人才的质量,促使其能力的真正习得。其次,开展市场需求调研,为学生提供便于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工作岗位,帮助他们锻炼实际语用能力。
3.4英语自主创造能力培养
知识的积累是进行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主动性的开启是比知识获取更重要的过程。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实现从注重学生英语知识培养向学生英语素养提升的转变,让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增强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信心和勇氣,进而进行深入学习。
4.结语
我国英语教育历经了发展和改革的众多阶段。我们应该看清国家发展的大势(育人)、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质量)、把握学校建设的态势(特色)、引导学生成长的走势(能力)。外语教学从“翻译人才培养”到“外语生活”到“讲好中国故事”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指明了顺应教育改革趋势、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各高校应该把握本校的办学特色,争创一流专业,建设一流师资,实现产学融合、产教融合和育人协同,以引导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青岛黄海学院通识教育学院)